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冯友兰对中国家文化和孝道的分析,太精彩了!

 小桥流水1i79ra 2018-11-20

冯友兰对中国家文化和孝道的分析,太精彩了!具体精彩在哪里呢?请看哲学诗画为你整理的原文:

冯友兰对中国家文化和孝道的分析,太精彩了!

中国传统社会的起源远远早于西方的基督纪元,在基督纪元出现后,它继续存在,一直没有发生根本变化,直到西方侵略东方。归结来看,完全可以视为现代工业社会侵略封建农业社会,因为现代社会的根本因素是工业化经济,使用机器,机器一出来,军舰、飞机和大炮,以及各种新式武器就出现了。

工业经济以前,欧洲也是以农业经济为主,只是后来才发生了工业革命、政治革命,而古老的中国呢,一直长期处于农业经济和农业文明的大梦中,总觉得自己是天朝大国,一直在做着全世界都来朝贡的美梦。直到晚清后鸦片战争爆发,才勉强睁开眼开始看世界。

现代工业经济有不少好处,比如造机器,建工厂,增加就业,但是却破坏了中国在几千年的农耕文明中留下来的家族制度,从而离析了传统的中国社会。人们都离开自己的土地和家乡跑到工厂做工了,不再依附于土地,不再与父兄们或村中的乡亲们一起集体劳动。以前,中国乡民大都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但现在他们开始独立生活,在观念上,这种蜕变被命名为“个人从家族中解放出来”。

冯友兰对中国家文化和孝道的分析,太精彩了!

由于社会结构的极具变动,传统社会的思想基础之一的孝道也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在民国以前,忠和孝是平行的两个道德原则。孝,曾被看做一切道德的善的根本,中国人一直遵从“百善孝为先”,现在孝有时却被一些批判家看做了万恶之源。

在这许多批判中,主要的一个是说,在传统家族制度中,个人完全丧失其个性,个体尤其是晚辈几乎没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思想,就连有些日常想法都是父母或长辈的影射。他对家族的义务和责任如此之多,似乎他生下来就只能是父母之子,祖先之孙,但唯独不是他自己。

而工业制度下的社会是比在血缘关系更宽广的基础上组织起来的,在这样的制度中,个人对家庭的责任少了,而对于社会全体的责任则多了。在现代工业社会,个人服从父母的义务少了,而服从征服或社会整体的义务则多了。在传统中国,家实际上就是一个社会,而现代社会,家庭不过是许多社会机构之一,是社会构成的一个个细胞。

按照中国传统的社会理论,每个个人是个中心点,从这个中心向四方辐射出关系:向上是他的父亲、祖父以及祖先,向下是他的子女以及后人的关系,向左或向右则是他的兄弟和姐妹以及堂兄弟堂姐妹等关系。在这辐射圈内,有着轻重不等的亲情和责任。中心的人会把这个圈子之外的人看做普通人,以朋友关系待之。

这样看,中国传统家族制度中,每个人都是社会大圆的一个圆心,社会圆由各种社会关系构成。个体是一个人,也被当做一个人来对待,上面批判的说传统家族社会中个人没有人格则是完全错误的。

为了屹立于当今世界,无愧于中华民族的过去,中国必须工业化,这就势必冲击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家族制度和传统社会结构,但这并意味着我们要放弃亲情,放弃几千年形成的宝贵的家文化。

中国是大陆国家,不像西方的海洋国家,对于古代的中国人,土地就是世界,就是一切。所以他们必须以农业为生,对于他们来说,土地是存活的根,是财富的最主要来源。在他们的心目中,土地是永久和安全的象征。由于经济原因,人们必须生活在一起,传统的中国人,一旦占有一些土地,就意味着永久地生活在这里。对于他们,土地不只是自己的家,还是其孩子子孙的家,是生命和事业的延续。

冯友兰对中国家文化和孝道的分析,太精彩了!

在《礼记》中曾记载过古代中国人对土地的感情,从这个记载我们看到,古代人经常祈祷上天让自己留在脚下的这片土地上,他们修建房屋,生儿育女,过着有喜有悲的生活。他们也不相信死后的生活,无论是死是活,都只表现出对土地的留恋。靠土地生活的人们,无论在身体还是感情方面,都无法割舍掉对土地的依赖,他们的家族之树在他们脚下的土地生根发芽,直至长成参天大树,伸展枝条于四面八方。广义的家庭必须生活在一起,因为他们不能分开。既然他们必须生活在一起,就必须有某种道德原则,作为这个集体的一种不成文规定或律法,这种原则就是中国家庭的孝道,就是中国的家文化因子。

传统中国社会是用五伦组织起来,为何五伦?即五种社会关系,分别为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夫妻关系、兄弟关系和朋友关系。每种关系有一个道德准则管着,因此五伦被那时的中国人认为是“天下之道”,所有人都要遵守。到了汉代,儒家学者董仲舒把这五种关系提炼了出来,形成了君臣、父子、夫妻关系,被称为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前者为主,后者为辅。纲的意思是大绳,其他小绳要依附其上。

除了三纲,还有五常,都是儒家所提倡的伦理准则。常的意思是规范,或者是不变的常理,五常是儒家的五德,即仁、义、礼、智、信。五常是个人之德,三纲是社会组织原则,由此构成了中国传统社会价值的基石,旧社会中,一切人的行为乃至思想都要受到这些社会关系的制约和管辖。

其实,在这五种关系中,有三种是关于家庭的,其余两种关系,君臣关系和朋友关系,尽管不是家的关系,但也可以通过家来理解,因为君臣关系可以通过父子关系来看待,而朋友关系可以通过兄弟或姐妹关系来看待。而孝道为何当做了一切德性的基础呢,大家想想道理就在这其中。因为在古人看来,社会就是一个大家庭,社会所有的关系就是家庭关系的浓缩,社会关系的整个结构都可以看做家事,而孝实质上就是忠于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