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股票交易者心性的修炼

 生命在于静止YY 2022-07-17 发布于四川

有网友问我 “一个散户的自我修养”这书怎么样?我的回答是,没有看过,不知道怎样。国内这类做股票的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 的鸡汤类垃圾书,我基本上不看。

股票交易者的学习,一类是有关知识和技巧的学习。这也许是必须的,也是初级的。当然许多交易者或者证券分析师就一辈子停留在这个阶段了,更不必说那些网红大V了。

股票交易者的修炼,主要指的是心性的修炼,而心性的修炼,大都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一旦写出来,也就见仁见智各人各论,能够学到什么完全取决于自己的体认——悟。因为真正通过修炼而获得的东西,你说功夫也好,道也好,练气筑基金丹元婴甚至成神飞升的法门也好,就是真理,至少是相对真理,而真理不等于鸡汤,不是普通人随便能够学习、马上能够掌握的。

譬如有僧神秀,修炼多年,写了一偈:“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在我等非佛门弟子,许多佛门子弟甚至高僧看来,这已经是修炼的高深境界了啊,没有几十年的苦修,恐怕根本不可能有这样的智慧觉悟的。

可是慧能很不以为然,他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慧能的意思是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大师兄神秀你修炼这么多年,怎么还执着呢?@云蒙 

于是禅宗分裂为逐修渐悟的北宗和主张顿悟的南宗。

在我看来,神秀的修炼方法适合资质一般的普通人,当然普通交易者也要追求在某个阶段取得突破——有所顿悟甚至大彻大悟。慧能南宗的方法更多地适合少数甚至个别天才(他本人就是学佛的天才),但这个世界上哪有这么多天才当和尚,天才是具有稀缺性的,片面地追求天才式的顿悟,也会带来诸如后世流行的 “口头禅 ” 的弊病。譬如段永平做股票在某些方面表现出足够的天才天赋,但这种天才和天赋是A股普通交易者能够学习模仿的吗?

这种关于修炼方法的分歧,也发生在王阳明学派那里。王阳明先生曾经提出过心学——良知修炼的 “四句教 ”:“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当王阳明先生去广西南征时,他的学生送行,王龙溪和钱德洪因为这四句教发生了争执,尤其是王龙溪认为只要第一句就行了,其余三句是废话。

王阳明先生当场做了解释,说他的学说是面向天下学子的,而天下学子,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生而知之的圣人,二是学而知之的贤人,三是困而学之的普通学人。对极少数第一类人,光第一句就足够了,而对第二、三类普通人,则需要完整的四句教。

我鹦鹉学舌,把阳明先生的四句教,转换成股票交易四句教——“无涨无跌心之体,有涨有跌意之动,知涨知跌致良知,追涨杀跌是格物 ”进行自我修炼。

最初的阶段,我觉得后面三句的修炼对我帮助很大,但是逐渐地发现,那种无涨无跌——市场中立、免于价值判断的境界更加重要,特别是在满仓满融的时刻和空仓持币的阶段,“无涨无跌心之体”才是根本。只有保持这种“ 无涨无跌 ”的本体论,才能在满仓满融的情况下瞬间实现多空转换,率先见好就收抛售股票。也只是因为拥有这种“无涨无跌”本体论认识,才能忽然由空仓转为重仓,不失时机地“ 买在起涨点 ”。

总之,股票交易的修炼,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得渐修和顿悟相结合,在干中学,错了再试,在过程中提升。好在我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关心性研究的书籍不少,具有修炼炒股艺术和功夫——玄学仙学的良好传统和文化基础,A股市场也一定会因此而诞生一代代优秀的交易者。

$山煤国际(SH600546)$ $成都银行(SH601838)$ $多氟多(SZ00240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