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析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怎样才能走向自立

 木香草堂 2018-10-06
 
浅析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怎样才能走向自立 - ddmxbk - 木香关注家庭教育

下社中学  陈海军

【摘要】:面对一群活生生的寄宿制学生,当父母不在他们身边,他们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的表现不容乐观,他们面对自立无从理解,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现状,我想这期通过对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不能自立的表现和成因进行分析,尤其要从学校方面和学生自身方面进行科学细致研究,从而有利于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让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走向自立,走向成熟。

【关键词】: 寄宿制     自立    学生

正文

我校地处阳泉市盂县下社乡下社村,这里离城较远,地势偏僻,寄宿就读的学生要占全校学生的一半,他们都来自农村,他们从小的成长与教育大相径庭:他们天真,厚道、善良。但是他们的生活自立能力太差,真的是令人担忧。通过调查研究,得出结论:

一、寄宿生不能自立的具体表现和成因

   (一)、寄宿生不能自立的具体表现:

1、是宿舍卫生差。走进学生宿舍,一片狼藉,他们不会打理床铺,床上乱七八糟,地板难于下脚,床底杂乱无章,分不出那些是垃圾物品,哪些是生活用品。

2、是动手能力差。有的学生自己不会洗衣服,把脏衣服打包回家,让家人代洗。

3、是自律能力差。就寝时间随意性强,有的早晨不愿起床,晚上不愿入睡,甚至有些同学乱倒脏水,随地吐痰,乱丢果皮纸屑。不但影响自己,而且影响其他人。

4、思想认识不高。饮食习惯不好,爱吃零食,不利于身体健康,互相攀比,大手花钱,食堂里倒掉的饭菜多,某些学生甚至有吸烟酗酒现象。

5、公共意识差,节约意识较差,浪费水电,不爱护学校环境,践踏草坪,涂刻课桌、乱画墙壁,高声喧哗,购买饭菜不自觉排队,上下楼道左冲右撞。

6、语言习惯不好。语言使用不文明用语的反复性,出口成“脏”,不利于宿舍和学校良好风气的形成。

7、逃避学习。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对自己的学习不负责任。

细节决定成败,习惯铸就人生。生活行为习惯上的陋习,不仅损坏了学生的健康,损毁了学生的文明形象,降低了自己的人格,而且污染了公共环境,玷污了学校的形象。让我们深感到培养学生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了促进学生走向自立,从而接受良好教育环境的熏陶,我们确立了这一课题研究。

(二)、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不能自立的成因

1、家庭方面:

1)、论成败、看成绩。

如今家长们最关心,也是谈论最多的就是孩子的分数多少,父母聚在一起也常以孩子在班上在年级总分排前几名为炫耀的资本。弄得孩子在家里除做作业外就是做作业,其他方面父母全包。自立能力无从培养。

2)、“愚惯”成风。

如今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视其为心肝宝贝,不能让孩子受一点“委屈”,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甚至违背社会公德而满足孩子的不正当要求。也有家长对孩子的零花钱不予以限制,总以为孩子带着钱才有安全感。使学生们只懂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使他们不但不能自立,反而滋长了他们的依赖心理。

3)、家长自身无法给子女树立良好的榜样。

农村寄宿制学生的家长大多是农民,文化素质太低,他们的言教和身教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的孩子父母出言就是秽语,张口便是脏话,于是不少孩子,学起了大人的口头禅。有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不到三句话就拳脚相加,办法简单粗暴,于是在孩子的活动圈里便也经常出现大打出手,头破血流的惨状;有的父母终日迷恋赌博,甚至还有以赌为生的家长。这样的家长能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些什么可想而知。

4)、留守儿童过多。

农村大部分家长终年在外打工,无闲暇来教育孩子,为孩子提供的只是生活上的保障,而对于孩子的内心世界一概不闻不问。对孩子采取了放任自流,放弃了家长教育的责任。可这些孩子本身还未掌握多少知识,还不能正确地判断是与非,也缺乏足够的自制力,现在成了无人看管,缺乏正确诱导的人,怎么才能走向自立。

