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教孩子赢得朋友?

 天下知仓 2018-11-21

插画/ 小猪君 


友情之所以重要,主要还不是因为“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友情的重要意义就在于:人不仅因为势单力薄而需要有朋友的合作和帮助,而且因为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渴望获得他人的认可或承认。


朋友就是志同道合并由此而相互认可或相互承认。也因此,亚里士多德将没有朋友没有公共交往的离群索居者视为“非神即兽”的怪物。[1]事实上,即便神仙或野兽,他们也需要朋友,渴望友谊。真正以孤寡为骄傲的人,仅限于帝王或独裁者。只有帝王或独裁者才自称“孤”或“寡人”。


在亲情、爱情和友情三者之间,中国人最重视亲情,在类似“天地君亲师”的文化习俗中,亲人与天、地、君、师相提并论。之所以不可毁伤身体或放弃生命,也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2]中国文化尽管也鄙视“重色轻友”之辈,但一般人还是更愿意将亲情和爱情置于友情之上。仅仅在类似《三国演义》、《水浒传》之类的小说故事与文学想象中,友情才高于和优先于爱情或亲情。


西方人并非不重视亲情,但因其追求独立与自由而更重视友情和爱情。友情之所以被重视,也正因为友情比较自由,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但凡志同道合,来者不拒。一旦志不同道不合,往者不追。


友情既不像亲情那样具有不可选择性,也不想爱情那样具有严重的排他性。诗人裴多菲云:“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此等说法,大体可用于友情优先之证词。


抛开地域空间不论,仅从时间的视角来看,孩子在幼儿阶段普遍重视亲情。成家立业之后,普遍重视爱情。而在小学高年级和中学阶段,友情即便不会跃居第一,其地位至少不低。此事无论古今,抑或中外,所见略同。


孩子之所以在中学阶段突然不愿意与父母说话而更愿意与同学厮混,与中学生的友情生活相关。也就是说,当孩子到了中学阶段,家长不仅不必为孩子“不听话”而感到忧虑,反倒应该注意引导孩子发展友谊。家有中学生,家长需要考虑的大问题是,如何教孩子赢得朋友?



也可以将“如何教孩子赢得朋友”转换为另一个问题:“我喜欢什么样的人”?或者,什么样的人容易赢得友谊?哪些因素影响人的交往和好感?


先说影响交往或友谊的三个外部因素。


一是距离。距离会影响人的友情。一般的说法是:“我喜欢离我近的人”;“我喜欢跟我交往比较多的人”;“我喜欢跟我近距离接触的人”。


你跟什么人在一起,你跟谁做邻居,你就读哪一所学校,你住在哪个乡村或哪个城市,这里面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不过,为了让孩子有比较好的交往环境,有些父母会像“孟母三迁”那样选择搬家或帮孩子转学。


二是外貌。长相会影响人的友情。一般的说法是:“我喜欢相貌好的人”;“我喜欢漂亮的人”;“我喜欢高富帅”。长得好看的人,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好感。


人的身体特征尤其是身高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父母高,孩子就高。父母矮,孩子就矮。一般而言,女孩的身高主要受父亲的影响,男孩的身高主要受母亲的影响。也有另外的说法:“父亲矮,矮一个。母亲矮,矮一窝。”


问题在于,孩子的身高和脸型虽然主要受父母的影响,但人的体重尚可由自己控制。如果体重比较夸张,难免会受同学嘲笑。对于那些有意志力的孩子而言,他完全可以通过运动和节食的方式减轻自己的体重。


三是权势。父母的权势或家庭出身会影响孩子的友谊。尽管很少有人愿意明确承认“我喜欢家庭条件好的人”或“我喜欢有权有势的人”,但家庭出身或父母的权势对孩子的交往圈子一直在发生实际的影响。

家庭出身当然不是个人可以选择的。孩子无权选择自己的父母,父母也几乎无权选择自己的孩子。“投胎”总是具有某种被抛掷的不可选择性。一个孩子之所以成为某人的孩子,并不需要获得当事人的同意。若以“高富帅”为标准,对孩子来说,高与帅的外貌不可选择,富更不具有可选择性。


