分享

印章艺术概说(上、下)

 楚地吾桐 2018-10-03
印章艺术概说(上)

袁履霜


印章艺术为我国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之一,有着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自古以来一般以篆书入印,所以又称篆刻艺术。

印章艺术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当时印章称“玺”或“玺节”,后人把先秦的印章统谓之“古玺”。

印章与其他艺术一样,起源于实用,“古人之印,用以昭信,故曰印信。”(吴昌硕语)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城市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换的日趋频繁,需要有一种表示信用的凭证,以保证货物的安全转徙或存放,印章就是在这种社会生活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并开始发展起来的。

战国时代的著作《周礼》中讲到了“玺”和“玺节”,如《地官.掌节》中就有“货贿用玺节”的话,说明当时在货物交换中已经应用印章了。刘熙在《释名》中,释“玺”字说:“玺者徙也,封物使可转徙而不可发也。”这是根据当时印章的用法作的解释。当时印章主要用于封固物件,将物件用绳子捆扎后,在绳结处涂上一种特制的胶泥,泥上加盖印章,待胶泥干透即与绳子粘合牢固,使物件在运转途中不致散乱丢失,保证完整无缺。这种盖有印章的泥块,后人称之为“封泥”或“泥封”。这是最早的也是名符其实的印泥,更是后世印泥之所以称“泥”的来历。

“封泥”在汉代称“斗检封”。汉代的“斗检封”主要用于密封公文、信札。当时文字都写在木板(犊)或竹片(简)上,写好的简犊,捆札后加上“斗检封”,可以防止偷拆,保守机密,作用如同现代的火漆印。

钤印“封泥”是古代印章的主要用途。“封泥”上的文字,凸起的一般称阳文或朱文;凹进的一般称阴文或白文。需要注意的是“封泥”与原印恰好相反,原印印文凹进的阴文,铃印到“封泥”上变成了凸起的阳文,原印印文凸起的阳文,铃印到“封泥”上变成了凹进的阴文。而印文的阴阳朱白,应以原印为准的。印章铃印于纸帛,是东晋以后的事情。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随着封建制度建立、巩固和发展,扩大了印章的使用范围。秦代设有专门负责掌管印章的官职的“符节令垂”。印章被法定为表征统治阶级权利的法物,根据封建等级制度,对皇帝、各级官吏、平民百姓所用印章的名称、用材、规格等作了种种严格的规定。秦始皇自己制作了一方“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玉玺。从此“玺”这名称为封建帝王所专用,“玉玺”成了代表封建帝王权位的象征。历代封建帝王都用“玉玺”,传至唐代武则天执政,嫌“玺”音近“死”,遂改“玺”为“宝”,直到清代为止,凡是皇帝的印都称“御宝”。各级官吏的印章称“印”或“章”,庶民百姓均称“私印”。

秦汉两代是古代印章发展史上重要时期。秦印采用的是“书同文”的小篆,有泰山、琅娜诸刻石及秦权、诏版笔意,苍劲隽秀,柔美可爱(图三)。汉印采用的文字是 “缪篆”,因专为印章所用,故又名“摹印篆”。缪是屈曲环绕的意思,师古解释说: “缪篆,谓其文屈曲缠绕,所摹印章也。”小篆体圆,印章形方,圆字入方印,不易安排。缪篆将小篆形体,参以隶书结构,稍加变化,以适用于印摹所需。缪篆字体绸缪方整,屈曲缭密,使汉印印面显得庄严典雅、雄浑伟丽,取得了“有自然之妙”,“函无尽之意”的艺术效果。

汉印在制作上有铸印、凿印之分。以翻砂或拨蜡方法浇铸而成的,谓之铸印(图四);用刻刀直接在印坯上镌刻而成的,谓之凿印(图五)。由于制作方法的不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铸印字体粗壮方整、印面充实饱满,具有浑厚朴茂,稳重静穆的艺术效果凿印往往出于临时应急。在战争时期,军队武将的变动和递补很紧急,对新任命人员所需的印章(当时印章是皇帝授予臣下权位的一种必需信物),一时无法从容铸造,只能由刻工在印坯上直接刻制,所以,凿印也称“急就章”。又因为这种 “急就章”往往为武将所刻,故而别名“将军印”。凿印的明显特点:章法生动自然,笔画刀锋毕露,整个印面神采飞动,别具天趣。当时,无论铸印或凿印,都取得了高度的艺术成就,是古代印章艺术的高峰,因而历来篆刻家都奉汉印为正宗。

