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门十三品总览

 随风摇曳1965 2018-10-06

千字文系列


37、假途灭虢,践土会盟。何遵约法,韩弊烦刑。

38、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

39、九州禹跡,百郡秦并。嶽宗泰岱,禅主云亭。

40、雁门紫塞,鸡田赤城。昆池碣石,钜野洞庭。

41、旷远绵邈,岩岫杳冥。治本于农,务兹稼穑。



魏碑系列


北魏摩崖逸品《九仙之名》


《元桢墓志》疑问字之我见


北魏元氏史略

元氏墓志年表(一)

元氏墓志年表(二)

元氏墓志年表(三)







0、关于石门十三品的地理和历史



0、1秦岭


        秦岭是横贯中国中部的东西走向山脉。西起甘肃省临潭县北部的白石山,向东经天水南部的麦积山进入陕西。在陕西与河南交界处分为三支,北支为崤山,中支为熊耳山;南支为伏牛山。长约1600多千米,是中国西部地区南北交通的天堑。古时说蜀道难,就是因为古蜀国在秦岭的包围之中。

△秦岭山系

 0、2 褒斜道


       古时候人们为了通行,在秦岭上开通了数条山路,著名的陈仓道、子午道、祁山道、荔枝道都是秦岭上的重要通道。

            

△古蜀道


        褒斜道也是古代穿越秦岭的山间通道之一。是古代巴蜀通秦川之主干道路,褒斜道南起褒谷口(汉中市大钟寺附近),北至斜谷口(眉县斜峪关口),沿褒斜二水行,贯穿褒斜二谷,故名褒斜道。全长二百四十九公里。

        褒斜道开凿早、规模大、沿用时间长。传说栈道始于三皇五帝时期,周文王,周幽王伐蜀,很大可能就是使用褒斜道。

        到秦昭襄王时,为占领蜀国,将褒斜道的山谷道路凿筑为栈道,成为战国时期秦蜀间的交通干道。《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蔡泽称赞范雎曾说:“栈道千里,通于蜀汉,使天下皆畏秦”。

        东汉永平六年(公元63年)至永平九年(公元66年)、延光四年(公元125年)又两度修治。

        三国时期魏蜀相争,其间也曾有四次大的修葺。

△秦岭褒斜道

  注:

        褒斜道的通行时间非常久远。三国应璩(音渠,三国时魏国文学家)根据《蜀记》“三皇乘祗车出谷口”的记载和秦密对这句话的解释,认为褒斜道早在传说的三皇时代就有人通行了。

        清代顾祖禹说:“褒斜之道,夏禹发之,汉始成之”(《读史方舆纪要》)。

        史籍记载,蜀道在周代已成为军事征伐、家族迁徙的道路。

        到战国时,秦、蜀之间的交往史不绝书。如《史记·秦本纪》中“历共公二年(公元前475年)蜀人来赂”,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公元前312年)秦“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等记载,都说明秦并蜀国前的战国时代,褒斜道更成为秦、蜀两国统治者征战、朝会、联盟的道路。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载,蔡泽列举范雎之功时,提到“栈道千里,通于蜀汉”,指出范雎相秦时,巴蜀、汉中之间已有栈道相通。


0、3 石门隧道     


       石门位于今汉中市北17公里处,褒斜道南端段,现淹没于褒河水库中。 石门隧道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穿山隧道”,始凿于东汉明帝刘庄永平四年(公元61年),起因是褒斜道至此山崖陡峭,壁立千丈,河水湍急,所有的栈道修筑困难,成为道路的巨大障碍。汉明帝刘庄下诏,在七盘山下阻碍栈道之地开凿穿山硐,汉中郡太守鄐君奉诏承办。采用原始的“火烧水激”办法,开凿了这条隧道。

        石门隧道长15.75米,宽4.2米,均高3.6米。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称:“褒水又东南历小门,门穿山通道六丈余”。




1、《石门十三品》称谓由来


        1969年因修建石门水库,石门摩崖石刻将沉入水下。地方上一些有识之士的呼吁将其保存,在政府的支持下,决定将东汉至宋代的十三方摩崖石刻凿下,搬迁至汉中市博物馆收藏,才使得这些“国之瑰宝”得以生存。这十三方石刻被称为《石门十三品》或《汉魏十三品》:


