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连载一】辽博大展,被你冷落的《曹娥诔辞卷》,到底有多牛?

 Janelsh6i7sjua 2018-10-06

按:


9月12日,我与刘正成老师一起参观了辽博大展,回来后意犹未尽,在刘正成老师的鼓励下,决定将此次参观展览的几件重要的作品作一个梳理。计划从《曹娥诔辞》开始,然后还有《梦奠帖》、《古诗四帖》等重要的作品进行尝试性的整理,不做不知道,一做就把自己给吓住了,也看到古代经典法帖的高深之处。


作为《曹娥诔辞》,我的想法是把整个的题跋作一整理,涉及到的相关疑问作一梳理,没想到,一整理,竟有几万字之多,所以作以连载,以理清思绪,经验不足,其中必有许多有不足缺憾,也请方家多多批评指正。


侯勇

2018.9.28



 辽博大展,被你冷落的《曹娥诔辞卷》,到底有多牛?

 

文/侯勇

 


辽宁省博物馆是新中国建成的第一个博物馆,以其馆藏唐宋元明清古代珍品书画而闻名于世。近期,辽宁省博物馆“中国古代书法展”“中国古代绘画展”“中国古代缂丝刺绣展”三大展览正式对公众开放吸此了众多书画爱好者前往参观。据辽博工作人员提到,许多人都是冲着《簪花仕女图》、《洛神赋图》、《古诗四帖》这样的名作去的,许多精品没有得到大家的关注,特别是此次展览将作品的全部面貌呈现出来,许多人习惯了以前的展览只展画心的方式,而对作品的题跋等相关信息忽略掉了,尤为可惜。

 

9月12日,我与刘正成先生也慕名来到辽宁省博物馆参观。整个观展大约三个小时,无奈行程太急,所以只看了大约几件作品,《曹娥诔辞卷》、《隋开皇刻兰亭诗序卷》、《仲尼梦奠帖》、《草书古诗四帖》、赵佶的草书《千字文》、《簪花仕女图》、《洛神赋图》等。

 

刘正成先生在参观完展览后,发了一条微信,他认为《曹娥诔词卷》被书法史研究冷落了,全文如下:

 

东晋书法史研究上被冷落的《曹娥诔词卷》。十几岁时,我临过署款王羲之拓本《孝女曹娥碑小楷》,后来也看过民国珂罗版本《曹娥诔辞卷》,即昨日所见辽博藏本,但终因字字迹不清罔顾。现在有苹果手机,暗光下拍摄,然后屏上放大,此帖让我眼中发光!一、我看清了此帖有“藏真题”怀素小草跋文;二、有梁武帝宫廷鉴藏家徐僧权和唐怀充等二王墨迹鉴藏家题跋均题在本幅上下和行中空白处,而非唐以后题跋于尾部的规则;三、有宋高宗、虞集、赵孟頫等一系列晋唐以后名家跋;四、此帖署款东晋穆帝升平二年(358),此时写《伯远帖》的王珣方才八岁;五、此帖讲王羲之所在之绍兴府之曹娥江故事,且时间在王羲之五十六岁时,去写《兰亭序》仅五年,小楷书越州石氏本《乐毅论》很近,完全是王羲之新体楷书模式。我当然不敢贸然说是王羲之所书,但这是王羲之同时代的比王珣行书《伯远帖》更早的东晋王羲之新体楷书墨迹,这应该是比现存二王之唐代摩、刻本更值得研究的东晋书法史之实证史料!

 


关于《曹娥诔辞卷》,辽博的工作人员介绍,这件作品作为辽博的重要藏品,他们非常重视,放在了展厅入口,然而,基本上没有什么人关注这件作品,因为这件作品的画心看上去黑乎乎,不仔细看也看不清楚。这恰好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我们在这件品前面观看和讨论接近一个小时,回到北京后我又查阅相关资料,对照作品图进行辨认和识别,正如刘正成先生的微信所说,这件作品的画心上梁武帝时期有僧权、唐怀充、满骞、杨汉公;唐代怀素、韩少处、冯审、李脱,卢弘、柳宗直、馮(缺)、孟简次(缺)、韩愈、赵元遇、樊宗师、卢同。以及无法考究的参军刘钧,龙门县令王仲俭题跋;后面南宋高宗赵构、虞集、元代赵孟頫、郭天锡、乔篑成、黄石翁、柯九思、蒋惠、清康熙玄烨、沈荃、高士奇、赵礼用,看到这个洋洋大观的名单,足以让人叹为观止了。

