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传相应部---第44经 六处篇.无记说相应(7-11)

 南山_松柏 2018-10-10

本公众号提供南传上座部属佛教的巴利三藏---律藏、经藏(长部、中部、相应部、增支部、小部)、论藏的翻译解释,供师兄们精进修学佛陀正法。


[七] 第七 目犍连(处)
※二 时,婆蹉姓之普行沙门,来至尊者大目犍连住处……
三 坐于一面之婆蹉姓普行沙门,问尊者大目犍连曰:‘尊者目犍连!世间是常恒
耶?’
‘婆蹉!以‘世间为常恒’者,此为世尊所不记说。’
四 ‘然则,尊者目犍连!世间是无常耶?’
‘婆蹉!以‘世间为无常’者,此亦世尊所不记说。’
五 ‘尊者目犍连!世间是有边耶?’
‘婆蹉!以‘世间为有边’者,此世尊所不记说。’
六 ‘然则,尊者目犍连!世间是无边耶?’
‘婆蹉!以‘世间为无边’者,此亦世尊所不记说。’
七 ‘尊者目犍连!是命即身耶?’
‘婆蹉!是‘即命即身’者,此世尊所不记说。’
八 ‘然则,尊者目犍连!命与身为各别耶?’
‘婆蹉!‘命与身为各别’者,此亦世尊所不记说。’
九 ‘尊者目犍连!如来死后是存在耶?’
‘婆蹉!‘如来死后存在’者,此世尊所不记说。’
一〇 ‘然则,尊者目犍连!如来死后不存在耶?’
‘婆蹉!‘如来死后,不存在’者,此世尊所不记说。’
一一 ‘尊者目犍连!如来死后,存在又不存在耶?’
‘婆蹉!‘如来死后,存在又不存在’者,此世尊所不记说。’
一二 ‘然则,尊者目犍连!如来死后,非存在又非不存在耶?’
‘婆蹉!‘如来死后,非存在又非不存在’者,此亦世尊所不记说。’
一三 ‘尊者目犍连!外道普行沙门等对如是问,或以‘世间为常恒,’或以‘世间
为无常,’或以‘世间为有边,’或以‘世间为无边,’或以‘即命即是身,’或
以‘命与身各别,’或以‘如来死后存在,’或以‘如来死后不存在’,或以‘如来
死后,存在又不存在,’或以‘如来死后,非存在又非不存在。’如是之释答,是
以何为因?以何为缘耶?
一四 尊者目犍连!然则,而向沙门瞿昙作如是之问,或不以‘世间为常恒,’或
不以‘世间为无常。’……或不以‘如来死后非存在又非不存在’而作如是之释答
者,是以何为因?以何为缘耶?’
一五 ‘婆蹉!外道普行沙门等,是以眼为‘此是我所有,此是我此是我之我。’作
如是认识。以耳……以鼻……以舌……以身……以意,为‘此是我所有,此是我,
此是我之我。’作如是认识。以故,外迫普行沙门等,作如是问,或以‘世间是常
恒’……或以‘世间是无常’……或以‘如来死后,非存在又非不存在’作如是释
答。
一六 婆蹉!如来、应供、正偏智者,对眼不作如是认识:‘此是我所有,此是我,
此是我之我。’以耳……以鼻……以舌……以身……以意不如是认识:‘此是我所
有,此是我,此是我之我。’是故,如来对如是问,或不以‘世间为常恒,’或不
以‘世间为无常’……或不以‘如来死后,非存在又非不存在’释答。’
一七 时,婆蹉姓之普行沙门,从座而起,往世尊住处:
一八 坐于一面之婆蹉姓普行沙门,白世尊曰:‘尊瞿昙!世间为常恒耶?’
‘婆蹉!‘世间是常恒’者,此乃余所不记说。’
一九~二六 ……[参照四~一二]
二七 ‘尊瞿昙!如来死后,是非存在又非不存在耶?’
‘婆蹉!‘如来死后,非存在又非不存在’者,此亦余所不记说。’
二八 ‘尊瞿昙!外道普行沙门等,对如是问,或以‘世间是常恒,’或以‘世间是
无常’……或以‘如来死后,非存在又非不存在’作如是之释答,是以何为因?以
何为缘耶?尊瞿昙!然而尊瞿昙对如是问,或不以‘世间是常恒,’或不以‘世间
是无常’……或不以‘如来死后,非存在又非不存在’作如是释答者,是以何为因?
以何为缘耶?’
二九 ‘婆蹉!外道普行沙门等,于眼作:‘此是我所有,此是我,此是我之我。’
以耳……以鼻……以舌……以身……以意于意作:‘此是我所有,此是我,此是我
之我。’如是认识。是故外道普行沙门等对如是问,即作如是释答:‘世间是常恒,’
或以‘世间是无常。’……或以‘如来死后非存在又非不存在。’
三〇 如来、应供、正偏智者,于眼不作如是认识:‘此是我所有,此是我,此是
我之我。’于耳……鼻……舌……身……意,不作如是认识:‘此是我所有,此是
我,此是我之我。’是故,如来对如是问,或不以‘世间是常恒,’或不以‘世间
是无常’……或不以‘是如来死后,非存在又非不存在’释答。’
三一 ‘殊妙哉!尊瞿昙!稀有哉!尊瞿昙!乃师与其弟子,于此第一之句,意义与
意义,文言与文言,相接近、相亲和,无以相违背者。
三二 于此,尊瞿昙!余时而至沙门大目犍连住处,以问此义。沙门目犍连亦与尊
瞿昙同以此句此文,用以说明此义。殊妙哉!尊瞿昙!稀有哉!尊瞿昙,乃师与其
弟子,于此第一之句,意义与意义、文言与文言,相接近、相亲和,无以相违背者。’

