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圣心源》通俗讲义(一 )

 普朗克1 2018-10-05
鄙人男性,1978年2月出生在豫东平原一个偏远农村。说偏远呢,是因为离县城有二十五公里出头,位于开封、周口、商丘三地交界处,隶属杞县。我们杞县祖上有一个名垂千古的名人,就是杞人忧天那位。杞人,古杞国之人也,古杞国,今之杞县是也。当然,我这篇文章不是讨论我这位祖上的名人的,只是为了说明咱也有过显赫的祖上,让大家知道想当年咱家也阔气过而已。闲言少叙还是书归正传,讲讲我与黄元御宗师和他老人家的《四圣心源》这一中医巅峰巨著的缘分吧。

先谈谈我个人。鄙人自幼喜欢武术,上初中一年级时被离学校近的一校霸欺负过一次,于是想学习武功维护正义,从十四岁开始自学武术,十六岁起到十八岁之间先后跟随三位民间武术老师学习少林拳、徐家红拳。二十二岁那一年冬天被老同学骗去湖南湘乡做传销,在湘乡过的春节。骗家里的钱没骗到,春节后老同学生活费紧张(或者叫传销经费),自觉积极的强烈要求给我买火车票送我回家。而我因传销跟家人说了一大堆谎话,当时是无颜见东父老的,但无奈老同学强烈坚持救我出传销窝给我改邪归正的机会,于是走投无路的我硬着头皮去了湖北咸宁一家武术学校应聘做了教练。

这之后我先后做过武术教练和司机兼保镖的工作,为了混口饭吃而已,多年来生计艰难,每每山穷水尽走投无路。。。。。。但是唯有武术是挚爱,从不言弃。从2005年第一次走上全国散打擂台,到2016年陈家沟国际太极拳交流赛推手擂台,我是屡战屡败又屡败屡战,最好成绩是陈家沟国际交流赛太极推手六十五公斤级第三名。这种执着的精神说实话我觉得我挺佩服的哈。

因为对功夫的盲目追求,我信奉的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信条,每天刻苦而不科学的训练,加上自身体质先天不足,最终在2011年的冬天,身上积劳成疾的运动伤发作,右肩处疼痛不堪,右臂无法向上抬起。当时我以为这就是传说中的肩周炎,并不以为意。可是过了一个来月压根没有一点点好转的迹象!我开始慌了,对一个嗜武如命的人来说,废了一条胳膊跟要了命其实是差不多的。

于是我开始如饥似渴的求医,先是去了惠州一个据说很厉害的老中医那里,老先生一听说肩膀疼就二话不说给配了几贴膏药,自负的说:“三贴就好了!你这是小毛病!”于是我虔诚的贴了五六贴,也没有能带给我一点点的治疗效果,膏药贴完我明白了,老中医徒有虚名。后来又去好朋友林志辉在宝安桃源居开的推拿店做推拿,他自己偷懒,总是叫他媳妇给我推,顺便练手。弟妹曾经不止一次感慨:“为什么别人的肩周炎推个三五天就能好,你这个推来推去的就不见一点好呢?”是啊我也郁闷,那香港带回来的活络油挺贵的,我也心疼啊,可是就是没啥效果。

后来刮痧、拔罐、针灸都用过了,一个字来形容:“没效果。”再后来自学针灸,买了针灸针和教材,常常千疮百孔的虐自己,仍然是没有效果。我拿出了习武打擂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寻找解救自己的办法。直到看到了一本书,转机出现。这本书不是《四圣心源》,是根据罗大伦老师讲述的故事整理而成的,有几个名字:“古代名医是怎样看病的”或者叫“祖传中医的那些事”等等,大概这意思。

书里讲述了张景岳、钱乙、吴鞠通等多位古代名医的生平故事,我看完对他们是敬仰的一塌糊涂。而我最敬仰的就是黄元御老师,没有之一。

黄老师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博学多才,是当地著名的才子,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肯定是出将入相、位列公卿的国之重器。可恨的是年纪轻轻的被庸医治瞎了左眼,而那时的科考制度规定五官不正不允许参加科考,于是断了仕途之路。

