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了解地狱

 天地虚怀xia 2018-10-12
我们将要分享缅甸乌勒雷瓦达尊者,在去年2011年3月26号于印尼禅修营中的有关《天使经》的开示。

一般我们对天使的这个词认识是什么?不是那种有两个翅膀的。在词典里面有讲到,天使有两个定义,

第一个是神话中称天帝的使者,和西洋的安琪儿意思相同。另一个定义是在帝制时代,就是有皇帝的时代,尊称皇帝派遣的使臣也是叫天使。

我们今天提的天使,是皇帝派来的,这个皇帝是什么王?我们在开示中就会知道。是什么王派来的使臣,现在由乌勒雷瓦达尊者带领我们开始。

在开始的时候,尊者将给我们一场新的佛法开示,只有在印尼这个地方做过这场开示。尊者想问大家,喜欢不喜欢听天使的事?

喜欢听吗?还记得我们听“天神的三句话”吗?里面讲这些天神,是不用换衣服,又不用煮饭,又不用上厕所,他们也很有智慧,福报也很大。

如果我们喜欢听天神的事情,就表示通常我们都喜欢听有关于善趣的事,对吗?那么有关于地狱的事有兴趣听吗?不喜欢听?

可是无论怎样,我们今天将会谈到地狱。作为人类,我们知道了人间,最近我们也讲了“天神的三句话”,我们对天界有了进一步地了解。

但我们对于苦趣、对于地狱却了解不多,对吗?而我们曾经在那儿,有一段非常长的时间。

佛陀说:“对于放逸的人,四恶道是我们永久的家。”我们出生为人类,只是作为一个旅客而已。当我们身为旅客的时候,我们不会长期住在一个地方,当时间到了,我们就得回家。

当我们回到家,我们将会在那里面对什么状况呢?我们需要知道。由于这个原因,我们应该要了解地狱。

在还没有和大家分享之前,我想问大家一些问题。有没有任何人,会喜欢那些不可喜和可怕的东西?相信没有人。

我们也知道,每个人都想要可喜和好的东西。纵然人们都想要好的东西,可是人们不止对好的有兴趣,对于不好的也是有兴趣的。

这样说同意吗?当别人在讲你的好话的时候,你不想知道吗?想!当别人在讲你的坏话的时候,你不想知道吗?你没有兴趣知道他们在讲你什么吗?也想。

所以,通常我们都会好奇地想知道,那就是为何纵然我们想要好东西,但对于不好的也想知道一样。

虽然没人想要投生到地狱,但是我想,每个人都想知道有关于地狱及与它相关的课题,如地狱、地狱众生、死亡之王。

这里的死亡之王,指的是死亡王国的国王,就是阎魔王,以前古意叫阎罗,阎罗王是一样的,它是阎魔王,就是死亡之王,在英文是说king of death。

我们平常在民间的一些传说里,也有什么好像是死神的,因为不很清楚死神和佛陀所说的死亡之王是一样或不一样。不过我们这里就用死亡之王,就是指阎魔王。

今天晚上,我将尽力与大家谈有关地狱,以及与地狱有关的课题。我对地狱的兴趣是在印尼才升起的,从来没有在任何其他地方研究过地狱,只有在这个地方。

我阅读巴利的原典,阅读义注与附注。巴利义注就是commentary,是解释巴利原典的注释书。附注是sub-commentary,是解释义注的注释书。为了要更了解地狱的课题,我阅读了这些巴利经典,现在和大家谈这个课题。

佛陀说:“诸比库,我告诉你们这些,并不是我从别的沙门和婆罗门所听闻而来,我告诉你们这些,是我已经亲自如实知道,见到与发现的。”《中部》的《通品》指出,

当我们投生到地狱的时候,死亡之王会对我们的盘问。这部经的题目是《天使经》:一时,世尊住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在那个地方,世尊对比库们说:“诸比库!”那些比库应答世尊:“尊者!”。

世尊这样说:“诸比库,譬如有两间屋子的门口,以及一个视觉良好的男子站在其中央,看见人们进去和出来,以及来回往返。

同样的以清洁超人的天眼,我见诸有情死亡与再生,卑贱与尊贵,美丽与丑陋,幸运与不幸。如此我知诸有情,如何随着他们的业而去。

这些有情具有良善的身形,语形和意形,不诽谤圣贤,拥有正见,依正见而造业,在生坏命终之后,生于善趣、天界。

另外,这些有情具有良善的身形、语形、意形,不诽谤圣贤,拥有正见,依正见而造业,在生坏命终之后,生于人间。

但是,这些有情有邪恶的身形、语形、意形,诽谤圣贤,怀着邪见,依邪见而造业,在生坏命终之后,生于鬼趣。

或者,这些有情具有邪恶的身形、语形、意形,诽谤圣贤,怀着邪见,依邪见而造业,在生坏命终之后,生于畜生道。

或者,这些有情有邪恶的身形、语形、意形,诽谤圣贤,怀着邪见,依邪见而造业,在生坏命终之后,生于苦界、恶趣、堕处、地狱。”

这段经文,你们可以明白吗?我们都知道,什么是邪恶的身形、语形、意形,也知道什么是良善的身形、语形和意形。

我们要常常清楚地检查自己的身、口、意,是处于善的或不善的。可是,在这里大家听到这一组用词,诽谤圣贤或我们平常说诽谤圣者。

那么,在这里我们需要知道,谁是诽谤圣贤的人,谁拥有正见,以及谁依正见而造业。什么是诽谤圣者呢?

