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王八司马”与“文起八代之衰”的故事,你们想看吗?

 高山流水tefnh5 2018-10-14

王叔文推行的改革,因为唐顺宗年号永贞,历史上称为“永贞革新”。王叔文知道不把宦官手里的兵权夺过来,一切都没用。他派范希朝去接管由宦官控制的神策军,可神策军的将领都是宦官的亲信,根本没有人接受范希朝的指挥,只好不了了之。不久,宦官借口顺宗有病不能继续执政,拥立太子登基,将王叔文等人赶下了台,把他们贬到外地去了。王叔文后来被处死,其他人都被贬到边远的地方当了司马(州刺史的副职)。

唐德宗晚年的时候,政务上开始懈怠了下来,“宫市”骚扰百姓的现象很严重,谏官提意见,皇帝也不听。韩愈为此专门写了数千字的奏章,对这种现象加以批评。皇帝看到奏章后大怒,把韩愈贬为山阳县令。韩愈被任命为国子博士后,写了一篇《进学解》来抒发自己的不平之气。那篇文章写得很好,被掌权的官员看到后认为他有写史书的才能,改任他为郎中,负责修撰史书,一年后担任了中书舍人。

一些参加过征讨淮西的将士也对碑文很不满。韩愈所写的碑文最后还是被磨掉了,换了别人重写了一篇。当时的皇帝唐宪宗崇信佛教。凤翔法门寺有一座护国真身塔,里面供奉了一节据说是释迦牟尼的手指骨。按照佛经上的说法,每30年将这佛骨开示一次,就能岁岁平安。唐宪宗命令宦官杜英奇率人手持香花到哪里去迎接佛骨。将佛骨迎来后,留在宫中侍奉天,然后再送到各个寺院接受香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