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备考干货」教育与教育学·第1天丨教育的概念和教育的历史发展

 昵称32937624 2018-10-10

「备考干货」教育与教育学·第1天丨教育的概念和教育的历史发展

教育的概念和教育的历史发展

教育的概念

教育的来源:“教育”一词来源于《孟子尽心上》;许慎《说文解字》。

最早使用“教”和“育”两个字的是孟子。

广义的教育关键词:凡是,目的地,知识和技能,思想观念,活动。

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不包含自我教育)。

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关键词:社会要求(旧社会中电脑不普及学校没开设电脑课);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教育者,受教育者;活动。

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教育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教育的中介)。

教育影响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措施。(没有教育环境)。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的属性:本质属性(教育质的规定性)和社会属性。

本质属性内容: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不能培养动物,例如猩猩学认字不属于教育)。

社会属性包括:永恒性(人在教育在),阶级性(例如学在官府),历史性(生产力的水平)。

教育的起源

起源

神话起源说(最古老的观点,代表人物朱熹)。

生物起源说(第一个正式提出的,否认人与动物区别,否认了社会属性,代表人物利托尔诺、沛西能)记忆口诀,犀利哥是生物。

心理起源说(例如小时候穿妈妈高跟鞋,代表人物梦露)记忆口诀,心理女神叫梦露。

劳动起源说(直接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基础恩格斯著作《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代表人物米丁斯基,凯洛夫)记忆口诀,农夫劳动种大米。

学校教育的产生条件

一、基本要素(教师、学生)

二、教学内容(相当数量的经验积累)

三、教育工具(文字)。

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

1学校教育发展:夏(最早学校教育产生时期,未证实)。

商(甲骨文证实的最早学校教育的产生)。

2 现代教育:等同于当代教育也就是二十世纪以后的教育。

3 原始社会教育特点:

一、两生(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目的是为了生产生活)。

二、三没(没独立形态,没教师学生内容场所,没教育制没阶级性)。

4 古代教育: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5 古代中国:

西周教育: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国学”“乡学”之分。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核心是礼乐,礼乐的核心是礼)。

春秋(孔子)战国:官学衰微,私学大兴。

稷下学宫(三届最高领导是荀子,“祭酒”)。

奴隶时期的教育内容是六艺。

西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科举制度:从隋开始,唐朝发扬光大,清末1905年废科举。

宋: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记忆口诀,梦中大论。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乐经在焚书坑儒时失传。

封建时期的教育内容是四书、五经。

6 古代印度:教育内容《吠陀》。

教师是僧侣(婆罗门教,佛教)。

7 古代埃及: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有史可查最古老的学校宫廷学校;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

8 古希腊罗马:雅典教育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

斯巴达教育培养军人。

9 古代教育的特点: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刻板),象征性。记忆口诀,街道专刻象。

10 近代教育:还具有阶级性。

近代教育特点:一、公立教育崛起。二、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三、教育世俗化。四、重视教育立法。

记忆口诀,公立士一。

20世纪后的教育特点:全民化,民主化(等级化、特权化、专制化的否定),多元化(单一性、统一性的否定),教育技术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并不等同于教育技术现代化),终身化(影响范围最广)。

欧洲封建时期:教会教育,骑士教育。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研究对象和任务

1 落脚点

教育学落脚点是科学,教育落脚点是活动。

2 教育学定义关键词: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教育规律。

教育对象: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推动教育学发展动力)。

研究任务:教育规律。

产生和发展

萌芽阶段指的是古代。

分化与拓展指的是二战以后。

《论语》:孔子及其弟子编写,都是孔子的思想。

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论语》 。

《论语》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教育没有种类之分,体现的是相对教育平等,不是绝对意义的平等)。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的是启发式教育原则,愤是心里想知道但是不知道怎么知道,悱是想说不知道怎么去说)。

夫子循循善诱人(循序渐进原则,夫子指的是孔子)。

其身正,不令而行(示范性的教学原则)。

《学记》的教学思想:

世界最早论述教育(每一个字都在谈教育)。是教育学的雏形。

化民成俗(政治家教化人民形成良好习俗,教育与政治关系)。

时教必有正业;藏息相辅(课内课外结合)。

道而弗牵(启发教学,中国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时孔子)。

学不躐等;不凌节而施(等和节翻译为水平,循序渐进原则,强调顺序性)。

长善救失(或多或少或难或易体现的是长善救失原则,用我的积极方面来影响我的消极方面)。

豫时孙摩(豫就是预防性原则,时就是及时性原则,孙就是循序渐进原则,摩就是集体教学原则)。

教学相长(学习和教学相互促进)。

墨子教育思想:

素丝说(强调环境作用)。

虽不扣必鸣(应该积极主动去说教)。

兼爱非攻。

老子教育思想:

道家学派创始人,《道德经》,道法自然。

苏格拉底:

助产术又叫产婆术或者问答法(他的母亲是个产婆,他的论断我只知道我的无知,但是我可以像我母亲虽不能生育但可帮助别人生育)。

问答法是启发式教学(问答法不断问问题进行启发)。

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启发法的孔子,西方最早提出的是苏格拉底。

柏拉图:

《理想国》把人分为三等体现的是等级性或者阶级性,包括哲学王,军人,劳动者。

柏拉图看来最高的统治阶级的教育内容是哲学。

喻学习与游戏最早提出是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教育遵循自然(按儿童发展规律分阶段教学)。

昆体良:

是古罗马人,《雄辩术原理》又叫《论演说家教育》是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

记忆口诀,雄性昆虫是演说家。

古代西方最高成就者是昆体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