在《清净道论》里面说,起陷害的欲望,就是想要那种有想要陷害他的那种欲望,然后以指责他们的言辞,

或者以损毁他们的德行,来诽谤、谩骂以责备佛陀、独觉佛、圣弟子以及在家的入流等圣弟子。

在这里应当理解,如果说他们没有沙门法,他们是非沙门,那就是说他们以指责的言辞来诽谤。而如果说他们没有禅那或者解脱,或者道,或者果等,那就是以损毁他们的德来诽谤。

如果这些诽谤圣者的人,他们说佛陀、独觉佛或圣弟子、或在家圣弟子,说他们不是,如果诽谤或恶骂他们没有沙门法,他们是非沙门,这是他们诽谤的方式。

如果他们说佛陀、独觉佛、圣弟子或者在家的入流者,说他们没有禅那,没有解脱,没有道,没有果。这样是以损毁他们的德来诽谤,这是《清净道论》里面的定义。

《清净道论》里说无论是故意或无知而诽谤,两者都是诽谤圣者,那是重业,重如无间业,大家知道什么是无间业吗?就是它会在下一生立刻得报的业。

大家知道什么是重业吗?杀母,杀父,杀阿拉汉,出佛僧血,破和合僧,就好像未生怨王(音译),他杀了自己的父亲,

由于这个恶行,他累计了重业,这个是无间业,无间业的意思是在那期生命后,他将堕入地狱,没有人可以阻挡,没有人可以停止。

现在大家都听到无论是故意或者无知,两者都是诽谤圣者,那是重业,是升天和得道的障碍。为了明了这一点,以下有一则故事。

有一位长老和一位青年比库在一村中乞食,他们在第一家只获得一汤匙的热粥,长老因为他腹背的风感觉到痛,

他就想,这些粥对我有益,我应该在它冷之前便喝下去。人们搬来了一张木凳在门前的石阶,他就坐在那儿喝下了这甑粥。

那位青年的比库就感觉很厌恶,他说这位老师,让他的饥饿打败了他,他已经做了可耻的事。

然后长老往村中乞食回到寺院后,问那位青年比库:“贤者,你于教中有何建树?”也就是说,你在佛陀的教法之中有没有任何的立足点?你在佛陀的教法之中有没有稳固的立足点?

然后,那位青年比库说:“我是入流者。”就是初果圣者。然后那位长老怎么跟他说呢?

“然而,贤者,你不要为更高的道而努力,因为漏尽者已经被你诽谤。”所以,那位青年比库知道已经诽谤了一位漏尽者,因此他赶快向长老求忏悔,于是他的恶业得到宽恕。

一位诽谤圣者的人,即使他是单独一个人,他也要单独去见那位圣者。假如,他自己是上座的比库,他是比较殊胜的,他应该蹲坐而说。蹲坐,就是以蹲着的姿势而坐,说:“我曾说过这样的话,请尊者许我忏悔。”

假如,这位诽谤圣者的人是下座的比库,他应该向被谤者礼敬,然后蹲坐以这种方式求忏悔:“我曾说尊师这样的话,请许我忏悔。”

如果被谤者已经离开到别的地方去,他应该自己去或者派遣本门弟子去忏悔。所以,现在《清静道论》是告诉我们要怎样求忏悔。

假如,他不能自己去,也不能派本门弟子去,他应当去他自己所住寺院内的比库前求忏悔,向长者们行忏悔而说:“尊师,我曾经说某某尊者这样这样的话,愿那位尊者许我忏悔。”

假如那位圣者已经般涅槃了,怎么办?他应当去那般涅槃的床的地方,或者是去到他的屋所,到他的屋所而行忏悔。

当他这样做了之后,并不会有升天和得道的障碍,他的障业会得到宽恕,所以现在我们知道,谁是诽谤圣者的人以及怎样求忏悔。

那尊者也曾经说过,我们是不容易知道谁是圣者的,因为圣者往往他们都是少欲知足的人,他们也不会去炫耀自己。

但比库跟比库之间他们是可以说的。可是通常,有时候即使是问,他们也不会说。这是因为,圣者一般都是少欲知足的。

人们避免做某些事情有时候是出于害怕,一面为害怕不敢做哪些事情,有时候由于害怕在地狱受苦,或者害怕在恶趣受苦而避免去做一些事情的话,那也是好的。

更好的心态是什么呢?是我们应该对任何人都保持自己的善念,不能这样想:你是尊者,我不敢。你不是尊者,就可以了。

无论别人是好的、或者是不好的,我们自己要一直都保持自己是好的,要保持自己的善念,这样假如我们尽自己的最大的能力做善,保持自己的善念,我们就不会为任何的行为而受苦。

