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山画派 新安画派

 畔山园敬坤书馆 2018-11-18
黄山画派 新安画派


新安画派
石涛 山居图
新安画派
梅清 黄山图
新安画派
石涛 雨中访戴图
新安画派
渐江 黄山云谷寺静思图

【黄山画派】 清初 是指清朝初所扎根黄山,潜心体味黄山真景,描绘黄山神妙绝伦的境名胜,在山水画史上独辟蹊径,勇于创新的一个不同籍贯的山水画家群。石涛、梅清、渐江被称为黄山画派三巨子。都是长期深入黄山,既师造化又师古人的画家。 他们不受古法束缚,虽同属一流派,却都有鲜明的个性和艺术风格。


新安画派

明代名家名画
明 丁云鹏 冯媛挡熊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新安画派
明 李流芳 溪山平远图 270X28 天津博物馆藏
新安画派
明 萧云从 山水
程嘉燧画选
明 程嘉燧 仿倪瓒山水卷 上海博物馆藏

所谓的新安画派指的是明末清初一批遗民画家以黄山、白岳及徽州山水为创作题材而形成的一个绘画流派。最早把新安山水画家群体称之为“派”的是龚贤,他在题山水卷的一段跋语中首先提出天都派。

天都为天都峰,是黄山72峰中最为险峻雄奇,具有代表性的峰峦,人们常以“天都”指代黄山、新安。龚贤所称的“天都派”即后人所称的“新安派”。其后张庚在《浦山论画》中正式提出新安派,人们多沿用,“新安画派”遂成定论。

新安派是明末清初的一个画派,区域包括安徽省的东南、黄山东南麓的歙、休宁、祁门、婺源、绩溪、黟的六个地区,旁及宣城、姑熟以及徽洲、宣城等地寓居在江、浙一带的画家。此派画家共同的特点是崇尚倪黄、远法唐宋,近师文沈。题材大多是黄山、白岳,画风尚清逸简淡,境界幽僻,意趣荒寒。渐江为这一画派的主要代表。

新安派早期成员:丁云鹏、郑重、李流芳、程嘉隧、萧云从、汪建、吴试、僧筏、李杭之、凌起翔、吴田生。新安派中期者:戴本孝、程邃、汪家珍、谢绍烈、郑盿、汪朴、江注。新安四大家:僧渐江、查士标、孙逸、汪之瑞。清代新安变派画家:程士镳、僧雪庄、程鸣、方士庶、黄柳溪、吴之驎。新安近代画家:程瑶笙、黄士陵、黄宾虹、汪采白等。


弘仁画选
清 渐江 山水

清 程邃 山水图  安徽博物馆藏
新安画派
清 查士标 拟黄鹤遗规图卷 上海博物馆藏
新安画派
清 查士标 百鹊图卷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清初新安画派

  明末清初之际,在徽州区域的画家群和当时寓居外地的主要徽籍画家,他们善用笔墨,借景抒情,表达自己心灵的逸气,画论上提倡画家的人品和气节因素,绘画风格趋于枯淡幽冷,具有鲜明的士人格调,在十七世纪的中国画坛独放异彩。因为这群画家的地缘关系、人生信念与画风都具有同一性质,所以时人称他们为“新安画派”。 新安画派主要亦师黄山,故有人主张归入黄山画派,但风格不同,正如渐江与程邃各有特色。


  一、新安画派形成

  新安画派之所以在徽州形成,与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皖南微州在晋、唐之间曾置新安郡,新安江为其主要河流,因此这里出现的画派,人们便以“新安”命名。

  徽州山水秀美,黄山、白岳、新安江之胜景为画家提供了“外师造化”特有的蓝本。画家们长期浸润在地貌独特的自然环境里,对地区画风的形成不无影响。自明嘉靖以后,该地区手工业、商业经济骤然兴盛,促使这个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原始淳朴山区发生了巨大变革,并带动了当地文化艺术的繁荣。徽商崛起,称雄数百年,市井街巷兴隆一时。朱熹理学思想影Ⅱ向下的徽州弥漫着浓厚的重教兴学之风,巨贾重臣衣锦还乡建馆扩祠,立牌架桥,热衷收藏,为新安画派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风雅贤达之人办学兴教,支持文人儒士队伍发展壮大,营造有利于文化艺术发展的良好环境,为“新安画派”的最终形成推波助澜。