5)、部分家长和学生认为读书无用。

农村学生学习情况令人担忧,其监护人文化水平低下,留守儿童数量剧增不能忽视,尤其是近几年来,大学生毕业后,找工作很难,读书“无用论”深入农村,深入家长与学生的心里。所以导致部分家长对其子女的学习、生活漠不关心,认为初中毕业了就行了,部分学生也是过着得过且过的生活。

   2、学校方面:

1)、没有专门的生活老师负责管理

在家靠父母,在校靠老师,由于人员分配有限,学校大部分教师都忙于教学工作,对寄宿制学生的管理都是为了完成任务,做到安全第一就行了,对住宿生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有时只是点到而已,不能够深入其中,所以会导致其陋习成风,不能自立。

2)、对寄宿制学生的管理只处于形式化,没有做到精细化管理。

 大部分学校对寄宿生的管理和跑校生一样以同一制度制约,没有针对寄宿生对症下药的制定一系列的关于自立方面的行文规定,即使制定了也是关于纪律方面的,对习惯的养成只是基于口头,而没有严格制度落实。

3)、与寄宿生的监护人联系甚少。

学校不仅是教育场所,更是育人场所,我们必须经常把学生的言行举止的表现及时反馈给其监护人,让他们对自己的子女们做到胸中有数,能够及时矫正他们的过错,绝对不能纵容他们的依赖心理,真正的建立起这座沟通的桥梁,让学生健康成长。

4)、寄宿教师的言行举止有时过于随便。无形中给孩子们带来了负面影响。

学校的寄宿制老师们每天和学生们生活在一起,他们的言行举止,学生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们一旦言行逾轨,寄宿生们便以身效仿,记在心上并视为理所当然。

3、学生自身方面:

1)、心理不成熟。对真善美,假丑恶不能划清明显的界限。对社会上的一些现象不能很好的认识,不能透过现象而去看本质。把一些不好的行为,认为是一种个性和潮流。

2)、不能明辨是非。盲目从众的思想过于严重。寄宿生经常是成群结伙,要干什么一起干什么,追时尚、学抽烟等“校园热”层出不穷。

3)、不能在不良行为的反思中成长。

现在大部分寄宿制学生对于学校任务的安排与教师作业的布置,都不能很好的完成,对于自身的不良行为,不能够及时反思,及时更正。长期以来,不但不能自立,反而变本加厉,越走越远。

4)、责任意识不强。

寄宿生们大多不能很好的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作为学生不能自觉的承当学习任务,尤其是晚自习上认为做完作业就无所事事,作为子女不能体谅自己的父母,认为一切都是父母应当给予的。

以上就是我针对我校寄宿制学生实际,在衣食住行和言谈举止方面不能自立的表现和成因的分析。

二、走向自立实施方案的探索

面对学生不能自立的表现和成因,我校在寄宿生走向自立方面虽然已经取得的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不足,下面我就本校学生不能自立的表现和成因,制定实施方案:

  1、抓细节,确立正确的生活态度。  

习惯养成自然,寄宿制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父母受教育程度低,受教育的环境有限,从小没有受到良好的启蒙教育,所以我们一开始就制定了一系列纪律制度,在每一个细节上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在具体教育中我们从以下几点抓起。  

1)、做好生活细节:正确的行为,良好的习惯,体现在每件具体的生活小事中。宿舍管理员和教师要悉心指导学生宿舍生活的每一个动作,每件小事,每种习惯。例如毛巾的摆放,如何叠被子,如何打扫宿舍、排队就餐、互相谦让等。

2)、增强合作意识:集体是一个大家庭,在集体生活中,如果每个学生都互相帮助、互相体谅、团结协作的话,他们就会体验到集体的温暖和荣誉。例如合作打扫,就餐分工,检查中我们按集体评比,对宿舍、餐桌打分。如果没有合作意识,集体生活将会没有生机、活力。学生也就体会不到集体的温暖;如果学生拥有合作意识,集体注意观念就会增强,学生们就会处处密切合作,事事得心应手。