印章到了唐代,在用途上又有新的发展,由原来的昭信工具发展到应用于书画的题跋、鉴藏。最早用于书画上的印章,现在见到的是唐太宗“贞观”二字的“连珠印” (图六)。随着私人收藏风气的盛行,堂、室、斋、馆等鉴藏印应运而生。相传唐代李泌的“端居室”三字印(图七)为“斋馆印”的鼻祖。

宋代,文人画兴起.文人画派强调意境、笔墨,使诗文、款跋在绘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而印章作为款跋的附丽,与书画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书画的必要装饰,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书法用印章来添精神,绘画铃佳印以增光彩。北宋大书画家米芾在他写的一篇《褚摹<兰亭》跋》文中连用了>

元代赵孟頫(子昂),是一位杰出的文人画家,诗、词、书、画都有很高的造诣。在印章上,他采用了“玉著篆”入印,流丽圆转,后世称“圆朱文”(图八),和他的书画相配,极为和谐。子昂之后,对后世篆刻艺术具有重要影响的是至正年间的吾丘衍。他写下了最早的一部我国印学的理论专著《学古篇》,主张篆刻必须学习秦汉,必须从学篆入手。书中的《三十五举》,即是他归纳成的三十五条学印须知,成为后代学习篆刻的经典著作。元代末年王冕用花乳石  (矿物学上名叶腊石。福建的寿山石,浙江的青田石,昌化石都是其中的上品)作印,是印材上的一大革新。古代印章的质料以铜为主,间有金银、玉石、牙骨等.都是相当硬的材料,优点是不易磨损,保存久远,但不为一般文人所能刻动,都由专门工匠制作  (浇铸,镌刻)。花乳石质地细软,为雕刻印章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方便,很受人们欢迎,相继效仿。从此结束了书家篆印,刻工刻印的历史,篆文、雕刻两者合而为一,均可由一人制作,为明、清两代篆刻的繁荣昌盛,创造了极为有利的物质条件。

明代文彭(三桥),是近代印章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清初周亮工的《印 人传》一书中尊之为“篆刻之祖”。文彭主张学习汉印,力求雅正秀润,以矫宋、元以来一味屈曲盘回之失(图九)。篆刻艺术经文彭的倡导,“一时靡鳗,畅开风气”,名家辈出,流派纷陈。以流派而论,其中“皖”、“浙”两派人数最多,影响最广。两派同源异流,都以直追秦汉为标榜,而又各自立门户,彼此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皖派”又称“徽派”。开创人安徽新安人何震(雪渔)。他是文彭的学生,并称“文、何”。他的印章浑穆秀润不及文,而苍劲猛利则过之(图十)。他的名声很大,有“何震一出,印章一道遂属黄山”之誉。学他的人很多,其中以梁裹(音至)、苏宣成就最大,其流风余韵远播日本。日本德川时代的心越禅师受“徽派”影响,在日本国创立了“江户派”。苏宣之后,“徽派”继承者走上了一条形式主义的道路,背弃了秦汉古法,因袭摹拟,少有变化而日趋没落。沈房仲在一首论印诗中写道:“莺袁蛟蟠见古人,流妒韵格抱天真;野狐禅踵雪渔派,全失秦朱汉白神。”诗中的批评恰好道出了当时“徽派”没落的原因。

正当“徽派”后继乏人,日趋没落之 时,歙(音设)县人程邃,力矫时弊,扭转颓势,与继之者同县人巴慰祖、胡长庚、汪肇龙合称“歙中四子”。他们是何震的继承人,又是重振“徽派”的革新派。他们学古而创新,学秦汉而自出新意,不落案臼(图十一、十二),在清代康熙、雍正至乾隆、嘉庆年间影响甚广。

“浙派”的创始者是浙江钱塘人丁敬 (敬身),“丁敬兼撷众长,不主一体,故所就弥大”。他并与“徽派”同师秦汉,而不为成法所囿,杂取众长,融会贯通,取得了独创的成就,闯出了一条新路。他与继起者蒋仁(阶平)、奚冈(铁生)、黄易(小松)、陈鸿寿(曼生)、陈豫钟〔秋堂)、钱松  (耐青)、赵之深(次闲)等,合称“西泠八家”,也有称前四人为“西泠四家”的。

“浙派”兴起后,风靡一时,俨然成了印坛盟主,几乎支配了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代的整个时期。西伶诸家的作品,深得汉印神韵,在古意中创立新意,质朴道劲,安详平正,一洗当时浮滑纤巧的习气  (图十三、十四)。他们以“切刀”深刻,涩中寓坚,颇露锋颖,但后学不解真谛,只求“锯牙燕尾”的所谓“浙派”风格,而流于虚饰浮夸。至赵之珠,“浙派”艺术即趋僵化定型。魏稼孙在《<吴让之印谱>跋》一文中颇为感慨地说:“流及次闲,偭越规矩。而习次闲者未见丁谱,自谓宗浙且以皖为垢病,无怪皖人知有陈、赵不知其他。余尝谓浙宗后起而先亡者此也。”

