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科研工作经验交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 全面提高教学水平

 给力共享 2012-03-22

以教育科研为先导  全面提高教学水平

苏州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我校原是一所铁道部管辖的全国重点中专校,2004年划归省教育厅管理,并成为高职校。学校拥有较为完备的教学设施和实验实训设备,师资力量比较雄厚,在50多年的办学历史中积累了较为深厚的人才培养经验。特别是学校成为高职学校以后,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继续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的办学思想,围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专业现代化建设这一中心,开展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把教科研与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打造学校“品牌”有机地结合起来,为不断提高办学水平,争创一流学校提供了持续的动力。

 

一、观念引导,激发内在动力

1.领导重视,确立科研强校理念

落实以教科研为先导的办学思想,关键在于学校领导班子如何认识教育科研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认为,推进学校现代化建设包括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硬件是学校实现现代化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但在学校现代化中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软件的现代化。基于这样的认识,学校在加快硬件建设的同时,广泛开展教育科学研究,不断加大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科技含量。特别是学校成为高职校以后,我们认识到学校要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加快教科研的步伐,提高教科研的层次和水平,这既是学校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需要。因此,我们明确地树立了科研兴校、科研强校的理念。向教学科研要质量,向教学科研要效益成为学校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发展策略。学校每年的教科研经费不断增加,今年达到30多万元。

2.宣传引导,营造全员参与氛围

大力开展“实用性、应用性”研究,服务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一直是我校教育科研的主旋律。基于这样的认识,全校教职工纷纷把教学中的疑问、工作中的难题和先进技术的应用作为自己教科研的主要内容。形成了以专业技术应用、专业与课程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规律为主要内容的研究领域,这在一定程度上破除了教育科研的“神秘”面纱,激发了开展科研工作的热情,推动了教育科研工作的实施。在学校大力宣传引导下,全体教职工树立了四种观念:一是明确了教育科研与学校事业发展的关系,树立起“科研兴校”的观念;二是明确了教育科研与教学改革的关系,树立起“教育要改革、科研须先行”的观念;三是明确了教育科研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系,树立起“教中研,研中教,向科研要质量”的观念;四是明确了教育科研与自我发展的关系,树立了“教学科研是教师的神圣职责”、“教师是教育科研的生力军”的观念。形成了领导带头、老师全员参与搞教科研的喜人局面。实践证明,观念的转变是学校教科研发展的逻辑起点。

 

二、制度保障,构筑激励机制

教育科研的规范化管理是实现学校教科研工作健康有序、高效运行的关键。因此,我们十分重视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通过完善以“激励”为主要特征的教育科研工作机制,推动学校教科研的发展。

1.完善科研管理制度

一是完善学习培训制度。为了帮助教师们加快实现由“经验型”向“学者型”、“研究型”的转变,把学校教科研工作扎实开展起来,我们十分重视对教职工教科研能力的培养。首先我们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层次的学历进修,特别是研究生学历(力)进修和专业技能培训,以提高教职工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为此,学校制定了《关于职工继续教育的若干规定》。近二年内,我们还输送了20多名教师分别到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和日本接受专业培训,有近30多名教师完成了硕士学位进修。这为他们开展教科研活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是实施了现场研修制度,我们利用假期先后多次组织专业教师到本地企业和外地实习基地进行专业调研,了解企业科技发展现状和对专业能力的培养要求,为搞好专业建设和科技转化工作提供了现实依据。第三,学校还经常组织专家讲学、科研讲座、教师论坛、教与学的研讨、科研骨干培训班等学习培训活动,定期出版《教育通讯》校刊和《校优秀论文集》。

二是完善目标管理制度。目标管理是通过具体有效的措施,把教科研确立为教师自我发展的目标。为此,我们依据学校发展规划,制定了教师教科研的年度目标,并把它和教师年度工作质量考核相挂钩。如专业教师每年1个月的企业实践,中级以上教师每年公开发表论文1篇,高级教师每2年在中文核心期刊公开发表论文1篇,中级以上教师每五年1个企业合作科研项目、基础教师1个市级以上科研项目等。近年来,我们每年度都拟定并下发《教科研课题指南》,引导全体教师结合学科特点与工作实际,选择教科研的内容,确定年度教科研的目标。我们还在实施“青蓝工程”的基础上对青年教师提出了的“六个一”的成长要求,其中就包含有:拥有一个校级研究课题、上一堂教改实验课,发一篇市级以上教改论文等目标。

三是完善过程管理制度。我们制定了《教研室考核办法》、《课题(项目)管理办法》和课题研究汇报制度、学术委员会工作制度、学术交流制度等教科研过程管理的具体措施。在课题管理中我们采用了全过程管理的办法,明确了课题研究工作从“立项审批、中期管理、资源调控、信息共享到成果鉴定”的各项管理要求。学校还每年组织1-2次优秀论文评选、科研课题、校本教材等评奖活动,经常组织教师开展示范课、创新课和说课比赛。通过过程管理,能及时了解教师教科研的进展程度,起到了促进竞争,调动工作积极性的作用,从而确保了教育科研工作的组织到位。

四是完善成果奖励制度。学校还制定了《教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和《学校教科研先进集体和个人评选办法》,对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获奖论文,结题和获奖的各级各类研究课题,正式出版的教材和学术专著,获奖的校本教材,各级各类教学竞赛获奖者等都给予不同等级的奖励。同时,对在学校及以上组织开展的教科研学术带头人评选和教科研先进个人评选获奖者也给予一定的奖励。这些对教科研成果进行奖励的措施,较大程度上促进了学校教科研成果的出现,繁荣了学校教科研的局面,推动了学校教科研水平的提高。

