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卫灵公篇第十五 15 . 4

 如是国学 2018-11-22

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译文

德:凡一切行为、思想足以长养一身正气的,称为“德”;对“德”字加以拆解,即为“人人皆秉持的一颗直心”。所谓“直心”,即指心性中未堕“三毒”(贪嗔痴)前的纯然本真(“人之初,性本善”)。此时,方寸间便是一股纯然的先天正“炁”,只要此正“炁”不失,便可长养浑身的浩然正气(),长养金刚法身()。这也是各教修行家所日日行持的妙法所在。“德”之具体行为规范为“仁义礼智信”。能行此“五常”者,称为“有德”;反之为“无德”。

夫子说,子路啊!环顾天下,能知德之真意者,少之又少啊!(盖泛泛而知者如牛毛,能知真意者如牛角。

——世人皆知有“道德”之事,而鲜有能明“道德”之真意者。《庄子 · 内篇 · 大宗师》:“天之小人,人之君子;人之君子,天之小人也。”可见天地间并存有两套“价值体系”:“人道”与“天道”。世人多基于“人道”而论道德,却不知“人道”狭隘,实非“道德”之真意也(凡夫所谓的“做好事”,在天道体系中,却未必是“好事”哦)。是以多有自居“明道德”并“有道德”者,其距真道真德远之又远矣!

——世人因不明德之“直心”所在,只一味求诸身外,沉迷于“五色、五音、五味”之间,终日肆意其欲,但逞贪心妄想;然其所欲行一二“人道好事”便能消减因果,抵挡恶业,积累福报者,可乎?是以《道德经 · 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世人愚痴颠倒,经年累月莫不内恣妄欲、外逐名利,矫情妄为,竟不知死为何物。纵有圣人诫以生死,然以凡夫之漏,其果能尊行其道乎?——《老子厥中》)。《道德经 · 七十章》:“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我所言之道,浅显易懂,即便付诸行动亦非难事。无奈,世人莫不惑于躁欲,误于名利,偏偏无暇自顾,又何谈依教奉行。——《老子厥中》)”——是以夫子曰:“知德者鲜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