 

第一章  综 述


辽博藏《曹娥诔辞卷》的画心 

东晋,佚名,绢本,纵32.5厘米,横54.3厘米


第一节《曹娥诔辞》的来历

 

汉元嘉元年(公元151年),曹娥碑是东汉年间人们为颂扬曹娥的美德, 会稽上虞令度尚欲为曹娥立碑,先使属吏魏朗为之操笔,久而未出,遂命其弟子邯郸淳作碑文。邯郸淳时甫弱冠,只见他从容捉笔,少许构思,一挥而就,众人嗟叹不暇。碑以载孝,孝以文扬。蔡邕闻讯来观,手摸碑文而读,阅后书“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于碑阴,隐“绝妙好辞”四字。此碑早年散失。


现代书家费声骞评《曹娥碑》:“原碑久佚,传东晋升平二年,王羲之书曹娥碑,小楷。收录《群玉堂帖》和《越州石氏帖》中,为著名的晋唐小楷之一。

 

《钦定四库全书》之《石渠宝笈》卷十三为列朝人书卷“上等天一”。



辽宁省博物馆的著录为:《楷书曹娥诔辞卷》,东晋,佚名,绢本,纵32.5厘米,横54.3厘米。此卷绢本小楷是为表彰东汉烈女曹娥而作的诔辞,内容与《后汉书-烈女传》及《世说新语》大多吻合,书心有东晋升平二年(359)的署款,故此帖又名“升平帖”。自宋至清对作者一直有王羲之与东晋佚名所书两种观点,今取后者。从书法风格上看此卷字体结构和书写方法体现了东晋今楷趋于成熟的风尚。书心有唐怀素等题名和观款,卷后有南宋高宗赵构、元赵孟頫、乔篑成等十余人的题跋。


以上是内容来源于网络和辽宁省博物馆展签,通过仔细辨认和查阅相关资料,对照作品图进行辨认和识别,我发现辽博藏《曹娥诔辞卷》的画心有梁武帝和唐代的题跋中记录的人物有18人之多,这件作品的画心上梁武帝时期有僧权、唐怀充、满骞、杨汉公、唐代怀素、韩少处、冯审、李脱,卢弘、柳宗直、馮(缺)、孟简次(缺)、韩愈、赵元遇、樊宗师。以及无法考究的参军刘钧,龙门县令王仲俭题跋,后面南宋高宗赵构、虞集、元代赵孟頫、郭天锡、乔篑成、黄石翁、柯九思、蒋惠、清康熙玄烨、沈荃、高士奇、赵礼用,看到这个洋洋大观的名单,足以让人叹为观止了。



第二节 辽博本《楷书曹娥诔辞卷》


《曹娥诔辞》为墨迹绢本,现藏辽宁省博物馆,全二十七行书。末行有“升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记之”,按此纪年,乃东晋穆帝之时。王羲之尚在世中。文首之后的“僧权”字样,是梁时鉴定家徐僧权的押署,之后又有满骞、怀充等,也是梁的鉴定家的押号。怀充是唐怀充。本文之前后以及上段之题释皆属唐人的题记。有元和、会昌、大历、开成等的年号,上段中见有唐诗人卢同之名,另,因有“元和四年(809)五月二十日退之题”,第二十四行的“雍题文云”之下草书一行是唐僧怀素的题记。


此卷以宋高宗(损斋)的题赞为始,继之有天历二年(1329)虞集、赵孟睢⒅猎十四年(1287)郭天锡、皇庆二年(1313)乔篑成、黄石翁、泰定五年(1238)虞集、康里子山、天历二年宋本、虞集、天历三年虞集、洪武十二年(1379)蒋惠、明皇帝题赞,康熙十六年(1677)沈荃、同年高士奇、赵礼用的诸题跋。此卷原先入宋高宗御府,后归侂胄,收入《群玉堂帖》。元时归郭天锡。


