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猫字最初是指虎

 动力实体能 2018-11-18

谚曰画虎不成反”,虎是森林之王,猫是以老鼠为食的胆小动物,不可同日而语,对比就有贬义了。当有人告诉你,“猫”最初是指虎,你肯定会大吃一惊,因为闻所未闻,但这就是历史事实。

华夏文明以其源头之久远,许多象形会意字本义已有很大改变,甚至被借用成了毫不相干的事物,“猫”其一也。

嘉绒藏语就把老虎叫作mao”。例如,阿坝州金川县有古迹“猫碉”,藏语是“虎碉”的意思。这种有九层碉楼的古城堡是古代羌藏类游牧民族部族国家的象征,是“甲布”(国王)的宫殿。金川一带是《旧唐书 吐蕃传》记载的“附国”所在,为吐蕃属下12强国之一,他们的图腾就是一只黑虎。

隋唐时代,金川就已是汉羌混居之地,汉语是叫虎碉”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猫碉附近的村民建房,常到古堡周边挖掘遗落的石料发现了一块残破古碑,上黑虎碉字,应是古堡主人立给汉人看的,是为“虎碉”称谓的来历。

汉语环境中的猫与虎含义大不相同,故藏文化中的mao”都被译成了“毛”。例如“亚大草原”,在甘孜州理塘县沙鲁里山脉围绕着的一个大盆地,因有雪山融水滋润而成高寒草原,藏语”是“虎人”的意思。

阿坝州另有“茂县”,也是“猫”的注音,本义是虎。史书记载,此地古羌藏人不是农耕,皆以狩猎为生,他们“依山居止,垒石为室”,那种带有碉楼的山寨就叫“黑猫寨”。

藏文化中,此mao”与“王”与“神”同义互通。例如史诗格萨尔王中,与格萨尔恶阿达拉毛”,它大有法力,难以征服。“拉毛”就是“神虎、天虎”的意思(“阿达”也是虎的意思,藏语名号都这样由同义词重叠而成)。此王最后还是被征服了,因为格萨尔探知到了其命湖”和“魂树”所在,当命湖干涸,魂树砍断,就顺服了。

青海贵德河西镇瓦家村有苯教古寺名叫琼毛(亦叫雍仲彭措林寺),乃是安多地区最古老的寺庙。”指乌鸦,“毛”是老虎,琼毛“乌鸦老虎”,或曰“有乌落在虎身上”,乃吉祥之象(有商代青铜器礼器为证)。

《山海经》中有“髦民国”位置近积石”,离今茂县不远。罗泌《路史 国名记》说他们是黄帝的后裔,姓之“髦”“髳”是同名异写,《尚书 牧誓》记载,“髳”部落参与了武王伐纣的战争。笔者推测,两者都是“猫”的异写,本义是虎(藏语“猫”读作“西米”)。    

在北方游牧民族中,多有以mao”为族名情形存在,例如,青海祁连山中有族属不明的“托茂”人,居住在藏族的黑牛毛帐房中,身上穿的也是藏人式样的袍子,身材高大,像是康巴人种,但他们信仰伊斯兰教,戴穆斯林的小白帽,语言则近似蒙古语。托茂”是自称,他们说是英勇无比的意思。放到藏语中就是“地虎、大虎”的意思。蒙古族中有“茂明安”和“达茂旗”,这些“茂”都是“虎”的意思,而非草木。


             猫字最初是指虎

                六书通“猫”字          金文“貌”字

 

注意,古文“猫”是写作“貓”的,以“豸”(zhi)为偏旁,《古代汉语字典》说这个偏旁“象形一种脊骨很长的猛兽。”造字方式已告诉我们,它就指老虎,而不是其他什么动物。

以此为偏旁的还有“貌”,由“豸”和表示男子的“兒”组成,原本指那些有虎人称号的大贵人。就是说“猫”和“貌”是同源字。

还有“豹”字,最初也指虎,古代回鹘语、突厥语都把“虎”读作“bar”,是其语言之来源,在没有动物学的古代,人们豹不分是一点也不奇怪的

笔者在《史前羌藏类游牧民族迁徙扩散的路径》中已经指出,从史前时代起,就有羌藏类游牧民族在不断地向西方、向印度次大陆迁徙,《西羌传》所谓“远遁而去者”是也,他们所到之处建立起奴隶制国家,情形与蒙古人西征建立金帐汗国、伊利汗国等行国是一样的。这是一种基于古老生存方式,受制于高原严酷气候环境,不断重复着、再现着的历史规律,只是这种故事大多没有被记载下来而已。

如此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以mao”自称的游牧部族也出现在了西方人记载中。例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中亚文明史》第二卷记载,古代新疆“和田塞语”和索格底亚人的语言中,老虎叫作“毛亚”(mauya)或“毛”(moa),也是“英雄”的意思,古代的人特别喜欢moa自称

“索格底亚”是指乌兹别克斯坦到土耳其一带,与此对应,西藏到处有叫“索格”的地方,这难道是偶然巧合?这“mauya”不过是拉丁文注音,与甘孜州“毛亚”草原读音是完全相同的,“moa”就是“猫”的异写。

还要注意,公元前324年出现在印度北部的孔雀王朝”,统治者并非以孔雀自称,他们也是以Maurya自称的,就是藏语的“毛亚”。都城更眼熟,叫“华氏城”。

中亚和新疆早已伊斯兰化,但moa为尊的习俗还是流传下来了。例如,伊朗宗教领袖都有毛拉”(Mawla)之称(后缀-la是藏语尊称读法)。新疆维吾尔族男子名冠以毛拉”,“毛拉比拉勒”“毛拉穆萨”等,这不是身份,尊称而已。

至于这“猫”字为何改变了本义,何时改变的,就需要另行考证了。

猫字本义的巨大改变,折射着华夏文明起源的诡异性,以及历史真相隐藏之深。真相总是残酷的,有时甚至会让人难以正视,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附图,金川县境内的古迹猫碉”雄姿:


猫字最初是指虎

嘉绒藏语把这种有九层的石砌城堡叫甲卡”,意为“王宫”。这里就是《旧唐书 吐蕃传》记载中的“附国”所在,古藏语把“神”读作“fu”,因此附国“神国”的意思,而不是天生要依附于吐蕃的国度。


猫字最初是指虎

江西新干大洋洲商代祭坛遗址出土的青铜虎。印证着原始苯教中早就存在琼毛”概念。这“”指乌鸦,乃是祖先神灵之形象,沟通天地之中介,“毛”指老虎,乃君王之象,“乌落在虎身上”,就是祖先神灵附体了,乃无尚吉祥之象,“易”是也。

不过先秦时代“易”主流表达方式是“有乌落在豕身上”,新干大洋洲古人把豕改成虎,不是华夏文化的主流表达方式。它还长有两条大尾巴,也不是主流。


猫字最初是指虎

要注意,青铜虎仍然带有许多“豕”的痕迹,如虎爪正面看是猪蹄,侧面看是鸟爪,四腿是弯曲的,如猕猴的手臂,眼睛圆突,是猴王的眼睛。从腰身和臀部看它更像猪,这些都说明大洋洲古人并没有完全抛弃“豕”的概念。


猫字最初是指虎

祁连山深处托茂人和帐篷过去,托茂人死后,不论居住何处,都不远千里运到湟中县上五庄墓地或门源县吊沟墓埋葬那是他们心目中的祖宗之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