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场关于性的读书沙龙,李银河聊了性观念、性取向和性教育

 昵称535749 2018-11-21
  • 一场关于性的读书沙龙,李银河聊了性观念、性取向和性教育

文化

李雅婷昨天


“一切性理论的有效期都受到时代的制约”

11 月 18 日,中国社会学家、性学家李银河在北京 798 艺术区的歌德学院参与了一场关于书籍《性欲和性行为——一种批判理论的 99 条断想》的读书沙龙,主持人是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的学者王歌。

这场读书沙龙是北京歌德学院建院三十周年庆典的系列活动之一,从 9 月到 12 月歌德学院会提出 30 个“关乎人类与社会发展,关乎未来”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举办 30 余场活动。

《性欲和性行为——一种批判理论的 99 条断想》封面 来自豆瓣

《性欲和性行为——一种批判理论的 99 条断想》是德国性学家福尔克马·西古希(Volkmar Sigusch)的著作。西古希是“第三次性革命”的提出者,1973 至 2006 年任歌德-法兰克福大学医院性科学研究所主任和特殊社会学教授。

西古希通过这书提出了当下这个时代的新性学,讨论了包括电子性爱、性“变态”及性别模糊等多个和性相关的话题。他在书中写到,“一切性理论的有效期都受到时代的制约,因为人的性欲和性行为并不像血液中的含盐量,几千年来一成不变。我们缅怀弗洛伊德百年前发表的《性学三论》,同时我们今天的思想、感受、工作、爱、生活和死亡,已经完全不同了。”

李银河在活动中介绍这是一本观点很前卫的书,能用很日常的方式说出今天听起来很“恐怖”的事情。书里面会提到那些有各种各样性偏好的人群,很多人认为是“变态”的东西在作者那里都可被视为正常。“然后他管那些仅仅局限在夫妻二人间的性关系,为了生孩子而结合的人叫‘正常强迫症’”。而那些得了“正常强迫症”的人往往会对“变态”持否认的观点。

但“变态”也是要用一套标准以区分“常态”的,这个标准会随着时代而变,李银河举例说,“ 19 世纪的时候大家会认为同性恋是‘变态’,弗洛伊德管同性恋叫‘性倒错’,但后来大家会慢慢觉得这个正常了,到了西古希的写作中,‘变态’又更‘变态了’。”

电影《普通女人》剧照,来自豆瓣

这本书里还有一个话题是“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种性别”,因为每一个人的男性度和女性度都很不一样,李银河用自己和王小波打了个比方,“我和王小波比的话,我就觉得自己挺男性的,因为大家会认为女性比较非理性,男性比较理性。但我俩就反着,他特别抒情,我特别理性。”李银河说如果按这个理论来的话,性别就更像一个色谱的概念,不是非黑即白的。“有的人是深灰,有的人是浅灰,能落在色谱的任何一个点上。”

王歌在活动中询问李银河,“一般要在什么年龄段谈性、尝试性、创造性比较合适?”李银河快速给出的答案是“青春期”,但性教育或许应该更早开始,“荷兰有专家说性教育应该从 4 岁开始,因为孩子 4 岁就开始有性别观念了。”中国是从小学开始的,但还没全面推动。“北师大的性教育专家编了套性教育的课本,编得非常好,甚至谈到了性倾向的内容,这个是非常了不起的。但我听说这套教材在杭州的一所小学试用时被家长投诉了。”

“但其实缺乏性教育最大的危害是人流,是婚前怀孕。”李银河说中国每年有 1600 万人选择人流,其中有一半是婚前性行为导致的。“我特别讨厌有好多宣传说无痛分娩什么的,把人流这个事弄得跟感冒一样,可其实这对女孩子的身体伤害是非常大的”,但性教育是可以避免婚前意外怀孕的。

除此之外,李银河还在活动中说起了“中性焦虑”,“有人说现在 90 后、00 后都很‘娘’,说什么‘少年娘则中国娘’。认为男孩没有男孩样,还归因为小学和幼儿园的老师多是女老师的缘故,但我觉得这还是刻板印象。”很多事情都在随着时代变化,“最早是由男性去评判女性,到后来男性变成审美客体,再到后来普及到女性开始审男性的美。西方有男性的脱衣舞吧,我在英国就看过一个男性的脱衣舞吧,顾客都是女性,都会去消费男色,我就觉得这个特别好!”


题图来自 《女性瘾者:第一部》剧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