郭天锡藏有神龙本《唐摹兰亭序》,并于后写了跋。另在王献之《保母帖》、欧阳询《梦奠帖》以及《子奇帖》等帖亦题有跋。


元文宗开奎章阁之时又进入内府。帖内有“天历之宝”之印。翌天历三年,柯九思奉命为鉴书博士,在核对此卷时又把此卷赐予九思。帖内有明的韩世能及其子韩逢禧,以及王锡爵、王衡、王时敏三代的印记。若不是属误的话,即从明至清初此卷就是经过了这些人收藏的。尔后又入清的内府,为乾隆帝赏玩,刻入了《三希堂法帖》。有嘉庆、宣统两帝的印,至清末此帖于内府。


为了便于让读者更清楚的看到这个墨迹,我们把这个画心裁为四段:

(图片可点击放大)


 

释文:


孝女曹娥碑


孝女曹娥者,上虞曹盱之女也。其先与周同祖,末胄荒流,爰兹适居。盱能抚节按歌,婆娑乐神。汉安二年五月五日,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不得其尸。娥时年十四岁,号慕思盱,哀吟泽畔,旬有七日,遂自投江死,经五日抱父尸出。以汉安迄于元嘉元年青龙辛卯,莫之有表。度尚设祭诔之,辞曰:


伊惟孝女,奕奕之姿。偏其反而,令色孔仪。窈窕淑女,巧笑倩兮。宜其室家,在洽之阳。大礼未施,嗟伤慈父。彼苍伊何?无父孰怙!诉神告哀,赴江永号,视死如归。是以眇然轻绝,投入沙泥。翩翩孝女,载沉载浮。或泊洲渚,或在中流。或趋湍濑,或逐波涛。千夫失声,悼痛万余。观者填道,云集路衢。泣泪掩涕,惊动国都。是以哀姜哭市,杞崩城隅。或有尅面引镜,剺耳用刀。坐台待水,抱树而烧。


於戏孝女,德茂此俦。何者大国,防礼自修。岂况庶贱,露屋草茅。不扶自直,不斫自雕。越梁过宋,比之有殊。哀此贞厉,千载不渝。呜呼哀哉!铭曰:


名勒金石,质之乾坤。岁数历祀,立庙起坟。光于后土,显照天人。生贱死贵,利之义门。何怅华落,飘零早分。葩艳窈窕,永世配神。若尧二女,为湘夫人。时效仿佛,以昭后昆。


汉议郎蔡邕闻之来观,夜暗,手摸其文而读之,邕题文云,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又云:三百年后碑冡当堕江中,当堕不堕,逢王叵。


升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记之。


后人摹刻《曹娥碑》 版本不详


第二节 题 跋


在我们现在看来,存世的晋、唐、宋、元、明、清及近现代的书画上,同时有书画家本人的款题和他人在书画上的题跋是十分自然的事,但从书画上无款题到有款题到同时有他人的题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关于题跋的知识,在现在都已成为常识,也就是写在书籍,碑帖,字画等前面的文字叫做题,写在后面的,叫做跋,内容多为品评、鉴赏、考订、记事等,总称题跋。


关于题跋的记载,最早出自宋·沈括《梦溪笔谈·乐律一》:


“唐昭宗幸华州,登齐云楼,西北顾望京师,作《菩萨蛮辞》三章,其卒章云:‘野烟生碧树,陌上行人去。安得有英雄,迎归大内中。’今此辞墨本犹在陕州一佛寺中,纸札甚草草。予顷年过陕,曾一见之。后人题跋多盈巨轴矣。”


姚华《论文后编》:


“自宋而后,题跋且成专著,苏、黄、海岳、晦翁诸家书,犹有存者,其用之宏,视序有加,议论说辨,亦尝行乎其中,是又变而溢焉矣。”


王国维先生提倡“二重证据法”,“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训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为之。”意思是运用“地下之新材料”与古文献记载相量印证, 以考古代历史文化,成了一种公认科学的学术正流。


当我们看到《曹娥诔词卷》时,沈括和姚华的纸面材料便成为一面之事实,因为《曹娥诔词卷》中不但有书写者的自跋,还有南梁武帝时期,乃至于唐代名家诸公这些远远早于北宋的题跋文字。这些题跋对于我们题跋是书写于书籍、碑帖、书画作品的品评、追述故事、考证版本及渊源等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同时,这些跋文不但具有真知灼见,而且还是精美的书法作品,所谓跋文佳书是也。