正当“浙派”诸子称雄印坛之际,安徽怀宁人邓石如(完白),得力于书法上的精深造诣,有“四体书皆国朝第一”之称。他师承梁裹,而参之以小篆。他的朱文印刚健多姿(图十五),白文印庄严浑厚,人称“皖中奇品”,亦称“邓派”,影响很大,取代了原来的“皖派”,故也有称“新皖派”的。学完白的人中包世臣曾得其真传,然作印不多。扬州吴廷馗(熙载)可谓“邓派”传人。吴善篆隶,精研碑版,本其师法,又能参用碑帖刀法入印,以走刀如笔、稳练自然见长(图十六)。后来学“邓派”的人,有不少舍完白而学熙载的。

以上为“皖”、“浙”两大系统的大概。清末以来,近百年间,在继承和发扬  “皖”、“浙”诸家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又相继出现了不少很有成就的篆刻家。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当推赵之谦(悲盒)、吴昌硕(击庐)、齐磺(白石)三人。他们三位都是具有书、画和金石多方面卓越成就的大家。

赵之谦,师邓而不为邓拘,法古而不为古樊。他自己说:“取法在秦诏、汉灯之间,为六百年来摹印家立一门户”。广泛采用诏版、权量、钱币、灯镜文字入印,融会贯通,自成一格,并努力在刀石之间追求笔墨情趣。所治印章,遒丽端静,越出了前辈丁、邓诸家的范围,取得了新的成就(图十七)。

吴昌硕,辛亥革命后,人称“印林巨孽(音勃去声)”,首任《西泠印社》社长,誉满海内外。他初学“浙”“皖”诸家,继追秦汉玺印,能冥会前人法度,变化万端。后期刻印完全不拘成规,石鼓钟鼎,熔铸一炉,古拙雄健,气势宏伟,前无古人(图十八)。现今健在的王个移老先生曾得其真传。

齐白石,治印从丁敬、黄易诸家着手,亦曾受邓石如、赵之谦、吴昌硕等人影响。三十年代后用《吴天发神谶》、《汉三公山》等碑入印,自辟蹊径,以奇险取胜,气势纵横,写下了篆刻史上新的一页(图十九)。

从春秋战国到现代,两千多年来,历代 劳动人民、篆刻家们的智慧和辛勤劳动,为我们留下了一份极为丰富的宝贵遗产,有待我们去认真研究、继承发扬,使这门古老的艺术放出新的光芒。


(本文作者为吉林艺术学院教授,当代著名印学家)





印章艺术概说(下)

袁履霜


印章艺术是书法艺术与雕刻艺术两者的综合。刻印的法则,不外乎书法(篆法)、章法和刀法三者。

书法是印章的基础,除少数“肖象印”外,凡是印章即离不开文字(即书法)。印章水平的高下,往往取决于书法造诣的深浅。历史上有成就的篆刻家,无例外地都有着厚实的书法根基。傅抱石在《齐白石印谱序》里说:“不懂得书法(篆法)的篆刻家是很难想象的!”古人云“印之贵者文,若不究心于篆,而工意于刀,惑也。”因此学印需要学篆开始。

篆书是我国古代的书体。甲骨、金文、石鼓、小篆都属篆书系统,和今天日常通用字体,颇不相同,要认识它,了解它的形、音、义,必须经过一番专门的学习。首先要懂得《六书》,明白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六个造字(或用字)的方法,才能掌握篆书字体结构的基本构原理。应用于印章,才可避免弄混、写错等毛病的发生。所以,弄通《六书》是一项治印者必不可少的基本功。不通《六书》,从事篆刻,容易闹出笑话。已故名篆刻家邓散木先生生前讲过一个故事:袁世凯的儿子袁克文,爱玩古董金石。当时上海有那么一位篆刻家,给袁刻了一方印章,原来想巴结这位袁大少爷的,不想他把“克”误刻成了“雹”,“克”小篆作“育”,金文作“虫”,“惠”乃“充”的篆写。刚巧这个袁克文颇通“六书”,认出来了;印是受下了,而这位篆刻家写白字的名声从此也传开了。

