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曾国藩手下总是人才济济?他在一封密信中透露了两条心法!

 芳草屋845 2019-01-03

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陈云,在1939年抗日战争艰难时期,提出了“抢夺知识分子”的口号,他说:抢夺知识分子是抗战中的大斗争,谁抢到了知识分子谁就抢到了胜利!

“对于知识分子,我们要抢”

战争时期,对人才的渴望、迫切,一个“抢”字已然表明一切,过多的赘述无异画蛇添足,好似西王母的裹脚布。

历史上各个朝代,都离不开对人才的摘选和任用,孙中山先生曾总结道“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尤其身处乱世,麾下人才数量更成为最强势的核心竞争力,往往是决定大势成败的重要因素。所以如何察选人才,就成了智者必备的技能!

关于人才策略,被后人誉为“半圣”的曾国藩,特精此道。

为何曾国藩手下总是人才济济?他在一封密信中透露了两条心法!

众所周知,曾国藩从京城空降到地方创办湘军,是没有得到咸丰任何后备支援的,无人无钱,只有孤零零一人。

那他是凭什么从一无所有的保安队长,在短短数年间就打造了一支战斗力超过八旗绿营的虎狼之师呢?

其实就俩词儿:“识人”“用人”

欲扶持礼教,澄清吏治,其要端在人。这是曾国藩对人才的看法。

曾国藩的成功与麾下人才济济有非常紧密的联系。论带兵打仗,曾国藩是文官而非武将,自然不如下属;论才略智谋,曾国藩天生愚钝,所作大多决策都是与麾下幕僚商议而出,也并非全出个人。

尤其初到地方之时,无人无钱无权,还身负练兵救国重任,他能快速在地方官场立足,也多亏了其招揽的人才。

至于招揽人才的方法和策略,曾国藩在中年一封密奏中也透露过一二,我们今日就来深入了解一下,看看“半圣”的眼光,到底和普通人有何不同!

为何曾国藩手下总是人才济济?他在一封密信中透露了两条心法!

一,转移人才之道。

然欲人才皆好学,又必自我皇上以身作则,乃能操转移风化之本。臣考圣祖仁皇帝之后,勤学好问,儒臣逐日讲讲,寒暑不辍,万寿圣节,不许间断,三藩用兵,亦不停止。召见廷臣,辄与之往复讨论,故当时人才济济,好学者多。至康熙年间,博学伟才,大半皆圣祖教育而成就之。

这是曾国藩给皇帝的一封密奏,乃是谏言,说的就是招揽人才的策略。

其实这段话主要讲的只有八个字“勖之以学,以身作则”。举了康熙皇帝的例子,鼓励天下学习之风气,以身作勤学好问之则,无论是皇帝生日还是出兵打仗,都不得间断,所以当时天下人才济济。

这段话看似是曾国藩在“规劝”皇帝如何察选人才,跟他本人一点关系都没有,可事实上真是这样吗?

莫不要忘记,对别人说的话也是自己的心中观点,如自己对此观点无深刻理解,有如何能教授与人?

我们来看看曾国藩的亲身实证。

为何曾国藩手下总是人才济济?他在一封密信中透露了两条心法!

曾国藩初到湖南官场组建湘勇(湘军前身)的时候,拿到的不过是一个团练大臣(治保主任)的头衔。

他上任时乃是在家丁忧期间,相当于停了在朝中的二品官位,到地方时无京官儿身份加持,就不过是一个芝麻小官。

他如何起事的呢?

曾国藩在刚到地方期间,要钱没钱,要权没权,处处行事掣肘。按正常人的逻辑,多数是要放弃的,但曾国藩不同,他是一个干事儿的人,只会为成功找方法。既然自己独木难支,那就找人帮忙!

第一个人是谁呢?

左宗棠!

左宗棠可不是一般人,非常有才华、有能力,可以一己之力保一省维稳。但有才的人通常都有些性格怪癖,比如狂傲,自负,对人爱搭不理等等。

按常理说,曾国藩在他眼里又笨又蠢,丝毫不对胃口,也没有一点让他佩服的潜质,怎么可能“屈尊”帮他呢?

曾国藩还就真做到了,见面之后往来几次书信就把左宗棠拿下。用的就是“勖之以学,以身作则”这招。

曾国藩找到好友张亮基(湖南巡抚),让张亮基把左宗棠(师爷)引荐给自己。三人见面之后,茶桌上仿佛成了左宗棠一人的天下,气势上压了曾国藩张亮基不只一头。

张亮基对左宗棠的行为早就习惯了,自己也乐得做个甩手掌柜,只是偶尔替曾国藩说说话,并无过多言语。

曾国藩则趁着张亮基给他创造的继续,迅速施展“勖之以学”大法。对湖南官场之事,对天下局势,甚至对自己练兵之事,事无巨细,皆请教左宗棠,态度中肯虔诚,让左宗棠为之侧目。

左宗棠是看不上曾国藩的,但决定帮助曾国藩,是欣赏他身上的两点。

第一,就是求学的这股精神头儿。要知道左宗棠自身狂傲,也是个非常讲面子的主儿,向他求教通常都会满足他的虚荣心。

但曾国藩与常人有些不同,在其身份。曾国藩是正经的京城二品侍郎,乃掌管文化、外交、教育的副部级干部。

在常人看来,一个二品官对一个如同虾米一样的小师爷俯首帖耳,虚心请教,多少有些令人震惊,但曾国藩做得出。

为何曾国藩手下总是人才济济?他在一封密信中透露了两条心法!