刚才我们有说,具有邪恶的身行语行意行,诽谤圣者,因怀着邪见而造业。什么是怀着邪见呢?就是拥有颠倒的见叫做怀着邪见。

那么,什么是因邪见而造业呢?就是那些因邪见而造种种业的人,也是那些怂恿别人,以邪见为根本而造身恶业、语恶业和意恶业的人。

诽谤圣者是极当受谴责的,就是说诽谤圣者是大罪。因为它是重业,是大罪过,大过失。诸如无间业,佛陀曾经在经典里面也有讲:

当我们具有邪恶的身行语行和意行,其实身语意都包含了诽谤圣者在里面,因为诽谤圣者是属于口业,然后邪见是属于意业,

可是因为诽谤圣者和邪见是大罪,所以佛陀讲具有邪恶的身行语行和意行,诽谤圣者,怀着邪见,佛陀特别指出来,是因为这两者都是很大的罪。

在经典里面佛陀也曾讲过:“这个如戒具足,定具足,慧具足的比库,能于现在世而证圆满阿拉汉果。同样的,我说如果诽谤圣者的人不舍弃那样的言语,不舍弃那样的心,不舍离那样的见,他必定堕入地狱。就像被运载而置放在地狱一样。”

一个诽谤圣者的人,若他不舍弃那样的语言,不舍弃那样的心,不舍离这样子的见,他必定堕入地狱。就像被那些狱卒抓着他到地狱那里去一样。


我们继续讲《天使经》。佛陀讲了什么因缘导致到人间或天界,什么因缘导致他到畜生道,鬼趣,地狱。然后,佛陀接下来说,当众生出现在地狱的时候,

狱卒会抓着他的手臂,并且带到阎罗王面前说:“大王,此人对母亲不敬,对父亲不敬,对沙门不敬,对婆罗门不敬,不恭敬族中的长者,且让大王下令惩罚他。”

所以大家知道,当我们出现在地狱的时候,地狱的狱卒会抓着我们的手臂去见阎罗王。这不是我说的,而是佛陀说的。

然后,阎罗王就向他盘诘、盘问。盘诘的意思是查问,盘问是详细的查问。所以阎罗王向这位众生,盘问有关于第一位天使,阎罗王问什么呢?

“男子,你不曾见第一位天使出现在世间吗?”当你在地狱的时候,阎罗王问:“你不曾见第一位天使出现在世间吗?”你的答案是什么?

这是你准备你答案的良好时机。可是他说:“我不曾见,尊者”。他也是叫阎罗王bhante尊者的。

然后,阎罗王说,“男子,你不曾见幼小的婴儿躺卧在自己不净的屎尿之中吗?”你见过吗?大家也见过吧。那男子说:“我见过,尊者。”

接着,阎罗王说:“男子,你不曾如此思维一个明智有念的男子,我也有生法,我无法避免生,那么我应当以身、语、意做善业”。这是阎罗王问他的问题。

当我们见到非常幼小的婴儿在躺卧的时候,他其实就是在提醒我们。我会出生,你也会出生,我还没有脱离再生,你也还没有脱离再生。

在未来你想要投生到哪里?假如你想要有好的投生机会,你应该以身、口、意行善。就像是那位婴儿在提醒我们一样。

因此佛陀说:‘他今天死。’可以没有人这样想的。通常见到婴儿什么反应。哦,我的儿子出世了,真可爱,真好,是不是这样?

所以,当死亡之王问那男子的时候,他怎么说?“我没有做到,尊者,我放逸”,接着,阎罗王说:“男子,由于放逸,你没有以身、语、意做善,他们当然将依你的放逸惩罚你。

然而,你这个恶业,并不是由你的母亲、你的父亲、或者你的兄弟、或者你的姐妹、或者你的友伴、或者你的亲属、或者沙门、婆罗门、或者诸天神所做,这个恶业,是由你自己所做,而你自己将会承受它的果报。”

在盘诘、盘问有关于第一位天使之后,阎罗王向他盘诘、盘问有关第二位天使。“男子,你不曾见第二位天使出现在世间吗?”大家知道第二位天使是谁呢?

那男子回答:“我不曾见,尊者。”接着,阎罗王说:“男子,在人间,你不曾见过男人或女人80岁、90岁或100岁,

衰老腰弯驼背,依靠拐杖身体摇坠而行,病弱,失去青春,牙齿脱落,头发变白,头发脱落,秃头皮皱,四肢长斑?”

