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脏皆可致月经病,非独肾也”——国医大师柴嵩岩的经验要记牢

 醒真 2018-11-19

小编导读


《素问·咳论》中有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咳嗽的病因病机,阐述了五脏皆可致咳的机理。柴嵩岩教授在理解古人理论,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后总结出“五脏皆可致月经病,非独肾也”的理论。她认为月经的产生不仅与肾的功能有关,与其他脏腑的关系同样密切,任何脏腑发生功能失调,都可导致月经病。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五脏皆可致月经病”学说

五脏系统相互联系的学术思想源于《内经》。《内经》中提出“五脏相通”,各对应了五行、四时、五味等,相生相克。相生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心生血,血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相克者,《素问·五脏生成论》曰:“心之合脉也……其主肾也。肺之合皮也……其主心也。肝之合筋也……其主肺也。脾之合肉也……其主肝也。肾之合骨也……其主脾也。”五脏关系密切,互为因果,互相影响。



一、肾与月经病的关系

肾主水,为先天之本,气血之根,与冲脉相连,主生殖。《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经水出诸于肾”。《傅青主女科》中说:“且经原非血也,乃天一之水,出于肾中,是至阴之精而至阳之气,故其色亦红似血,而实非血,所以谓之天癸。”由此可见,肾与月经的关系非常密切,肾气充盛、肾精殷实是月经产生的前提,所谓“肾气盛”则“地道通”。


历代医家将月经病产生的病因病机多归为肾的功能失调,肾虚而致阴阳失调是导致月经病发生的主因。如肾气虚,封藏失司,精不化血,冲任血海匮乏,可发生闭经、月经后期、月经过少等,冲任不固,可导致月经先期、月经过多、崩漏等。肾阳虚衰,则无力温煦、气化,不能温暖胞宫,而致闭经等。肾阴不足,精血无以所化,血海不能按时满溢,可发为闭经、月经后期等,若阴虚内热,热伏冲任,迫血妄行,尚可致崩漏、经间期出血等。由此可见,肾的功能失调可直接导致月经病的发生。柴教授特别重视肾之阴阳的盛衰,在对于月经病的治疗中,总结出“肾的四最”学说。

二、脾与月经病的关系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中气,统摄血液。脾胃互为表里,又“冲脉隶于阳明”,足阳明胃经与冲脉会于气街,故胃中水谷盛,脾气健运,血循常道,则冲脉血旺而经调。


若脾虚则气血生化乏源,血海不能按时满溢,多致月经过少、月经后期、闭经等;统摄无权,则冲任不固,血溢脉外,发为崩漏、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等;脾失健运,湿邪内生,壅滞冲任,亦可致月经过少、闭经等。


柴教授在月经病的治疗中非常重视“二阳致病”理论。《素问。阴阳别论》言:“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阳明为多气多血之脏,若二阳不足,则气血亏虚,血海无以为继,可见闭经、月经量少等疾病;若二阳传导功能失常,浊热积聚,热入血海,一则热迫血下行,而见月经先期、崩漏等病;二则热伤阴血,心失所养,而心生脾,故脾的运化失司,从而二阳的积热加重,这种过程循环往复,可致各种月经病的发生。

三、肝与月经病的关系

肝藏血,由脾胃化生的血液,除了营养全身外,其余部分皆藏之于肝,再下注于冲脉,司血海定期蓄溢,形成月经的来潮。肝经与冲脉交会于三阴交,与任脉交会于曲骨,与督脉交会与百会,因此肝通过冲任督脉与胞宫相通,使其藏泻有序。《血证论》中说:“肝为藏血之脏,血所以运行周身者,赖冲、任、带三脉以管领之。而血海、胞中,又血所转输归宿之所,肝则司主血海。”可见肝与血海、胞宫关系密切。肝肾又同居下焦,乙癸同源,木水相生。肾藏精,肝藏血,精血本同源而互生。


此外,肝主疏泄,与风气相通,调畅气机,气行则血行。《医林绳墨·妇人调经论》中提到:“妇人得阴柔之体,以血为本。盖阴血如水之行地,阳气若风之旋天,故风行则水动,气畅则血调,此自然之理也。”


柴教授认为,现在社会环境复杂,生活节奏快、变化多,特别是妇女的生活压力和社会压力都在增加,情志拂郁为多,由于其特殊的生理特性,更易为情志所伤。七情所伤,首先累及肝。情志抑郁,或暴怒伤肝,肝失条达,疏泄不利,气机不畅,日久血行不畅,瘀血内生,或肝阴损耗,阴血不足,都会引发月经病。似《傅青主女科》说:“妇人有经来续断,或前后无定期,人以为气血虚也,谁知肝之郁结乎!”

四、心与月经病的关系

心主血脉,心气有推动血液在经脉运行的作用。《素问·评热病论》指出“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心又通过胞脉与胞宫相通。《石室秘录》指出胞宫为“心肾接续之关”,心气下通于肾,心肾相交,血脉流畅,月事如常。

心气虚,则水泛滥而灭火,心火不能与肾水相交,则肾气不能独化。心火盛,如果没有肾水的承制,则火无制而炎上灼金,使母伤而不能生肾水之气。

五、肺与月经病的关系
肺为华盖,朝百脉而输精微,主一身之气,五行属金,为水之上源,下达精微于胞宫。《素问》曰: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灵枢》云:“……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俸生身。”而女子以血为本,经孕产乳均离不开血海殷实的基础,因此肺同样参与月经的产生。且肺与肾乃是金水相生,母病可及子,柴嵩岩教授在遣方用药时同样注重固护肺气,提出“补肺启肾”理论,补金以滋肾水,达到补肺益肾之功,亦有丹溪“提壶揭盖”之意,可通调一身之水液。


总结

月经的主要成分是血,而血生化于脾,统摄于心,宣布于肺,贮藏于肝,疏泄于肾。柴教授认为,妇人的月经以血为形式,来源于脏腑,五脏六腑功能正常,精血充盛,其有余之血注入血海,冲脉有继而“月事以时下”,若脏腑功能失调,则月经病随之发生。


写在最后

有粉丝提出,关于国医大师的名字应当叫柴松岩而非柴嵩岩。小编求证后,证实柴老本命柴嵩岩,但柴老本人更爱写成“松岩”,取“松”字的高洁坚韧之意。所以,无需纠结名字问题啦!



好 书 推 荐

国医大师柴嵩岩妇科临证经验及验案选

(点击书名,查看详情)

柴嵩岩,主任医师,教授。1997年4月荣任全国名老中医称号。 柴老自幼学习中医,1950年取得中医师资格。1952~1957年就读于北京医科大学医疗系,具有良好的医学理论基础。其临证妇科60余年,医学功底扎实,临床经验丰富,非常重视“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充分了解女子之生理特点及周期变化规律,能动态地、发展地观察与认识疾病,能够根据不同的病理阶段,抓住本质,辨证论治,在实践中创立与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及用药风格。以辨证准确、方药精专、配伍灵活、疗效显著为其特点。因此整理柴嵩岩教授临证的经验及验案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本书介绍了柴教授独创的学术理论,通过验案验方总结其对月经病、妊娠病、产后病、杂病的用药特点及经典方药,特色突出,实用性强,为广大医学生及临床工作者提供学习经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