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花生在中国的传播史

 长白山6666 2018-10-09

花生在中国的传播史

苏生文 《 人民周刊 》(2017年第20期

    现代作家许地山著名的美文《落花生》中有这样一段描述:“这小小的豆不像那好看的苹果、桃子、石榴,把它们的果实悬在枝上,鲜红嫩绿的颜色,令人一望而发生羡慕的心。它只把果子埋在地底,等到成熟,才容人把它挖出来。你们偶然看见一棵花生瑟缩地长在地上,不能立刻辨出它有没有果实,非得等到你接触它才能知道。”

    许地山以物喻人,提倡为人要像落花生一般朴实无华,文章也真实描述了落花生这种植物的不同之处。

    落花生,一般称之为花生,豆科,落花生属。它的果实不像大多数植物的果实那样生长在地面以上、挂在枝头,却深埋在地下。

    花生开花授粉之后,子房的基部会长出一根细细的果针,向下生长到地面后会插入土里,花生的果实就在黑暗的地下发育成熟。

    花生在今天是非常常见的经济作物,有炒花生、煮花生、花生汤、花生糕、花生糖、花生碎等等花样翻新的花生美食,还有优质的花生油,做饲料的花生秧,做肥料的花生渣等,几乎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过,作为一种外来植物,它被中国人熟悉和接受,却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千岁子”“香芋”“落花生”

    现在一般认为花生的原产地在南美洲。2014年4月,国际学界对花生全基因组完成了测序,最终证明花生是个杂交起源的物种,它的两个亲本,一个是现在园艺上经常用的蔓花生,另一个叫Arachis-ipaensis,二者的原产地均在南美玻利维亚、巴拉圭到阿根廷北部一带。大约距今6000至4000年前,这两个物种发生了自然杂交,形成了今天栽培花生的祖先。跟很多南美原产作物一样,花生是在地理大发现以后,从南美传到欧洲、非洲和亚洲等地的。

    有学者提出,在地理大发现(15世纪末)之前,中国古籍上已经出现了关于“花生”的记载。西晋嵇含的《南方草木状》(304年)中有“千岁子”一条,说:“有藤蔓出土,子在根下,须绿色,交加如织,其子一苞恒二百余颗,皮壳青黄色,壳中有肉如栗,味亦如之;干者壳肉相离,撼之有声,似肉豆蔻。”有人认为这里说的“千岁子”,可能就是花生的别名。晚唐段成式(803~863年)的《酉阳杂俎》:“又一种形如香芋,蔓生,艺者架小棚使蔓之,花开亦落土结子如香芋,亦名花生。”因为这种“花生”长得很像“香芋”,所以那之后人们常常把“香芋”和“花生”“落花生”并用或者混用。比如出版于明代弘治十七年(1504年)的《上海县志》中所记的“香芋”,有人认为指的就是花生。不说西晋和晚唐这两条年代久远的记载,就说弘治十七年,当时中西方基本上还处于相互隔绝的状态,花生是不可能那么快就传到中国来的。因此,有学者就此得出结论,中国也有原产的花生。

    不过,将我们现在所说的花生的生物学特征与古书中的描述对比一下,就会发现不论是“千岁子”“花生”还是“香芋”,其实都不是真正的花生。

    明末,花生第一次传入中国

    据《明史》记载,正德六年(1511),当时被中国人称为“佛朗机”的葡萄牙人以武力占领了满刺加(今马来西亚),不久又到中国东南沿海一带进行走私贸易。大约在16世纪中期,有一些闽籍海商,私自与葡萄牙人做生意,花生很可能就是他们从葡萄牙人手中得到并引种回家乡的。浙江明代方志中有“落花生原出福建”的说法,清人张璐在《本经逢原》中也说“长生果产闽北”,这表明福建是引种花生最早的地方。

    花生喜欢炎热干燥的气候和松软透气的土壤,福建、广东的不少地方正好具备这些条件。因此,到明朝末年,也就是17世纪初,福建的泉州、漳州、兴化、邵武、汀州,广东的广州、潮州、高州、雷州、廉州、琼州等府都种有花生,接下来又扩展到广西的一些府县。到了清代初期,安徽、江西、云南也已经有少量的花生种植。

    19世纪以后,花生又向北推广至山东、山西、河南、河北等省份。在扩种的过程中,花生也在各地得到了很多个俗名,除了最普通的“落花生”,还有“土露子”“万寿果”“长生果”“人参豆”“地果”“滴露生”“无花果”“滴花生”“地豆”“落地松”“花松”“豆魁”“落花参”“番豆”“延寿果”“及第果”“地蚕”“白果”“相思果”等。