------------------------------------

翻译


汉译经文相应部44相应7经/目揵连经(无记相应/处篇/如来记说)(庄春江译) 

  那时,游行者婆蹉氏去见尊者目揵连。抵达后,与尊者目揵连互相欢迎。欢迎与寒暄后,在一旁坐下。在一旁坐好后,游行者婆蹉氏对尊者目揵连这么说: 

  「怎么样?目揵连先生!世界是常恒的吗?」 

  「婆蹉!这不被世尊所记说:『世界是常恒的。』」 

  「那样的话,怎么样?目揵连先生!世界是非常恒的吗?」 

  「婆蹉!这不被世尊所记说:『世界是非常恒的。』」 

  「怎么样?目揵连先生!世界是有边的吗?」 

  「婆蹉!这不被世尊所记说:『世界是有边的。』」 

  「那样的话,怎么样?目揵连先生!世界是无边的吗?」 

  「婆蹉!这不被世尊所记说:『世界是无边的。』」 

  「怎么样?目揵连先生!命即是身体吗?」 

  「婆蹉!这不被世尊所记说:『命即是身体。』」 

  「那样的话,怎么样?目揵连先生!命是一、身体是另一吗?」 

  「婆蹉!这不被世尊所记说:『命是一、身体是另一。』」 

  「怎么样?目揵连先生!死后如来存在吗?」 

  「婆蹉!这不被世尊所记说:『死后如来存在。』」 

  「那样的话,怎么样?目揵连先生!死后如来不存在吗?」 

  「婆蹉!这不被世尊所记说:『死后如来不存在。』」 

  「怎么样?目揵连先生!死后如来存在且不存在吗?」 

  「婆蹉!这不被世尊所记说:『死后如来存在且不存在。』」 

  「那样的话,怎么样?目揵连先生!死后如来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吗?」 

  「婆蹉!这不被世尊所记说:『死后如来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 

  「目揵连先生!什么因、什么缘,当对其他外道游行者们这么问时,他们这么回答:『世间是恒常的,或世间是非恒常的,或世界是有边的,或世界是无边的,或命即是身体,或命是一身体是另一,或死后如来存在,或死后如来不存在,或死后如来存在且不存在,或死后如来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呢?』又,目揵连先生!什么因、什么缘,当对沙门乔达摩这么问时,他不这么回答:『世间是恒常的,或世间是非恒常的,或世界是有边的,或世界是无边的,或命即是身体,或命是一身体是另一,或死后如来存在,或死后如来不存在,或死后如来存在且不存在,或死后如来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呢?』」 

