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终关怀

 天地虚怀xia 2018-10-11
适当的临终关怀可以帮助一个人,甚至能够改变一个人下一辈子的命运。

我们来到这个世间,都有自己的父母、丈夫、妻子、儿女、兄弟、姐妹、亲戚、朋友,这些身边的人终有一天会死亡、会离开。

我们如何帮助他们把握好临终这一关,让他们以一颗欢喜、平静的心,去接受死亡的现实,结束今世的生命,

带着善业离开我们,并让他们的下一辈子都快乐幸福呢?让我们来谈一谈“临终关怀”(英语为hospice)。 

尽管现代医学很发达,但是对临终关怀却相当欠缺。绝大部分的老人、病人,都是在贪恋、牵挂、执著、焦虑、烦躁、埋怨、后悔中离开此世。

更多的人,是在痛苦、恐惧、暴怒、失望、绝望、无助中结束生命。一个人在临终时生起不善心,恶业成熟,必定会堕落到恶趣。

因此,作为佛弟子,对亲戚朋友进行临终关怀是很重要的。懂得临终关怀,不仅可以帮助他们驱除对死亡的恐惧,而且可以改变他们下一世的命运。

例如:临终病人贪恋他的儿女或者财产,要如何劝他生起善心,让他们放心,欢喜、平静地离开这个世间呢?

临终时生起的是善心,他下一辈子就能往生到好的地方。临终时生起的是恐惧、害怕,或想起不好的事情令他感到后悔,下一世就很可能往生到痛苦的地方。

一旦一个人以恶业往生了,即使再想帮他也很困难。例如往生为狗,即使你喂它美味的食物,提供舒服的狗窝给它睡,也改变不了他成为狗的事实。

唯有在他这一世还活着的时候,在死亡还没有到来的时候,才有可能改变他的下一生。这种改变的方法,是运用业果法则,来进行临终关怀。 

然而,适当的临终关怀是帮助临终者投生善趣,不恰当的临终关怀却是杀人;适当的临终关怀是帮助别人,不恰当的临终关怀却是害了自己。

为什么呢?这里,在讨论适当的临终关怀之前,先来谈谈不恰当的临终关怀。 

在此,先引用《律藏》中,佛陀为比库们制定的一条学处——“巴拉基咖”第三条。佛陀这样说: 

“若比库故意夺取人命,或为其寻找并持来杀具,或赞叹死的美好,或劝勉死:‘喂,男子!为什么如此恶苦地活着?死了比活着更好。’

如此之心意、心思惟,以各种方法赞叹死的美好,或者劝勉死,这也巴拉基咖,不共住。” 

“巴拉基咖”是比库的极刑,比库故意违犯这一类学处(戒),即失去比库的身份,犹如一个人被砍断了头而不能复活,或如一块大石裂成两半而不能复合。

有四种行为导致比库犯巴拉基咖:一、性行为;二、不与取(偷盗贵重物品);三、杀人;

四、说了虚妄不实的上人法(例如没有禅那说自己有禅那,不是圣者说自己是圣者)。 

其中的第三条是杀人。杀人不仅包括亲自杀、教唆杀,也包括赞叹死、劝勉死等。

赞叹死亡的美好,赞叹死后能够往生善趣,称为“赞叹死”;鼓励放弃生命,称为“劝勉死”。

因此,在进行临终关怀时必须特别小心,不应该劝导临终的病人说:“你今生行善积德,多作善业,

死后定能往生善趣、往生天界或往生某某世界。天界或某某世界,有享不尽的自在快乐”之类的话题。因为这类话题是在赞叹死亡,赞叹死后的美好。

同时,也不应该对临终的病人谈论“生命毫无意义,你不要执著生命”、“人生充满痛苦,你不要执著人生”之类的话题。

因为这些话题是在鼓励他放弃生命,劝勉他早点死亡。假如临终者因为你的这些赞叹或劝勉,而放弃生命的话,你将难逃杀人之责。 

同时具备以下五项条件即构成杀人:一、对方是人;二、知道对方是人;三、想要对方死的意图;四、付出努力,包括口头上的赞叹死、鼓励死;五、对方因此而死。 

具足这五项条件者就是杀人。其中第三条“想要对方死的意图”,巴利语mara.àdhippàya。mara.a是死亡,adhippàya是意图。

无论你希望对方没有痛苦地死、希望对方安乐地死,还是希望对方早点死,都算是意图对方死。

佛教不会赞成安乐死,安乐死也属于杀人!因此,进行临终关怀者要很谨慎。 

同时,堕胎或鼓励他人堕胎也是杀人,因为胎儿已经有了生命,只要故意把它打掉,就是杀人! 