黄老师身残志坚,乃愤而学医,所谓“不能为良相济国,便为良医济世”者是也。据史料记载,黄师从医之路也不顺利,苦读了数年伤寒论不解,扔掉书卷,怅然叹曰:“仲景之奥义何其难解也!”于是暂停读书学医活动,就算是换换脑筋吧,去做了别的事或者看看别的书(没有详细资料记载这段时间的事情),这样消停了一段时间,又重新拿起医书继续苦读,终于有一天欣喜狂呼:“我懂矣!”于是,肝随脾升、胆随胃降的五脏六腑的整体循环的理论横空出世!让我们真正看到了中医的“治本”到底是个什么概念!黄师的医术理论思想站到了中医的巅峰,他老人家真正做到了为往圣继绝学并且系统的把四圣的医学核心提炼阐述了出来!后来两次进太医院,并被乾隆皇帝所倚重,曾御赐“妙悟岐黄”的牌匾悬挂太医院,成为一代佳话。

从此以后的中医界树立起了一座永远无法超越的高峰!这是我读完《四圣心源》后发自肺腑的感受和认识。

初学《四圣心源》,我就根据书里的病理分析,结合自身存在的症状给自己开药,逐步的调和五脏六腑,到最后加上通经络、活气血的药,直至后来把半夏、附子和乌头这些毒性剧烈的中药材当做家常饭一样,说遍尝百草并不夸张。我身上的伤服了近三年的中药后越来越轻,恢复的效果算是比较理想的。而这期间我利用学到的皮毛医术开始帮一些朋友调理身体,痛经、月经不止、皮肤过敏、哮喘、高血压、痔疮等疑难杂症居然都能够应手而癒,于是学习中医的兴趣越发浓厚。比如:跟我学太极拳的我的徒弟李振山高血压,两服药恢复正常,二十服完全巩固下来;深圳福田区一位大姐多年哮喘,中西医名家看了很多完全无效,我给开了十副药,用完第六副已经不喘了,后来带着她不信中医的老公专程跑到观澜请我吃饭,她老公并主动提出让给开几服药调理身体;郑州的一个姑娘月经不止,滴答一个月还不停,开了三次药根除,而之前她去医院,医生给开避孕药刺激雌激素才能停下来,身体却越来越差;深圳福永的小崔姑娘痛经多年,服药后第二天止痛。。。。。。等等等等,不得不感叹《四圣心源》的医理精湛,无与伦比!黄元御一代宗师实至名归!

中医界也有很多人莫名的攻击黄老师的学术,说他这个理论听起来像那回事,但是临床不好用。

这种情况,我见过。在我刚开始学医的时候就有个民间中医嘲笑过我,说我是瞎搞,我说:“我遵照黄老师的学术指导用药,怎么会是瞎搞呢?黄老师一生用药普通而简单,却治好了无数疑难杂症,我怎么就不能用了?”他一撇嘴:“《四圣心源》上的,黄元御用了有效果,你用就没效果。”我不屑于他的歪论,依然坚定的学习四圣心源,并且获益良多,医术不断进步。那个民间中医之所以嘲笑我,后来我懂了,原来他也看四圣心源,但是并没有用心深入的去学习黄老师的病理医理分析,也没有用心的去钻研长沙药解和玉楸药解对药理的详解,而是走马观花一看,遇到相关的病症就照着书上的药方抄写下来给人抓药,确实有些病人收到的效果并不理想,所以他对黄老师也颇多不屑,认为四圣心源不好用。对于这样的蠢货,我不得不强调:你不去用心钻研病理、医理、药理,只是这样生搬硬套抄药方,怎能治病?!简直岂有此理!

再后来我逐渐明白,这样的人在中医界大有人在,绝对不是少数!他们死记硬背所谓“经方”,也就是经典医书里面的组方,然后直接拿来用!要么不会诊断辩证,要么诊断辩证了也不会对症下药!中医就是毁在这群蠢货手上!

真正的中医,应该是望闻问切诊断辩证后对症下药,而黄老师的肝随脾升胆随胃降的五脏六腑整体循环的理论直接告诉你中医的根本所在!如肝病,庸医们都懂得养肝活血,对着肝下猛药,却不知道脾湿是肝病的根源!呜呼哀哉!

《四圣心源》是黄元御宗师医术的核心,鄙人有感于黄师中医学术的高山仰止,有感于黄师悲天悯人之伟大胸襟,为了让更多的朋友们能够从中受益,故不揣自己之鄙薄浅陋,写成此《四圣心源通俗讲义》一书,并将这些年学习和实践的心得经验融入其中,希望能帮助更多的朋友们更容易的学习《四圣心源》,并诚恳的请求大家指出书中不足,多提批评意见。

另外关于十八反和君臣佐使的问题,我认为是没用的学问,类似于鲁迅笔下孔乙己先生的“回”字的四个写法。关于十八反,后面讲到药理的时候我会详细表达我的看法。而君臣佐使之说,取其意足够了,每每看到所谓名家非要把每副组方套用君臣佐使加以说明,鄙人则每每反胃欲呕矣。