一、书写者自跋


自跋这种情况很多,比如苏东坡在《赤壁赋》后面的自跋。苏东坡在跋文中告诉钦之:


“多难畏事,钦之爱我,必深藏之不出也”


苏东坡说,我写了这篇文章也不敢给别人看,即使看到的,也只有一两个人而已,现在你派人来要我的文章,因为我们之间的关系,我给你写,但是我知道你很爱护我,不要拿给别人看。


图一 苏轼《跋前赤壁赋》



《曹娥诔词卷》中,在书写《曹娥碑》结束以后,书写者在写完之后也有一段题记,记载蔡邕看了《曹娥碑》后的题了八个字“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又说,“三百年后碑冡当堕江中,当堕不堕,逢王叵。”



释文:


汉议郎蔡邕闻之来观,夜暗,手摸其文而读之,邕题文云,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又云:三百年后碑冡当堕江中,当堕不堕,逢王叵。


升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记之。


这段题记应是书写者在抄写完《曹娥碑》碑文以后,又即兴记录了当年蔡邕看到《曹娥碑》时,为此碑题“黄绢幼妇,外孙齑臼”,还说了“三百年后碑冡当堕江中,当堕不堕,逢王叵”这句话的故事。


另,升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记之,让我们对于这次抄写《曹娥碑》的时间。查阅《中国书法全集王羲之王献之》卷和《中国书法全集-魏晋南朝名家》记载:


358年,戊午,升平二年,王羲之五十六岁,王献之十五岁。正月,司徒、会稽王司马昱归政于穆帝。八月,以吴兴太守谢万为西中郎将、监司、豫、冀、并四州诸军事、豫州刺史。十二月,以郗昙为北中郎将,都督徐、兖、青、冀、幽五州诸军事、徐、兖二州刺史,镇下邳。


谢万由吴兴太守转豫州刺史,羲之与桓温笺曰:“谢万才流经通,使之处廊庙,固是后来之秀;今以俯顺荒余,近是违才易务矣。”又遣万书曰:“以君迈往不屑之韵,而俯同群辟,诚难为意也。然所谓通识,正当随事行藏耳。愿君每与士卒之下者同甘苦,则尽善矣。”谢万不能纳用。


王献之谓羲之曰:'大人宜改体'。按:张怀瓘《书议》载,献之年十五六时,尝白其父云:“古之章草,未能宏逸,今穷伪略之理,极草纵之致,不若稿行之间,于往法固殊,大人宜改体。且法既不定,事贵变通,然古法亦局而执。”


三月,王闽之(治民)卒(331-358)。八月,安西将军,豫州刺史谢亦(无奕)卒(?-358)。按:谢奕乃谢安兄。王羲之第二子凝之娶奕女道韫为妻。


中领军王洽(敬和)卒(323-358)。按:《晋书》本传载:“升平二年卒于官,年三十六。”又,领军之号,本传称:王涻“若让,遂不受。”《世说新语》赏誉第八注引《中兴书》,“领军”作“中领军”,王氏谱亦然。


刘正成先生在观看了这件作品后,在微信中提到:


此帖署款东晋穆帝升平二年(358),此时写《伯远帖》的王珣方才八岁;五、此帖讲王羲之所在之绍兴府之曹娥江故事,且时间在王羲之五十六岁时,去写《兰亭序》仅五年,小楷书越州石氏本《乐毅论》很近,完全是王羲之新体楷书模式。我当然不敢贸然说是王羲之所书,但这是王羲之同时代的比王珣行书《伯远帖》更早的东晋王羲之新体楷书墨迹,这应该是比现存二王之唐代摩、刻本更值得研究的东晋书法史之实证史料!


王羲之《乐毅论》

王洵《伯远帖》


禇遂良《晋右军王羲之书目》列为第一。梁陶弘景说:“右军名迹,合有数首:《黄庭经》、《曹娥碑》、《乐毅论》是也。”


二、《曹娥诔辞》画心中的题跋


《曹娥诔辞》画心中除了有书写者的自跋以外,还有南梁武帝内府唐怀充、徐僧权、满骞三位鉴藏家的押署。还有唐代“元和”、“会昌”、“大历”、“开成”等年号。帖上有唐代诗人卢同的姓名,后有韩退之书写于“元和四年”(八○九)五月二十日』的题记。在帖的第二十四行处还有怀素的题记。