“勖之以学”在什么情况下最能俘获人心?

还有比“不耻下问”更有小的吗?

此“下”非能力,乃是地位。这样的地位落差,会给人心理一种极大的满足感。好比企业管理中的案例,正常领导会问员工“这个方案怎么样?”,而优秀的领导则会换一种方式说“对此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两句话,意思相同,但给人的感觉不同,故而收效也不同。

第二,左宗棠在张亮基处听说过曾国藩的大名,他果真如日记中所写,对自己严格要求,处处反思自己的毛病,甚至以圣人的心态标准去要求自己。

左宗棠看在眼里,但以其狂傲的性子,没有表露出对曾国藩的欣赏一面,更多的是在于朋友的信中有过提及,而且为数不少。

曾国藩在得到左宗棠帮助以后,就相当于打通了地方实权,从此开始平稳迈出了第一步。

二,培养人才之方

关于培养人才,曾国藩写了千八百字,实在太长,就没必要再说了。后人把这段话总结成四个要点:

曰教诲,曰甄别,曰保举,曰超擢。这四点,在曾国藩的创办湘军的过程中实例非常多。

如教诲,曾国藩在办湘军时,手下招揽众多幕僚。曾国藩与常人不同,他办幕府用的是皇帝套路——考试。

曾国藩入翰林后时通过考试走上了十年七迁的第一步,被道光越级提拔,所以他把这个优良传统放到了自己的幕府。

曾国藩会固定时间给幕僚讲学,然后命题作文,像个正儿八经的老师一样。一方面是查缺补漏增强幕府实力,一方面注重提升幕僚个人能力。

最有意思的是“教育”李鸿章。李鸿章刚入幕府时喜欢睡懒觉,曾国藩说过几次,李鸿章也不长记性,后来曾国藩放出了杀手锏,他与幕僚在一起吃饭的时候,一桌人不动筷子,专等李鸿章睡醒。

李鸿章睡醒后,看到曾国藩及众幕僚还未吃饭,于是就多嘴问了一句“你们为何还不吃饭?”

幕僚回答“曾公说了,少荃不到不许动筷”。

这一句话让李鸿章羞愧难当,从此改掉了睡懒觉的坏习惯。

为何曾国藩手下总是人才济济?他在一封密信中透露了两条心法!

曰甄别,甄别人才也是曾国藩的强项。

曾国藩在长沙办民兵,遇到的最大阻力不是地方官场,而是地方军队绿营兵。绿营兵懒散成性,虽兵丁是汉人,但军官多是满人,满汉军官向来不合,曾国藩也没能逃过这个死结。

在湘勇与绿营共同抵抗太平军进攻长沙时,绿营兵多数将领不作为,但有一人比较例外,奋力抗敌,曾国藩很是欣赏。

这人就是“塔齐布”,是一位满人军官,四品小官儿,权力不大。曾国藩见此人识大体,也就帮了塔齐布一把。

曾国藩上奏咸丰,让咸丰撤掉了绿营副将清德(清德也是满人,副将也是从二品,跟曾国藩同级,在当地军队的地位中仅次于提督),然后推举塔齐布接任副将之位。

果不其然,塔齐布对有知遇之恩的曾国藩也非常敬重,事事卖力,成为晚清湘军名将。

什么是甄别,这可能算其中之一例子。

曰保举,这个就更多了。

曾国藩对人才,非常爱惜,甚至不惜贬低自己来拔高下属。他在给咸丰的保举奏折中,最常见的一句话就是“XX之才胜臣十倍”,这句话用了不知多少遍。

如湘军著名将领彭玉麟,一代枭雄胡林冀等人,都曾被曾国藩如此向咸丰保举过。

这样扬人抑己的领导,岂能不叫人为他其卖命?

曰超擢,关于越级提拔这事儿,曾国藩前期是没有做的。因为咸丰为了控制曾国藩,只给了曾国藩升营官的权力,很少能有破格提拔的事儿发生。

不过在曾国藩的影响下,很多人都被咸丰越级提拔了。比如杨载福,在曾国藩刚建立湘军水师时还只是一个千总光杆司令,不过四年就成了提督,从七品一下升到一品封疆大吏。

所以杨载福等人也对曾国藩唯命是从,即便是曾国藩回家为父丁忧期间,他们也都事事听从远在千里外的曾国藩调遣,从不自作主张。

曾国藩常把一句话挂在嘴边:今日所讲求者,唯用人一端耳。

他是个非常聪明的人,自知一人之力难以在乱世成事,所以在用人方面特加用心,不拘一格降人才,善用各方人。做事也从来都不为私利,事事想着下属,故而有了那句话“利可众而不可寡”。

曾国藩之所以手下人才济济,层出不穷的为他效力卖命,跟曾的为人处世是分不开的。

所以,回想陈云的那句名言:对于知识分子,我们要抢。

你们有什么想说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