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智者皆是病人,境界出自病态

 见青黄 2018-10-10

来源:大阴阳论/专注佛、道、易、王阳明的高品质原创公号。

老子:智者皆是病人,境界出自病态

《道德经》七十一章云:“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这句话,揭破了人世与天地间的一个大法则。

余世存在一篇文章中说到,一个诗人在分享他的创作经验时说,很奇怪,他最有灵感、思绪泉涌的时候,居然是生病的时候。另一个文学史研究者回应说,伤春悲秋,病蚌成珠,历史上的诗人多是在病态中写出他们的名篇,因为病态是敏感的,写作的状态所以是最佳的。而一旦健康,就会势利、世故、漠然起来。

的确如此,“病”虽狭义,“病态”却是广义的,这是一种非常态。清代赵翼《题遗山诗》中有句有名的话:“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屈原、杜甫、李煜、辛弃疾、陆游……确实是国家的不幸,成就了这些大诗人的伟大诗篇。所谓国家不幸,是外境动荡的一个象征,所以即使是和平年代的大诗人,也往往是如此的,因为他们也会有着人生的动荡,比如“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的苏东坡。一切的动荡,又都是心之动荡,所以即使是那些岁月静好的大诗人,还是如此的,因为他们的心弦被拨动了,比如那些衣食无忧的婉约词家。就算是陶渊明和王维这样流露道境禅意的诗家,他们的那种自在之境,不也是不同于寻常人的吗?所以依旧在这个规则内。总之,非常态都是源头。余世存将此称之为“出位之思”,因为非常态,才有这出位之思。这点颇值得玩味。

文艺如此,文化也是如此。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却成就了诸子百家争鸣的中华文明大开源。黑暗分裂的魏晋南北朝,却催生了玄学的勃发和佛教的兴起。近至混战不休的民国,也是各个领域大师辈出。由这最大处回到最小处,似乎一切领域的天才,也都是偏执和痛苦的,他们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天赋,代价却往往是某些方面远不及常人的重大缺失,典型如社交低能。

世间如此,出世间何尝不是如此。佛陀出家的缘起,便是要灭苦。历代大德修行的动因,又有哪个不是生死心切,解脱的意愿强烈。这些背后,同样不离心中动荡。就如庄子把逍遥挂在嘴边,那必然是从对立面的不逍遥中深切体味中来的。所以从大到小从上到下,无论从哪个方面说,病态都是处在“根本驱动”的位置上。

所以这是一个大现象,自古而今,由世间而至个人,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如影随形。牵引着这个现象的,正是这个“病态”。这点在文人和文艺创作上体现得最显著,也为我们揭示了底下的深邃意味——病态背后是灵感,灵感背后则是灵觉。也就是说,灵觉是出自病态,病态是催生和显现灵觉的最好土壤。

这听起来有些耸人听闻,与人们通常认为的反差太大,灵觉状态不是一种自在状态,是最健康的吗,怎么会是病态的呢?而事实却就是这样。而且不仅出发时和在路上是这样,归家悟后同样是这样,甚至更是这样。这其中是有大道理在的。

所谓病态,是一种不平衡、不和谐、有所缺失的不圆满状态,枢机就在这里。因为如此才有“动”,才会在缘起相依中不断寻求平衡、和谐和圆满。而阴阳相生,有动才有静。灵觉所居的本源位置,则正是常常被古圣先佛称之为不动和虚静之物的。这就好像龙卷风和漩涡之眼是中空静止的,当我们望向广大无边的星空和深邃无底的深渊时,我们感受到的只有深沉的寂静。有一个现象,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体验,当坐在客车或火车上,看着窗外的景物不断掠过时,心反而最容易安静下来。总之,病态与灵觉的因缘,就在这动静关系上。

而天地没有边界,时间无始无终,一切是恒动的。这也就是说,万事万物根本就没有圆满这一说,人的宿命便是永恒地处在病态之中。圆满,只存在于本性这个范畴,正是因为事物的不圆满才有了本性的圆满,就像一朵花谢了是空,银河系毁灭了也是空。因此人能做的只是承认和接受这种缺陷和不圆满,人应做的也是承认和接受这种缺陷和不圆满,籍此而抵达和进入那种真正的圆满——心性的圆满。身体之病可以激发心之灵,心之病则可以激发性之觉,你需要的只是承认和接受,这就是“烦恼即菩提”和“一切障碍即究竟觉”的真意。所以我说病态不仅是灵觉的来源,也是灵觉的归宿。

佛圣和凡夫的差别,就是佛圣全然承认和接受这种病态,这即是随缘和不住。凡夫则总有不甘心,妄想在事相上寻求圆满,所以心中百病丛生。病态是一样的病态,境界却由此而分。每个人天生都是病人,天生都在病态,我们不明白,不肯承认和接受,所以才执迷不悟。佛圣正是因为明白、承认和接受了,才以此为舟筏,到达了彼岸。全然承认和接受这种病态,这不仅是最究竟和高级的法门,也是最究竟和高级的境界。因为直接向着本源,所以最究竟;因为时刻不离本源,所以最高级。永远直通于道的是接受,永远直背于道的是拒绝。观人看事,要有这样一双眼。只有这样的眼,才是见道的眼。

这样的佛圣,便是老子的“知不知,尚矣”;这样的凡夫,便是老子的“不知知,病也”;都是不知,就如都是病态。那一人世和天地间的大法则,便是老子的“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这句话,解读出来反而没有味道,还是由此朦朦胧胧会取的好。

回到开始那位文学史研究者的话,“一旦健康,就会势利、世故、漠然起来”,联系到这个时代,联系到我们每个人,不是别有意味吗?智者皆是病人,境界来自病态。我们却都健康,我们都追求人生的健康,反而才是病了。事物上追求圆满,这是一条不归路,活得累,全是自找的。你的路子错了,看到这句话不惊心,便是没有看懂。每一个有所缺失的当下和眼前都是自在圆满的,看到这句话没豁然,便是没有领受。

有人概括老子的主张是“抱残守缺”,好极了。最高的智慧,就是抱残守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