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儿药证直诀》治法探析

 我们是最好的人 2018-11-17

《小儿药证直诀》自宋至今,一直有效的指导着中医儿科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被推崇为“幼科之鼻祖”。现仅就其中的治法特点归纳总结,加以浅析。

1.小儿纯阳 用药清凉:儿科著作《颅囟经》中首创提出了“纯阳”之说,钱乙在精研《颅囟经》的基础上,根据临床实践中儿科以阳证、热证、实证为多的特点,在儿科的用药治疗中,擅长使用清凉的药物。《直诀·卷上·脉证治法》记载脉证论治82 条,在治法中运用清法的居多。在其所记载的五脏病中,肝肺心脾都有热证记载 :“手寻衣领及乱捻物,泻青圆主之。壮热饮水,喘闷,泻白散主之。”“手掐眉目鼻面,甘桔汤主之。”“视其睡,口中气温,或合面睡,及上窜咬牙,皆心热也。导赤散主之。”“黄者,脾热,泻黄散主之。”《小儿药证直诀·卷下》中载药122方,清凉之剂居多。以书中运用较多的“泻青圆”为例,由当归、 龙胆、川芎、山栀子、川大黄、羌活、防风组成。该方以泻肝胆实火为主,运用山栀、大黄,取其泻热降火的功效,治疗肝阳上亢,热盛抽搐。又如“泻黄散”, 组方为藿香叶、山栀子仁、石膏、甘草、防风,方中山栀子仁清心肺之火,石膏清阳明之热,甘草清热解毒,藿香芳香醒脾、宣化中焦浊热,防风祛风解表,诸药合用,共奏清泻脾胃伏火的功效。

2. 脏腑柔弱  注重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受纳运化,总司人体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小儿脾胃嫩弱,功能尚未健全,同时生机蓬勃,发育迅速,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加之寒暖不能自调,饮食不能自节, 因此,无论饮食、外感、内伤还是用药不慎,都可伤及脾胃。钱氏以一个“困”字简明扼要地归纳了脾胃之病的主要症候 :“脾主困,实则困睡,身热 饮水;虚则吐泻生风。”通过临床,钱乙总结出小儿脏腑柔弱,易见虚损的脾胃病理特点,指出“小儿易为虚实,脾虚不受寒温,服寒则生冷,服温则生热。”在《小儿药证直诀》中把小儿脾胃病分为虚实两证,以病虚证多,实证少。《小儿药证直诀·卷上》论述的脾胃病证治 篇中,脾虚者36处,实者8处。《直诀·卷中》所记载的从脾治验案12例中,有11例属脾虚寒。《小儿 药证直诀》中不治证13种,脾胃衰弱不治者4种,医案中2例死案中因脾胃衰败而亡者1例。 钱氏不仅把“虚羸、积、疳、伤食、吐泻、腹胀、慢 惊、伤风”等从脾胃论治,而且认为“疮疹、咳嗽、黄疸、肿病、夜啼”等病也与脾胃有关,可以从脾胃论治。如虚羸是“脾胃不和,不能食乳致肌瘦,亦因大病,或吐泻后,脾胃尚弱,不能传化谷气也。”“疳,皆脾胃亡津液之所作也。”“疹为脾所生⋯⋯总之, 钱氏对儿科疾病的论治中始终贯穿了脾胃调治的重要性,定立清、补的治疗法则,对后世的得脾胃学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易虚易实  攻补兼施:钱氏认为,小儿病情常受其体质强弱和医生用药性能的影响,邪气易实而正气易虚,实证与虚证的互换,热证与寒证转变得病理变化最为常见。因此,钱氏在儿科疾病的治疗中,宜“识病之先后轻重为洽”。不提倡妄攻,认为“小儿之脏腑柔弱,不可痛击,大下必亡津液而成疳”,即便需下,亦主张“量大小虚实而下之”。 在东都张氏九岁孙肺热病证中,患儿病本肺热,他医以犀、珠、龙、麝、生牛黄等凉镇香窜药物耗阳竭阴,大伤脾气而产生了变证。钱氏通过审查病机,抓住脾胃中虚、肺热未清的主要关键,采用“先实其脾,然后泻肺”的治疗原则,使先后缓急得宜,虚实把握得当,误治之变证自然得愈。在段斋郎四岁子病咳嗽咯血案中,钱氏认识到患儿热涎上潮是其标,咯血肺虚是其本,采用“依法只宜先下痰,而后补脾肺”的治则,并告诫“若先补其肺为逆耳”。 在治疗黄乘务二岁子脾虚伤食泄泻案中,针对“上实下虚,脾气弱,引肺亦虚”的病机,提出“有所伤食,仍可下之”,但要注意“先下必大虚” ,应该“先实脾肺,下之则不虚,而后更补之也”。在以上的3个病案中,病案1先补后泻,病案2先下后补,病案3先补后攻,攻后再补。充分体现了钱氏小儿治法中攻补交替,轻重适度的特色。

4.成而未全  滋阴补肾:《卷上·脉证治法·五脏所主》云 :“肾主虚,无实也。惟疮疹,肾实则变黑陷。”这是钱氏儿科临证中对肾脏病理的概括。观地黄丸一方,由金匮肾气丸去桂枝、附子, 组方为熟地黄、山萸肉、山药、牡丹皮、泽泻、茯苓。其中熟地滋补肾阴,状火且制火;山萸肉养肝补肾,固涩精气 ;山药健脾益气,养阴固涩,称为“三 补”。但因肝肾不足常有虚火上炎,故用泽泻泻走肾火,引火下行 ;丹皮清肝泻火,凉血,除骨蒸;茯苓健脾渗湿,寓意为“三泻”。六味药融三补三泻于一体,补中带泻,寓补于泻,以泻助补,去附桂更体现了钱氏对小儿“小儿纯阳,无须益火”的认识。 全方用药简明,不拘泥于古,在传承的基础上加以自己的心得演化,是钱氏善裁古方、勇于创新的特点体现。

纵览《小儿药证直诀》,其理法方药,斟酌通变,独具匠心,对中医儿科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小儿药证直诀》一书对目前乃至今后的临床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等待着我们进一步去挖掘、整理与提高。

【本文摘自《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6):87-8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