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管理会计知识点汇总!

 吾道有涯 2018-11-15

管理会计

一、量本利分析总述

(一)量本利分析(CVP分析)的基本假设

1.总成本由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组成

2.销售收入与业务量呈完全线性关系

【提示】即表明当销售量在相关范围内变化时,产品的单价不会发生变化。

3.产销平衡

【提示】假设产销平衡,主要是在保本分析时不考虑存货的影响。

4.产品产销结构稳定

【提示】因为在产销多种产品的情况下,保本点会受到多种产品贡献和产销结构的影响,只有在产销结构不变的基础进行的保本分析才是有效的。

(二)量本利分析的基本关系式

计算公式

利润

=单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

=P×Q-V×Q-F=(P-V)×Q-F

应注意的问题

这个方程式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程式,要求给定其中4个,能够求出另一个变量的值

(三)边际贡献(边际利润、贡献毛益)

两个基本概念

边际贡献

边际贡献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

=(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量

单位边际贡献

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两个率

边际贡献率

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销售收入

变动成本率

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销售收入

应注意的问题

关系公式:变动成本率+边际贡献率=1

拓展

利润=边际贡献-固定成本=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

 

二、单一产品量本利分析

(一)保本点(盈亏临界点)的含义

是指企业达到保本状态的业务量或金额,即企业一定时期的总收入等于总成本、利润为零时的业务量或金额。

(二)量本利分析图

1.基本的量本利分析图

 

2.边际贡献式量本利图

特点:图中能表示出边际贡献的大小


 

(三)保本分析与安全边际分析

表示方法

保本点

安全边际

实物量

指标

保本点销售量(Q0

安全边际量

计算公式

Q0=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F/P-V

安全边际量=正常销量(实际或预计)-保本点销售量=Q-Q0

金额

指标

保本点销售额(S0)

安全边际额

计算公式

S0=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

安全边际额=正常销售额(实际或预计)-保本点销售额=S-S0

相对数

指标

保本作业率

安全边际率

计算公式

保本作业率=Q0/Q

或:S0/S

安全边际率=Q-Q0/Q

或:(S-S0/S

关系公式

保本点销量+安全边际销量=正常销量

保本点作业率+安全边际率=1

 

(四)安全边际与利润的关系

 

关系

公式

计算利润

利润=安全边际额×边际贡献率

计算销售利润率

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率

 

【提示】只有安全边际才能为企业提供利润,盈亏临界点所提供的边际贡献等于固定成本,安全边际所提供的边际贡献等于企业利润。


三、多种产品量本利分析


(一)加权平均法

1.含义

在各种产品边际贡献的基础上,以各种产品的预计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为权数,确定企业加权平均的综合边际贡献率,进而分析多品种条件下量本利关系的一种方法。


2.计算公式

 

某产品保本点销售额=综合保本点销售额×该产品销售比重

某产品保本点销售量=该产品保本点销售额/该产品的单价


(二)联合单位法

1.含义

指在事先确定各种产品间产销实物量比例的基础上,将各种产品产销实物量的最小比例作为一个联合单位,确定每一联合单位的单价、单位变动成本,进行量本利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

2.基本计算步骤与公式

(1)各种产品销量的最小比例作为联合单位

(2)联合单价=一个联合单位的全部收入

联合单位变动成本=—个联合单位的全部变动成本

(3)联合保本量=固定成本总额/(联合单价-联合单位变动成本)

(4)某产品保本点=联合保本量×一个联合单位中包含的该产品的数量

(三)分算法

1、含义

分算法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将全部固定成本按一定标准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合理分配,确定每种产品应补偿的固定成本数额,然后再对每一种产品按单一品种条件下的情况分别进行量本利分析的方法。

2、基本步骤与公式

(1)固定成本分配率=固定成本总额/各产品的分配标准合计

(2)某产品应分配的固定成本数额=分配率×某产品的分配标准

(3)某产品的保本销量=该产品应分配的固定成本数额/(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四)顺序法

1、含义

顺序法是指按照事先规定的品种顺序,依次用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补偿整个企业的全部固定成本,直至全部由产品的边际贡献补偿完为止,从而完成量本利分析 的一种方法。