《石门》碑

《玉盆》摩崖

《石虎》摩崖

《衮雪》摩崖

公元66年《鄐君开通褒斜道》摩崖

公元148年《故司隶校尉犍为杨君颂》摩崖

元年155年《右扶风丞李君通阁道》摩崖

元年173年《杨淮、杨弼表记》摩崖

元年263年《李苞通阁道》摩崖

公元509年《泰山羊祉开复石门铭》摩崖

元年1194年《鄐君开通褒斜道摩崖释文》摩崖

公元1194年《山河堰落成记》摩崖

元年1195年《晏袤释潘宗伯韩仲元李苞通阁道》摩崖





2、图说《石门十三品》



2、1


        《石门》碑,原竖于石门北口外,东汉永平四年(61年)刻。

2、2


        《玉盆》摩崖,原刻于石门南三里许褒河水中一巨石上,该石中凹边高,其形似盆,色白如玉,故名“玉盆”。字迹因受水冲击,至南宋庆元时,字迹模糊,有人重刻竖书“玉盆”二字于其旁。南宋绍定二年(1229年),黄济之等游玩时再刻“玉盆”二小字于重刻上方。

2、3


        《石虎》摩崖,原刻在石门南五里许的褒河东岸山崖上,山峰有石,其形如虎,故名刻,旁刻有“郑子真书”。

2、4


        《衮雪》摩崖,其中署名“魏王”的《衮雪》,被认为出自曹操之笔。

 

       《石门》、《玉盆》、《石虎》、《衮雪》四种汉隶大字摩崖,被称为石门小四品,都是状物抒怀之作。



2、5


        公元66年凿刻的《鄐君开通褒斜道》摩崖,曾被认为是我国早期的摩崖石刻(后发现的《何君阁道碑》年代更早),其书体为篆书向隶书过渡的典型代表。


2、6


        《故司隶校尉犍为杨君颂》摩崖,又称《石门颂》和《西狭颂》、《郙阁颂》号称我国汉代摩崖“三颂”,其汉隶被誉为“汉人极作”。文字记叙四川武阳人杨君,名涣,字孟文,多次奏请废子午道,复褒斜道,至延光四年(125年),朝廷允许,褒斜道得以恢复。到建和二年(148年)汉中太守王升,刻石颂赞杨涣。史书上没有此事记载,因此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献价值。


2、7


        《右扶风丞李君通阁道》摩崖,是于东汉永寿(公元155~158年)年间刻于石门内壁。系李君承修褒斜道,使“行人蒙福”,故时人为文记此事,并记述其爵里、仕迹等,故亦称《李君表记》,简称《李君表》。


2、8


        《杨淮、杨弼表记》摩崖,是汉代摩崖的精品。记叙四川犍为人卞玉,路经石门,见《石门颂》,知文颂其同乡杨涣,感叹不已,将杨涣后裔杨淮、杨弼兄弟官职、政绩追刻于《石门颂》左侧,再彰杨涣修复栈道之功,泽及后代之事。


2、9


        《李苞通阁道》摩崖,是少见的三国遗存,是研究三国蜀魏之战的实物资料。魏元帝景元四年(公元263)荡寇将军李苞领工修褒斜道之事。但该摩崖初镌于石门北口的峭壁上,因原址山崖崩塌,前人恐其泯灭,乃复刻于石。


2、10


        《泰山羊祉开复石门铭》摩崖,即北魏《石门铭》,此铭在魏碑中地位极高,被誉为“不食人间烟火”之仙品北魏著名的摩崖石刻之一。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公元509年)正月,太原典签王远书丹、武阿仁凿刻于陕西褒城县东北褒斜谷石门崖壁。记叙西晋东迁,南北朝对峙,汉中属南朝,褒斜道废弃不用,石门闭塞。至梁武帝天监三年(504年),梁、秦二州刺史羊祉,奏请修复褒斜道,永平二年(509年)竣工。