那男子回答:“我曾见,尊者”。大家见过吗?很多,我们这里都有。接着阎罗王说:“男子,你不曾如此思维,一个明智有念的男子,我也有衰老法,我无法避免老,那么我应当以身、语、意做善吗?”

所以,当我们见到老年人,不止是80岁,甚至60岁70岁也有,在那时候就像是派了天使来提醒我们,有一天我们会像他们一样变老。

当我们年老时,我们就不能如愿的做善行,意思现在你还年轻,在还没有衰老之前,我们应当努力做善行。如:布施、持戒、修定、修观。

当我们见到老人,他们必须依着拐杖走路,牙齿脱落了,失去青春,头发变白,头发脱落,皮肤也皱了,那就像他们在提醒我们,我们老了,你也是会老。

我还没有脱离老,你也还没有脱离老,不要放逸,以这样的理解,那么我们最好能够以身、口、意行善。

可是,那位男子、现在的地狱众生却说:“我没有做到,尊者,我放逸了。”接着,阎罗王说;“男子,由于放逸,你没有以身、语、意行善,他们当然将依你的放逸而惩罚你。

然而,你这个恶业,并不是由你的母亲、你的父亲、或者你的兄弟、或者你的姐妹、或者你的友伴、或者你的亲属、或者沙门、婆罗门、或者诸天神所做,这个恶业是由你自己所做,而你自己将会承受它的果报。”

在向那男子盘问有关第二位天使之后,阎罗王接着向他盘问第三位天使:“男子,你不曾见第三位天使,出现在世间吗?”那男子回答:“我不曾见,尊者!”

接着,阎魔王说:“男子。在人间,你不曾见有男人或女人,生病、苦恼,及病重,躺卧在自己不净的屎尿之中,由他人抬起,和被他人放在床上躺卧的吗?”他说:“我曾见,尊者!”

接着,阎魔王说:“男子,你不曾如此思维,我也无法避免病,那么,我应以身、语、意做善吗?”

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我们会对自己的青春感到自豪;当我们健康的时候,我们会对自己的健康感到自豪。

所以,在我们见到病人的时候,就像他在提醒我们:我会病,你也会病;我无法脱离病苦,你也还没有脱离病苦。

那么,在你还没有生病之前,你最好能以身、语、意做善,就像他们在提醒我们。可是,当阎魔王跟他说出来之后,

那个地狱众生说:“我没有做到,尊者!我放逸。”接着,阎魔王说:“男子,由于放逸,你没有以身、语、意做善,他们当然会因你的放逸而惩罚你。

然而,你这个恶业,并不是由你的母亲,或者父亲、或者兄弟姐妹、或者你的友伴、或者你的亲族,或者沙门、婆罗门、诸天神所做。这个恶业,是由你自己所做,而你自己将会承受它的果报。”(待续)

我们听闻了阎魔王和地狱的狱卒,谁是阎魔王?巴利义注里说,他是死亡之王,他有一座天宫,就是天界的宫殿。有时他住在天宫,享受天乐。

有时,他承受他的业报。可他是一位公正的国王,是公正的君王。其实有四位阎魔王,在地狱的四个门,各有一位。所以,有四位死亡之王。

接下来,是否有地狱的狱卒呢?真的有狱卒吗?为什么他们会在地狱?他们是不是地狱众生?他们在那儿做什么?

有些人说:“没有狱卒在地狱里的,只有地狱众生的业,呈现为狱卒的相,而折磨他们。”可是,这个观点被阿毗达摩论藏推翻。

根据佛陀教导的阿毗达摩的义注里说:确实是有地狱的狱卒在里面。复注说:‘假如没有狱卒在地狱里,将不会出现地狱的苦,因为他们在那儿折磨、惩罚,和带来苦。’

另一个问题,这些地狱的狱卒是不是地狱众生?又或者他们不是地狱众生?复注里面说:‘假如他们是地狱众生,他们将注定像其他地狱众生一样受苦。

假如他们是地狱众生,他们就不能对其他的地狱众生施加刑罚。而地狱众生与狱卒之间,就无法区分了。’

所以地狱里的狱卒,并非是地狱众生。地狱众生和狱卒的外貌,是极度不同的,是完全不同的。

假如他们在体力上、在体形上、在身体的大小和外貌上没有差别的话,他们就不能令地狱众生感到害怕。

狱卒为什么会出现在地狱里?他们又不会像其他地狱众生那样受苦?可是他们却出现在地狱里?那是因为他们的业报。

他们出现为饿鬼,或者是巨大丑陋的怪物。狱卒的脾气是很暴躁的,很残忍。他们是很喜欢恶行,他们会陶醉于看见他人受苦,而出现为地狱的丑陋巨大的怪物。

所以,我们在这里再重复,就是地狱的狱卒的脾气很暴躁,残忍,喜欢恶行,陶醉于看见他人受苦,就是看见他人受苦,他很开心。

而出现为地狱的丑陋巨大的怪物。他们会出现为一只大乌鸦或是一只大狗等等,在地狱中施刑折磨地狱众生。


也许有人会问:“地狱的狱卒,不会被一直在熊熊燃烧、灼热的地狱之火烧毁吗?他们不会被一直在熊熊燃烧、灼热的地狱之火烧死吗?”