2、排序方法

(1)乐观的排列,即按照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率由高到低排列,边际贡献率高的产品先销售、先补偿,边际贡献低的后销售、后补偿

(2)悲观的排列,即假定各品种销售顺序与乐观排列相反

(3)按照市场实际销路是否顺畅来确定,但这种顺序的确定缺乏统一的标准,存在一定的主观性。

(五)主要产品法

1、基本原理

当企业产品品种较多的情况下,如果存在一种产品是主要产品,它提供的边际贡献占企业边际贡献总额的比重较大,代表了企业产品的主导方向,则可以按该主要品种的有关的资料进行量本利分析,视同于单一品种。

2、计算方法

主要产品法计算方法与单一品种的量本利分析相同

【提示】

(1)确定主要品种应以边际贡献为标志,并只能选择一种主要产品。

(2)主要产品法的依据是:主要产品必须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点,因此固定成本应主要由该产品负担。


四、目标利润分析

(一)目标利润的销售水平确定

利用本量利的基本模型,已知目标利润,倒求销量或销售额。

【提示】

目标利润一般是指息税前利润,若已知目标税后利润:

目标利润=税后目标利润/(1-所得税率)+利息

(二)实现目标利润的措施

已知目标利润倒求单价、销量、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实质还是本量利基本公式的运用。


五、利润敏感性分析

(一)各因素对利润的影响程度

1.敏感系数的计算

敏感系数=利润变动百分比/因素变动百分比

(二)目标利润要求变化时允许各因素的升降幅度

实质上是各因素对利润影响程度分析的反向推算,在计算上表现为敏感系数的倒数。

 

  标准成本控制与分析


一、 标准成本控制与分析的相关概念

含义

标准成本是指通过调査分析、运用技术测定等方法制定的,在有效经营条件下所能达到的目标成本。

种类

理想标准成本

这是一种理论标准,是指在现有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优成本水平,即在生产过程无浪费、机器无故障、人员无闲置、产品无废品的假设条件下制定的成本标准。

正常标准成本

是指在正常情况下,企业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成本标准。这一标准考虑了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损失、故障和偏差等。

【提示】

1.正常标准成本大于理想标准成本;

2.理想标准成本要求异常严格,一般很难达到,而正常标准成本具有客观性、现实性和激励性等特点,所以正常标准成本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二、标准成本的制定

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用量标准×价格标准)

成本项目

用量标准

价格标准

直接材料

单位产品材料用量标准

材料价格标准

直接人工

单位产品工时用量标准

(单位产品耗用的标准工时)

标准工资率

(每小时的工资率)

制造费用

单位产品工时用量标准

(单位产品耗用的标准工时)

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

(每小时的制造费用分配率)

 

三、成本差异的计算及分析

 

成本总差异

=实际产量下的实际成本-实际产量下的标准成本

 

成本总差异=实际产量下的实际成本-实际产量下的标准成本

                 =P实Q-PQ

价差=实际用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Q实(P-P标)

量差=(实际数量-标准用量)×标准价格=Q-Q标)P


 

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分析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实际产量下的实际成本-实际产量下的标准成本

(1)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用量

(2)直接材料数量差异

=(实际用量–实际产量下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实际总人工成本-实际产量下标准人工成本

(1)价差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实际人工工时

(2)量差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实际人工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人工工时)×标准工资率

3、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1)价差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实际工时×(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2)量差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二)变动成本差异责任归属的分析


价格差异

用量差异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直接材料用量差异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主要责任部门

采购部门

劳动人事部门

生产部门的责任

注意

通常不是生产部门的责任。

但也不是绝对的,如采购材料质量差导致材料数量差异是采购部门责任。


(三)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分析

固定制造费用总差异

=实际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1、二差异分析法

固定制造费用总差异

=实际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1)耗费差异

=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2)能量差异

=预算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2、三差异法

固定制造费用总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1)耗费差异

=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2)产量差异

=预算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

(3)效率差异

=(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本文来源花生咖,由信达会计教育整理发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