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中数学竞赛(预赛)真题训练(一)

 老刘有话说926 2018-10-14

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中数学竞赛(预赛)真题训练(一)

 

姓名:                  班级 :                分数 :            

 

一、填空题(本题满分56分,每小题7分。)

1已知复数满足,则            

2,则的值域为            

3设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若,则中最大的是       

4已知O是锐角△ABC的外心,,若,且,则          

5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1O为底面ABCD的中心,MN分别是棱A1D1CC1的中点.则四面体的体积为       

6,且,则符合条件的共有               (注:顺序不同视为不同组

7,则的最小值为             

8p是给定的正偶数,集合的所有元素的和是         

二、解答题(本题满分64分,第914分,第1015分,第1115分,第1220分。)

9.设数列满足,其中

1)证明:对一切,有

2)证明:

 10求不定方程的正整数解的组数.

 

 

 

 

 

 

 

 

 

 

 

 

 

 

11已知抛物线C与直线l没有公共点,设点P为直线l上的动点,过P作抛物线C的两条切线,AB为切点

(1)证明:直线AB恒过定点Q

 

 

 

 

 

 

 

 

 

 

 

 

12.设为正实数,且.证明:

 

 

 

 

 

 

 

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中数学竞赛(预赛)真题训练(一)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本题满分56分,每小题7分。)

1已知复数满足,则     0   

2,则的值域为

3设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若,则中最大的是

4已知O是锐角△ABC的外心,,若,且,则

5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1O为底面ABCD的中心,MN分别是棱A1D1CC1的中点.则四面体的体积为

6,且,则符合条件的共有    1600    (注:顺序不同视为不同组

7,则的最小值为

8p是给定的正偶数,集合的所有元素的和是

二、解答题(本题满分64分,第914分,第1015分,第1115分,第1220分。)

9.设数列满足,其中

1)证明:对一切,有

2)证明:

证明  1)在已知关系式中,令,可得

,可得

                         

,可得

            

由①得

代入②,化简得       ------------------------------------------7

2)由,得,故数列是首项为,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因此

于是

因为,所以

                                           ------------------------------14

10求不定方程的正整数解的组数.

  ,则

先考虑不定方程满足的正整数解.

-----------------------5

时,有,此方程满足的正整数解为

时,有,此方程满足的正整数解为

所以不定方程满足的正整数解为

---------------------------------------10

又方程的正整数解的组数为,方程的正整数解的组数为,故由分步计数原理知,原不定方程的正整数解的组数为

  -------------------------------15

11已知抛物线C与直线l没有公共点,设点P为直线l上的动点,过P作抛物线C的两条切线,AB为切点

(1)证明:直线AB恒过定点Q

(2)若点P与(1)中的定点Q的连线交抛物线CMN两点,证明:

证明 (1),则

,所以

于是抛物线CA点处的切线方程为,即

  设,则有

  设,同理有

所以AB的方程为,即

所以直线AB恒过定点         ------------------------------------------7

   (2)PQ的方程为,与抛物线方程联立,消去y,得

,则

                 

要证,只需证明,即

                 

由①知,

②式左边=

故②式成立,从而结论成立.         ------------------------------------------15

 

12.设为正实数,且.证明:

证明 因为,要证原不等式成立,等价于证明

 

             ---------------5

事实上,

              --------------10

 

由柯西不等式知

 

                     --------------15

又由

       

,③,④可知①式成立,从而原不等式成立. ------------------------------------2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