巴利义注说:‘由于业报,他们不会被地狱之火所烧毁。因为他们在那里,并不是受地狱之苦。他们在那里,只是负责监管和折磨其他的地狱众生。’

复注也说:‘就像神通是超越想象和逻辑思维的,业的力量也是一样,由于地狱之火不会烧到访地狱的马哈摩嘎喇拉尊者,所以地狱的狱卒也是一样。

由于神通的力量,马哈摩嘎喇拉尊者没有被烧毁。同样的,由于业的力量,地狱的狱卒也不会被烧毁。那是因为神通和业力不可思议的缘故。’

我们回到这部《天使经》,想知道第四位天使是谁吗?这个不容易猜到,在开始时佛陀就说,他以清净超人的天眼,可以知道、见到有情怎么随着他们的业而去。

佛陀可以看到,若具有良善的身行、语行和意行,不谤圣贤,拥有正见、依正见而造业的人,他们可以投生到天界或者人间。

若具有邪恶的身行、语行和意行,诽谤圣贤,怀着邪见、依邪见而造业的人,他们会投生到鬼趣、阿修罗、畜生,或者是地狱。

接下来,佛陀就谈到,如果说有情投生到地狱的时候,狱卒就会抓着他的手臂去见阎魔王。

然后,阎魔王就会盘诘、盘问他有关于天使的一些问题,比如说看到天使之后,他有没有想到要造身、语、意的善业?

我们谈了第一位天使是出生,婴儿代表了出生;第二位天使是老人,老人代表了衰老;第三位天使是病人,代表着疾病。

在向那男子盘诘、盘问有关第三位天使之后,阎魔王继续向他盘问:“男子,你不曾见第四位天使出现在世间吗?”

那男子(现在的地狱众生)回答说:“我不曾见,尊者。”

接着,阎魔王说:“男子,在人间,你不曾见盗贼、罪犯,被诸王捕捉而对他行种种刑罚?”(请留心,接下来我们将要谈有关于在人间犯罪的人会遭受到的种种刑罚)

鞭打他,杖打他;截断他的手,截断他的脚,截断他的手脚;截断他的耳朵,截断他的鼻子,截断他的耳朵和鼻子;打开他的头骨,投一颗热铁球入脑中,以便烧之沸溢;

剥去他的头皮,插一支棍入他口中,以便将口打开在口里起火放爆致充满血,如吞噬太阳的罗睺之口;以火蔓包裹他全身,烧烤他的手;从他的颈部至下怀,剥他的皮,剥他从颈部至腰部的皮,从腰部至下怀的皮,就像一件树皮衣;

将他的两肘和两膝挂着铁环,用铁棒贯通之,再用四根铁棒架起来,于地上不能动;焚火于身体四周,他就像被火围绕的羚羊,这叫羚羊刑;用肉钩将他的皮、肉和筋拉下来,将他的肉节节切断成小肉块,就像钱币的形状,这叫做钱刑;

用铁枝的尖端打他全身,再以碱水撒在伤口上;以铁棒刺穿两耳;将他穿转,就像扭转门栓一样;将他的骨头打碎,用热油灌注他的全身;令狗狼吞虎咽的咬他;活活穿刺他,用刀斩下他的头。

这时,阎魔王问那男子: “有没有见过这样子的人?”他回答:“我见过,尊者。”

其实,有些禅修者在修无色界禅的时候,就会思维欲界和色界的过患,我们这个色身需要遭受32种刑罚,这个就是佛陀在经典里面讲到的。古时候的一些人所遭受的刑罚,这叫做人间地狱。

接着,阎魔王说:“男子,你不曾如此思维,一个明知有念的男子,那些作恶业的人,尚且在现在世遭受如此种种刑罚,未来将会怎么样呢?那么,我应以身、语、意造作善。”

那男子说:“我没有做到,尊者,我放逸也”。然后,阎魔王说:“由于放逸,你没有以身、语、意造作善,他们当然会因你的放逸而惩罚你。然而你这个恶业,

并不是由你的母亲、或者你的父亲、或者你的兄弟,或者你的姐妹、或者你的友伴、或者你的亲族、或者沙门婆罗门、或者诸天神所做,这个恶业是由你自己所做,而你自己将会承受他的果报。”

向他盘问有关第四位天使之后,阎魔王向他盘问第五位天使:“男子,你不曾见第五位天使出现在世间吗?”他回答:“我未曾见,尊者”