  「婆蹉!其他外道游行者们认为眼:『这是我的,我是这个,这是我的真我。』……(中略)认为舌:『这是我的,我是这个,这是我的真我。』……(中略)认为意:『这是我的,我是这个,这是我的真我。』因此,当对其他外道游行者们这么问时,他们这么回答:『世间是恒常的,……(中略)或死后如来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 

  婆蹉!但如来、阿罗汉、遍正觉者认为眼:『这不是我的,我不是这个,这不是我的真我。』……(中略)认为舌:『这不是我的,我不是这个,这不是我的真我。』……(中略)认为意:『这不是我的,我不是这个,这不是我的真我。』因此,当对如来这么问时,他不这么回答:『世间是恒常的,……(中略)或死后如来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 

  那时,游行者婆蹉氏起座去见世尊。抵达后,与世尊互相欢迎。欢迎与寒暄后,在一旁坐下。在一旁坐好后,游行者婆蹉氏对世尊这么说: 

  「怎么样?乔达摩先生!世界是常恒的吗?」 

  「婆蹉!这不被我所记说:『世界是常恒的。』」……(中略) 

  「那样的话,怎么样?乔达摩先生!死后如来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吗?」 

  「婆蹉!这不被我所记说:『死后如来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 

  「乔达摩先生!什么因、什么缘,当对其他外道游行者们这么问时,他们这么回答:『世间是恒常的,……(中略)或死后如来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呢?』又,乔达摩先生!什么因、什么缘,当对乔达摩先生这么问时,他不这么回答:『世间是恒常的,……(中略)或死后如来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呢?』」 

  「婆蹉!其他外道游行者们认为眼:『这是我的,我是这个,这是我的真我。』……(中略)认为舌:『这是我的,我是这个,这是我的真我。』……(中略)认为意:『这是我的,我是这个,这是我的真我。』因此,当对其他外道游行者们这么问时,他们这么回答:『世间是恒常的,……(中略)或死后如来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 

  婆蹉!但如来、阿罗汉、遍正觉者认为眼:『这不是我的,我不是这个,这不是我的真我。』……(中略)认为舌:『这不是我的,我不是这个,这不是我的真我。』……(中略)认为意:『这不是我的,我不是这个,这不是我的真我。』因此,当对如来这么问时,他不这么回答:『世间是恒常的,或世间是非恒常的,或世界是有边的,或世界是无边的,或命即是身体,或命是一身体是另一,或死后如来存在,或死后如来不存在,或死后如来存在且不存在,或死后如来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 