2、11


        《鄐君开通褒斜道摩崖释文》摩崖,追述汉魏往事,是宋代仿写汉隶的好作品。《鄐君开通褒斜道》经千余年,被水污、青苔所封,宋代欧阳修、赵明诚、洪适的金石书中未录。南宋绍熙四年秋,被雨冲刷,字迹显露,时南郑县令晏袤,将摩崖暴露经过,以及原刻文字加以注释,另刻石记之。


2、12


        《山河堰落成记》摩崖。又名《重修山河堰碑》,形巨体大,该地摩崖石刻中最大的一块碑刻,记叙南宋绍熙年间汉中郡守章森、南郑县令晏袤负责修复山河堰之事。官民整修山河堰竣工后的记事碑。


2、13


        《晏袤释潘宗伯韩仲元李苞通阁道》摩崖,《释潘宗伯、韩伸元题名》也是宋代仿写汉隶的好作品。摩崖旁边有两段刻字,一为《潘宗伯韩仲元通阁道》摩崖:晋武帝(司马炎)泰始六年(公元270年)刻于石门洞南口外左侧崖际。一为重刻《李苞通阁道》摩崖,前有题款。上列刻字,同为楷书,经考证出自一人手笔,显然是将两个年代的两段摩崖并录重刻而成。

        两段刻字的后面,即南宋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南郑县令晏袤之《释文》,通篇为隶书。


附:晏袤小传

        晏袤,南宋时人,临川(今属江西)文港人,他是北宋宰相、政治家、文学家、词人晏殊的四世孙,著名书法家,宋代隶书的代表人物 。 清欧阳辅《集古求真》卷十称:宋人隶书,当以晏袤为第一。

        晏袤在绍熙年间(1190-1194年)曾任职陕西褒城,后于庆元年间(1195-1200年)调任四川南郑县令, 在开禧年间(1205-1207年)升为雅州知州。他所到之处,广传教化,兴修水利,尽职尽责,不过他为后人熟悉的并不是他的政绩,而是在书法方面。


        褒斜道石门摩崖石刻中的著名的“石门十三品”中,便有“三品”出自晏袤之手,这就是《鄐君摩崖释文》、《释潘宗伯韩仲元李苞通阁道题名》和《山河堰落成记》。

        《鄐君摩崖释文》是楷书作品,在绍熙五年(1194年)刻。 绍熙四年(1193年)因为雨水冲刷,刻于东汉明帝永平九年的《鄐君开通褒斜道》显露出来。晏袤发现后非常兴奋,于是在原摩崖下方另刻了一方摩崖,即将这方汉代摩崖初次发现的经过情况,以及原刻文字的内容加以注释,考古学家称之为《鄐君碑释文》摩崖。

        《释潘宗伯韩仲元李苞通阁道题名》是晏袤将晋武帝(司马炎)泰始六年(270年)刻的《潘宗伯、韩仲元造桥格》和魏元帝(曹奂)景元四年(263年)刻的《李苞通阁道》两方摩崖阐文释义,于庆元元年(1195)中秋, 用楷书刻于石门南口外右侧崖。

        《山河堰落成记》又名《重修山河堰碑》,绍熙五年(1194年)刻于原在石门洞口南右侧崖际,是石门及其南北山崖的104种摩崖中最大的一块石刻。杨震方在《碑帖叙录》述:“(《山河堰落成记》)宋绍熙五年刻,在褒城,今陕西勉县,摩崖刻,晏袤书,隶书十六行,行九字,字大六寸许;笔法徒《鄐君碑》出,以校晏袤书《石门题记》二则,笔意相似,故知为晏书无疑。”



3、后记


        《石门十三品》属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位于汉中博物馆。

        这些石刻作品被誉为“国之瑰宝”,石门十三品在书法艺术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汉代以来书刻结合的最高艺术结晶。是研究汉隶的重要实物。

        康有对石门摩崖十分推崇,他把古代著名石刻分为一曰神品、二曰妙品、三曰高品等六等,其中神品仅三石,《石门铭》就居其一。

        但由于《石门十三品》或为小品,或残泐剥蚀严重,不便临习,但由于汉魏民间石刻较少,所以在汉隶学习过程中,他们都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然而其中除《石门颂》《石门铭》外,大多不为爱好者重视和熟知,深以为憾,遂作此文希望能引起书法爱好者对其的重视。



戊戌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