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然“写意禅”——欣赏一切——真正的实修法门

 空空是如如不动 2018-10-11

人生在世,

一切现象都是梦幻泡影。

只有生命的本性才是不变的恒存,

所以只有运用这几十年,

来提升生命、悟得本性,

才是唯一有意义的事。

否则人就是在被动的应付人生,

其结果,

就是浪费生命,堕落灵性,

这样的不负责任地对待生命,

必将导致后果:

一世比一世被动,

一生比一生低级。

这当然是从因果轮回的时空观来说的,

如果人只有一世就不需要这么罗嗦了,

因为没有后果,

就可以为所欲为,

那样及时行乐就是宗旨,

不计后果就是常理了。

然而,生命的现象是有因果的。

永恒的本性是在生生世世里,

延续着因果相环的故事,

救世主就是我们自己。

我们要修好自己才能去救别人,

修行办法千百种。,

有一种最简单:欣赏一切。

欣赏一切,

看似简单,

实在不易。

难就难在“一切”上:

让你欣赏音乐容易,

可让你欣赏喧闹就不容易了;

让你欣赏一幅画容易,

可让你欣赏一堆垃圾就不容易了;

让你欣赏一个美女容易,

可让你欣赏一个乞丐就不容易了;

让你欣赏自己的优点容易,

可让你欣赏自己的不足就不容易了;

让你欣赏自己的健康容易,

可让你欣赏自己的病态就不容易了;

让你欣赏自己年轻貌美容易,

可让你欣赏自己老态龙钟就不容易了;

让你欣赏快乐容易,

可让你欣赏痛苦就不容易了;

让你欣赏生命容易,

可让你欣赏死亡就不容易了

……

欣赏一切,

意味着全面地看空和放下,

意味着平等和超越,

意味着智慧和大爱

所以它是在修“持戒”

        在修忍辱

        在修布施

        在修禅定

        在修观照

        在修慈悲

        在修般若波罗蜜多



启:


我本元自性清净,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

                       ——《菩萨戒经》

 有烦恼怎么办?

欣赏它。

能欣赏就不会太钻牛角尖,

就不会太执迷了。

因为你站了开去,

跟自己保持了距离。

这样平静的看着烦恼中的自己,

看着自己糟糕的处境,

看着自己混乱的心境,

这就是在修行。

 

有病了怎么办?

欣赏它。

得病的只是你的躯体,

你的心没有变。

它可以若无其事地站在一边,

观望着生病的你,

体验着病带来的痛,

要转变一下你原来的观念,

把忍受改成享受,

这样你就会积极的面对病痛,

欣赏它的做功,

欣赏你的感受,

这就是在修行。

 

事业不顺怎么办?

欣赏它。

欣赏挫败的感觉,

欣赏你失落的心情,

欣赏你对未来的恐慌,

你可以思考,

可以反省,

那就欣赏你的思考和反省;

你决定了下一步的措施,

准备重整旗鼓,

那就欣赏自己这样的举措。

你若现在无法下决定,

需要等待,

需要犹豫,

那你就欣赏这个不做决定的阶段。

关于自己的事你比谁都清楚。

你怎么做、怎么想都行,

同时你都得欣赏。

欣赏它的整个过程,

欣赏它的所有结果。

这就是在修行。

 

情感受挫怎么办?

欣赏它。

欣赏这人类的心理游戏,

欣赏这游戏的乐趣和游戏的残酷,

欣赏你情感的投入、情感的建立、情感的变迁,

和情感的逝去,

都要欣赏。

人不能象摆弄玩具似的摆弄自己的情感,

你得珍惜它,爱护它。

对情感最好的珍爱就是欣赏。

欣赏那些遗憾、缺失和纠缠

它就是你的生活,

就是你的一部分,

你别跟这些部分过不去,

依然欣赏。

这就是在修行。

 

面对死亡怎么办?

欣赏它。

死亡是天下最平等最伟大的事情之一,

所有的人都得面临它的到来,

无一例外。

有什么比死亡更让人激动的呢?

生命将因此改变,

此生的一切将在此终结,

未来的生命将从此开始,

这是多么美妙而神奇的事件。

太值得欣赏了。

它若悄无声息地来,

你就默默的欣赏;

它若哭天喊地地来,

你就流着泪欣赏,

真是妙不可言。

面对死,

正如面对生,

欣赏生,

如同欣赏死。

这就是在修行。


启:

以本性空观一切法,作此观时,于一切法心无行处,

    是名无所摄受三摩地。

                             ——《大般若经》 

 欣赏的意思是:带着爱来觉察。

用佛法的修行方式来说就是慈悲观。“慈悲”就是爱,“观”就是觉察。

一般情况,能被欣赏的都是你认为好的东西。

比如:欣赏美景、欣赏名画、欣赏音乐、欣赏一位很不错的人、欣赏某人的成就等,总之都是你觉得好的,值得欣赏的,这是个前提。欣赏会造成会良性循环:越看好就越欣赏,越欣赏就越看好,对方也因为你的欣赏而表现得更好,那样你就更欣赏它……

对于那些你认为不好的东西,并不值得欣赏的,你是不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的,甚至不愿意去看,它最好不要出现,出现了你就想回避,想无视它的存在,怎么可能去欣赏?

