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诗表达技巧讲析(25)|前后呼应

 油而不腻 2018-10-10

前后呼应是古诗结构章法(诗词的结构谋篇)之一。前后呼应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内容作必要的回应。

一、前后呼应的形式

1.标题与首联(句)的照应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诗文的开篇一般要解说诗文的标题,所以诗歌的题目与首联或首句相照应。《赋得暮雨送李胄》的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既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

2.联与联的照应

小斋即事  刘一止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方。
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

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
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注]①刘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曾任监察御使等职,有记载说他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②局:指棋盘。

《小斋即事》中首联与颔联前后照应,第二联是对第一联句意的补充。“未用”句是承“爱棋”句而说,“爱棋”是爱棋盘的方,故没有想到要用棋来较量胜负。“那能”句是承“怜琴”句而说,“怜琴”是爱琴弦的直,所以怎么能用它来记宫商角徵羽五音呢?第二联突出强调了第一联中“为弦直”、“因局方”的句意。

3.首与尾的照应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诉衷情》中下片“心在天山”与“当年”句相应;下片“身老沧州”与“关河梦”句相应,在上下片(阕)构成的对比中,抒发了陆游壮志难酬的悲愤和感慨。

4上片与下片的照应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上片写的是年轻时候无所事事,无病呻吟的“闲愁”,下片写的是而今关怀国事报国无门的“哀愁”。上片首句与下片首句是前后照应的。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之情。

5承上启下的过渡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诗词的上下片(层次)间一般有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柳梢青·送卢梅坡》从题目中可知是一首送别诗。上片前三句是写“聚”,后三句是写“散”。“聚散匆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聚”字结上,“散”字启下,“匆匆”二字,表示时间短暂,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相别之仓促。

6.起承转合的照应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春日忆李白》这首诗是按照起承转合的思路构思行文的。首联点出赞美的对象是李白的诗歌,颔联承首联从风格上赞美李白的诗歌清新飘逸,颈联写了作者和李白各自所在之景,转为对友人李白的深沉思念,尾联以渴望相见、切磋诗艺作结。全诗以赞诗起,以“论文”结,由诗转到人,由人又回到诗,转接极其自然,通篇始终贯穿着一个“忆”字,把对人和对诗的倾慕怀念,结合得水乳交融。

7.一线贯穿

线贯穿是以标题为文章的行文线索,贯穿全文。全文各层内容依次按诗的标题展开。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其一)》以标题为线索,围绕一个“归”字来写,先写为何而归,次写归向何处,最后写归后如何。全诗分三层:第一层从“少无适俗韵”到“守拙归园田”,紧扣题目中“”字,写了归田的原因;第二层从“方宅十余亩”到“鸡鸣桑树颠”,紧扣题目中“园田”字,写了田园的风光;第三层是最后4句,紧扣题目中“”字,写归田的感受。

二、前后呼应的作用

恰当运用前后呼应写法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注]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氛垢:雾气和尘埃。

《新晴野望》全诗采用总分结构。开篇两句紧扣“野望”,概写诗人“新晴野望”的感受是意境开阔纯净;颔联由远及近、颈联再由近及远具体写“野望”之景,更细腻地营造开阔纯净的意境。结尾由景及人,虚写点出农家人忙碌的身影,顿时给田野平添了无限生意。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眷恋田园的情怀。

 

 


【巩固训练】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西溪无相院   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上句着眼于视觉,写浮萍破处,山影在水中显现出来,呼应了第一联的“清”字。下句则着眼于听觉,以细微的草声衬托出环境的的宁静,呼应了第一联的“静”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