《钦定四库全书》之《石渠宝笈》卷十三为列朝人书卷“上等天一”。据《石渠宝笈》的记载,把画心放大,然后把画心中的题跋截成四块,依据石渠宝笈》释文如下:(释文释疑待后续连载)


作品右边起首

款识:

元和十年十月三日觀九字又馮審字退脱/四字下有僧權二字僧字缺/其半。

会昌五年三月廿八日翰林学士/琮,将仕郎李/同观。


作品上方


款识:


进士卢𢎞礼同进士栁宗直来古缺/元和缺/年缺/月十四日宗直留题于卷末,缺/州刺 史冯缺/刑部员外郎孟简次缺/同来看书。国子博士韩愈、赵元遇、著作佐郎樊宗师、处士卢同观元和四年五月二十日。退之题。




款识:

大历三年秋九月三日沙门怀素藏真题


作品左边

款识:


参军刘钧题此世之罕物。吏龙门县令王仲俭借观,大厯二年岁次己未二月辛未朔三日癸酉百缺/客奉县令韩绍处命题。


癸酉岁九月六又,句章令满骞,懐充,僧权


成四年七月廿九日刺史杨汉公记


三、《曹娥诔辞》中宋元以后的跋文



宋高宗赵构行楷书跋《曹娥诔辞》释文


释文:


右度尚《曹娥诔辞》,蔡邕所谓“黄绢幼妇,外孙齑臼”者也。虽不知为谁氏书,然纤劲清丽,非晋人不能至此。其间草字一行,则浮图怀素题识也。自古高才绝艺而隐没无闻于世者多矣,岂独书耶!损斋书。


宋高宗赵构(1107年6月12日-1187年11月9日),字德基,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首任皇帝,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宋钦宗赵桓之弟。


赵构精于书法,善真、行、草书,笔法洒脱婉丽,自然流畅,颇得晋人神韵。著有《翰墨志》,传世墨迹有《草书洛神赋》等。 

 


虞集行书跋《曹娥诔辞》

 

释文:


右曹娥碑真迹正书第一,尝藏宋德寿宫。天历二年四月己酉,上御奎章阁,阅图书以赐阁参书柯九思。奎章阁侍书学士翰林直学士亚中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兼经筵官国子祭酒臣虞集奉敕书。


虞集(1272年3月21日—1348年6月20日),字伯生,号道园,世称邵庵先生。祖籍成都仁寿(今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元代著名学者、诗人,南宋左丞相虞允文五世孙。


虞集素负文名,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家”。


赵孟頫跋《曹娥诔辞》


释文:


曹娥碑正书第一,欲学书者不可无一善刻,况得其真迹又有思陵书在右乎?右之藏室室中夜有神光,烛人者非此其何物耶,吴兴赵孟頫书。

 

赵孟頫(1254 -1322 ),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 [2]  ,又号水晶宫道人、鸥波,中年曾署孟俯。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南宋末至元初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


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尤其以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在绘画上,他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赵孟頫亦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创“赵体”书,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


郭天锡跋逸少升平帖后


释文:


晋史称王逸少书暮年方妙,此帖升平二年书,距其终才三载正暮年迹也,故结字比《乐毅》、《告誓》诸帖,尤古质殊类,钟元常浑浑然有篆籀意,非遇真赏未易遽识也,长睿父题。

至元丁亥九月望日癸卯金城郭天锡祐之谨录于后

 

郭天锡(1227-1302)元著名书法家、收藏家。字佑之,号北山,曾为御史,今山西大同(云中)人或作天水人,侨寓杭州,做居于甘泉坊,因藏有王羲之《快雪时晴帖》(非以后清内府的三希堂墨本),遂自署所居曰“快雪斋”,他是元代初年重要的鉴藏家之一,与赵孟頫、鲜于枢、乔赏成等人常有交往。他收藏了许多古代法书名迹,至今尚流传于世,如传世的唐摹《神龙本兰亭序》、《仲尼梦奠帖》、《题欧阳询梦奠帖》、《神龙兰亭》、米芾《珊瑚复官二帖》、冯承素摹《兰亭序》、以及晋人《曹娥诔辞卷》等。往往钤有鉴藏诸印记,有“天锡”白文方印、“金城郭氏”朱文方印、“快雪斋”朱文长方印、“北山珍玩”白文方印等。著有《郭天锡日记》、《郭天锡文集》等。