生活中我们想回避的太多太多:我们不想见的人、不想做的事、不想要的情绪、不想呆的地方……有太多不想面对的,可它们总是频频出现,还一直缠绕着你,怎么办?这里所说的“欣赏一切”就是一个应对它们的好办法。它让你改变心态,积极的看待你已习惯回避的一切,正视它们的存在,用欣赏的眼光去面对,这就是良性循环的开始。

实际上,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人、同一件事的态度是不同的,有的甚至正好相反,你喜欢的可能别人不喜欢,别人欣赏的你可能很讨厌,而这些不同的评价对于被评价的人或事来说是会有积极或消极的反应的。

当一个人被另一个人欣赏时他就会表现出他的最佳状态。

当他知道对方是欣赏自己的时候,他就会尽量表现得更好,以便使对方继续欣赏下去,他非常想维系这个被欣赏的感觉,因为这是一种极大的享受,他在心理满足的同时会很乐意地回馈这种享受,因此也会对别人也报以欣赏。这就是欣赏所带来的自然反应,叫做“欣赏互动原理”。

相反,如果你不去欣赏,而经常表现出厌恶、抱怨、计较、轻视,那么你就会获得厌恶、抱怨、计较、轻视。

试想一下,假如你得知某人很讨厌你,你在他面前会有信心吗?你会想:他既然已经讨厌我了,那我怎么表现也都不起什么作用了,所以我就没必要表现得很好了,对方见你表现得不够好就会更加讨厌你,他会说:你瞧,这家伙果然不行,我讨厌他没错……这就造成了恶性循环。

你还会很不服气地想:他凭什么讨厌我?他有什么资格讨厌我?他算老几?你会很不平衡,很懊恼。于是,你为了获取平衡就开始在他身上寻找你讨厌的东西了,如果找到了,你就会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迫不及待地表现出对他的讨厌和不满;如果你实在没找到什么让你讨厌的,你就会把这个报复的情绪一直潜藏在心里,等待能让你出气的时机,你会盼望他能遇到什么麻烦,最好有什么倒霉的事会降临在他身上,这样你心理才能平衡——这就是嫉妒心的缘起。“幸灾乐祸”就是这样来的。这时,你就进入了可怕的生命程序,你的人生将会一片黑暗,你的人际关系就会有很大的问题,你的幸福感就会离你而去,你就会越来越觉得自己不被欣赏,不被重视,你认为有很多人在欺负你,这世界不公平,你讨厌它们,你恨这一切……

可见,不同的认知所起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它会营造你的世界,缔造你的命运,欣赏者会获得欣赏,厌恶者会获得厌恶。

如果你能明白“欣赏互动原理”就会改变这一切。

你就会主动地去欣赏一切。不论对象的好坏,不管自己喜不喜欢,我们都将欣赏发散出去。

你的观念一改,心态就改了;心态一改,性格就改了;性格一改,言行就改了;言行一改,命运就改了。

睁开眼睛,你所见的一切都可以当成画来欣赏;

你所听的一切都应当成最棒的立体声音响来欣赏;

你所遇到的人都是你生命中的一员,他们个个都在认真地充当着自己,他们充实着你的生活,构造着你的生命,你去欣赏他们,就象欣赏自己的一部分;

你所有的经历都应当成你的人生的故事来欣赏,欣赏这故事的发展变化,欣赏这人生的生、老、病、死,欣赏这世界的成、住、坏、空。

一切都去欣赏、去享受,这样你就脱离了对好坏得失的执着,摆脱了对一切现象的依赖,你就是在主动地活你自己,你就是在积极地成就人生。

如果我们都是上帝的作品,那就让我们彼此欣赏吧。

如果世界都是上帝的作品,那就让我们欣赏一切吧。

 

启:

以一念相应慧,得一切种智。

——《摩诃般若经》  

 “欣赏”是接受,

“欣赏”是承认。

“欣赏”是尊重,

“欣赏”是平等。

“欣赏”是包容,

“欣赏”是慈悲。

“欣赏”是喜悦,

“欣赏”是感恩。

“欣赏”是专注地看,

“欣赏”是耐心地听。

“欣赏”是净心的泉水,

“欣赏”是养生的良药。

“欣赏”是激情地生活,

“欣赏”是投入地享受。

“欣赏”是无条件的赞美,

“欣赏”是零距离的觉察。

“欣赏”没有对立,没有对抗,

“欣赏”不会执迷,不会堕落。

“欣赏”是修行的功课,

“欣赏”是解脱的法门。


启:


一心不散乱,尽摄诸善法。

        ——《大智度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