接着,阎魔王说:“在人间,你不曾见过死去一天、两天、三天,肿胀、青淤、流脓的男人或女人吗?”他说:“我曾见,尊者”。

接着,阎魔王说:“男子,你不曾如此思维,一个明知有念的男子,我有死法,我无法避免死,那么我应以身语意作善呢?”他说:“我没有做到,尊者,我放逸也。”。

接着阎魔王说:“男子,由于放逸,你没有以身语意作善,他们当然将会因你的放逸而惩罚你。然而,你的这个恶业,并不是由你的母亲、或者你的父亲、

或者你的兄弟,或者你的姐妹、或者你的友伴、或者你的亲族、或者沙门、婆罗门、或者诸天神所做,这个恶业是由你自己所做,而你自己将会承受他的果报。”

所以说,见到尸体,其实就好像派遣天使来告诉我们‘我会死亡,你也是,你也是会死亡的’,就像尸体告诉我们‘我还没有脱离死亡,你也是,你也还没有脱离死亡’。

死亡并不是那么简单,死亡并不代表结束,死亡之后还有某些东西在等待我们。因此,在我们还没有面临死亡之前,

在见到尸体的时候,它是在提醒我们:‘我会死亡,你也会死亡。我还没有脱离死,你也是还没有脱离死。’

还有另一个重点是:现在我已经死了,我不知道将来我将会在哪里出世。当你死亡时,假如你不知道你自己将会投生到哪里,那是一种危险。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那么容易面对危险,除了那些在事前有所准备的人。

所以,现在大家听到了:第一位天使是婴儿,第二位天使是老人,第三位天使是病人,第四位天使是遭受刑罚的人,第五位天使是死人。

死人和婴孩是有关联的,在我们去世之后,我们将会投生到哪里?假如我们要投生为人间的婴孩,我们不能疏忽于做善行,他就像在提醒我们一样;

假如我们不要再遭受死亡之苦,我们必须证得不死(涅槃),就像尸体在提醒我们。假如你不想再遭受死亡之苦,你应该努力体证涅槃(不死)。

而地狱众生却说:“我没有做到,尊者”。当阎魔王向他盘诘、盘问有关第一位天使、第二位天使、第三位天使、第四位天使和第五位天使之后,

阎魔王所得到的答案是:“我没有做到”、“尊者,我放逸也”。那么,阎魔王将怎么样做呢?在向那男子盘诘和盘问有关第五位天使之后,阎魔王保持沉默。

其实,阎魔王是在帮助我们的。他问:当你见到第一位天使的时候,你有没有做任何善业?当你见到第二位、第三、第四天使的时候,你有没有做任何善业?等等。

所以现在我们知道,阎魔王是怎样向地狱众生盘诘、盘问有关于天使的。这些事不是我说的,而是佛陀说的。

那么,在这里应当要问一个问题:是否所有地狱众生出现在地狱的时候,都会被阎魔王盘问?谁能获得这个机会?谁不能呢?

在义注里有讲到,如果以很多恶业而出现的众生,其实他是立刻遭受地狱之苦的。就好像在人间,如果他是手上就拿着被偷黄金的贼,是会立刻受到惩罚而不需要经过审问一样。

可是,如果一个以比较少恶行来到的众生,他将会被阎魔王查问,作为一种提醒。里面有说到一个有较少恶行的众生,可以自己忆起曾做过的善行,否则,他将会被阎魔王所提醒。

因此,阎魔王被视为是一位公正的君王。在之前,我们或许都会讨厌死亡之王,所以现在不需要讨厌他了。

义注给了一个例子:有一个男子名叫达米拉,当他作为人类时,他曾经虔诚地供养一块红布到佛塔(这佛塔坐落于斯里兰卡的苏玛那迪瑞斯的山顶上)。

虽然他曾做过这个善行,但由于临终时一个不善的目标,他在死亡之后投生到地狱,然而他能忆起自己的善行。

他在听到地狱之火的声音,听到后记起曾供养过一块布给一座佛塔,而他立刻再投生到天界。

地狱之火的声音怎样的呢?吧嗒、吧嗒、吧嗒,这地狱之火的声音帮助他回忆起善行,因为有一个巴利字叫做‘吧嗒’,它的意思是布。

所以,请听一听这种“吧嗒、吧嗒”像是火焰的声音, 这就是地狱之火的声音。由于帮助了他回忆起善行,因为有个巴利字“吧哒吧哒”的意思就是“布”。

他是在听到红色地狱之火的声音:“吧哒吧哒”就记起他曾经虔诚的供养过一块红布给一尊佛塔。

另一个故事是一位沙玛内拉的父亲曾经供养过一块布给他的儿子,当他听到地狱之火的声音“吧哒吧哒……”的时候,他回忆起善业的所缘,而后投生到天界。

所以,有些人可以自己忆起他们的善行。对于那些较少恶行,又不能自己忆起善行的众生,他们会被天使提醒。

有些是在查问第一位天使的时候就记起他们的善行,有些是在查问第二位天使之后才记起等等,对于那些甚至到了第五位天使仍然忆不起的众生,他们会被阎魔王所提醒!

