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禅机即气机(二)

 zamla 2018-11-17
接着上一篇,从《坛经》中挑一些片段,简单解说一下,然后以后就不说禅宗了。

坛经中惠能的对立面,或者说顿悟的对立面,就是神秀。神秀的渐法,其实就是在后天努劲的修行法。慧能所要做的,就是把学习的人从后天的努劲中一下的带出来,得见先天的自性。这就是整部坛经的主题,每一篇坛经无非是从各种事、从各个角度在说这个主题。修行的人,可以自己选择一直在后天里努力有为,还是跳到先天里无为。

传承的方法大概有三类,第一类是秘传。师父等到一个合适的徒弟,再教给他。这种传承是极小范围的传播。如果想打破这种小范围的传播,实现广传,可以写成文字,就像画一张地图,告诉其他人怎么走过去。至于后来看地图的人是否能按照地图走过去,就不用管了。最累的一种传承方法,就是大量的面授。大量的面授不是画个地图就完事,而是相当于铺路架桥。这是最累最辛苦的。表面上看收一大堆徒弟,有人捧着,好像很享福,其实最卖苦力的是那个当老师的。当然这是指真师父,那些假大师当然很爽,神侃几句,唬住徒弟们,白天拿钱,晚上有女徒弟陪睡,那是世上最好的职业,用姜文的话说,站着还把钱挣了。真师父就不同了,他得因材施教,还要看当时的情境,趁着徒弟灵光一闪脑瓜开了一点窍的时候,冲上去一下把徒弟从迷雾中拎出来。

五祖弘忍在召集徒弟们作偈的时候就说徒弟们:“汝等终日只求福田”,又说:“自性若迷,福何可救?”现在的人也是这样,求的是福气和得利,有福是有福,不识自性,不入先天,那些福气也没什么大意义。

在神秀写了那首“身是菩提树”的偈之后,弘忍的评论是“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说白了就是没入门。后面神秀的徒弟去见惠能,慧能问他,你师父都教你什么了?那人回答:住心观静,长坐不卧。

说实话,能用“观”字,已经比后世的高明太多了。后世的愚人们,只知入静,整日里巴不得自己能入静,入大静,入大定,恨不得一入几十天那才叫功夫大呢。神秀毕竟起码是五祖的亲传,还没愚到那个程度,他知道入进去是傻子,属于自己糊弄自己,他提倡观静。人不是入静,是观静。

但慧能直接答复:住心观静,是病非禅。意思就是,你那根本就不是禅!再怎么住心,再怎么观静,你这个人还是在自己的后天打转转,仍然是不识自性。

静是什么?是相对于动而言。只要你一天沉迷于静,就是在和动作斗争,就还是在后天这个大圈子里面。自性,是这个圈子之外的,自性无动也无静,就像五祖对神秀说的,自性不生不灭,你得从这种生生灭灭的圈子中跳出来,才能见到那个不生不灭的。你神秀整天想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自己和自己较劲,一心想着以后天努力改变后天的习气,怎么能见性呢?

慧能又在般若品里说:“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为邪见故”。慧能又说:”莫闻吾说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静坐,即著无记空“。这就是在反复提醒,别往那里一坐,迷在空里。觉得自己空空静静,就是得道了。那是假的,那是邪见。

可惜,这么多年过去了,沉迷空静,愈演愈烈,反而成了正道。好像只有在空静里才能见自性似的。那么多人捧着坛经看,实际做着和慧能所传正好相反的事。

其实慧能这种教学方法,也注定了是无法长期延续的。这种教学就是老师学生之间的互动。非常依赖于老师的水平,换一个人,模仿慧能的口气再像也没用。如慧能所说,能学他这个顿法的,是最上乘根器,那么,能用这个顿法教人的,得是什么根器? 

看我这个博客的,有不少是练拳的,我也提醒几句,算是禅宗在拳上的应用,就这一次,以后就不再说了。毕竟不来点实际可操作的东西,有的朋友不满意。

我提个问题:心大还是身大?你们练拳的时候,是心意大还是身大?

一般人觉得,人身是物质,心意是非物质,这两个怎么能比较呢?

其实这个物质界,也是心意。人身,是心性的凝结。你可以想象一碗豆浆,放在桌上,过了一段时间,豆浆的表面,会凝结一层豆浆皮。这碗豆浆就是心意自性,这层豆浆皮,就是人身。表面似乎有区别,其实是一码事。

所以练拳时候,身体的每一动,都是心性的凝结。不是”意自形生“,是形自意生。然而未识先天自性的人,永远不会明白。

可能有人会问,人家豆浆凝结皮是有条件啊,身体是心性的凝结,转换媒介是什么?
炁!炁带着你打拳,心意在炁中,就是心性凝结为身体。

又有人问了,我没得炁,怎么办啊?
开合。在开合中体会心性凝结为身体。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