 

乔篑成行书跋《曹娥诔辞》


释文:


右小楷《曹娥碑》黄长睿跋云:逸少升平二年书,距其终才三载,正暮年迹也。故结字比《乐毅》、《告誓》诸帖尤古质,非真赏者,未易识也。又前人品作魏邯郸淳之书于字文边有唐国子博士韩愈、赵元遇,著作佐郎樊宗师,处士卢仝并翰林学士韦琮、刺史杨汉公、参军刘钧诸公题名,其余名士尚多,是可谓聚德星也。又誄文空行间僧怀素小草题志,特豪纵妙绝考之《绍兴装褫格范》云:晋唐以来法书,唐名士于栏道边及前后题跋。盖所论正与此合。然法书宝玩,诚为世之尤物,而乃以侵字题记者,则似亦少缺贵惜也。卷后高宗题曰度尚诔辞,虽不知为谁氏书,然纤劲清丽,非晋人不能至。此以绍兴内府图书四角印之,又古印章数处而磨灭难辨,并唐怀允、徐僧权署名,法当第为上上神品。此书韩侂胄家故物,已尝刻诸石,今并入《群玉帖》中,因念余平生获阅书画不啻数百千轴,惟六朝者尽六种耳。而谢稚《三牛》、展子䖍《北齐后主幸晋阳宫》及余家陆探微《降灵文殊》是其三也,而以书中但逸少《子鸾》、《关中》二帖,今《曹娥碑》继此一也,由是观之,则世间文物,向不知兵烬,几经今存之者尚能几何耶?而好事家岂得不为之贵惜乎?本理问官郭公佑之家物佑之,没十有余年而散落于他门,余访求购得之。噫。物之兴衰固有数焉?又何?但此而已。姑述其出处流转之云耳。龙集癸丑十月望日燕山乔篑成仲山父书于钱唐客舍。惜。


乔篑成.字达之,号仲山,天津蓟县人。寓居杭州,元初著名鉴藏家。富收藏,精鉴定。如宋拓壬羲之<定武兰亭>、晋人<曹娥诔辞>墨迹、智永<真草千字文>、柳公权<蒙诏帖>、高闲<千字文>残卷、颜真卿<祭侄稿>等。均钤有“乔氏篑成”、“乔氏真赏”等印记,他所藏许多作品为郭天锡故物。


黄石翁行书跋《曹娥诔辞》


释文:

《曹娥碑》石刻善本,亦未易得,此卷乃在澹轩秘箧,如岳阳楼亲见洞宾,觉人间画本具不类。澹轩十袭珍之。黄石翁书

 

黄石翁,生卒年不详,字伯玉,号狷叟,又号松瀑,道士,好学多闻,性狷介。与袁桷,张雨相友善,卒年近六十。



虞集行书跋《曹娥诔辞》

释文:


近世书法殆绝,政以不见古人真墨故也。此卷有萧梁李唐诸名士题识,传世可考。宋思陵又亲为鉴赏,于今又二百余年,次第而观,益知古人名世万万不可及。噫,圣贤传心之妙,寄诸文字者,精神极矣。万世之下人得而读之,然犹不足以神诣万一。天台柯敬仲藏此,安得人人而见之,世必有天资超卓,追造往古之遗者,其庶几乎。泰定五年正月十日,翰林直学士奉议大夫知制,同修国史经筵官蜀群虞集、朝列大夫礼部郎中前进士蓟丘宋本、奉训大夫太常博士遂宁谢端,本之弟从仕郎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褧、侍仪舍人蜀郡林宇同观,集题。谢公延佑戊午进士小宋泰定甲子进士。



康里子山跋


释文:

梦逐急曾同观于柯氏玉文堂子山书。


康里子山(1295-1345)是元代颇有影响的人物,他既是朝廷重臣,也是罕见的少数民族汉学名流和书法家。


褧又本跋曹娥诔辞


释文:


天历二年春正月九日,吏部侍郎宋本翰林修撰,谢端太常博士王守诚、太常奉礼郎简正理、著作佐郎契玉立、侍仪舍人林宇、太常太祝赵期颐同观于典瑞院都事柯九思家。尤物世有终身不得见者,本独与谢林二君间岁一再见,非幸耶。是日期而不至者,弟褧也本又题。

