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东省博物馆青铜器

 RK588 2018-11-16

广东省博物馆是一座省级综合性博物馆。旧馆于1957年开始筹备,馆址定在文明路6号(今215号)。该址曾是清代广州贡院,后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民党“一大”旧址(含革命广场)和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红楼、中山大学天文台所在地。旧馆占地面积4.3万平方米,陈列大楼设计原是“U”形建筑,主楼向东,右为南副楼,左为北副楼,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南副楼于1959年上半年落成,楼高三层,面积3500平方米。主楼和北副楼后因经济困难,没有建成。1959年10月1日,广东省博物馆及所辖的广州鲁迅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改革开放以后,为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广东省博物馆决定在原址上建设新的陈列大楼。1992年10月新陈列大楼落成,总建筑面积18700平方米,其中新建大楼12300平方米,陈列面积达6000平方米,为原楼的4倍。

以下是该馆部分青铜器展品,请大家品鉴:

  • 名称: 春秋楚王孙铜钟

铜器

春秋

通高59厘米,甬长20厘米

主体为合瓦形,器体下边为弧形。隧与鼓部饰蟠螭纹,篆、甬、舞部均饰窃曲纹,纹饰精美。钲部与左右鼓部皆刻铭,正背共六处48字。铭文书法流畅,挥洒自如。

  • 名称: 战国错银青铜罍

铜器

战国

高22厘米,口径14.9厘米,底径14.8厘米

口平,沿宽厚、颈稍高、肩缓平,圆腹,平底,加圈足,盖上有环钮,肩上双环耳,铺首尾鸟头形,盖口沿、颈、肩、腹和圈足部份都有错银花纹,花纹由相勾连的飞鸟和云气纹组成,轻快刘畅,变化多样细线为错银,粗线填朱漆,出土时颜色红艳。

  • 名称: 战国附耳青铜筩

铜器

战国

高46厘米,口径42厘米

其形如圆柱桶状。上部附对称的两个半圆形耳,圆耳中又一贯耳。器身饰三组带状花纹,上中两组由相连的勾连雷纹、S形圆涡纹和栅纹组成,下一组由两条栅纹组成,圆耳上饰S形圆涡纹和羽状纹

  • 名称: 战国青铜提梁壶

铜器

战国

高30厘米,口径7厘米

肩部有四个兽头铺首耳,上衔链和提梁,盖上有双环,链从环中出,造型美观,比例匀称,盖中饰竊曲纹、肩上有一周蝉形纹,腹部饰六周蟠虺纹,圈足底上有一圈陶纹。

  • 名称: 长刺连钩铜戟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长37.3宽27厘米

  • 名称: 凤马纹菱花铜镜

唐(618~907年)

直径15.2、厚0.4厘米

  • 名称: 云雷纹铜鬲

商(公元前1600~前1100年)

高19、口径13.7厘米

  • 名称: 嵌银丝观音铜立像

明(1368~1644年)

高49厘米

背部嵌银丝款“金玉堂石叟”。

  • 名称: 蟠虺纹铜盖鼎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通高35、口径35厘米

  • 名称: 透雕云龙纹铜炉

明(1368~1644)

通高30.5、口径20.4厘米

外底器款为“大明宣德年制”。

  • 名称: 蟠螭纹铜镜

战国

直径11.2、厚0.3厘米

  • 名称: 饕餮纹铜簋

高11.5、口径16.9厘米

  • 名称: 饕餮纹铜觚

高26.5、口径15.5厘米

  • 名称: 汉兽形提梁盉

  • 年代: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

  • 类型: 铜器

  • 质地: 

  • 尺寸: 通高27、口径10厘米

来源: 广东省博物馆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