  「不可思议啊,乔达摩先生!未曾有啊,乔达摩先生!实在是因为大师与弟子的道理与道理、字句与字句合流、集合而不相违,即:在最胜句上。 

  乔达摩先生!这里,我去见沙门目揵连后,问这件事,沙门目揵连以这些句、以这些字句对我解说,犹如乔达摩尊师。 

  不可思议啊,乔达摩先生!未曾有啊,乔达摩先生!实在是因为大师与弟子的道理与道理、字句与字句合流、集合而不相违,即:在最胜句上。」 

------------------------------------


[八] 第八 婆蹉(系缚)
※二 时,婆蹉姓之普行沙门,来至世尊住处:
三 坐于一面之婆蹉姓普行沙门,白世尊曰:‘尊瞿昙!世间是常恒耶?’
‘婆蹉!谓‘世间是常恒’者,此乃余所不记说。’
四~一一 [参阅第七经四~一一]。
一二 ‘然则,尊瞿昙!如来死后,非存在又非不存在耶?’
‘婆蹉!谓‘如来死后非存在又非不存在’者,此亦余所不记说。’
一三 ‘尊瞿昙!外道普行沙门等对如是问,或以‘世间是常恒,’或以‘世间是无
常’……或以‘如来死后非存在又非不存在’作如是释答,是以何因?以何缘耶?
然而尊瞿昙之于如是问,或不以‘世间是常恒’……或‘如来死后,非存在又非不
存在’如是释答者,是何因?何缘耶?’
一四 ‘婆蹉!外道普行沙门等,以认识色为我,或认识我有色,或认识我中有色,
或色中有我。认识受……想……行……识是我,或认识我有识,或我中有识,或识
中有我。故外道普行沙门之于如是问即作如是答,或以‘世间是常恒,’或以‘世
间是无常’……或以‘如来死后,非存在又非不存在。’
一五 婆蹉!如来、应供、正偏智者,不认识色为我、或我为色;不认识我中有色,
或色中有我。不认识受……想……行……识是我,不认识我有识,或我中有识,或
识中有我。故如来之于如是问,不作如是答,或以‘世间是常恒,’或以‘世间是
无常。’……或以‘如来死后,非存在又非不存在’等。’
一六 时,婆蹉姓之普行沙门,从座而起,赴往尊者大目犍连住处……
一七 坐于一面之婆蹉姓普行沙门,告于尊者大目犍连曰:‘尊者目犍连!世间是常
恒耶?’
‘婆蹉!谓‘世间是常恒’者,此世尊所不记说。’
一八~二六 [参阅第七经四~一一]
二七 ‘然则,尊者目犍连!如来死后,是非存在又非不存在耶?’
‘婆蹉!‘如来死后,非存在又非不存在’者,此亦世尊所不记说。’
二八 ‘尊者目犍连!外道普行沙门等之于如是之问,即作如是答:或以‘世间是常
恒,’或以‘世间是无常’……或以‘如来死后,非存在又非不存在’者,是何因、
何缘耶?然而尊者目犍连!对尊瞿昙之如是问,即不作如是答,或以‘世间是常恒,’
或以‘‘世间是无常’……或以‘如来死后,非存在又非不存在’等者,是何因、是
何缘耶?’
二九 ‘婆蹉!外道普行沙门认识以色是我,或我为色,或认识我中有色,或色中有
我。认识受……想……行……识是我,或认识我是识,或我中有识,或识中有我。
故外道普行沙门等对如是问,即如是答:或以‘世间是常恒,’或以‘世间是无常’
……或以‘如来死后,非存在又非不存在。’
三〇 婆蹉!如来、应供、正偏智者,不认识以色为我,不认识我为有色,或我中
有色,或色中有我,不认识以受……想……行……识为我,亦不认识我为有识,或
我中有识,或识中有我。以故如来对如是之问,不作如是答:或‘世间是常恒’,或
‘世间是无常’……或‘如来死后,非存在又非不存在’。’
三一 ‘妙哉!尊者目犍连!稀有哉!尊者目犍连!乃师与其弟子,于此第一之句,
意义与意义,文句与文句,相接近、相亲近,而无相违背。
三二 于此,尊者目犍连!余时而诣沙门瞿昙住处,以问此义。沙门瞿昙亦与尊者
目犍连同以此句、此文,以说明此义。殊妙哉!尊者目犍连!稀有哉!尊者目犍连!
乃师与其弟子,于此第一之句,意义与意义,文句与文句,相接近、相亲和,而无
相违背。’

------------------------------------

翻译


汉译经文相应部44相应8经/婆蹉氏经(无记相应/处篇/如来记说)(庄春江译) 

  那时,游行者婆蹉氏去见世尊。抵达后,与世尊互相欢迎。欢迎与寒暄后,在一旁坐下。在一旁坐好后,游行者婆蹉氏对世尊这么说: 

  「怎么样?乔达摩先生!世界是常恒的吗?」 

  「婆蹉!这不被我所记说:『世界是常恒的。』」……(中略) 

  「那样的话,怎么样?乔达摩先生!死后如来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吗?」 

  「婆蹉!这不被我所记说:『死后如来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 

  「乔达摩先生!什么因、什么缘因而当对其他外道游行者们这么问时,他们这么回答:『世间是恒常的,……(中略)或死后如来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呢?』又,乔达摩先生!什么因、什么缘因而当对乔达摩先生这么问时,他不这么回答:『世间是恒常的,……(中略)或死后如来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呢?』」 

  「婆蹉!其他外道游行者们认为色是我,或我拥有色,或色在我中,或我在色中,认为受是我……(中略)想……(中略)行……(中略)认为识是我,或我拥有识,或识在我中,或我在识中,因此,当对其他外道游行者们这么问时,他们这么回答:『世间是恒常的,……(中略)或死后如来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 

