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国藩用人者三大素质:诚心、智慧、度量;让人死心塌地跟你干

 昵称M5233 2018-10-12

曾国藩是一个善于用人的人。曾国藩本人的作战指挥能力并不高,他打仗时“用将则胜,自将则败”,但奇怪的是湘军将帅都对他毕恭毕敬。李鸿章曾非常感慨地说:“过去我跟过几位大帅,糊糊涂涂,不得要领,现在跟着曾帅,如同有了指南针。”

为什么那么多的人都乐意为曾国藩所用?曾国藩身上到底有哪些过人之处呢?原因就是曾国藩懂得用人之法。

曾国藩用人者三大素质:诚心、智慧、度量;让人死心塌地跟你干

曾国藩智慧

用人先要有知人之明

用人恰不恰当,关键在于对人才的把握是否正确。曾国藩知人识人的能力很高,就连对手石达开也说曾国藩虽然不擅长打仗,但在战略谋划和识拔人才方面却几乎没有什么漏洞,薛福成也说曾国藩“知人之鉴,超轶古今。或邂逅于风尘之中,一见以为伟器;或特色于形迹之表,确然许为异才”。

咸丰八年(1858年),曾国藩率湘军收复了九江,这对李鸿章来说,真是一剂强烈的兴奋剂。倒不是因为湘军的这点胜利对他有多少鼓舞,而是因为湘军统帅曾国藩同他有师生关系。李鸿章认为他一旦投奔湘军,曾国藩一定会另眼相看,委以重任。于是,便离开了镇江,昼伏夜行,抄近路,避村舍,绕过太平军的营地,赶往九江,投奔曾国藩,希望能够得到曾国藩的重用。

曾国藩用人者三大素质:诚心、智慧、度量;让人死心塌地跟你干

然而,事情并不像李鸿章想象的那么顺利。李鸿章满怀希望地赶到九江后,曾国藩借口军务太忙,没有见他。李鸿章以为曾国藩只是一时忙碌,几天之内一定会召见自己,谁知他闲住了一个月,却没有得到一点接见他的消息,他心急火燎,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李鸿章得知与自己有同年之谊的道光丁未科进士陈鼐在曾国藩幕府中,陈鼐也任过翰林院庶吉士,与自己又是同僚,就请他去试探曾国藩的意图。

既然李鸿章是曾国藩的得意门生,那曾国藩为什么要如此的冷落他呢?这实在令人费解,陈鼐也不明白,便对曾国藩说:“少荃(李鸿章)与老师有门墙之谊,往昔相处,老师对他甚为器重。现在他愿意借助老师之力,在老师门下得到磨炼,老师何以要对他拒之千里呢?”

曾国藩用人者三大素质:诚心、智慧、度量;让人死心塌地跟你干

曾国藩智慧

曾国藩冷冷地回答说:“少荃是翰林,了不起啊!志大才高。我这里的潺潺溪流恐怕承载不了他这样的巨舰,他何不回京谋个好差事呢?”陈鼐为李鸿章辩解说:“这些年,少荃经历了许多挫折和磨难,已不同于往年少年意气了。老师不妨收留他,试一试他,再做留与不留的决定。”曾国藩这才会意地点了点头,就这样,李鸿章终于进了曾国藩的幕府。

其实,曾国藩并不是不想接纳李鸿章,而是他知道李鸿章心高气傲,如果不磨掉他的锐气,磨圆他的棱角,将不利于他的成长。这大概就是曾国藩培养学生的一番苦心吧。李鸿章进入曾国藩的幕府后,曾国藩果然又对李鸿章的棱角着意进行了打磨,使他的锐气和傲气消磨了大半,最终成为晚清政府继曾国藩之后的一大顶梁柱。

识人塑才之术

曾国藩在谈到用人时曾经说,要广收、慎用,特别注重对人才的考察,在深度了解、确有把握后再结合实际情况委以重任,对可堪大用之人则考察更细、更久。

适当磨砺以产生更强的韧劲、忠诚度与进取心。

曾国藩用人者三大素质:诚心、智慧、度量;让人死心塌地跟你干

曾国藩在谈到用人时曾经说,要广收、慎用。的确,对于人才的使用,曾国藩是很谨慎的。为了掌握人才的基本情况,曾国藩十分强调对人才的考察,认为考察是用人的基础。对于前来投效的人,曾国藩认为可用的,就先发少量的薪资,把他们安顿在幕府,然后亲自接见,暗中观察。等到感觉了解得比较深,确有把握的时候,再根据实际情况,保以官职,委以重任。对于那些他认为可以大用的人,考察就更细致,时间也更长。

由于曾国藩特别重视对人才的考察,所以他对于人才的特点也总是了如指掌。这就为他用人一般不出问题提供了保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