有一个例子,就是有一位国王的大臣,他曾经供养过一瓶茉莉花到马哈竭迪亚的一座大佛塔,然后他回向功德给阎魔王。

在缅甸这个国家,当缅甸人在回向功德的时候,他们经常会回向给死亡之王阎魔王的。在印尼的时候,我也看到了这个机会,

所以要带领大家用巴利语做回向,过后就有翻译,在翻译的时候就说功德也回向给死亡之王,我们都需要这样子做。

这就是为什么你们需要听这一堂课的原因。我们需要这样子做,虽然曾经做过一些事,由于不善行的果报,在死亡之后投生到地狱。

再回到那位国王的大臣,当地狱狱卒抓住他的手臂见阎魔王的时候,由于那大臣不能自己忆起过去的善行,于是阎魔王检查那位大臣的业,

并提醒他过去的善行:“哦,国王的大臣啊!你曾经供养过一瓶茉莉花到马哈竭迪亚大佛塔,然后你回向功德给我”。

由于他回忆起,供养过马哈竭迪亚大佛塔那一瓶茉莉花,于是他再投生到天界!当死亡之王(阎魔王),看不到地狱众生任何善行的时候,他会保持沉默。

他默然是因为他知道,这位众生将会要承受极大的地狱之苦!所以现在我们知道,记得以前所做善行的重要性!

在缅甸帕奥禅林,我有一位弟子是一位比库,他有一个好习惯,会记录下他在生活中所做过的善行。

他已经写了很多本了,每当他有空闲的时候,他就会打开来看:我做过这个善行,我做过那个善行,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所以建议大家也要去做,要去记录起自己所做过的善行。否则,我们很容易忘记!

虽然我们也可能生到地狱,但是假如能记起所做过的善行的话,则会成为可爱、可忆、可贵、可喜的果报的因。

那就是为什么佛陀说:“诸比库!不要畏惧善行!这是意味着快乐、可爱、可忆、可贵、可喜的一种表达方式。那就是善行!

我彻底的知道,诸比库!因为我长久以来体验从善行而得的可爱、可忆、可贵和可喜的果报,所以,不要害怕于做善行!”

我们再继续讨论经文,在盘诘和盘问有关第五位天使之后,由于那男子回忆不起来,死亡之王阎魔王,就保持沉默。

现在,地狱的狱卒将会为他施刑,并残酷地折磨他!在此,我们需要知道地狱之苦有多么的恐怖!你们准备好听下去了吗?

佛陀说:“要正确的说有任何东西是完全不可爱、完全不可忆、完全不可喜的话,那地狱是完全不可爱、完全不可忆、完全不可喜、以至于没有任何的譬喻能够说明地狱之苦!”

佛陀在说什么?没有任何的譬喻能够形容地狱之苦!当如是说之后,一位比库问世尊说:“然而,尊者!可以为我们说一个譬喻吗?”

“可以,诸比库!”世尊说:“诸比库,譬如一个人捉了一个盗贼,并且带到国王面前说:大王,这是一个盗贼,且下令惩罚他!

国王说:去!对这个人于早晨的时候,用长矛刺戳他一百下!

然后,他们就在早晨的时候,用长矛刺戳他一百下。在中午的时候国王又问:那个人怎么样了?‘大王,他还活着!’

接着,国王说:‘去!对这个人于中午时用长矛刺戳他一百下!’他们就在中午的时候用长矛刺戳他一百下。

到了傍晚,国王又问:‘那个人怎么样了?’‘大王,他还活着!’接着,国王说:‘去!对这个人于傍晚时用长矛刺戳他一百下!’

你认为如何?诸比库,那个人会由于被长矛刺戳了三百下而感到痛苦和忧伤吗?”

比库们回答:“尊者!甚至只是用长矛刺一下,那个人也将会感到痛苦和忧伤,更何况是三百下!”

接着,世尊拾起一块有如他手掌一般大小的石头,对比库们说:“你们认为如何?诸比库,那一个比较大?我拿着这块如我的手掌一般大小的石头大,还是喜马拉雅山众山之王?”

“尊者,世尊拿着的手掌大一般大小的石头,根本沾不上喜马拉雅山众山之王的边!甚至不曾一分,无法比较!”

世尊说:“同样的,诸比库,那个因为被长矛刺三百下的人而遭受的痛苦和忧伤,根本沾不上地狱之苦的边!甚至不曾一分,无法比较!”

现在,我们将会引述佛陀所讲解的,狱卒如何对地狱众生施刑法。这是在天使经里佛陀再继续说的,现在狱卒以五种刺戳法向他施刑!

是哪五种刺戳法呢?他们以烧的火红的铁柱刺穿他一只手,他们以烧的火红的铁柱刺穿他一另只手!他们以烧的火红的铁柱刺穿他一只脚,

他们以烧的火红的铁柱刺穿他另一只脚!他们以烧的火红的铁柱刺穿他胸部的中央,当时他感到痛苦,巨大的痛苦,强烈的苦受。

然而,只要他恶业的果报还未耗尽,他仍然不会死!过后,狱卒将他抛在地上,并且用斧头剥他的皮,然后他感到痛苦,巨大的痛苦,强烈的苦受。

然而,只要他恶业的果报还未耗尽,他仍然不会死!过后,狱卒将他脚上头下的倒置,并以扁斧斩断他!当时他感到痛苦,巨大的痛苦,强烈的苦受!