虽然不恰当的临终关怀,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杀人,但大家也没必要对临终关怀望而却步。其实,还是有很多方法可以进行临终关怀的。 

1.劝导放下对眷属、财产等外物的执著,但不要劝勉放弃生命。可以这样劝导: 

“钱财都是身外物,生不带来,死带不去,不要执著它们。”“儿孙自有儿孙福,不用再为子孙操心、牵挂了。”

尽可能劝他,放下对身外物的贪恋执著,只要不涉及让他放弃生命就行。 

2.提醒他忆起曾做过的善行。中国古代有种做法,是把自己所做的坏事、错事记下来,以提醒自己不要再犯。

这种做法的原意是好的,但弄不好却可能会导致追悔,对以前的过错耿耿于怀。

古印度有一种很好的习俗却与此迥然不同,即一个人做了善事之后记下来,把昨天做的善事记下来,

今天做的善事也记下来,临终的时候,叫他的亲戚朋友宣读这些善事,以提醒他曾经做过的善行。

当临终之人,忆起他曾经做过的善业,并感到高兴的话,将有可能在下一世投生到善趣。

现代社会更加方便,有相机、录影机,可以在他平时做布施、供养僧团时记录下来,在临终的时候播放给他看,并提醒他要为此而心生净信,这是一个很好并值得推广的办法。

如果临终者因为忆起这些善业而心生净信,并以此善业和净信心去世的话,他下一生必定能投生到天界或人界。

即使不是在临终的时候,我们也应当经常把做布施、积善业等的相片或录像拿出来看,每看一遍,都为此感到欢喜,这也是随喜功德。

对自己曾经做过的功德善业感到欢喜,也是一种随喜的善业,我们应该多做这些善行! 

特别提醒一下,千万不要在临终者面前,提起会让他感到后悔的事情,这实际上是在害他,他将有可能由于追悔而堕落恶趣!

临终关怀者,应当只提醒他,在以前曾经做过的种种善业功德。 

3.以他的名义做善事,然后让他随喜。例如:以他的名义去供养佛教僧团,然后在他的面前,赞叹僧团的清净、殊胜、圣洁;

使他生起净信心,同时提醒他,应该对所做的这种善业功德,感到高兴,这就是随喜的善业。

就好像索那尊者的父亲一样,他只是在临终时,随喜把鲜花供养给佛塔这一点的善业,而投生到了天界。

佛陀说过,供养佛教僧团的功德是不可估量的。虽然我们所供养的物品可能很少,或者价值微不足道;

但是,因为所供养的比库僧团,是一个强大、殊胜、崇高的所缘;所以我们的功德,会因为所缘的殊胜而变得强大。

如此,我们可以用临终者的名义供养僧团,以布施所缘的殊胜,而使临终者的善业变得强大。

不过,替他做了善业之后,一定要让他知道,提醒他并让他随喜!无论做任何善业,都必须由善思来完成。

假如替他做了善业,而对方却毫不知情,那对他是没有什么帮助的。

以临终者的名义做善事后,要告知对方,让他随喜,如果他对这种善行感到欢喜,将有可能投生到人、天善趣。 

4.教导他禅修业处,如佛随念、入出息念、修习慈心等。

一般临终者的心是很弱的,此时许多过去的不善业,会像翻旧账一样趁机成熟,此时给他一个能让内心平静的所缘,是很有必要的。

你可以把佛陀像,安放在他面前,并提醒他看着佛像。所有的佛陀像,必定是安详、寂静的,只要他看到佛像能心生欢喜,就能获得内心平静。

此时,你可以在他面前赞叹佛陀的功德,例如念诵:Iti'pi so Bhagavà arahaü, sammàsambuddho,vijjàcara.a-sampanno, sugato, 
lokavid., anuttaro purisadammasàrathi, satthà devamanussànaü, buddho, bhagavà'ti.... 