    花生天然具有较强的商品属性,种植花生的地方,很快就能靠它获利。在广东的高州、雷州、廉州、琼州一带,花生的种植面积已经很大,用途也多种多样:作为出口海外的商品,整车整车的花生被运上海船;作为礼品,它被整齐地包在纸包里,贴上红签;作为宴席间的配菜,被考究地堆叠在餐盘中;而作为寻常的下酒菜,又从早市到夜市随处可见。除了直接食用,花生油已经在当时的福建、广东一带很普遍地使用,除了做烹调油,还像菜籽油一样被当作照明用的灯油。

    除了在广东,其他方志中也记载了花生对当地农民生计的重要性,比如广西浔州的花生“每年出息,可抵谷石之半”。而在广西贵县,“瘠土之民,并无谷粒,其完粮完婚之事多藉此”。

    花生还经由我国传到了亚洲其他地方以及非洲的一些地方。日本人向来把落花生称为“南京豆”“隐元豆”,据记载,它是由中国的隐元和尚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引种到日本的。在印度的梵语中,没有花生一词,由此可知花生不是印度的古代作物,有学者认为印度栽培的花生也是经中国传入的。非洲刚果布朗氏在1818年的《刚果植物志》中称:“花生是由中国传入印度、锡兰及马来群岛,尔后传入非洲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明末引进栽培的花生,是栽培花生中最古老的类型,俗称为“小花生”。小花生抗旱性强、食味好,但是有生育期长、荚果成熟后易遗落土中、收获困难、产量小等缺点。19世纪中后期,另一个花生新品种传入中国,逐渐取代了小花生,成为我国现在广泛种植的花生品种,它就是大花生。

    “大花生”取代“小花生”

    由于明末清初引进中国的“小花生”已经在很多地方广泛种植,所以很多国人以为它是中国原产的,习惯称其为“本地花生”,而新传入的“体肥硕”的大花生,则称之为“洋花生”。如果从更专业的角度来说,这种美国花生当时称“佛吉利亚种”。

    大花生与小花生相比,虽然含油量稍逊,但颗粒大,产量高,后来逐渐在山东各地取代了原有的小花生。《重修莒志》载:“落花生,俗曰长生果,旧惟有小者,清光绪间始输入大者,曰洋花生,岭地沙土皆艺之,易生多获,近为出口大宗。”《重修泰安县志》载:“花生,一名长生果,向惟有短小之一种,种者尚少。自清光绪十许年后,西洋种输入,体肥硕,山陬水澨播植五谷,不能丰获,以艺花生,收入顿增,以故种者日多。今年且为出口大宗,民间经济力遂因之而涨。此新兴之利,古无有也。”

    在德占青岛时期,德国人曾在那里设置“农业改良场”,重点开展对花生品种和栽培技术的研究,使花生产量大为提高。晚清、民国时期,山东是中国最重要的花生生产和出口省份,正如晚清山东《续安邱新志》中所说的:“自青岛通商以来,舟车便利,落花生仁始为出洋大宗。”山东花生先是出口日本,从1908年开始直接输入欧洲市场。据《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载:“(山东)从1908年起,以法国马赛为主要目的地的花生输出,已经从九万五千担上升到1911年的七十九万七千担。”大花生目前仍是中国主导的花生品种,而山东又是中国花生最高产的省份。

    后来,大花生从山东传到中国的其他省份,相继取代了原有的小花生,直至小花生在某些地区绝迹。也因为山东是最先引种大花生的省份,各地也有称这种大花生为“山东大花生”的。陕西《南郑县志》载:“落花生,在光绪二十年前,所种者纯为小花生,后大花生种输入,以收获量富。至宣统间,小花生竟绝种。”河南《通许县新志》载:“今十余年来,县西北一带之沙地多种洋花生,产量颇丰,为新增农产……为出口之大宗。”

    花生具有抗旱性和对各种环境的广泛适应性,最适宜种植在不宜种粮谷的轻沙冲积地带,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有效地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

    除高粱外,花生可以和大部分谷类作物轮作,和薯类、豆类作物也可以轮作。由于花生的加入,很多地方的轮作制度也发生了变化,比如南方的部分地区由原来的一年稻麦两熟制变成了两年六熟制:花生—晚稻—冬甘薯(或麦类、蔬菜)—早稻—晚稻—麦类(或冬甘薯、豌豆)等等,大大地提高了有限土地的利用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