  微州又是“文房四宝”的故乡,澄心堂纸、徽墨、歙砚、宣笔、刻书、镂版等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为画家提供了全面便利的创作条件。徽州绘画艺术开始活跃,以描绘新安山水为特色的徽籍画家群逐渐形成。自隆庆之后,本地画家林立,画苑里各种绘画风格杂然并陈,师法元人成为时尚,后起的新安画派画家们—方面接收“南宗”艺术倾向,同时又兼取各种风格之长,以丰富自己的艺术素养。对董、巨、倪、黄的继承促进了画派艺术统一面貌的形成,给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艺术基础。

  发达的徽州版画艺术也为新安画派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给养。徽州地区自古刻板印刷业十分发达,为适应书籍插图的需要,不少画家同时从事版画绘制。而版画以线条表现为主、重视用笔的艺术实践,使新安的画家在重视韵致的同时,又重视用笔。故而技法上新安画派由于受多石疏树的黄山自然景观影响,而采用以线条为主的画法,描绘多角山形。但作品中刚劲硬朗、瘦削凝练的线条明显收到版画刀刻线条的影响,从而使新安绘画能以元人气韵,蔚宋人风骨,避免了以韵伤骨的偏弊,达到骨韵两胜的境界。

  新安画派是在明代文人画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明代中叶资本主义萌芽,社会上新鲜事物层出不穷,人的意识形态和艺术趣味也随之发生显著变化,绘画领域开始急剧变革,文人画十分流行,创作上突出个性,恣意挥洒,热情高昂,在风格形式上不断寻求解放和突破,标新立异、不拘理法成为画坛主流。特别到晚明,由于商品经济发展,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一代文人卷进政治斗争漩涡。为了表现自我,他们自结文社,不仅谈论学术、文艺,同时参与政治活动,用诗文书画来抒怀明志。前辈的流风余韵和艺术好尚,给成长中的新安画家在人格修养和艺术观念上以深刻影响,为新安画派的最终形成奠定了艺术基础。


  二、新安画派代表人物

  弘仁(1610-1664)是新安画派中的代表人物,居于首要地位。其俗姓江,名韬,字六奇,明亡后出家为僧,字渐江、梅花古衲,安徽歙县人。渐江画从宋元各家人手,并且极力推崇倪瓒画法。山水笔法清刚简逸,境界开阔,笔墨凝重,意趣高洁俊雅,自成面目,以画黄山著称,为新安画派的奠基人,与石涛、八大、髡残并称“四僧”。

  查士标(1615-1697),字二瞻,号梅壑,安徽休宁人,流寓江苏扬州。其书学董其昌,善画山水,师法倪瓒,清劲秀远。亦工诗文,与僧渐江、汪之瑞、孙逸并称“新安四家”,也作“海阳四家”。

  程邃(1607-1692),字穆倩、朽民,号垢道人等,安徽歙县人,长于金石考证之学,刻印精研汉法。擅画山水,师法巨然、王蒙、吴镇,枯笔焦墨,沉郁苍古,具有金石趣味,在清初画坛上独树一帜,为“新安画派”之先驱。

  戴本孝(1621-1693),字务旃,号鹰阿、鹰阿山樵等,安徽和县人。其父明亡绝食死,本孝遂以布衣隐居鹰阿山中。戴本孝的绘画艺术起步于家学,较多受明代吴派的影响。他也学习“元四家”,学传统主张不尽用前人法。他的画风枯而且淡,自谓“最分明处最模糊”,以枯笔干墨表现山川变幻的生动效果,营造似模糊而又分明的丘壑形象,以求个人风格的建立。