治印不仅要知道篆书的形、音、义,还一定要将它的形写得美观,所以篆刻家必须具备写一手好字(篆字)的本领。由于印章受印面的限制,印面有方、圆、长及多边等各种形状,照抄现成的某种篆书书体,往往不易安排合适,而需要自己作一番经营,对印文的字形作一定变形,笔划作某些增减等。所以习篆不能单学一体,而需要多看勤练。以书体论,对前面提到的甲骨、金文、石鼓、小篆等每种书体都应下一番功夫,以掌握各体之间的异同及其变化规律。

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已经发现的最早的一种文字。字体变化非常复杂,许多字没有一定写法,一个字往往有好几种写法。金文是我国青铜时代铭刻在铜器上的文字。故又名“钟鼎文”。由于铜器制作的年代、地域等不同,所刻文字的字体、风格也各不相同。如春秋战国时代,齐、楚器的文字行笔长,流丽奔放,与温厚端庄行笔短的周器文字成鲜明对比。都属于秦始皇《书同文》后的小篆,其中刻石、诏版、权衡等文字,也各有特点。凡此种种都需要认真研究、细心揣摩领会。何况我国文字来源庞杂,在出土的古代文物中,诸如废铜、烂铁、兽骨、甲壳、泥木、砖石等等,往往都有文字存在,在这浩如烟海的文字堆里,有原来写得极好的,有后来浸蚀得巧妙的,这些都是学习篆书的宝贵资料。博采旁收,融会贯通,才能熟中生巧,写出既合法度,又富新意的印文来。

每个时代的印章字体,有着每个时代的不同风格。古玺用大篆,秦、汉印用小篆、缪篆,唐宋几代的官印用九叠篆……清代西冷诸家在字体应用上更不为成法所囿,突破了一方印中必须使用一种统一字体的准则。过去有“浙派”只讲究刀法,不注重书法之说。这是一种保守的错误观点。事实上“浙派”不但注重书法,而且能在继承的基础上因印制宜,突破创新。如丁敬作的“两湖三竺万壑千岩”(图二十),黄易作的 “陈氏晤言室珍藏书画”(图二十一)等印,在一印之中夹杂使用了金文、小篆、缪篆、俗字甚至正字写法。这是出于他们深厚的写篆功力,能将不同的字体,溶化成为和 谐的一体。才使这种大胆的创新,取得了别开生面的艺术效果。如果,缺乏写篆功夫,只是把几种不同字体简单地拼凑在一个印面上,那效果只能是杂乱无章了。近年来,有些人采用“简化字”入印,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尝试,应予以重视。艺术必须有变化,创作应该随时代。问题在于不能乱变、乱创,要变得有根据,创得有道理。这和前面强调学习《六书》是不矛盾的,学习《六书》,不能死守《六书》而影响创造。熔铸古今,才能达到统一而有变化,丰富而不杂乱,新颖而有古意的浑然一体的艺术效果。

章法就是印章的布局。印文安排的得当与否,往往是一方印章成败的关键所在,所以历来篆刻家都十分重视章法的设计。印章中少则一、二字,多至十数字,体态形神各不相同,要组织在一起,布置得脉胳连贯,气势流通,统一和谐,使一块方寸天地,变化无穷,气象万千,实在是需要一番意匠经营的。清代篆刻家黄士陵曾说:“余作印,篆凡数十纸,而奏刀乃立就”。这是深得其中三昧的经验之谈。那种不讲究章法,只知道横平竖直,整齐划一,千章一面的印章,即使刻工再好,正如印刷铅字之不能作为书法艺术一样,也只不过是一种没有艺术生命的刻板形式,谈不上有什么艺术价值。相反,零乱杂陈或一味矫揉造作,巧饰取媚,也是章法的大忌。齐白石说过:“刻印主要在于配合篆字的章法,要使字个个舒展,自然气势纵横,但是千万不要故意使字仰头伸脚,造作称奇,那就索然无味了。”

章法的设计与印文的书写是难分难解的。章法就是印文的配置,两者彼此制约,相辅相成,既不能不顾章法去篆写印文,又不能离开印文去布置章法。所以,现代篆刻家来楚生认为“篆刻”的“篆”是既指篆写印文,又包括设计章法。从欣赏一方印章来说,第一眼给人的印象总是印章的全貌,即章法搞得好不好,然后才是对印文书法的品评;而在刻印者,则必须从每个细部着手,安排好每个字的每一笔画和整体的关系。

