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肾病患者能吃豆腐吗?

 李本庆 2018-10-09
可以吃!普通患者可以吃,慢性肾衰竭患者也可以吃!国家卫计委已经给出了新标准!
天津市泰达医院 李青
这么多年,我们肾内科的医生一直谆谆告诫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要饮食控制——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不能吃豆腐,不要喝豆浆。对此,大家已经约定俗成,无论是医生还是病人也没觉得什么不对。
2017年8月16日,国家卫计委发布了九项《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其中的《慢性肾脏病患者膳食指导》却明确推荐慢性肾脏病人可以吃大豆蛋白,那慢性肾脏病人到底能不能吃大豆制品呢?
一、慢性肾衰竭病人为什么要控制饮食?下水口不太通畅,那只能控制入水量了
肾功能减退,发生慢性肾功能衰竭(一般指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后,钠离子排泄不畅,导致水钠潴留和水肿;代谢废物在体内蓄积,导致代谢性酸中毒和血肌酐、尿素氮和血尿酸升高;磷离子蓄积导致血磷升高。
而血肌酐、尿素氮是蛋白质的代谢废物,血尿酸是核酸的代谢废物,血磷也主要来自于蛋白质,所以慢性肾衰竭病人要低盐、低脂、低蛋白饮食,目的是减轻上述并发症,暂缓肾脏病的恶化。这如同一个水池子,下水口不太通畅,那只能控制入水量了。
二、为什么慢性肾衰竭病人要优质低蛋白?多吃蛋白无疑给肾脏增加负担,而少吃蛋白又不能满足人体的营养需要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无论你是吃鸡鸭鱼肉,还是鲍鱼海参,或者熊掌燕窝,这些外来的蛋白质都在消化吸收的过程中变成氨基酸,然后人体利用这些氨基酸“组装”成自己的蛋白质。从这个意义上说,珍禽野味和牛羊猪肉没什么区别,其质量甚至还不如牛奶鸡蛋,猎食野味除了伤天害理之外根本获得不了任何特殊营养。
有些氨基酸人体能够自己合成,有些氨基酸人体合成不了,必需从食物中获取,这些必需从食物中获取的氨基酸叫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含量高、氨基酸比例和人体接近的蛋白质我们称之为优质蛋白质,牛奶、鸡蛋、精肉等动物蛋白是优质蛋白,而植物中所含的蛋白是非优质蛋白。
刚才已经说过,许多代谢废物都来自于蛋白质。对慢性肾衰竭而言,多吃蛋白无疑给肾脏增加负担,而少吃蛋白又不能满足人体的营养需要。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就要求患者少吃蛋白,吃好蛋白,这就是优质低蛋白的缘由。
三、大豆蛋白是优质蛋白吗?含有人体必需氨基酸,消化吸收好
大豆是植物,长期以来,大豆蛋白和其他植物蛋白一样一直被视为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禁食“禁区”。不过,国家卫计委此次发布的《慢性肾脏病患者膳食指导》卫生行业标准中指出:“将适量的奶类、蛋类或各种肉类、大豆蛋白等优质蛋白质的食品作为蛋白质的主要来源”。
由此看来,大豆蛋白是植物蛋白不假,但人家是优质蛋白,把人家排除在外有点冤枉人家了。
大豆蛋白质的质量比粮谷类所含蛋白质的质量要高,谷类食物中普遍缺乏一种必需氨基酸叫赖氨酸,但赖氨酸在大豆中含量却很高。而且大豆氨基酸的组成更接近人体的需要,除蛋氨酸含量略低外,其余必需氨基酸含量均较丰富,在营养价值上完全可与动物蛋白相媲美,也属优质蛋白质。
大豆蛋白不但质量高,而且和牛奶一样,大豆蛋白的消化吸收是非常好的。然而不同的做法,大豆蛋白质的消化率则有高有低——煮大豆的蛋白消化率为65%,全脂豆粉的蛋白消化率为75%~92%,脱脂大豆粉的蛋白消化率84%~90%,豆腐的蛋白消化率为93%,大豆分离蛋白的消化率为97%。
四、大豆类制品的其他益处
根据测定,每100克大豆含蛋白质36.3克,蛋白质含量高于瘦猪肉、鸡蛋和牛奶;其脂肪含量为18%,而且大多是不饱和脂肪酸。我们都知道,不饱和脂肪酸可以减少动脉硬化的发生,这对慢性肾衰竭是非常有益的。
此外,大豆类食物中所含的异黄酮可以显著降低透析前患者的血肌酐、血清磷、C反应蛋白和蛋白尿,但是对肾小球滤过率无显著改变[注]。
每100克大豆的磷含量为465毫克,磷含量与全脂奶粉、牛肉干相当,不太高,长期食用不用过多担心血磷问题;每100克大豆的钾含量为1503毫克,钾含量比蚕豆、胡萝卜干、马铃薯、猪肝等要高,血钾高的慢性肾衰竭患者长期食用要慎重。
总之,大豆类食物中所含的大豆蛋白虽然是植物蛋白,但是优质蛋白质,其氨基酸含量和氨基酸构成与动物蛋白非常相近,而且吸收好。对血磷影响不大,对血钾有所影响,推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食用。
新的膳食指导给大豆平了反,对慢性肾衰竭而言,原来不让吃,现在鼓励吃,整个“剧情”发生了大反转。这更加说明,许多科学知识都是在探索中。
特别提醒:慢性肾衰竭病人,大豆食品可以放心吃,但不等于放开吃,毕竟慢性肾脏病人每日蛋白的摄入量是要控制的。具体怎么吃应根据肾功能程度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注:Effects of soy protein containing isoflavone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Clin Nutr. 2016 Feb;35(1):117-2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