  朱季海先生在《新安四家新议》一文中,将程邃、戴本孝与渐江、查士标共同列为“新安四家”。除此,其他主要画家还有郑旼、吴定、祝昌、姚宋、汪梅鼎、程鸣等,以及安徽皖东南地区“姑熟画派”萧云从、“宣城画派”梅清等画家作品。


  三、新安画派艺术风格

  新安画派的画家都擅长山水画,画家们笔下山水的面貌和意境却与以前历朝山水画有很大的差异。山水画自五代进入大发展时期,至宋元达到高峰,历代先后出现了一系列卓有成就的大师和流派,如五代的荆浩、关仝、董源、巨然,北宋的李成、范宽,南宋的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四大家,元代的黄公望、王蒙、吴镇、倪瓒四大家,以及明代的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吴门四家等。这些不同时代的画家和画派虽然风格各异,但总的来看,他们所表现的山水主要是两种基调,或表现北方山水的宏伟壮美、苍茫浑厚,或表现江南山水的清润秀美、明丽典雅。荆浩开创了以描绘大山大水为特点的北方山水画派,他笔下的山水雄浑壮伟,气势宏大:而董源笔下的江南山水则草木丰盛,秀丽多姿:北宋时期著名画家范宽所表现的北方山水峰峦浑厚,势壮雄强,如《溪山行旅图》;元代著名画家黄公望笔下的江南山水也是清丽典雅,草木华滋,如《富春山居图》。

  相比之下,新安画派笔下的山水与这两种基调有很大的区别,它们既无上述北方山水的雄浑壮美,又无江南山水的清润秀美,而是景色清简幽僻,意境冷逸伟峻,笔法沉稳挺劲。它们大都以黄山为题材,所表现的黄山山势雄峻、松姿奇古,笔法尖峭简洁,意境伟峻秀逸。总之,新安画派笔下的山水所突出表现的不是雄浑秀美,而是沉稳冷峻,作品鲜明地表现出一种昂首挺立、傲然不屈的气势。

  中国山水画的传统中有两条不同的师法路线:一是师法自然,主张以自然为师,“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搜尽奇峰打草稿”;二是师古,主张以古人为师,作品的构图、设色以及笔法等都要尽可能地模仿古人,以达到作品的“古意”。这两条路线所产生的作品风格大不相同:前者真实生动,富有大自然的气息和气势,有些作品还能达到“气韵生动”的最高境界:后者虚假僵硬,缺乏大自然的气息和生机。这两条路线在中国山水画的历史上并行不悖,都拥有其追随者。大多数有作为、有成就的画家走的都是前一条路线,在山水画创作上既重视师承传统,更注重师法自然,到大自然的山山水水中去感受大自然的气韵,寻找创作的灵感,历代成就卓著的山水画大师们,像范宽、黄公望等都是这方面的典范。但后一条路线也不乏其追随者,他们或者出于功利心,投一些统治者或世俗所好,或者拘泥于传统,处处讲求摹古。如明代后期以董其昌为代表的“华亭派”就是处处以仿古为尚,其作品虽因注重笔墨韵致而名重一时,但毕竟缺乏生命力,与那些气韵生动的杰作不能相比。

  从这个角度来观察新安画派的作品,可以看出它们显然走的是第一条路线,而且在这方面卓有成效。无论渐江还是其他新安派画家的作品,虽然风格清简冷逸,笔法沉稳简洁,但都格调清新,景物自然生动,处处透露出大自然山水的气息和生机,与那些虚假僵硬的摹古派作品迥异。值得注意的是,新安画派所处的明末清初正是摹古风气笼罩画坛的时期,当时踞画坛正统地位的就是崇尚摹古的“四王”画派,而新安画派却能不为所动,坚持走清新自然的写实之路,是难能可贵的。


黄宾虹山水
黄宾虹 山川卧游卷 1952年作
新安画派
江兆申 林岫含清
新安画派
黄宾虹 青山出云
新安画派
黄宾虹 书法
新安画派
江兆申 云巖霜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