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煜《虞美人》

 wunianyi 2018-11-16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词大家应该是再熟悉不过了。特别是有首歌,非常的著名,唱的就是这首词,而且呢曲调非常的优美,应该说跟这首词是相得益彰。这一首词最为人们所称道的,就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时候,专门有一部电影的名字就叫《一江春水向东流》,可见这首词的影响之大。


应当说,这一句词之所以影响力大,就在于它将人们的愁思写得非常的形象,极具感染力。人们很容易从这形象的比喻当中获得心灵上的呼应和共鸣,并借助这样一句词来抒发自己内心类似的情感。


我们前面说了,李煜是一个亡国之君,他的这种故国之思,重点在哪呢?雕栏玉砌、凤阁龙楼,这可能是他思念过去的重心,也就是帝王的生活、朝暮私情的宫闱秘事等等。但是对我们来讲,这首脍炙人口的名作,它的重心并不在于李煜的对帝王生活的回忆,而在于他在艺术上的独到之处。


“春花秋月何时了”,本来春花秋月是非常美好的,但是作者却希望它早点结束。在前面我们介绍的李煜几首词当中,他都是痛惜春天这么快的就走掉了,用来暗崳无限江山从他的手中就这样轻易地脱手而去。那么在这儿,为什么他希望春花和秋月早早的结束呢?因为这些美好的景物、美好的情事,让他不由得想起往事,这些往事非但不能勾起他美好的回忆,却反而因为这种回忆让他无限的伤怀。



“往事知多少”,李煜是一个非常杰出的文学家,可是他算不得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君王,甚至说合格的君王恐怕都够不上。往事历历在目,据史书的记载,李煜做国君的时候啊生活非常的奢靡,纵情声色,虽然不能说丝亳不理朝政,但他的治国理政和他的父祖辈相比,那差的实在是太远了,特别是他曾枉杀谏臣。所以这里所说的“往事知多少”,有的恐怕不只是失去故国的悲苦和愤慨,也多多少少有些悔恨之意。


春花秋月确实早该走了,为什么呢?“小楼昨夜又东风",这可真是要了作者的命了。前面曾经说过,“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每当登上这小楼,倚楼独望,想起的无非是过去的故国。所以作者说了,因为昨夜刮来东风,因为看到春花秋月的好景象,所以不由得想起了他那美好的江南故国,“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既想看到“月如钩”,又怕看到“月如钩”。想看“月如钩”,是因为这一轮明月让他想起了过去美好的时光,可是看到这一轮明月在美好的时光的回忆当中,却又不由得想到现在囹圄当中的自己,多么悲惨的身份,多么悲惨的当下!所以“不堪回首月明中",想都不敢想,只要多想一分,就会多一分痛苦。“"雕栏玉砌应犹在”,故国肯定还是在的,可是朱颜已改。


不仅是“朱颜改”,恐怕早已是“天上人间”,那里早已成为了北宋的治下。小楼昨夜"又"东风,看来不只是一次,而是很多很多次,作者把酒临东风,想起故国的山山水水,想起故国的亭台楼阁,可是早已是物是人非啊!


想到这里,作者望着明月,触景生情,万干愁绪,夜不能寐。“朱颜"在这儿,一方面指的是宫中的红粉佳人,另一方面也是指过去一切的美好的生活。作者在这词中,不管对过去的日子,过去的生活,过去的种种有怎样美好的回忆,这短暂的回忆也难以挽回现实情境的残酷。


所以最后作者说,“问君能有几多愁”,你问我有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我这愁啊根本没法形容。秦观在词中说,“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有理由认为,秦观很可能是受到了李煜这首词的影响。“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现在有用以形容时光一去不复返的,也有用以形容情感一去不复返的,而在这里作者的愁不仅仅是个人的一怀愁绪,失去了故国的愁绪,这种愁绪一般人是很难体会的。


这首词严格来讲,算是李煜的绝命词。自从李煜向大宋投降之后,虽然生活上受到了优待,但是无论是太祖还是太宗,对他都还是有怀疑之心。据说,李煜在被软禁之所,常常吟诗作赋饮酒,在七夕的这一天,他的旧臣徐铉见到了宋太宗赵光义,赵光义问徐铉,你可曾见过李煜吗?那意思是说,你见过你的老主子了吗?徐铉说,我怎么敢私下里偷偷地去见他呢!太宗说,你但去无妨,就说是我让你去的。


徐铉接到这样的命令,岂敢不去?于是他便去探望李煜,到了门口看到有一个老卒在守着门,徐铉说,我想见太尉。这"太尉”,是当时宋太祖和宋太宗封给李后主的虚职。这老卒说,圣上有旨,不能随便见人。徐铉说,我就是奉旨而来的。老卒向内通报之后,徐铉进入房内,在庭下站了很久,这老卒取了一把旧椅子,徐铉看到之后说,这倒不用。


于是他在庭下站立,等待李后主。过了好一阵子,李煜穿着纱帽道服走了出来。徐铉对他行了君臣之礼,李煜走下台阶,握着他的手,让他站起身来,对他说,现在到了今天,怎么还行这样的礼呢!徐铉只好引过椅子,偏过身子,稍稍侧着坐下。李煜握着他的手放声痛哭,哭后坐在那里长久地沉默不语。过了ー会儿,忽然长叹声说,真是后悔当初杀了潘佑和李平!


这潘佑和李平,是当时南唐的两位大臣,潘佑因为上书李煜,讥刺时政说“家国愔愔,如日将暮",意思是说,咱们这个国家相当于到了傍晚时分,太阳就要落山了!李煜对他非常讨厌。因为潘佑曾经推荐李平为官,于是李煜认为他们两个人是朋党,所以把他们都杀了。现在李煜见了以前的老臣徐铉,说起这段往事,颇有悔恨之意。徐铉离开之后,太宗皇帝召见他,问,李煜都讲了什么?徐铉岂敢隐瞒,只好一道来。于是赵光义对李煜就起了杀心。



据有关史料记载,当时正值李煜的生日,七タ节,李煜命歌妓唱他新作的词。太宗听到这词中唱“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于是让人赐酒给李煜,李煜喝后即中毒而亡。据说这酒中的毒药叫"牽机药”,也就是我们现在的中药马钱子,人喝了这种毒药之后会因为室息而亡。这则故事现在我们很难断定他是真还是你,但是李煜忺毒酒而身亡,应该是不会错的。


李煜的生日是七月七日七タ节,而他身亡也是在这一天。无论从哪方面来讲,李煜的一生的确却是一个大悲剧,他既经历了人生的最高峰,做了帝王,同时也经历了人生的最低峰,以至于死,那就是由帝王而为阶下囚。


但也可能正是因为这种巨大的生活的反差、思想的反差和情感上的反差,而使得李煜这样个杰出的词家写出了像《虞美人》这样流传干古的诗句。这些诗句,已为我们揭示出了作者内心世界的巨大的波澜。让我们看到在那个时代中,一代君王零落成为囹圖之臣的那种痛苦的心情。王国维之所以对李煜的词如此看重,就是因为李煜的晚期的这些词,真实的抒发了彼时彼地的心境,为我们展示出了一个纯真的心态,而这在当时的词作当中是极为罕见的。


也正因为如此,王国维说李煜的创作让词这种新兴的诗体“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可以说,李煜的词创作,为词向前推进和走向创新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这种巨大的贡献,是以他人生的巨大的悲剧为代价的,这不能不说是中国词史上的一一个重大的事件,也正应了欧阳修的那句话,“诗穷而后工”。李煜的词可真可以说是穷到了极点,也工到了极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