“彼世尊,亦即是阿拉汉、正自觉者、明行具足、善至、世间解、无上调御丈夫、天人导师、佛陀、世尊。” 

念诵完再作解释,或者讲一些佛陀的故事,让他对佛陀生起净信心,让他的心忆念着佛陀,就像‘昔不施’婆罗门的儿子精致耳环一样。

即使像那只青蛙,只是听取佛陀的声相,也都可以投生到天界,更不用说作为人了。

如果临终的时候忆念起佛陀,即使不能出声了,只是静静地看着佛像,也都是很好的!

因为佛陀是极可爱所缘,所以哪怕只是看着佛陀像,内心都可以很快得到平静。

对于临终者来说,他的心更需要平静,把佛像放在他面前,提醒他看着佛陀,忆念着佛陀的功德,让他平静、欢喜地去世。 

如果你还懂得其他的禅修方法,也可以教教他,例如教他专注呼吸、散播慈爱、专注三十二身分等。

假如临终者的身心太虚弱,纯粹教他用意门去思惟不一定管用,此时教他修佛随念,也许会更容易操作一些。

你可以借助佛陀的图像,同时用音声赞叹佛陀的功德,通过颜色、声音所缘(目标),对眼门、耳门的撞击,来强化他的内心。 

教导临终者禅修业处,是很好的!如果一个人在修行当中去世,他下一生的结生心、有分心和死心的所缘,都是禅修业处。

如果一个人在禅修当中去世,他在下一生,将有机会继续修行佛法,而且想要证得禅那、圣道、圣果都容易。

为什么呢?取禅修业处为所缘的心,通常是三因善心。一个人在禅修中去世,他的临死速行心也是三因善心,而下一生的结生心则是三因果报心。

以三因果报心结生,可以使他在下一生中修行容易成就。因此,报父母恩的办法,除了让他们今生丰衣足食之外,更好的方法是能让他们下一辈子幸福快乐。

父母健在的时候,应该以他们的名义替他做善事,然后记得让他随喜。当然,在他们去世之后,还是可以继续以他们的名义做功德、布施等,然后回向给他们。 

5.诵经、说法等。可以请僧众来为临终者诵经,例如念诵《护卫经》《大念处经》等,或者为临终者说法开示,让其心生欢喜。

有很多临终者也会昏迷不醒、神志不清,或者情绪波动、精神恍惚等,此时,可以在其旁边或房间内播放《护卫经》等的录音,让周遭的气氛变得详和,让患者的内心获得平静。 

如果我们真心希望自己的亲戚朋友快乐,希望他们放心、安心的话,在他们临终时和去世后嚎啕大哭,是没有用的。

作为孝顺的儿女,当然希望父母晚年衣食无忧。然而,即使你现在很孝顺,每个月给他们几千元、几万元,让他们安享天伦,但这样能维持他们多少年的幸福快乐?

临终关怀,可以说是人生最后关头的临门一脚。通过适当的临终关怀,能够让他们投生天界,他们不再需要那么辛苦地工作,

不需要奔波劳碌,都能居住宽广的宫殿,享用美味的食物,过着快乐的生活,而且容颜美丽光明,寿命极为漫长。这是更殊胜的孝顺和报恩。 

尽管临终关怀很重要,但总有点“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意味。

更好的办法,是在我们还健康的时候,确立对三宝的信仰,相信三世轮回,相信业果法则;

多思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树立正面、积极的人生观,接受有生必有死的现实;

相信死亡并不意味着断灭,而是迎接另一个新生命的开始,要随时为死亡的到来,做好心理准备。

另外,我们平时更需要多做善事,习惯于持戒与禅修,积累强大的、善的惯行业,为未来的生命旅途,做好充分的准备。
摘自玛欣德尊者的开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