  婆蹉!但如来、阿罗汉、遍正觉者不认为色是我,或我拥有色,或色在我中,或我在色中,不认为受是我……(中略)不认为想……(中略)不认为行……(中略)不认为识是我,或我拥有识,或识在我中,或我在识中,因此,当对如来这么问时,他不这么回答:『世间是恒常的,……(中略)或死后如来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 

  那时,游行者婆蹉氏起座去见尊者目揵连。抵达后,与尊者目揵连互相欢迎。欢迎与寒暄后,在一旁坐下。在一旁坐好后,游行者婆蹉氏对尊者目揵连这么说: 

  「怎么样?目揵连先生!世界是常恒的吗?」 

  「婆蹉!这不被世尊所记说:『世界是常恒的。』」……(中略) 

  「那样的话,怎么样?目揵连先生!死后如来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吗?」 

  「婆蹉!这不被世尊所记说:『死后如来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 

  「目揵连先生!什么因、什么缘因而当对其他外道游行者们这么问时,他们这么回答:『世间是恒常的,……(中略)或死后如来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呢?』又,目揵连先生!什么因、什么缘因而当对沙门乔达摩这么问时,他不这么回答:『世间是恒常的,……(中略)或死后如来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呢?』」 

  「婆蹉!其他外道游行者们认为色是我,或我拥有色,或色在我中,或我在色中,认为受是我……(中略)想……(中略)行……(中略)认为识是我,或我拥有识,或识在我中,或我在识中,因此,当对其他外道游行者们这么问时,他们这么回答:『世间是恒常的,……(中略)或死后如来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 

  婆蹉!但如来、阿罗汉、遍正觉者不认为色是我,或我拥有色,或色在我中,或我在色中,不认为受是我……(中略)不认为想……(中略)不认为行……(中略)不认为识是我,或我拥有识,或识在我中,或我在识中,因此,当对如来这么问时,他不这么回答:『世间是恒常的,或世间是非恒常的,或世界是有边的,或世界是无边的,或命即是身体,或命是一身体是另一,或死后如来存在,或死后如来不存在,或死后如来存在且不存在,或死后如来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 

  「太伟大了,目揵连先生!太伟大了,目揵连先生!实在是因为大师与弟子的道理与道理、字句与字句合流、集合而不相违,即:在最胜句上。 

  目揵连先生!这里,我去见沙门乔达摩后,问这件事,沙门乔达摩以这些句、以这些字句对我解说,犹如目揵连尊师。 

  太伟大了,目揵连先生!太伟大了,目揵连先生!实在是因为大师与弟子的道理与道理、字句与字句合流、集合而不相违,即:在最胜句上。」 

------------------------------------


[九] 第九 论议堂
※二 时,婆蹉姓之普行沙门,诣世尊住处,与世尊共会面……
三 坐于一面之婆蹉普姓行沙门,白世尊曰:‘尊瞿昙!往昔之时,众多之种种外道
沙门、婆罗门、普行沙门,集会于此论议堂者之间,起此谈论:
四 ‘此富兰那迦叶拥有群众,为一群之师,知名、誉高,为一派之始祖,为众人
所笃敬,说彼或弟子之远逝、死去者等之出生事,谓出生于如此如此之处,出生于
如此如此之处。说彼弟子之上士、最上士、最上无双者,其弟子之远逝、死去者之
出生事,谓:出生于如此如此之处,出生于如此如此之处。
五 此又末迦利瞿舍罗……
六 此又尼乾陀若提子……
七 此又散若耶毗罗提子……
八 此又波浮陀迦旃延……
九 此又阿耆多翅舍钦婆罗……
一〇 此又沙门瞿昙拥有群众,为一群之师,知名、誉高,为一派之始祖,众人所
笃敬,或说彼弟子之远逝、死去者等之出生事,谓出生于如此如此之处,出生于如
此如此之处。说彼之弟子之上士、最上士、最上无双者,其弟子之远逝、死去者之
出生事,谓出生如此如此之处,出生如此如此之处。然则,彼对其[弟子]如是说:
断渴爱、毁结缚、善灭憍慢,以尽苦际。’
一一 尊瞿昙!于此余有疑惑,有困迷:‘如何而了知沙门瞿昙之法耶?’
一二 ‘婆蹉!汝足以疑惑,足以困迷。故汝于疑惑之处生困迷。婆蹉!余于出生者
说示,有其燃源,不说示无有燃源。
一三 婆蹉!恰如火之有燃源则燃,无燃源则不燃。同于此理,余于出生说示有燃
源,不说示无有燃源。’
一四 ‘然则,尊瞿昙!有火焰时,为风所吹,可至远处。此时,尊瞿昙说示以何为
薪源耶?’
‘婆蹉!有火焰时,可至远处。婆蹉!余谓:此风是薪源。婆蹉!风即为此时之
薪源。’
一五 ‘然而,尊瞿昙!又,有情或时而舍此身以出生 为他身。尊瞿昙!说示以何
为此薪源耶?’
‘婆蹉!有情或时而舍此身,出生于彼之身。婆蹉!对此余说‘爱’为薪源。婆
蹉!爱于此时即为其薪源。’

