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道德经》:何谓“长生久视之道”?如何实现?

 见素抱朴780 2018-10-13

大家好,这里是悦读国学。老子在《道德经》的第59章里面提到了一个词“长生久视之道”,世上真有长生久视之道吗?又该如何实现呢?

为了更好的理解,我们还是先来看一下《道德经》第59章原文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

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

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悦读国学译文

修养自身没有比收敛精神、积蓄元气更为重要的,管理群众、推行天道没有比爱惜物力,收敛精力更重要的,珍惜精力,爱惜物力,就可以积蓄正能量,减少损耗

珍惜精力,爱惜物力,这些举措要及早下手,着力实行。及早推行内敛节俭,就可以积累大德。

不断的积德,就没有什么不能战胜的;攻无不克,也就无法估算他的力量。具备了这种无法估算的力量,就可以担负起治理国家的重任。依据天道规律来治理国家,就可以实现长治久安。

依据道的规律来修养自身,管理团队,根扎得很深,基础打的很牢固,元气积蓄的很厚实,这也正是长存不灭,永葆活力的根本原因

解读

无论日常生活还是修养身心,最好的方式和行为就是“吝啬”,这里的吝啬,并不是抠门,而是不做无谓的消耗,做你该做的,而不是你想做的,选择你需要的,而不是你喜欢的

吝啬自己的精气神,使之不外驰,精气内收,神光内敛。意念不躁动,精气不丧失,自己就向大道回归,越早这样越好。越早越容易含养功德;对于物质需求,能够做到节俭、节省俭以养德

王永庆

超级富豪王永庆,一条旧毛巾,用了27年都没有扔掉。他的太太拿来新毛巾想给王永庆换一换,但王永庆却说:“既然能凑合着用,又何必换新的呢。就是一分钱的东西,也要捡起来加以利用,这不是小气,是一种精神,是一种警觉,一种良好的习惯。”

王永庆缺钱吗?一点都不缺,这样节俭是为了重积德,修福报而已。正因为从小节俭内敛,珍惜自己的能量,把这些精力物力都用在了最值得做的事情,没有无谓的消耗,所以,他达到了重积德,无不克的境界。也正因为重积德,活到92岁高龄

治人事天莫若啬,爱惜物力,珍惜自己的精气神,把精力放在最值得做的事情上,减少不合理的欲望,杂念,放下人为的思辨,摆脱繁杂的心思纷扰,做到这些,就做到了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这是我大四到深圳实习时和朋友去深圳湾游玩的时候手机拍的。那天阳光明媚,天空蔚蓝

总结一下,何谓“长生久视之道”?又该如何实现呢?

长生久视之道,意即长存不灭,永葆活力的根本原因

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珍惜精力,爱惜物力,内敛积蓄,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这才是真正的“长生久视之道”。依据道的规律来修养自身,管理团队,根扎得很深,基础打的很牢固,元气积蓄的很厚实,这才是实现“长生久视”,永葆活力的根本途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