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腰痛、跑步膝、长短腿、鸭子步...可能都与它有关!

 天道酬勤更努力 2018-11-21

最近中心遇到很多案例,比如:

骨盆前后倾导致腰痛

跑步后膝盖疼痛

运动后脚踝不适

...

后来发现在康复训练时这些情况有一个共同点,都需要进行“臀中肌”的激活和训练,看起来疼痛位置不一样,怎么都跟这块肌肉有关系呢?臀中肌跟这些疼痛的相关性又是什么呢? 别急,继续往下看。


臀中肌位置在哪

臀中肌成宽大的扇形,起于外侧髂窝外侧中部,止于大转子外侧面。

臀中肌共分为三束,固定骨盆时其主要作用是髋关节外展。是一块整体稳定肌,对于维持骨盆稳定其重要作用


臀中肌可能与以下问题有相关性

问题一:骨盆前后倾

双侧臀中肌前束收缩,则可能出现骨盆前倾;

双侧臀中肌后束收缩,则可能出现骨盆后倾。

臀中肌是维持骨盆稳定的重要肌肉,无力或者过于紧张均可能影响骨盆运动,从而导致前倾或后倾的形态,如果不及时纠正,可能会引起其他相关部位问题。


问题二:骨盆旋转

以大腿骨股骨为参照,一侧臀中肌收缩而另一侧无力时可引发骨盆旋转,继而可能出现“长短腿”等问题。


问题三:步态改变(鸭子步)

在走路过程中,单腿支撑时一侧臀中肌无力则无法维持骨盆的稳定,容易出现一侧骨盆“掉下来”的现象,俗称“鸭子步”。


问题四:腰痛

双侧臀中肌前束收缩引起骨盆前倾后,若长时间保持作为或站立会增加腰椎的压力,从而导致的腰痛。


一侧臀中肌无力而另一侧收缩时引起骨盆旋转,若长时间维持这种状态,身体为了协调这种旋转可能会出现腰椎的旋转和侧弯,从而引发腰痛。


问题五:弹响髋

髋的弹响来源于骨盆-髋的不稳定,臀中肌的横向稳定促进关节对合。当臀中肌无力时容易出现关节对位较差,稳定性下降,进而出现弹响。


问题六:跑步膝

又称髂胫束综合征,常表现为膝关节外侧疼痛。一般认为是引起这种症状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髂胫束的过度紧张。

排除身体结构性的问题,稳定的骨盆位置和髋关节控制能力对于下肢的协调运动至关重要,而臀中肌则是控制骨盆的最重要肌肉,所以说髂胫束的问题,80%都与臀中肌有关,臀中肌的训练几乎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问题七:脚踝疼

在跑步或者运动时,每次下肢落地后的冲击力通常应该平均分配给髋、膝、踝,如果髋关节稳定性差,而过多的靠踝关节去维持稳定,这样会使踝关节的压力增大,从而导致踝不适。


问题八:其他

除上述常见问题外还可能有以下表现:

臀部外侧凹陷、大腿肌肉脂肪增多肥大、下肢力线改变、蹲下时膝内扣、扁平足....

下蹲时膝内扣

因为臀中肌是骨盆和下肢的重要连接组成部分,如果力量不足或过于紧张,很容易引起整个下肢的问题。


那么,如何加强臀中肌练习

侧卧外展

侧卧位,伸膝外展髋关节0-35°,收腹部,稳定骨盆,感受臀部外侧肌肉收缩用力作用于该动作,开始缓慢练习避免大腿肌群代偿收缩。

弹力环侧步走

将弹力环放于膝上5cm处,站立骨盆正位,外展髋关节横向移动,外展幅度不超过35°。分别向左侧和右侧移动,感受臀部外侧肌肉的收缩带动下肢的外展。


单脚站立

单腿站立练习,感受臀部外侧的收缩。该体位下臀中肌发挥其横向稳定骨盆的作用,支撑体重。



臀中肌是一块重要但容易被人忽视一块肌肉,对维持骨盆稳定起重要作用。如果在运动或走路过程中骨盆不稳,又要维持身体稳定,必然会增加其他部位的受力,长久以来就可能引起不同部位的疼痛不适。

所以看似腰痛、膝痛、踝痛等症状,别忘了先检查一下臀中肌的力量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