鄙人所作并不是逐字逐句详细翻译,而是阐述大意,力求通俗而不失原书本真,自信能达到读之能懂、用之即效的效果,这也是我的目标。若欲深入细研,则请另行购买《四圣心源》原著,或者直接将本书与《四圣心源》互参,效果更好。另外欢迎朋友们加我微信交流,微信号:chenlei2080

陈宇雷2017年6月10日写于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

打赏小礼,给TA点赞

冲榜
更多
点赞
脱水模式 只看楼主
太极陈宇雷 楼主 Lv5
2017-07-23 16:13
1楼
创业之初,事务繁杂,每周只能更新一次,每次一两篇。有兴趣的朋友欢迎加微信交流。微信号chenlei2080

0评论只看楼主
太极陈宇雷 楼主 Lv5
2017-07-23 16:13
2楼
卷一 天人解

远在黄帝的年代,黄帝咨询岐伯,一问一答,留下了《黄帝内经》这部最早的医学经典,以探究人与宇宙自然的奥秘。这本书中的话就是说:明白天的运行道理,必然可以对应于人;明白了人的道理,也必然可以对应于天道。正所谓“天人一理”,不懂得天道运行,又怎么能懂得人的道理呢?

从扁鹊(秦越人)、张仲景两位圣贤以后,医理失传,庸医遍地,不学无术,对先圣所传精义不求甚解,害人无数。故我写这篇“天人解”以昭示天下。

一、 阴阳变化

混沌未开之时,天地不分,阴阳不辨。清气上升为阳,浊气下沉为阴,清升浊降是自气之理。清气上升为天,浊阴下降为地,天地的清浊二气之间是中气,中气是阴阳升降的中轴,就是“土”,五行之土气。

中气的枢轴运动,带动清气向左旋转,上升化为“火”气;带动浊气向右旋转,下降为“水”气。化为火则热,化为水则寒。

清气向左上升,升到一半未化成火的时候,叫做“木”,木气适宜温暖,继续上升,积温成热而最终化成“火”。

浊气向右下降,降到一半未成水的时候,叫做“金”,金气清凉肃降,积凉成寒,最终化为“水”。

水、火、金、木是四时气机的表现,叫做“四象”。四象是阴阳的气机升降,而阴阳的升降就是中气的浮沉。分开了叫做四象,合起来概括地说就是阴阳。而阴阳不过是中气的变化而已。

四象的气机轮换更替,一年循环一遍,周而复始。阳气生发、旺盛于上半年,阴气肃降收敛于下半年。

阳气初生时为春,完全升发旺盛时为夏。春生夏长是木和火的气机的生长变化,木为春火为夏,所以春温夏热。

阴气初收之时为秋,完全收敛肃降为冬。秋收冬藏是金和水的气机运行的变化,金为秋而水为冬,所以秋凉而冬寒。

“土”没有专门的位置,主令的时间在六月,又叫季夏。土结合四象,就是金、木、水火、土组成的五行。

二、 五行生克

五行相生的顺序: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五行相克的顺序: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天地的位置、自然的气象是:北寒、南热、东温、西凉。阳气生于东方,形成了春的温气;升于南方,形成了夏的热气;下降于西,形成了秋的凉气;下降于北,形成了冬的寒冷之气。

春的温气继续上升,生出夏的热气;夏的热气渐渐衰退生出秋的凉气;秋的凉气逐渐下降变成冬的寒气。土是四象之母,寄居于六月火令之后,六月湿气重,所以“湿”是土的性情。火在土的上方,水在土的下方,寒热交加而湿气乃动。“湿”是水和火的中气,寄位于西南方向,南为火而热,西为金而凉,所以说火生土、土生金。

人体心、肝、脾、肺、肾之五种气机,心为火、肝为木、脾为土、肺为金、肾为水,这是人体的五行。

春为木、夏为火、季夏为土、秋为金、冬为水,这是四季的五行。

天地自然和人体的五行生克,道理是一样的,相同的。“天人合一”正是强调人与天地自然的共性,天地大宇宙、人体小宇宙是也。

木气是生长发散的性情,金气收敛使它的生长发散不至于过度;火气是炎热上升的性情,水气的调节不使它过度炎上;土性濡湿,用木气来疏导它不使它过于湿;金性收敛,用火气温暖它不使它过度收敛;水性温润下降,土气可以控制水下降的程度不至于过度沉伏。所谓相克,就是相互制约,没有了相互制约五脏循环就会乱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