然而,只要他恶业的果报未耗尽,他仍然不会死!过后,狱卒把他套在马车上。在已经熊熊燃烧和灼热的地面把他拖来拖去!

当时他感到痛苦,巨大的痛苦,强烈的苦受!然而,只要他恶业的果报还未耗尽,他仍然不会死!

过后,狱卒驱赶他于已经在燃烧,熊熊燃烧和灼热的火炭山丘爬上爬下!当时他感到痛苦,巨大的痛苦,强烈的苦受!

然而,只要他恶业的果报还未耗尽,他仍然不会死!过后,狱卒将他头上脚下抓起来,丢进一个在燃烧,熊熊燃烧和灼热的火红金属锅,

他在沸热的漩涡里被煮着!当他被如此煮着时,有时他被卷上来,有时他被卷下去,有时他被横着卷来卷去!当时他感到痛苦,巨大的痛苦,强烈的苦受!

然而,只要他恶业的果报未耗尽,他仍然不会死!这些只是在小地狱里的苦而已!刚才谈的只是小地狱里的苦,

接下来在这一部经里面,他在遭受小地狱苦之后,狱卒就把他丢进大地狱里面!大地狱在这里,其实指的就是阿鼻地狱,

佛陀在这一部经里所提的的大地狱,就是指的阿鼻地狱。大家有没有尝试回去看一下这一部《天使经》?

这天使经里有讲到这个阿鼻地狱是什么样子,这里只是尝试着讲一下,大家知道阿鼻地狱是怎么样的吗?我们常听到它是很恐怖的。

在《阿毗达摩藏》里有提到八大地狱,阿鼻地狱是在最下层。每一个大地狱有四个角落,四个角落都有四个小地狱,所以共有一百三十六个地狱。

到了阿鼻地狱的时候,它有四个门,东、南、西、北门,然后它的地面距顶有九由旬高,一由旬大约是十一公里,它有九由旬高。

东、南、西、北四个门是由什么做的?铁做的,是铁壁,它是很炙热的,东门炙热的火焰,会烧到西门那一边;

西门炙热的火焰会烧到东门这一边。南门的火焰会一直撞击到北门,北门的火焰也会一直撞击到南门!

那个地面的火焰会撞击到顶部,顶部的火焰也会撞击到地面!那些众生在地狱里面,会呆很长很长的时间;

可能东面的门会打开,他们就这样走的很快,尝试着要跑出去,但是那个门很快就关起来了。

过了很久之后,西面的门可能就会打开,他们又很快地往西门跑,尝试着要跑出去,但是那个门立刻就关起来了。

过了很久之后,南面的门可能会打开,他们又很快地想要跑出去,但是跑不出去。很久很久之后,北面的门开了,他们就尝试跑出去,可是跑不出去。

事实上,那些地狱众生的皮肤,一直都在燃烧着,里面与外面的皮肤都在燃烧,他们的筋骨也在燃烧,他们的骨头都已经冒烟了!

那个时候,地狱众生感到的苦,就是那一种极为巨大的痛苦,强烈的痛苦!很久很久之后,有一次可能某个门打开了,他就跑了出去。

可是,接下来的是什么?是粪便地狱!那里面全部都是粪便。接下来,还有一些其他痛苦与肮脏的地狱,大家回去看吧。

如果他们生在地狱的话,苦是这样子接二连三的发生。大地狱是佛陀时期,著名的提婆达多正在受苦的地方!

如果大家想要知道,地狱众生是怎么受苦的,应该去读读这一部《天使经》,它是《中部》的第130经。

所以,在佛陀谈完他们在地狱里受苦的情况之后,最后一个部分佛陀就说:“从前,阎魔王曾经那样思维:‘在世间做恶业的人,真的要遭受这种种施加在他们身上的刑罚!’

这是阎魔王的想法,他想:我或许可获得人身,如来、阿拉汉、正自觉者也许会出现在世间,也许我可以亲近世尊,世尊也许会为我说法。而我也许可以证知世尊的法。”

在巴利义注里有解释:死亡之王阎魔王,是有潜能可以证得圣道、圣果的。而且,他是一位公正的君王。

佛陀也说:“诸比库,我告诉你们这些,并不是我从别的沙门和婆罗门所听闻而来;我告诉你们这些,是我已经亲自如实知道、见到和发现的。”

愿大家远离地狱之苦!愿大家如实见到诸法!愿大家在这一期的生命当中,证得圣道、圣果及涅槃!

南传诸贤友听写于乌勒雷瓦达尊者开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