------------------------------------

翻译


汉译经文相应部44相应9经/论议堂经(无记相应/处篇/如来记说)(庄春江译) 

  那时,游行者婆蹉氏去见世尊。抵达后,与世尊互相欢迎。欢迎与寒暄后,在一旁坐下。在一旁坐好后,游行者婆蹉氏对世尊这么说: 

  「乔达摩先生!前几天,众多沙门、婆罗门,以及各派游行者,在论议堂集会共坐,出现这样的谈论:『这位富兰那迦叶有众多追随者,一群人之首,一群人的老师,有名声的知名开宗祖师,众人公认有德行者,他记说已死、已过世弟子的往生:「某某往生某处,某某往生某处。」也记说最高的人、无上的人、已证得无上成就,已死、已过世弟子的往生:「某某往生某处,某某往生某处。」这位末伽黎拘舍罗……(中略)这位尼干子若提子……(中略)这位散惹耶毗罗梨子……(中略)这位浮陀迦旃延……(中略)这位阿夷多翅舍钦婆罗有众多追随者,一群人之首,一群人的老师,有名声的知名开宗祖师,众人公认有德行者,他记说已死、已过世弟子的往生:「某某往生某处,某某往生某处。」也记说最高的人、无上的人、已证得无上成就,已死、已过世弟子的往生:「某某往生某处,某某往生某处。」 

  这位沙门乔达摩有众多追随者,一群人之首,一群人的老师,有名声的知名开宗祖师,众人公认有德行者,他记说已死、已过世弟子的往生:「某某往生某处,某某往生某处。」但不记说最高的人、无上的人、已证得无上成就,已死、已过世弟子的往生:「某某往生某处,某某往生某处。」只这么记说他:「他切断渴爱,破坏结,以正现观慢而得到苦的结束。」』乔达摩先生!对我来说,有困惑、有疑惑:『沙门乔达摩的法,应怎样被证知呢?』」 

  「婆蹉!对你来说,当然有困惑、当然有疑惑;在困惑之处,你的怀疑生起。 

  婆蹉!我对有取著者安立往生,而不对无取著者。婆蹉!犹如火有燃料而燃烧,非无燃料。同样的,婆蹉!我对有取著者安立往生,而不对无取著者。」 

  「乔达摩先生!每当火焰被风吹离出去时,乔达摩尊师安立什么是其燃料呢?」 

  「婆蹉!每当火焰被风吹离出去时,我安立那风为燃料,婆蹉!因为那时风是燃料。」 

  「但,乔达摩先生!每当众生这个身体倒下,尚未往生到另一个身体时,而乔达摩尊师安立什么是其燃料呢?」 

  「婆蹉!每当众生这个身体倒下,尚未往生到另一个身体时,我说那渴爱是燃料,婆蹉!因为那时渴爱是燃料。」 

 

汉巴经文比对(庄春江作): 

  「有余(SA.957);有取(GA)」,南传作「对有取著者」(sa-upādānassa),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对具有燃料者」(for one with fuel)。按:「取着」(upādāna,另译为「取;执着」)的另一个意思是「燃料」,在经文中显然是双关语。 

