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藏品赏鉴 | 陆游《苦寒帖》

 随风摇曳1965 2018-11-18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当我们读到陆游这首《剑门道中遇微雨》时,常会艳羡他的洒脱不羁:在细雨蒙蒙的时节独自骑着毛驴行走在险峻的剑门蜀道上,布满尘土的衣服上还挂着酒渍。这副“尊容”实在有点颓唐。或许他会想李白、杜甫也是如此不拘凡节,以酒为伴,甚至“酒债寻常行处有”,却酒助诗性而生好诗。或许他又转念一想,李白、杜甫不只是会喝酒、作诗,心里终究放不下社稷啊!于是他不禁问自己:“难道此生只该做一个诗人吗?”倒是一句“远游无处不消魂”说出了他理想破灭后无尽的辛酸与无奈。陆游一生的抱负是抗击金兵、收复中原,但是当时他却从抗金前线被降调至四川,官职清闲,壮志难酬,令人扼腕。此后的数次宦海浮沉使北定中原之梦始终难圆。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还不忘嘱咐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是南宋著名的史学家、爱国诗人。他的诗为世人所仰慕,故而他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他的书法也别有风骨,在书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不难想见,以陆游的人格性情,他是不会满足于文人那种悠然自得的挥毫状态的。据载,陆游钟情于草书,尤其是最具抒情性的狂草。虽然今天我们无法看到他的草书真迹,但是从他传世的几件行草作品的狂放笔致中不难推测出他的草书应该是很精彩的。陆游的传世行草书代表作《怀成都十韵诗》开篇第一句“放翁五十犹豪纵”中的“豪纵”一词,既点出了作者的性情,又可以作为其书风的最佳注脚。初看陆游的书法,便知他是临摹苏东坡的书体,又深受唐代颜真卿的影响。北宋初年,书坛强烈要求扭转颓风,力追魏晋,同时又想摆脱唐人的影响,另觅新机。无奈此时去唐未远,加之唐人成就大,遂使北宋“尚意”书风筑基于融合晋、唐之上。而宋代又特别强调“书品”与“人品”的密切关系,于是具有典范人格的颜真卿便成为了士人膜拜的对象,学习他的书法也便成为了顺理成章的事。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南宋。陆游选择师法颜真卿与其说是看重颜的书艺,倒不如说是看中他的人格魅力。这从他的诗句“学诗当学陶,学书当学颜。正复不能到,趣乡已可观。养气要使完,处身要使端……”中便可获知。

陆游《苦寒帖》,故宫博物院藏

  这里鉴赏的陆游《苦寒帖》为纸本,行书,纵31.8厘米,横48.3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此书作共16行,每行字数不等。前述陆游的《怀成都十韵诗》属于具有“创作”意识的作品,难免矜持。而《苦寒帖》因为是出于日常书写的需要,反倒有了一种洒脱不羁的放纵之气。通览此作便知主要胎息杨凝式,也有北宋李建中的影子,而且受苏东坡的影响仍很明显。其用笔干净利落,提则轻若游丝,按则如蜻蜓点水。虽提、按的形态有别,但力道对比并不强烈,加之笔速迅疾,故呈现出一种豪爽清健之感。此帖最为人称道的是结体,颇得杨凝式、李建中三昧。杨、李二人共通之处是在运用点画聚散、收放求得结体的基本变化后,充分利用部首的挪位进行空间重组,达到一种精巧的开合效果。认定陆游此作胎息杨凝式和李建中,主要是因为他继承了两者精巧的结体方法。试看帖中“部”“都”“定”“隘”“咎”“悔”“然”“城”等字之各部件,均采用了挪位、错落的方式,活泼生动。再者此作字组特征比较明显,即每行中几个字组成一个结字整体,如“村居凡百迟钝”“不至中悔否”“薄然姓名不祥”“不入城七十余日”等。一个结字整体中的每个单字又为一个部件,或收、或放、或交叉错落,使整行字动势增强。

  此作最大的特点是书写时的豪纵不羁。或许陆游对禅家顿悟的重视胜于渐修,故而作书也是意气驰骋,但功力较苏、黄等人终有不逮。不过其书因独具风貌,在书史上仍有一定的地位。对此,放翁也颇为自信:“即今讥评何足道?后五百年言自公!”


来源:《中国书画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