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之气在健身与技击中的奇效

 觅书时代 2018-11-17

1

太极之气与健身

王宗岳在《十三势歌》中写到“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可见太极拳的健身价值之高。

下面具体地谈一谈太极拳练气在祛病健身方面的作用:

太极拳练气是在大脑皮层统摄诸神经系统下,使全身处于松静状态,随着深长的呼吸,促使内脏器官和外部肌肉有节律舒张收缩、腰脊四肢螺旋缠绕将气“沉蓄”于丹田(小腹)之,运送到全身。

通过气运行肌肉中的毛细血管会大量打开使用,毛细血管依照一周期来开闭的搏动。

好像给全身增加几百万个微小的心脏。

这些外围的小心脏的大量开发减轻了心脏的负担,对心脏病的防治极为有疗效盛佳。

祖国医学讲,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

血的运行主要靠气推动,“气为血帅”。太极拳练气可以提高血液循环的速度。

因而可防治因血行受阻而产生的心血管病及脑血管病。

太极名家梅应生曾于1989年做调查报告———《太极拳运动对血压的影响》。

这篇报告通过对220例参加太极拳运动的中老年人运动前后的血压测量和长期血压观测,得到结论:太极拳对中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高血压病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练太极拳可以使呼吸加深,因之横膈膜下降得多,通过横膈上、下鼓动,牵动胸腹运动加强,对五脏六腹起到按摩作用,可起到药物达不到的治疗作用,如此胸腔、腹腔的器官血流旺盛,吸收机能加强,对诸脏腑产生的疾病如肠胃消化不良、糖尿病、二便失常等会收到良好疗效

打练太极拳的深呼吸使肺脏出大量浊气吸入较多的氧气,提高了肺部的换气效率,同时增强了肺组织的弹性,可使肋软骨骨化率降低,胸廓活动度加强,对肺病和肺气肿的防、治有密切的疗效作用。

以上论述足以证明太极拳中的气,对健身来说起着巨大的作用。

2

太极之气与技击

太极拳中的气在健身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众所周知太极拳的技击性也非常强,而太极拳中的气在技击中是不是也起着不可小视的功劳呢?

任何技击都要运用劲力,而太极拳讲究用意不用力,怎么用来技击呢?

其实太极拳也有劲力,只是这种劲力不同于一般的拙劲。

太极拳的劲是一种内劲,它在意气的引导下发挥作用,是由内气的变化产生的奇妙的内劲。

平时练架,一招一式应由意动、始而气动,继而形动,就是所谓的以意领气,以气催力。

意即意念,让气随意念而行;以气催力,即在发力时丹田气通过脊背快速运至周身,通过运气拉伸关节、肌肉、韧带,使其在短时间内的收缩与伸长快于常人,使肌体就像弹簧一样能在短时间内产生强大的爆发力,从而使意、气、力三者合一,出现整劲。

经过长期这样的练习,在技击中,才能够快速地形成整劲,这就是太极拳中的发力。

这种劲力可说是排山倒海,无坚不摧。

太极拳练气,除了有助于发劲外,对于听劲也大有裨益。

练拳时,在松柔的前提下,内气会渐渐增长,且在人体内日日灌输、周流无滞,最后到达皮肤之外,使整个身体对外界的感应异常灵敏。

太极推手时,功夫高深的人在与对方接触的一瞬间,肌肉的灵敏感应便可探知对方来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快慢,而几乎在同时身体就已经做出攻防反应。

拳论中所谓“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也正是身体高度灵敏的表现。

听劲好的人,在技击中才能真正做到知己知彼,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要使太极之气在技击中发挥出巨大威力的话,还要注意一个要点。

那就是技击中呼吸吐纳与动作的完美结合。

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收放自如,达到预期的技击效果。

“吸”为周身气势扩张放大,使气积攒于丹田,为周身之劲的储存,“呼”为周身气势收缩收小,内气散发充塞与四肢。

即吸为开为蓄,呼为合为发。

技击中开为引、为化、为蓄,合为发、为实。

如果收放时配合以正确的呼吸的话,可以毫不费力达到技击目的。

拳论中所说:“引进落空合即出”,其中的开合并不仅指动作上的。

另外,太极拳在技击发力时,还可以配合呼吸发出一些声音以增强技击效果。如哼、哈、咳。

哼是意气神劲由下而上,使敌离地而出;哈是内劲平发,使敌出于极远之地;咳是内劲下沉,使敌立挫。

这都是一些呼吸劲法。

可见,太极拳中的气与技击是密不可分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