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普及】有关时间管理的冷知识

 freesky987 2018-10-08

小时候的梦想你还记得吗?那些年我们吹过的牛逼现在都实现了吗?当年班里的女神现在你是否还能想起?回想那时壮志满怀,而现在是否总会感叹自己虚度年华,碌碌无为?时间总是在人不经意中悄悄而走过......


要把握住时间,不想再次虚度年华,被时间无情的给抛弃,我们必须得学些关于“时间管理”的知识。时间管理是个挺高大上的词,在国内还仅限于几个智能手机论坛在讨论,但现在时间管理已经人尽皆知了,或者说大家普遍都认为自己知道什么是时间管理?所以我今天跟大家分享几个关于时间管理的冷知识,和时间管理相关性比较强却少人知道的。

 
 

超过Deadline真的会死人


据说Deadline可以追溯到美国内战时期(1864年),南部联军在安德森维尔(Andersonville)设了一个战俘营,你可以想象到条件非常糟糕


为了防止战俘逃跑,南方军队设立了高达4.9米的围墙,围栏内距离5.8米处,设立了一道小篱笆,这条篱笆就被称为deadline。


后来,战俘营周围的隔离带都被称为deadline,只要触碰或者超过deadline,全部都会被射杀


试图越过Deadline的犯人被射杀


所以,为什么Deadline对有些人管用,对另一些人就不管用呢?这要看你是否把Deadline看成一件关乎生死的大事。


被“曲解”的优先级(priority)


你是不是每天都选出三件重要的事情,设置成高优先级优先去完成?但你知道这已经曲解了优先级(priority)这个词的初衷吗?


当优先级(priority)这个单词最初在15世纪被引入到英语时,它还只是单数形式,指的是第一或优先的事。它在接下来的5个世纪里,依然保持着单数的语法规则。但在20世纪之后,人们把这个单词变成了复数形式,开始说priorities了。我们似乎觉得,通过改变这个单词就能曲解现实,就能拥有多个第一重要的事情


—《OKR源于英特尔和谷歌的目标管理利器》


我在“曲解”上加了引号的意思是:我不觉得这是一种对单词的曲解,这只是时代发展变化之后,对同一个词赋予不同的意义而已,但我同时建议大家不要忘掉这个词的初心,面对纷繁复杂的事情时,问问自己:现在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


时间管理是谁首先提出来的?


据我所知,现代的时间管理理念,实际上是从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1856—1915)的科学管理技术开始的。


他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泰勒小的时候由于视力问题被迫辍学,后来在费城米德维尔钢铁公司工作,他做了若干实验来找到“花最少时间,干最多活”的方法,比如说“铁锹实验”:


早先工厂里工人干活是自己带铲子。铲子的大小也就各不相同,而且铲不同的原料时用的都是相同的工具,那么在铲煤沙时重量如果合适的话,在铲铁砂时就过重了。


泰勒研究发现每个工人的平均负荷是21磅,后来他就不让工人自己带工具了,而是准备了一些不同的铲子,每种铲子只适合铲特定的物料,这不仅使工人的每铲负荷都达到了21磅,也是为了让不同的铲子适合不同的情况。为此他还建立了一间大库房,里面存放各种工具,每个的负重都是21磅。


同时他还设计了一种有两种标号的卡片,一张说明工人在工具房所领到的工具和该在什么地方干活,另一张说明他前一天的工作情况,上面记载着干活的收入。工人取得白色纸卡片时,说明工作良好,取得黄色纸卡片时就意味着要加油了,否则的话就要被调离。将不同的工具分给不同的工人,就要进行事先的计划,要有人对这项工作专门负责,需要增加管理人员,但是尽管这样,工厂也是受益很大的,据说这一项变革可为工厂每年节约8万美元。


—《智库·百科》


这样的科学管理+计件工资+评价考核,却不被工人们理解,泰勒甚至被称为野兽般残忍的人。


不管怎么样,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第一个提出了提高工人生产力的概念,以及时间管理的定义,仍然是对人类历史的巨大贡献。


什么样的人不需要时间管理?


不管是财务管理、健康管理、精力管理、知识管理、人员管理……


只要是带“管理”两个字,就说明了两点:第一、你需要它。第二、它是有限的


比如说财务管理,你需要钱,并且钱是有限的,怎么利用好这些钱呢?这就需要管理了。这个句式可以代入到上面的任何一种管理当中,时间管理也不例外


所以我认为有三类人是不需要时间管理的,或者说时间管理对他们没有用:


永远不会死的人,他们有大把的时间可以用,完全不需要管理。这也可以延伸为那些感觉自己时间无限的人,他们知道自己会死,但觉得那还远着呢,所以不需要时间管理


活在当下的人,在他们的信念里当下就是永恒,当下就是一切,时间的概念对他们没有任何约束,所以也不需要时间管理,但事实往往是我们希望活在当下,但仍然感到时间的紧迫


混吃等死的人,活着就是混日子,对未来没有任何的想法,他们不需要时间,只是把强加给他的时间虚度过去就算完事儿,这样的人,也不需要时间管理


我们总想把自己觉得好的东西给别人,但如果别人真的就不需要呢?这里面就需要把握一个度,你可以给别人推荐书、推荐课、推荐方法、推荐工具,这是你的自由,但是如果非要对方接受、非要对方学习、非要对方照做,就是干涉别人的自由了。


多少年没有颠覆性的时间管理方法出现了?


目前大多数人认可的时间管理,已经发展了五代:


第一代就是用便利贴,把要做的事情都写下来,别忘了就行


第二代是用行事历,每周开始把自己的日程都计划好,比如星期几要跟谁见面,星期几要开会等等


第三代是用清单,这样的清单是行事历与便利贴的结合,把要做的事情和要赴的约会都列在一起


第四代是我们特别熟悉的要事优先,把所有要做的事情按照重要程度和紧急程度分成四个象限


第五代是GTD,从管理事情回归到管理自己,这套方法不仅关注效率,还关注个人的成长


其实我认为这五代时间管理不是后一个替代前一个,也不是用最新的就是最好的,而是你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选择任何一代方法,比如说一个销售,可能约会比较多,那么第二代行事历可能就比较适合他


GTD是2001年由DavidAllen提出的,距今已经快20年,期间再没有颠覆性的时间管理方法出现了,这充分说明Davidallen的厉害(像番茄工作法我不觉得是颠覆了GTD框架,是一种很好的补充)


总结


知识有“冷”、“热”之分,所谓“热知识”就是大家都在学的领域或者是大家都停留的阶段,“冷知识”则与之相反,我分享这些“冷知识”并不是为了秀自己知道的比别人多,而是建议大家不要让自己陷入到“热知识”当中,多去学点自己想学的“冷知识”,多去追本溯源,走少有人走的路。只要你不是永远不会死的人,活在当下的人,混吃等死的人,我觉得还是有必要的去学习下时间管理的,毕竟人生时间是有限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