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冯道一生侍奉四朝十帝,都骂他无耻,他写下两句诗堵住了众人的嘴

 思明居士 2018-11-19

在黄巢大起义和军阀混战中,曾经辉煌无限的大唐王朝,终于土崩瓦解,仅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一个黯淡的背影。唐朝结束之后,赵匡胤的北宋建立之前,中间有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大江南北黄河上下,军阀割据,小国林立,多少野心家都想在这乱世中实现自己的皇帝梦,无休止的征战与杀戮、阴谋与背叛成为这个时期的主流现象,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之一、五代十国时期,就此拉开大幕。

冯道一生侍奉四朝十帝,都骂他无耻,他写下两句诗堵住了众人的嘴

五代十国时期有一个最为显著的时代特征,可用一句话来概括:“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各路诸侯和军阀急不可待地称王称帝,然而又无力把控变幻莫测的形势,最终又像流星一样划破天际,转瞬即逝,短命王朝和短命皇帝成为这一时期的一大特产。皇帝们尚且如此,王侯大臣、士卒百姓们的命运不问可知,五代十国时期,对于每一个人而言都是一次残酷的极限生存测试。有资料显示,经过唐末和五代十国的长期战乱,国内人口总数由唐末的四百九十余万户,锐减到北宋初年的三百余万户,死亡近五分之二。

冯道一生侍奉四朝十帝,都骂他无耻,他写下两句诗堵住了众人的嘴

然而在那个朝不保夕、人人自危的年代里,有个人却活得很好。他不仅保住了性命,还活到七十二岁才寿终正寝。而且活得还相当“滋润”,数十年如一日位极人臣,享尽富贵,五代时期的皇帝像走马灯一样换来换去,他却始终高居相位,安如磐石。此人就是著名的“长乐老”冯道。

冯道一生侍奉四朝十帝,都骂他无耻,他写下两句诗堵住了众人的嘴

冯道是河北瀛洲人,出生于唐朝唐僖宗中和二年,死于后周显德年间,六年之后赵匡胤建立北宋,冯道只差六年就从唐朝活到宋朝。冯道出身平民之家,农耕为生,自幼好学,饱读书史,是个才子。天祐年间,冯道开始踏上仕途,出任幽州节度使刘守光的幕僚,开始了他长达几十年的宦海生涯。

后唐天成二年,冯道第一次踏上仕途巅峰,成为后唐明宗的宰相。从此之后,无论怎么改朝换代,皇帝换了一茬又一茬,冯道始终不动如山,坐到宰相位置上再也没下来过。在兵凶战危、人心惶惶的五代时期,冯道却像一条狡猾的泥鳅,在各路军阀皇帝之间游刃有余,五代十国乱世,对别人而言是炼狱屠场,对他而言却成了乐园。

冯道一生侍奉四朝十帝,都骂他无耻,他写下两句诗堵住了众人的嘴

冯道的人生秘诀其实很简单,四个字“膝软如绵”,谁当主子无所谓,谁当皇帝他都第一个投降下跪,背弃故主如同扔掉一双破鞋那样简单,毫无任何心理压力,忠君观念对他而言不值一哂。他一共投降过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个朝代,给十个皇帝当过宰相,《新五代史》记载他一生“事四朝十帝”,可以说一生都是在投降和背叛中度过的。

儒家思想向来倡导“忠孝节义”,“忠君”被视为人臣最基本的立身之道。冯道偏偏就把这条宗旨践踏如泥,迎新送旧习以为常,背叛投降如家常便饭。他这种行为遭到儒家士大夫集团的一致鄙视和唾弃,比如欧阳修骂他“其可谓无廉耻者矣”,司马光骂他“朝为仇敌,暮为君臣,易面变辞,曾无愧怍”,金代学者王若虚直接称“冯道忘君事仇,万世罪人”,可谓是骂声一片,都把他当做一个贪图富贵的无耻小人。

冯道一生侍奉四朝十帝,都骂他无耻,他写下两句诗堵住了众人的嘴

从表面上看,冯道的行为确实有悖于儒家忠君思想,毫无节操可言。但换个角度深入思考,事情仿佛又没那么简单。冯道晚年曾经写过一首诗,其中有两句颇为耐人寻味:“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两句诗可谓是冯道对自己一生的辩解词,为他加分不少,堵住了很多人的嘴。

冯道一生侍奉四朝十帝,都骂他无耻,他写下两句诗堵住了众人的嘴

从这两句诗中,冯道对于自己曾经侍奉过的那些皇帝并无好感,斥之为虎狼之辈,他认为这些虎狼之辈并不值得他竭忠尽智、忠贞不渝。置身于这些虎狼之君之中,他认为只要心存善念,不去助纣为虐足矣,完全没必要替这群人渣卖命。

从这个角度而言,冯道的选择也无不妥。众所周知,五代十国时期的皇帝,堪称野心家和昏暴之君的集大成者,又有几个是真正值得臣下效忠的贤明之君?五代十国皇帝的帝位,几乎清一色都是篡逆而来,缺德无才是他们的共同特征,宠溺优伶的后唐李从珂,出卖幽云十六州的后晋石敬瑭,在先帝灵堂上插科打诨、谈笑风生的晋出帝石重贵,动不动诛灭大臣全家的后汉隐帝,难道十年寒窗,饱读圣贤之书,就为了效忠这些牲畜一般的所谓皇帝?

冯道一生侍奉四朝十帝,都骂他无耻,他写下两句诗堵住了众人的嘴

从冯道的一生经历来看,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两句诗。《旧五代史》记载,冯道“在相位二十余年”,“平生甚廉俭”,是个清官。而且“身为宰辅,不闻献替”,从不给这些昏暴之君献计献策、助纣为虐,几无恶行。后汉大将郭威叛主自立,想诱杀后汉湘阴公刘赟,派冯道出面把刘赟骗过来,冯道却拒绝了:“老夫平生不做谬语人”。辽太宗耶律德光入侵中原时,纵兵肆意杀戮,冯道一句话“此时佛也救不得百姓,只有陛下能救得”,耶律德光这才有所收敛。

冯道的这两句诗,不仅堵住了很多人的嘴,很多人也因此转变了对冯道的看法,北宋文学家苏辙就对冯道非常理解,认为他“生于五代,立于暴君骄将之间,日与虎兕为伍”,能做到不助纣虐、独善其身已经很不错了。清代史学家赵翼也认为,“五代之乱,民命倒悬,”冯道是很罕见的“能以救时拯物为念”的人之一,认为对他未免太过于求全责备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