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医大师徐景藩治疗黄疸验案分享

 台湾伴手礼 2018-11-16

  孙某某,男,58岁。因右胁下及少腹疼痛半月,逐渐加重,于1980年3月1日住院。

  患者于3年前曾有右胁下、上腹隐痛发作,伴有恶心吐酸,痛势不甚,诊谓“胃炎”,经服药治疗数日,痛止后未再诊查。半月来疼痛发作,阵发加重,痛甚则转侧不安,汗出,恶心欲吐,嗳气,食少,口干,小溲黄,大便干结。曾服疏肝和胃之剂未效。平素吸烟嗜酒,每日两餐饮白酒各二三两,喜食油腻之品。形体较胖,目睛色黄,肤色微黄,舌苔薄黄腻,中罩灰苔,脉象小弦,右胁下及胃脘按之疼痛,有拒按之状。血压148/100mmHg,脉率80次/分钟,体温 36.8℃。腹脂较厚,莫菲氏征阳性。血白细胞3710/mm3,中性81%,尿胆红李阳性。肝功:黄疸指数25(凡登白试验双相),胆红质2.4毫克%,絮浊均(一),谷丙酶74,蛋白正常,AKP38金氏单位,Y—GT 1325单位,HBsAg阴性,血尿淀粉酶正常。超声波探查肝波正常,胆囊液平 3.5厘米。入院诊断为:胁痛、黄疸(胆道感染、胆石症待排除)。认证为湿热蕴结肝胆,胃失和降。治以清利湿热,疏肝和胃通腑。药物组成:柴胡、黄芩、生大黄、广木香、法半夏、陈皮、枳壳、金钱草、延胡索等,1剂。翌日上腹痛仍剧,黄疸明显,大便色灰量少。另给大黄粉、郁金粉各 1.5g,1日3次,肌注柴胡注射液4ml,1日2次,因饮食甚少,补液两天共2500mL。

  入院3日,饮食稍增,右胁下、上腹痛稍减,但黄疸加深,皮肤瘙痒,大便仍呈灰白色。继予前法,调整用药。药物组成:柴胡6g,黄芩10g,广木香10g,生大黄9g(后下),茵陈15g,金钱草30g,虎杖16g,白花蛇舌草16g,广郁金10g。每日上下午各煎服1剂。

  至9月6日,黄疸开始减退,舌苔黄腻见化,灰苔亦退,大便通畅而色仍未转黄。汤剂中大黄改为10g,1日2剂,另又改大黄粉、鸡内金粉各lg,日3次。

  9月8日右胁下及上腹痛已除,大便1日3次,稀,色转黄,原方出入续进。为巩固其效,大黄仍不减量,每日2 剂,一直服至10月8日,症状消失,精神食欲渐复,大便每日三四行。复查肝功:黄疸指数8,胆红质0.2毫克%,谷丙酶正常,Y-GT173-38单位,碱性磷酸酶11.8(9月27日复查超声波:胆囊液平2厘米)。仍予清利余邪、疏肝和胃之剂,加入党参以健脾。本拟作胆囊造影,因口服碘化钾有过敏反应而未查。上消化道钡餐检查“胃窦炎”,经超声显像探查无明显异常。

  患者住院期间,体重减轻5公斤,胁痛、黄疸痊愈出院。随访至1961年2月下旬,情况良好,早已恢复工作,胆囊区无压痛,超声探查胆囊亦无异常。

  【按语】

  本例患者主症为右胁下、上腹疼痛,逐渐加重,继而出现目黄肤黄、小溲黄,故中医诊断为胁痛、黄疸,而以胁痛为先,黄疸为继发疾患。

  本素嗜酒,并喜食肥腻食品,助湿生热,恐属远因,复由饮食不节、劳倦等诱因而发作。由于湿热之邪蕴结肝胆,疏泄失常,气机阻滞,而致胁痛。因湿热内留,疏泄失司,影响胆液的正常运行和排泄,而引起黄疸。湿热蕴结的程度和胁痛、黄疸之轻重,頗有相应的关系。本例黄疸病起较急,黄色较鲜,结合其他症状,当为阳黄。肝胆有邪,横逆犯胃,饮食不节,湿热食滞停积于胃,故胃脘亦痛,并伴恶心欲吐,嗳气食少(胃窦炎更加重此类症状)。口苦为胆热之证,早见于《素问·奇病论》,认为是“胆瘅”的主症。总之,本例病位肝胆为主歹兼及胃腑,病理性质属实,病理因素以湿热为主,热重于湿,并夹有食滞。如湿热蕴久不化,胆液冱结,则有聚成砂石之可能。

  根据入院时证候,拟法清利肝胆湿热,疏肝和胃通腑,方药为大柴胡汤加减。惟因病情较重,湿热内盛,药量不足,腑热未清,邪未下泄,故未能控制病情。大便虽行少量,其色灰白,亦可能系湿浊内盛之征。经分析病情,认为经治3日,饮食稍进,右胁下及上腹疼痛稍减,是有其进步的一面。但黄疸加深,腑行不畅,其原因可能一由邪势尚盛,特别是湿热结于肝胆,疏通畅泄之功能障碍,清利需一定的过程;二恐药力不足,药量偏轻,乃决定加其量,增其剂,每日2剂,日服4次,按时给药,有助于提高疗效。方中柴胡、黄芩清少阳;枳实、生大黄、木香行气通腑,导热下行;茵陈、金钱草、虎杖、郁金清热利胆;另加白花蛇舌草亦助清利之功。其间大黄日量为21-23g,汤散并进,药力尤峻,大便畅行而色渐转黄,黄疸、胁痛等症日趋减退。因为患者服药后:饮食渐增,形体虽略消瘦而精神尚可(脉象有力),大便溏泄而非“洞泄”(1日3-4次),未见通腑伤正之象,故连用大黄20余日,用量共达400余克。

  急性胆道感染,凡属湿热邪蕴,具有右胁下或及上腹疼痛拒按,舌苔黄,或兼身热有汗不解,黄疸等症者,宗“六腑以通为用”之旨,有利于祛除病邪,缩短治程,提高疗效。大黄不仅有抑制消化道病原微生物(细菌)的作用,还可使肠蠕动增强,改善胆道的瘀滞,排泄毒素,并利于防止胰腺炎的合并。如右胁下、上腹痛而痞硬,尚可与芒硝同用。大黄必须后下,或用沸水泡浸取汁。芒硝必须冲服,也可与大黄浸泡。芒硝还可外敷配合治疗,方法是:每日用粗制皮硝30-60g,纸包平铺,外加纱布包敷于痛处,得皮肤温度而渐渐溶化,约12个小时取下;每日1次,连用数日,以疼痛痞硬好转为度。可通过软坚而达到治疗作用,对皮肤没有刺激性,是一种方便、有效、安全、价廉的辅助治疗措施。

  以胁痛、黄疸为主症者,除胆道感染、胆石症外,还有急慢性肝炎(黄疸型、郁胆型等)以及肝胆及胰(头)的肿瘤疾患,应根据症状、病史和体征,做进一步的检验,以明确现代医学诊断,有利于治疗处理和判断预后。

关于医景堂学苑

医景堂学苑微信公众平台正式上线啦!医景堂寓意像仲景一样的大医研究疑难病的殿堂,医景堂学苑就是秉承这样的宗旨,将古代及当代中医名家的学术思想及学术经验展现在平台上,供将来想成为中医名家的大夫们和中医爱好者学习借鉴,提升中医思维观念,提高中医诊疗水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