------------------------------------


[一〇] 第十 阿难(我是有)
※二 时,婆蹉姓之普行沙门,来至世尊住处,与世尊共会面……
三 坐于一面之婆蹉姓普行沙门,白世尊曰:‘尊瞿昙!我是有者如何?’
作如是言时,世尊默然。
‘然则,尊瞿昙!我是无者如何?’
世尊再次默然。于是,婆蹉姓普行沙门即从座起而离去。
四 时,婆蹉姓普行沙门离去未久,尊者阿难白世尊曰:‘大德!何故世尊对婆蹉姓
普行沙门之质问,不予回答耶?’
五 ‘阿难!余若对婆蹉姓普行沙门之问:‘我是有耶?’答为‘我是有’者,阿难!
此则与常住论者之彼沙门婆罗门等相同。
六 然而,阿难!又余若对婆蹉姓普行沙门之问:‘我是无耶?’答为‘我是无’
者,阿难!此则与断灭论者之彼沙门婆罗门等相同。
七 阿难!余若对婆蹉姓普行沙门之问:‘我是有耶?’答为‘我是有’者,则顺
应余以智慧所发现之‘一切法是无我’否?’
‘大德!不然。’
八 ‘阿难!余若对婆蹉姓普行沙门之问:‘我是无耶?’答为:‘我是无。’者,阿
难!此愚昧之婆蹉姓以‘先前余非有我耶?其我如今则无。’则更增迷却。’

------------------------------------

翻译


汉译经文相应部44相应10经/阿难经(无记相应/处篇/如来记说)(庄春江译) 

  那时,游行者婆蹉氏去见世尊。抵达后,与世尊互相欢迎。欢迎与寒暄后,在一旁坐下。在一旁坐好后,游行者婆蹉氏对世尊这么说: 

  「怎么样?乔达摩先生!有我吗?」 

  当这么说时,世尊变得沈默。 

  「那样的话,怎么样?乔达摩先生!无我吗?」 

  第二次,世尊变得沈默。 

  那时,游行者婆蹉氏起座离开。 

  那时,尊者阿难在游行者婆蹉氏离开不久时,对世尊这么说: 

  「大德!为何你不解答游行者婆蹉氏所问的问题呢?」 

  「阿难!当我对游行者婆蹉氏所问的『有我』,如果解答为『有我』时,阿难!这会与那些恒常论的沙门、婆罗门在一起;阿难!当我对游行者婆蹉氏所问的『无我』,如果解答为『无我』时,阿难!这会与那些断灭论的沙门、婆罗门在一起;阿难!当我对游行者婆蹉氏所问的『有我』,如果解答为『有我』时,阿难!这是否会与我生起的『一切法无我』之智随顺呢?」 