关于章法处理的方法前人论述颇多,难以尽言。简言之,不外乎敬正向背,方圆曲直,虚实轻重等等。以如何处理虚实轻重的关系而言:总的要求是繁简相参,布置不紊,字的笔画与空白关系的对比得当。从具体印文来说,笔画多的字,要写得空灵,使人看了不觉拥挤;笔画少的字,要写得饱满,使人看了不觉空旷。从整体布局来说,做到“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等。但由于印文、印面的各个不同,其中的变化是无穷无尽的,定法是没有的。只有认真吸取前人成功经验,又能勇于变法创新,摆脱滞板或故弄奇巧做到理所必然,势所必至,即可刻成佳印。

刀法是表现书法、章法的手段。书法、章法的艺术效果,只有通过刻刀的镌刻方能出来。所以,一方印章除了必须具有高度的书法艺术,巧妙的章法布置外。还需要具有精湛的刀法技巧,三者结合一体,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艺术品。

前人对于刀法的论述,并不完全符合实用。清代陈克恕在《篆刻针度》一书中列举的十三种刀法,内中多数只是徒有其名而已,彼此大同小异,并无多大实际价值。通常刻印只用“切刀”与“冲刀”两种方法。

“切刀”法,握刀如执毛笔,也有一把抓的;刀稍侧,刀锋一角入石,从外向内一刀一刀直切;无论朱、白文,每笔都需从两边切下扩白文从右边切,朱文从左边切,一边切毕,将印倒转,再切另一边。切刀讲究节奏起伏,使所刻线条苍劲浑厚,富有立体感。“冲刀”法,握刀如执钢笔;走刀方向正与切刀相反,即由内往外冲。冲刀刻出的线条挺直秀美,但纯用冲刀,容易出现笔画纤弱的毛病。无论“切刀”法或“冲刀”法,主要都应该看它是否充分表现了印章中的书法、章法,和是否充分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印章中的刀法,相当于书法,绘画中的笔法。所以,刻刀历来有“铁笔”之称。近代吴昌硕,为了能够充分表现他融合石鼓、钟鼎而自成一体的书艺风格,在刀法上,创造了一种使用“出锋钝角”刀刻印的新刀法,使他的印章益显得浑厚古朴。由此可见,刀法不是固定不变的,得看需要;学习前人刀法,不能就刀法,论刀法,死学硬搬,泥古不化。过去有些人自称我这印是“留刀法”或那印是“舞刀法”等等,纯系自欺欺人之谈,不足为信。

至于“双刀”法与“单刀”法,这与“切刀”法、“冲刀”法属于两个范畴,是指处理印文的手段,即每一笔是用一刀还是用两刀来完成。用一刀刻成的为“单刀法”,用两刀刻成的为“双刀”法。一刀或两刀并不是绝对的,为了达到预期的艺术效果,必要的补刀修刻是允许的。“双刀”法在刻印中最为常见,前面所讲的都是“双刀”刻法。

“单刀”法只可用于刻“白文”,可以说是篆刻中的‘写意派”。它滥觞于秦汉凿印,单刀直入,一笔一刀,不加修饰,迅速而就,故而具有痛快淋漓、自然奔放的独特风格。清代以来,大量秦、汉印出土,篆刻家应用了这些资料,使“单刀”法进一步得到发展和提高,晚清赵之谦所作“丁文蔚”一印 (图二十二),即是用“单刀”法刻成的;而齐白石又把“单刀”法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已故名画家傅抱石说:“湘潭齐白石变将军印逞其新奇,排纂(音傲)纵横,一时景响。”近年来“单刀”法治印的流行,和白石老人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印章除印面的刻治,还包括边款。印章边款犹如书画的题跋,古代印章并无边款,明代文彭是镌刻边款的创始人。当时是用  “双刀”法刻的,先书后刻,类同书丹勒碑(图二十三)。清代丁敬创“单入切法”刻边款,以石就刀,一刀一笔,古拙自然(图二十四),从此广泛流传,盛行不衰,至今多数人仍采用这种刻法。赵之谦以六朝碑版字体,刻成阳文题识,别具一格(图二十五)。边款可用墨拓印,朱红的印文伴以黝黑的边款,可以获得相映成趣的艺术效果。

以上所述书法、章法和刀法三者是印章的基本要素。但印章作为一种艺术,这三者还只是它的外部形态,此外还存在着一种内含的神韵。艺术的神韵是作者思想感情、品德、学问等多方面的综合体现。所以,治印在研究其外部形态,致力于书法、章法与刀法的钻研外,还需要下一番加强思想、艺术多种修养的“印外功夫”,不断提高思想水平。艺术情趣……才能创作出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使人玩味无穷的印章作品。


1981.2.写毕

(本文作者为吉林艺术学院教授,当代著名印学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