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自我控制力为0的人,都应该先学会这样做

 历史探奇 2018-10-07

毕老师你好!很抱歉打扰你,但我真的很痛苦,也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我觉得我大概有多动症吧,就是,没办法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情,就算看书,翻几页就忍不住拿手机,注意力很容易被转移。

每次周末总打算做个简单的工作总结,可两天过去了就不了了之。计划做大扫除,到了周日却总会给自己找借口不去做。

明知沉迷手机和电脑不好,都是浪费时间,可只要拿起手机了,打开电脑了,才会觉得舒服了些。

就算发毒誓,我都管不住自己。我很佩服那些学霸,还有自控力极强的人,他们怎么能对自己那么狠,逼着自己做不愿做的事情呢?

有时我还会制定计划,可最多坚持两三天,就坚持不下去了,仿佛早就预想到自己会放弃,因为我确实是一个完全没有自控力的人。

毕老师,我该如何改变自己呢?

@答

毕老师想跟大家讲个故事。

哈佛学霸教授,Tal在读书时代,曾经遭遇滑铁卢。

在一次寒假,Tal打算专注学习,尽可能提高阅读与写作这两个板块。

寒假即将过去,Tal却发现自己的学习效率远远比不上放假之前。

放假前,他要在壁球训练上花费很多时间;放假后,明明已经不用训练了,可他的学习效率反而低了很多,之前制定的计划大多都没完成。

Tal思考了为什么自己的计划会失败,总结了这样的原因。

人在不同阶段,会切换到不同的状态。

习惯一旦被打破,又未来得及建立新的习惯,就会成为行动障碍。

自制力不能决定行动,习惯才是。

自控与失控

说到自控,很多人头脑对它的印象都是这样的:

每天清晨早起工作、学习,从无间断。

为了减肥,节食减餐,从此不吃肉类食物。

工作效率极高,能够长时间专注同一件事。

换做你做以上事情,会痛苦吗?答案自然是肯定的。

那么上述的这些人会痛苦吗?答案也是肯定的。因为这样的行为,违背了人的本能,不能满足本身欲望,从而导致情绪低落。

那他们是如何坚持的呢?单纯靠自控力吗?不,他们已经形成了相对应的习惯。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每天早晨起床后,一定会刷牙,刷牙需要自控力吗?

不需要,因为这个动作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习惯。

再举个例子,高三备考时,我们坚持一整年专注学习,每个阶段该做什么,每天该学什么,都被老师安排好了。

我们被动形成了学习习惯,自然适应了高强度的学习环境,也拥有了所谓的自控力。

可自控力不是本能,不是我们想有就有的,更不会一直都存在。

自控力,其实是一种肌肉活动,我们在从事某种活动前,会对相对应的肌肉群下命令。

比如要加班,我们会命令自己进入工作状态,集中精神,保持专注,大脑告诉运转。

可被控制的肌肉会感到紧张,长时间运作也会带来疲惫感,导致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

紧绷脚趾头,我们会发现整只脚的肌肉都变得紧张,连神经都会紧张,无法放松。

这就说明自控力是肌肉运动,是有限的。

能够保证我们高效运转的,不是自控力,而是习惯。

有效控制自我

如何利用有限的自控力,去培养无限的、受益一生的习惯,是我们每个人都该思考的问题。

弗洛伊德说过:人们做任何事情,不是为了追求快乐,就是为了避免痛苦。这是人类一切行为的终极推动力。

你看,我们之所以难以自控,不就是为了避免痛苦吗?

因此,不妨转变思路,把痛快变成快乐,我们也能从痛苦中获益良多。

首先,请原谅自己。

卡尔顿大学曾做过一个实验,收集考试前延迟复习的同学的反应,并依据他们的考试结果得出判断。

不断批评自己的同学,之后还是在不断推迟复习,考试成绩不言而喻。

选择原谅自己的同学,反而能更快调整状态,开始复习,从而取得了不错的结果。

也就是说,接受失败,接受自己,我们才能面对真实的自己。

其次,构建适配环境。

这一环节有两个要点,一个是隔绝“过敏源”,一个是创建舒适环境。

周末想大扫除,可放不下手机和电脑,不妨先暂时关机,让它们充分休息,也为自己营造一个不被打扰的环境。

既然要打扫房间,不如换一身准备换洗的衣服,就算出汗了、沾灰了也不同担心,允许自己在房间内“大展拳脚”。

在屋内放些自己喜欢的音乐,充分调动情绪,才能投入到工作环境中。

最后,建立长期习惯。

心理学中有一种状态,叫做“心流”,是说我们全程投入到某件事情中,全神贯注而且享受其中的精神状态。

只要形成了“心流”,就能形成习惯。而所有习惯,都离不开愉悦的心理体验,以及有所得益的结果。

所以,努力发掘行动中的兴趣,我们才能将其变成习惯,并且长期从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