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金十八点

 木香草堂 2018-10-11
 
黄金十八点 - ddmxbk - 木香关注家庭教育

彭敦运

小时候听奶奶说,一寸光阴一寸金

我知道了,时间是能用黄金来买的。

奶奶说,“时间是黄金买不到的”。

您刚才不是说,一寸黄金可以买到一寸光阴吗?奶奶,一寸光阴是多少啊?

“你这个苕家伙。”

于是,我又知道了自己是个苕家伙。

 

长大后,知道了Golden  time(黄金时间) ,原来是中央电视台替自己的晚八点做的一个广告。

不过,我还是要问,既然时间也能分成“黄金”、“白银”,那么,哪一段时间又是“黑铁”与“紫铜”呢?

这一问才发现,有些事情是不能当真的。

而我,恰好就犯了这个容易当真的错误。

 

什么时候是黄金时间?

权威说,那是广播电视节目在一天里视听率最高的时段。正因为这一时段收视收听的人多,所以,电台和视台就将重要的新闻和优质节目安排在这里播出,广告商也最愿意出高价在这段时间做广告。据说当年的“秦池酒”每天20秒钟的广告费就高达10万,这时间果然是黄金。有人告诉我,央视的黄金时间是每天18302200;广播的黄金时间在600700

 

我喜欢模仿。

我模仿着问,孩子的学习,有没有黄金时间啊?

那黄金时间又在哪里?

在黄金时间里,孩子的学习是不是效率最高呢?

这回,告诉我的人可多了,可是说法都不肯定。

于是,我只好认为,他们其实都没有告诉我。

 

那天,友人说,你个苕家伙,不能这样问。因为你对学习效率还没有界定。你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学习?你要学什么啊?

果然,我是个苕家伙,一下子就哑口了。

 

现在想来,才知道,原来不同的学习具有不同的时段。

 

眼下,没有学校不提倡培养创新思维的,这是时髦,就像当年听了马俊仁的忽悠吃“中华鳖精”;就像看了赵本山的小品到处流行“不差钱”一样。

我也赶时髦,也赞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但是,我却以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没有必要知识的记忆,又怎么能培养出他们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呢?

据创新教育专家说,“所谓创新,就是发现知识与知识之间新的联系哟”。

如果这“据说”还有一定的科学性,那是不是意味着首先必须培养孩子的记忆力呢?因为没有记忆,他哪有知识?没有知识,有怎么发现知识与知识之间的新联系?

好像蛮有理哩。

 

在一天里,什么时候孩子的记忆力最好啊?

傍晚。

忽悠吧?

不是,我专门试过。

 

孩子,尤其是经过学校几年时间训练的初中学生,他们的生物钟早已经有了自己的规律:每天凌晨四、五点,他们从深睡中开始逐步苏醒,进入浅睡状态;当早上六点多起床时,精力已经开始恢复,时至七至八点,这时,他们已经兴奋起来。这是,让孩子读一点书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此时,他们的记忆力达到一天中的第一个高峰。所以,学校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将语文、外语这些需要读的学科,安排在这一时段教学;而语文、数学、外语这些主科教师在教学时,也最喜欢这一教学时段。

心理学家将一天中此时记忆力最好的,归为百灵鸟型。据说百灵鸟这家伙早晨记忆力好,只要记住了,就得意地拼命唱歌。

到了上午十点钟后,孩子们已经上了2节课,记忆力开始了滑坡,以致出现第一个低谷。此时,懂得心理学规律的老师,会引导、甚至会逼着孩子们做一做体操,恢复精力,恢复记忆力,以利于提高后续课堂教学中的效率。

老祖宗说,这叫做“文武之道,张弛有度”。

哇塞。

初中以上,一般学校在上午都安排了4节课。等到4节课下来,孩子们早已疲惫不堪了。午饭以后,是他们该休息的时候。如果孩子能得到一会儿的小憩,抑或能睡一觉,那就太好了。我也做过实验,若此时让孩子们去做练习,一下午的精力都不会好,听课几乎没有效率,还别说中午让孩子们打球、嘻闹什么的。

我以为啊,一个休息的中午,可以换回一个有效学习的下午。

经过午休的孩子,记忆力能恢复到第二个小高峰,这是就可以顺利开展学习了,但是,当下午上了23节课后,记忆力又落到了一个低谷。如果此时,引导孩子开展一下课外活动,活动活动筋骨,记忆力就又会来一次爬升。

至于理论嘛,还是那个:文武之道,张弛有度。

晚饭后,学生的记忆力出现了又一个高峰,对于许多人而言,它很可能是一天中记忆力最高的峰。

心理学家把最强的记忆力出现在傍晚1819时之间的人,称为猫头鹰型记忆人。

经验证明,大多数中学生的记忆不属于百灵鸟型,而是“猫头鹰”。

 

可是,“猫头鹰”们是不是在“猫头鹰最佳记忆时段”里在记忆东西呢?

没有。

他们在干什么?

我发现,走读生们这一时段还在路上。

住读生们,几乎都在洗衣、洗澡,即使有少量的学生在教室里,也在忙于赶作业……

也就是说,在最佳记忆时间,或者说在黄金记忆时间里,在干与记忆几乎不相干的事情!

 

麦考!

所以,我觉得,孩子们在此时若放下手中的一切,读书是最好的选择,是效率最高的自学。

如果,前半小时读一门课,后半个小时再读一门课,那就更好了。

如果,能这样连续训练几年,孩子们会积累多少必备知识?

我曾将这一经验推广到不同学校,这些学校不仅有省级重点高中,也有市级示范初中,还有一半普通中学,有好几万学生采纳过这一建议,屡试不爽,大多数人都收取了良好的效果。

中学生晚上不能搞得太晚,他们必须保证有8个钟头以上的睡眠,不然休息时间不够,第二天就不可能学习好,更谈不上有什么创新。

 

为什么需要这样的选择啊?

《辞海》中说啊,所谓“记忆”,就是人脑对经过事物的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

什么叫“识记”?也就是识别和记住事物特点及联系啊,它的生理基础就是大脑皮层形成了相应的暂时神经联系。

什么叫“保持”呢?保持就是暂时联系以痕迹的形式留存于脑中。

什么是“再现”啊?就是暂时联系的再活跃。

通过识记和保持可积累知识经验。

通过再现可恢复过去的知识经验。

如果从现代信息论和控制论的观点来看,记忆是不是人们把在生活和学习中获得的大量信息进行编码加工,输入并储存于大脑,在必要的时候再把有关的储存提取出来,应用于实践活动的过程?

一个人在什么时候记忆力最好呢?

没有统一答案。

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

一般来说,上午8时,我们的大脑具有严谨、周密的思考能力;下午3时思考能力最敏捷;晚上18左右时记忆力最强……

这就是“黄金十八点”的来历。

根据这些规律,孩子们在早晨是不是应该捕捉一些灵感,做些整体构思,兼读一下语文,背诵几个英语单词,不是说“一天之计在于晨么”?

而在上午是不是应该做些严谨的工作,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走进傍晚,则要加强记忆和理解,预习第二天功课……

这就是在“黄金般”利用黄金时间么?

我以为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