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随想录(1)我们呼唤绿色教科研的回归

 heitudi 2018-10-04

教育随想录(1)我们呼唤绿色教科研的回归​ 随着二期课改的推进,进一步提升了校长的办学自主权,实现学校的自主发展已经成为时代潮流。学校自主发展需要先进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需要形成符合学校发展的思路和方案,创建学校的特色,促进学校的个性发展,就必须走科研兴校、科研兴教之路。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新课程改革制度的推行,迫切需要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应该成为研究者已经成为广大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

教科研是深化教育发展的内部动力。如果没有教科研,教育教学就没有活力;如果没有高质量的教科研,教育教学就不可能有质的飞跃和提升。

目前,教师应该成为研究者,已成为共识。但是在中小学教科研中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现象,或者说一些不好的现象,即科研异化。其表现如下:

教育随想录(1)我们呼唤绿色教科研的回归 一是“装门面”。有的单位,为了提高自己单位的声誉,或者为了某些政策,使搞教科研成为形象工程,成为一种摆设。科研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而这种“装门面”现象,恰怡违背了这样的精神。

二是'找枪手”。在搞科研的过程中,能够得到专家的帮助或指导是很重要的,而且是很有必要的。但是,目前有些单位搞科研,不是请专家辅导,而是请专家来包办代替,以至于在答辩时校长都说不清楚到底是要研究的是什么、怎么研究的,甚是尴尬。

三是'剪刀加浆糊”。有这样一些人,经过东拼西凑写成的所谓文章,谓之为教科研。这样的所谓教科研,没有自已的思考与实践,定然毫无新意,对教育亳无帮助。
教育随想录(1)我们呼唤绿色教科研的回归上述问题的存在,虽说是个别现象,但是,也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和警惕。因为这些所谓的教科研,其实就是伪科研。

那么,在二期课改的理念已经广泛深入人心的今天,应该如何搞好教科研呢?

笔者认为,我们今天的教科研工作,必须与自己的工作相结合,与教研相结合,与师训相结合,与成果推广相结合。教师开展教科研的目的,主要的不是去发现教育规律、进行理论创新,而是为了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日常教育,寻找最适合自己的教育方法,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即使这种教科研不大规范,但是这样的教科研对教学一线来讲,还是需要的。因为通过教科研活动,教师可以在活动中逐步成长,取得经验,进行交流和学习。在教科研过程中,让教师增强反思意识,养成思考习惯。

教育科研有一定的规范要求,比如必须经过申报、论证、收集和积累以及整理资料、答辩和鉴定等一套程序制度,这些对学校的重大课题,专家型教师开展规范的课题研究是必须的,是为了保证成果的科学性,可以促进教科研的健康发展。但是对广大教师来说,就没有必要拘泥于上述规定。

其次,要根据实际情况,紧紧围饶“真”字来展开,只有研究真问题,实施真过程,才能够产生真成果。要着力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实际问题,从而有效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校科学健康地发展。

第三,要自觉运用科学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在选题上要注重小、精、实,要关注实际问题。要着力引导教师开展微观研究,,切实正视身边的、跟自己的工作实践密相联的、感到困惑与迫切解决的问题。

教育随想录(1)我们呼唤绿色教科研的回归​ 总之,搞教育科研不是为研究而研究,而是为教育而研究。对广大一线教师来说,参与教科研的目的,主要在于掌握教育规律,自觉按照规律办事,搞好教育工作。因此,我们反对那种已经异化的“伪科研”,呼唤绿色科研的回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