  「不,大德」 

  「阿难!当我对游行者婆蹉氏所问的『无我』,如果解答为『无我』时,阿难!对已迷乱的游行者婆蹉氏会有更多的迷乱:『我之前确实存在的我,它现在不存在了。』」 

------------------------------------


[一一] 第十一 诜陀
一 尔时,尊者诜陀迦旃延,住于那地迦村之砖瓦家。
二 时,婆蹉姓之普行沙门,去至尊者诜陀迦旃延住处,与尊者诜陀迦旃延共相会
面,交换亲爱殷勤之话后,坐于一面。
三 坐于一面之婆蹉姓普行沙门,问尊者诜陀迦旃延曰:‘尊迦旃延!如来死后存在
耶?’
‘婆蹉!以‘如来死后存在’者,此为世尊所不记说。’
四 ‘然则,尊迦旃延!如来死后不存在耶?’
‘婆蹉!以‘如来死后不存在’者,此亦世尊所不记说。’
五 ‘然则,尊迦旃延!如来死后存在又不存在耶?’
‘婆蹉!以‘如来死后存在又不存在’者,此亦世尊所不记说。’
六 ‘然则,尊迦旃延!如来死后非存在又非不存在耶?’
‘婆蹉!‘如来死后非存在又非不存在’者,此亦世尊所不记说。’
七 如是问:‘尊迦旃延!如来死后存在耶?’‘婆蹉!汝言:如来死后存在,乃世
尊所不记说。’
八 如是问:‘尊迦旃延!如来死后不存在耶?’‘婆蹉!汝言:如来死后不存在,
乃世尊所不记说。’
九 作如是问:‘尊迦旃延!如来死后存在又不存在耶?’‘婆蹉!汝言:如来死后
是存在又不存在,乃世尊所不记说。’
一〇 作如是问:‘尊迦旃延!如来死后非存在又非不存在耶?’‘婆蹉!汝言:如
来死后,非存在又非不存在,乃世尊所不记说。’
一一 尊迦旃延!沙门瞿昙对此不予记说,是以何因、以何缘耶?’
一二 ‘婆蹉!凡说示依有因、有缘者,言有色、言无色、言有想、言无想、言非想
非非想,其因、其缘一切之一切灭尽全无所残存,则依何以说示于此,说示或有色、
或无色、或有想、或无想、或非想非非想耶?’
一三 ‘尊迦旃延!汝出家有几何之久耶?’
‘友,不久,是三年。’
一四 ‘友!若于此期间有此之智慧者,此则甚巨大,况且胜于此者耶 !’。
无记说相应(终)。
其摄颂曰:
谶摩长老尼
及阿第罗陀
舍利弗三经
至于拘絺罗 
目犍连婆蹉
论议堂阿难
诜陀之此等
共是一一经
六处篇相应终
其摄颂曰:
六处以及受
女人阎浮车
并沙门出家
乃至目犍连
质多聚落主
无为不记说
此等共十种
十力石山逃出
涅盘大海之果
八支圣道水湛
胜者语河长运

------------------------------------

翻译

汉译经文相应部44相应11经/沙比雅迦旃延经(无记相应/处篇/如来记说)(庄春江译) 

  有一次,尊者沙比雅迦旃延住在那低葛的砖屋中。 

  那时,游行者婆蹉氏去见尊者沙比雅迦旃延。抵达后,与尊者沙比雅迦旃延互相欢迎。欢迎与寒暄后,在一旁坐下。在一旁坐好后,游行者婆蹉氏对尊者沙比雅迦旃延这么说: 

  「怎么样?迦旃延先生!死后如来存在吗?」 

  「婆蹉!这不被世尊所记说:『死后如来存在。』」 

  「那样的话,怎么样?迦旃延先生!死后如来不存在吗?」 

  「婆蹉!这不被世尊所记说:『死后如来不存在。』」 

  「怎么样?迦旃延先生!死后如来存在且不存在吗?」 

  「婆蹉!这不被世尊所记说:『死后如来存在且不存在。』」 

  「那样的话,怎么样?迦旃延先生!死后如来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吗?」 

  「婆蹉!这不被世尊所记说:『死后如来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 

  「迦旃延先生!当被像这样问:『怎么样?迦旃延先生!死后如来存在吗?』你说:『婆蹉!这不被世尊所记说:「死后如来存在。」』当被像这样问:『那样的话,怎么样?迦旃延先生!死后如来不存在吗?』你说:『婆蹉!这不被世尊所记说:「死后如来不存在。」』当被像这样问:『怎么样?迦旃延先生!死后如来存在且不存在?』你说:『婆蹉!这不被世尊所记说:「死后如来存在且不存在。」』当被像这样问:『那样的话,怎么样?迦旃延先生!死后如来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吗?』你说:『婆蹉!这不被世尊所记说:「死后如来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迦旃延先生!什么因、什么缘因而这不被沙门乔达摩记说?」 

  「婆蹉!对安立他是『色』或『无色』,『想』或『无想』或『非想非非想』的所有因与所有缘,如果那因与缘完全地、全部地无余灭,还能以什么安立来安立他是『色』或『无色』,『想』或『无想』或『非想非非想』呢?」 

  「迦旃延先生!你出家多久了呢?」 

  「道友!不久,三年。」 

  「道友!凡以这么一点时间就能得到这么多,更不用说超过此者了!」 

  无记相应完成,其摄颂: 

  「谶摩长老尼、阿奴罗度,舍利弗与拘絺罗, 

   目揵连与婆磋,论议堂、阿难, 

   沙比雅第十一。」 

  六处篇第四,其摄颂: 

  「六处、受,妇女、阎浮车, 

   沙门达迦、目揵连,质多、村长、{有}[无]为, 

   无记。」十种 

  六处篇相应经典终了。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