 

 

柯九思行书跋《曹娥诔辞》

释文:

集比岁輒从敬仲求此一观,上开奎章此卷已入内府。上善九思鉴辨复以赐之,仍命集题阁下同观者,大学士忽都鲁弥、实承制李泂、供奉李讷、参书雅琥、授经郎揭傒斯掾林宇甘立集三记。九思敬仲名。

 

 柯九思行书又跋《曹娥诔辞》


释文:

金源纥石烈希、元武夷詹天麟、长沙欧阳元、燕山王遇天历三年正月廿五日丁丑同观,是日贺敬仲有鉴书博士之命又记云:天下惟理,无对物则有万殊之辨矣,敬仲家无此书,何以鉴天下之书耶,集四题,天历庚午正月廿七日参书雅琥、经筵检讨白守忠、高存诚同观集之子冏侍后。


奎章阁初建,从六参书印文,也后阁升正二参书,用五品印后文是也。


柯九思(1290—1343),字敬仲,号丹丘、丹丘生、五云阁吏,台州仙居(今浙江仙居县)人。其父柯谦,曾任翰林国史检阅、江浙儒学提举,是元朝仙居较为显扬的一个官宦。大德元年(1297),随父迁居钱塘(今杭州)。


柯九思多藏魏晋人书法,如晋人书《曹娥诗》,也有部分宋人的精品,如苏轼《天际乌云帖》、黄庭坚《动静帖》等,经他鉴定的书画名迹流传至今者颇多。


他的书法于欧阳询笔法之外融入魏晋人之韵,结体严整,字体恬和雅逸,雄厚重中见挺拔之秀气,深受赵孟頫推崇尚晋人书法观的影响。正如清人王文治所说:“丹邱书体仿效率更父子,力求劲拔,乃—望而知为元人书,时代为也。”行楷是其所长,他的存世书迹有《老人星赋》、《读诛蚊赋诗》、《重题兰亭独孤本》等。


 

蒋惠行书再跋《曹娥诔辞》


释文:

予学书甫三十年,尝啜按名笔至于《曹娥碑》,曾观一二善刻。今复观其真迹,则炫耀顿生,于眵昏矣。洪武己未正月季春下瀚,鄱阳蒋惠谨识,


康熙行书跋《曹娥诔辞》


释文:

《曹娥碑》相传为晋右军将军王羲之得意书。今睹真迹,笔势清圆秀劲,众美兼备,古来楷法之精未有与之匹者。至今千余年,神采生动,透出娟素之外。朕万几余暇,披玩摹仿,觉晋人风味,宛在几案间,因书数言识之。


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


 沈荃楷书跋《曹娥诔辞》

释文:


康熙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奉。

敕赐翰林院学士,臣喇沙里、臣陈廷敬詹事府詹事、臣沈荃侍读学士、臣叶方蔼侍讲学士、臣张英观曹娥碑真迹。臣等仰瞻。皇上天亶聪明,意典学经史之暇,怡神翰墨,故古迹应时而出上,佐宸览用光文治。臣等侍从讲筵得观斯迹,不胜欣幸之至。谨奉。臣沈荃书。

 

 沈荃(1624~1684),字贞蕤,号绎堂,别号充斋,华亭(今上海松江)人。顺治九年探花,授编修,累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礼部侍郎,卒谥文恪。学行醇洁,书法尤有名。他工书法,宗法米芾、董其昌,是康熙年间最重要的书法家之一。


高士奇跋


释文:


康熙十六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刑部主事臣刘源、内阁撰文中书臣高士奇奉刺审定真迹。


刘源,字伴阮,河南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徙辽阳,隶汉军旗籍。清康熙初年,官刑部主事,供奉内廷,监督芜湖、九江两关,技巧绝伦。刘源“性聪慧纤巧,迥异常人。其字怪僻,自言融会诸家,独成一绝,殊有别致。

 

高士奇(1645—1704年),字澹人,号瓶庐,又号江村。 浙江绍兴府余姚县樟树乡高家村(今慈溪匡堰镇高家村)人,后入籍钱塘(今浙江杭州)。

 

 赵礼用《曹娥诔辞》跋


释文:

五茸赵礼用观于居俟斋。


(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