3)做好榜样示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培养也一样,我们每月,每学期评比“优秀舍长”,“优秀餐桌长”,“文明礼仪先进个人”,“卫生标兵”等,这些先进个人对全体学生起着激励和感染作用,整个集体就会呈现出积极向上,争优奋进的良好风气。当然,对于向他们逐渐看齐的同学要适时适度的给予表扬和肯定。

2.加强细节监督,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能做到持之以恒,目标始终如一却非易事。懒散是人的天性,对于自制能力较低的学生来讲,尤其为甚。即使掌握了技能,也并非一定会有好习惯。养成好习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时时监督,使之持之以恒,自然成自觉,养成习惯。根据寄宿制学校特点,我们采用:  

1)统一作息时间:如统一起床时间,学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做好洗漱,完成内务,搞好打扫;集合出操,以班为单位集合,步伐整齐,口号响亮;吃饭,排队进场,自己洗碗,统一进餐。制度的作用,使懒散作风得以克服,集体的作用,使不良行为得以约束。  

2)检查规范化:要按照学校的管理条例,使学生在校生活的各个环节有章可循,有规可守,并有相应的操作流程和评估标准。每天的检查结果、奖惩名单都在黑板公布,每周都有校园简报公布,将每周的好人好事、以及检查中不到位的班级个人进行通报,并直接与班级考核挂钩。  

3)组织功能化:学校设有值班领导、学生值班岗位,让每个同学参与管理,接受管理,得到锻炼。由于学生自己组织活动,更符合学生的思路和要求,并能在自己的组织里,通过民主管理,也能养成热爱集体、关心集体的思想感情,同时提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能力。  

3.注重生活实践,落实家校联合,共同提高寄宿生的自理能力。

 (1)、学校生活中,学会基本生活自理  

  学校是学生生活体验、自理能力培养的第一课堂。学生在学校中,应该了解日常的生活礼仪和日常生活的科学知识,掌握基本的生活自理技能的动作要领,养成良好的基本生活习惯。在自理中碰到困难能自觉寻找帮助,小痛小病懂得主动求医,天气冷暖能自觉添减衣服,能熟悉整理自己的随身物品,能独立过寄宿生活等。

 (2)、家庭生活中,学会基本家务自能  

  只靠在学校掌握的基本技能,是无法面对以后的生活的,所以学校必须通过家校反馈、家长会、主题班会等形式,使学校生活能力培养向家庭延伸,使学生明白我是家庭一员,做家务是我的义务。如果家长配合学校,重视孩子此时表现出来的每一个具有独立意识的要求和行为,并加以鼓励并提供现实的条件,再辅以恰当的方法和耐心教给孩子生活自理的技能,才能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其主人意识,履行其主人职责,尽到其主人义务。学生在家自理家务,还可以体验其父母工作生活辛劳、艰难,培养孝敬意识。只有体验了父母辛劳,才会进一步自觉强化自理自立意识,才能学会担当家庭、社会的责任,这种教育与实践,学校是无法替代的。  

3)、强化班级管理,培养自主品质。

 在班级自主管理工作中,要把学生的自主管理目看成为一种教育的手段和力量,不要看成是一种利用关系,要充分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给学生自由施展的空间,让学生尽情展示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只有学生有了强烈的主人翁意识,一个班级的管理才会上台阶,提水平,出效益。班风班纪才会螺旋式上升,始终保持在良好的平台上。

 当然,培养孩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不能过急,要循序渐进,要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逐步提出较高的要求,不要让孩子做超出其能力范围的事;在学生走向自立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并出现一些问题,我们一定要耐心地指导他们查找原因,认真分析,冷静地帮助他们总结经验教训,不能过多的批评,更要多给一些鼓励、谅解,让他们继续大胆地工作,指导他们正确地对待工作中的缺点和问题。要多体谅他们工作中的难处,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大力支持他们的工作。这样他们才会干劲冲天,放开手脚大干,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品质。   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改革是教育改革所面临的一个大课题,做为寄宿制学校,必须审时度势,脚踏实地开展工作,细化管理,落实好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从严治校,严肃执行工作纪律和规程,活化机制,构建充满活力的氛围和环境,才能使农村寄宿制学校走上健康和谐发展的轨道。

 希望我们在农村工作的老师齐心协力,努力做好寄宿制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其走向自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