2.健全科研工作网络

为了增强教科研工作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教科研活动效率,促进教科研成果的形成和转化,学校还十分重视加强科研网络的建设工作。

一是建立了三级教科研组织。学校在专门设立教科研职能部门(科研处)的基础上,还加强了对各部门、单位,特别是各系部推进教科研工作的领导,明确了教科研工作的主体和职责分工。学校教科研职能部门主要担负教科研的管理、培训和服务等职能。学校各部门、单位是教科研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各教研室是教科研活动的直接承担者。教科研工作重心的下移,提高了各部门、单位开展教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促进了教科研工作的活跃。现在,各部门、单位都把教科研作为自己的职责,列入了工作计划;各系部建立了 “课题工作室”,开展应用性技术研究和专业建设;各教研室制定了学期教科研内容。学校把教科研工作列入部门、单位的年度工作考核。三级教科研组织的建立,真正起到了“在工作中搞科研,在科研中促工作”的作用。

二是加强了教科研三支队伍建设。为了调动教职工参加教科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校建立了教科研“三支队伍”,即“学术委员、专业(学科)带头人和教科研骨干”。对三类人员进行分类管理,明确其“责、权、利”,开展分类考核,积极发挥其在教科研活动的中坚作用。“人员产生看成果、作用发挥看工作、奖励津贴看成效”是三支队伍人员管理的核心内容。

由于有了健全的工作网络和一支较大的教科研积极分子队伍,各种形式的教科研活动十分活跃,教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十分高涨。如今,我校教师都把参加教育科研视为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一支综合素质好、科研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教师队伍已基本形成,为学校办学水平的全面提高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科研先导,促进学校发展

教育科研先导地位的确立,给学校工作带来了明显的可喜变化,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全面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1.形成了教科研的活跃局面

主要表现在,一是研究课题从无到有,由少变多,形成百花齐放的喜人局面。以立项课题为例,十五期间,开展国家级、省市级课题研究18项,其中苏州市教育科研“十五”规划课题9项。还另有已结题的校内立项课题16项。目前,我校正在主持的课题中,有国家级、省市级课题15项,其中省、市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课题6项。基本上形成了相关部门个个有课题研究,教科研骨干人人参与课题研究的良好氛围。二是研究参与人员增加了,仅参加课题研究的人数就占全校教师的80%以上;三是研究水平提高了,研究范围实现了从单纯的教研向教研与科研相结合的过渡,走向了职教研究、专业研究和技术研究的大舞台。四是研究成果的数量和层次明显提高,十五期间,我校公开发表或在市级以上论文评选中获奖的论文共288篇;正式出版中高职教材57种;在市级以上各类教学竞赛中获奖47项。另有几百篇校内论文和上百种校本教材。应该说,教科研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出现了十分活跃的局面。

2.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由于我们科学定位高职学校的教科研内容,坚持把教学中的困惑,管理中的难题和现代技术的应用作为学校科研的主要方向,使得科研的过程成为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过程,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如在教学方法上,我们探索运用了研究性学习、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项目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促进了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在教学手段上,我们充分发挥远程教学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辅助技术的优势,为专业教学提供直观的教学渠道,提高了教学工作的效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轨道动力研究室充分利用网络功能,创建了“东方快车网站”,解决机车运用过程中存在的疑难杂症,该网站在铁路系统内颇有影响,开办4年来,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近二年内有15名教师制作的教学课件在市级以上课件评比中获得一、二等奖,有8名教师在市级以上的教学竞赛中获得一、二等奖和团体一等奖。学校现在拥有副教授32名,高级工程师、高级讲师10名。

3.推动了专业现代化建设

通过教科研工作,我们不断推进了专业课程综合化、教学内容现代化、教学模式理实一体化的改革进程。把教科研成果运用到课程改革中,在教学中及时补充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增设“四新”课程,努力提高课程体系的时代感。以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对相关专业课程进行了课程结构的整合,做到原理、结构、检修、故障分析与处理整体化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我们还积极运用“理实一体化”课题研究成果,用于指导专业建设。将专业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学科研、技术服务与生产融为一体,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步进行。几年来,经过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更新课程内容,积极探索新的课程教学组织方式,学校专业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校现有高职专业15个,有4个专业被评为省级示范专业,有2个专业为市级示范专业,还有1个省级课改实验点。

4.优化了学校品牌形象

教科研的进步,整体推动了学校建设,为学校创特色、争一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现在学校每年在各级各类刊物正式发表的,或在论文评选中获奖的论文都在80篇以上,其中有10余篇论文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到目前为止,已有15项课题研究成果获市以上奖项。在产学研方面,已有一项获国家专利,二项获铁路科技成果奖。目前,学校拥有省部级以上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学术研究组织副主任委员、理事9人,苏州市教科研学术带头人2人。学校还荣获“江苏省教科研先进单位”的称号。

总之,我校通过教学科研的实践与探索,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教学科研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先导作用。先进的教学科研成果,是学校加快从中职提升到高职学校的必由之路,更是学校发展的动力和腾飞的翅膀。学校只有以科研为先导,走科研与教研相结合之路,才能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取得瞩目的办学成果。当然,我们也深切的感到,和其他教科研先进学校相比,我们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但近几年我校教科研的活跃局面也给了我们赶超先进的信心和决心。我们相信,只要坚持把教学科研作为学校工作的先导,我们就能更好地实现职业教育的服务职能,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高技能人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