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崖山海战,南宋军民为何放弃抵抗?

 昵称22346171 2018-11-18
崖山海战,南宋军民为何放弃抵抗?

熟悉中国历史的人们,对于“崖山海战”肯定不会陌生。此次战役,让原本有汉族统治的中国,第一次变为外族的天下。但对于华夏文明而言,这不仅是一次朝代迭更,更是一次致命的打击,以致有些人认为“崖山之后,再无华夏”!

祥兴二年(1279年),宋朝在苦苦支撑了半个世纪之后,左丞相陆秀夫和太傅张世杰护卫着小皇帝赵昺,带着全部士兵南下逃难至崖山。正月,降元之将张弘范率元军攻至崖门,元军浩浩荡荡陆续抵达崖山,对南宋形成三面包围之势。

当时虽然号称有士兵“二十万”,但是亡国逃难,很多士兵都是携家带口,真正有战斗能力的兵也就几万。张世杰决心跟元兵决一死战,考虑到士兵们不谙水性,他下令千多艘宋军船只以"连环船"的办法用大绳索一字形连贯在海湾内,并且安排赵昺的"龙舟"放在军队中间,这样,士兵们就等于还是在陆地上战斗。

由于对形式的错误判断,在外来援助全断的情况下,很多士兵因为喝了咸涩的海水而生病,但仍誓死抵抗,双方相持不下。但是,元军一直增加兵力,宋军终于占据了下风。张世杰见大势已去,率精兵突围之后,却发现原本“千艘战舰”已成炮灰。

1279年3月19日,丞相陆秀夫抱着年仅8岁的小皇帝乘坐在床头。他见大势已去,从容镇定地穿好朝服,对小皇帝说:“国事至此,陛下理应为国殉难!”说罢,背起小皇帝,奋身投入大海。霎时哭声震天,几万人也随之投入大海。

史书上对于当时如此记载:“王舟大,且诸舟环结,度不得出走,乃负昺投海中,后宫及诸臣多从死者,七日,浮尸出于海十余万人。”

落日的余晖是何其悲壮!十余万人为了保存民族气节,为了捍卫最后的尊严,选择了在寒冷的冬天,投身向海。这也是民族的悲哀,至此,华夏文明开始断层,汉人迎来了几百年的奴役生涯。

虽然战役的失败,陆秀夫和张世杰对战术的错误判断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他们在绝境中所表现出来的民族气节和那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不能不让人叹服。

这两个人,一文一武,正是在流浪小朝廷中起了关键作用的中流砥柱。南宋虽然覆没,但输得是这样的悲壮,这样有节烈之气,士兵们面对外族入侵和压迫,拼死抵抗,为争取民族生存、自尊、自卫而英勇献身,义无反顾。

很多人在重读这段历史的时候,都在纳闷为何10万军民宁愿跳海也不愿与元兵死战。纵观当时的形势,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宋朝两百多年统治,养成了大汉民族坚贞不屈性格,“士可杀,不可辱”,宁死也不屈服。

二是当时船上士兵已经多人得病,战斗能力严重下降,胜数很小。

三是皇帝都已经投海,真正的“国破人亡”,很多人都失去了希望。

四是蒙古民族属于游牧民族,他们凶残好战,万一被俘,滋味也不好过。

日本作家田中芳树的历史小说《海啸》中写了这么一段:昨朝南船满崖海,今朝只有北船在”,被囚禁在元军船中的文天祥,目睹了崖山海战中最惨烈的一幕——无力回天的丞相陆秀夫背负着年幼的皇帝,背负着他为之坚持的沉重理想投海而亡。

至此,崖山海战再无胜数。但崖山精神,春秋大义,鼓舞后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