不过,这个问题也并不那么严重。有人在选择恋爱伙伴时可能“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后面笑”,但是,在选择一般朋友时,家庭出身或父母权势的影响仅仅限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富人的孩子一般不愿意跟穷人的孩子在一起,穷人的孩子一般也不愿意跟富人的孩子在一起。


孩子在选择友谊的伙伴时,能力比出身更重要。而能力也正是影响孩子交往或建立友谊的几个内在因素中的关键指标。



现在就来讨论影响交往或友谊的三个内在因素,其核心依然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一是能干。一般的说法是,“我喜欢能干的人”;“我喜欢会办事的人”。跟能干的人在一起的好处就在于有安全感,“心想事成”。只有你有什么想法,他就能够帮你把它实现出来。他会挺身而出,独当一面。至少,他会加入到你的团队来,强强联手,组成联盟。对于学生来说,能干往往显示为成绩好。孩子跟成绩好的同学在一起,他会见贤思齐,也可能随时得到对方的答疑解惑。


也因此,有些家长总是鼓励孩子跟那些比自己更优秀的同学交朋友。这样的选择当然可以理解,但是,这里面隐藏了一个悖论:如果所有孩子都将“比自己更优秀”作为交友的标准,那么,所有孩子都会成为孤家寡人而找不到真正的朋友。


这样看来,比较合适的办法是:家长可以鼓励孩子跟那些比自己优秀的同学交朋友,这是“见贤思齐”的思路,其出发点是利己和自爱。同时,也要给身边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这是“助人为乐”的思路,其出发点是利他和博爱。利己与利他并不矛盾。利己与追求自爱是人的本性;利他与追求博爱也是人的本性。


二是有共同的业余爱好。一般的说法是,“我喜欢能够一起玩得来的人”;“我喜欢有共同语言的人”。“物理类聚,人以群分”虽然可能显示为“门当户对”的交往圈子,但“物理类聚,人以群分”主要显示为拥有相同业余爱好的人。为了让孩子拥有基本的情感交往和温暖的同伴友谊,父母最好在孩子小的时候尤其是小学阶段发展孩子的一到三个艺术特长、体育特长或游戏特长。一旦孩子拥有了自己的艺术特长、体育特长和游戏特长,孩子就会呼朋引伴,成群结队。


三是有相似的性情。一般的说法是,“我喜欢跟我合得来的人”;“我喜欢性格好的人”。所谓性格好的人,主要指性格善良而阳光的人。如果孩子因善良而偶尔受委屈,受人欺负,请不要嘲笑孩子的软弱。善良的人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人。


成功需要智谋,更大成功需要善良。就日常的幸福生活而言,善者乃是王者。性格好除了显示为善良,最好加上爽朗、阳光、乐观、自信、有意志力。没有人愿意跟那些忧郁、疑神疑鬼或性格暴躁、狂躁的人在一起,除非这个人有病。有病的人可能愿意跟有病的人在一起相互疗伤,同病相怜、抱团取暖。


正常而言,善良而开朗、自信的人更容易赢得朋友。跟开朗、自信的人在一起,每天都会生活在阳光的沐浴之中。一般而言,兴趣广泛,拥有比较强大的业余爱好的人,往往性情乐观而绝少忧郁。

孩子如何发挥自己的同情心和同理心去赢得他人的好感与友谊,这需要家长从小引导,而且需要家长亲自示范。如果家长本人习惯于比较封闭的生活,如果家长本人缺乏基本的同情心和同理心而几乎没有自己的知己或朋友,那么,孩子也可能如法炮制,步其后尘。


友谊的基本前提是同情心和同理心。每个人都有利己、自爱的倾向,但同情心使我们由利己转化为利他、由自爱转向博爱。


家长需要鼓励和保护孩子的同情心,但家长也需要引导孩子对同情心保持必要的节制而不能滥施同情。滥施同情的日常形式是“升米恩斗米仇”。如果某人在危难时刻得到同情和帮助,他会感激。可是,如果某人轻易地得到太多的帮助而形成依赖,那么,对方一旦停止帮助,他就会怨怒和仇恨。


真正的同情是为有需要的人提供适度与适时的帮助。既不因同情泛滥而使他人依赖成瘾、逃避责任,也不因过度同情而使人丢失尊严。


参考文献:

[1]详见:[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9.

[2]详见:《孝经·开宗明义章》。


*作者:刘良华,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哲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和“家庭教育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