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字推荐丨他复制了一座碑文上的传奇

 太行森林 2018-11-22

山岳吐精,海诞陼光。

穆穆君侯,震响锵锵。

弱冠称仁,咏歌朝乡。

——摘自爨宝子碑



你知道爨宝子碑吗?

爨宝子碑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在云南南宁(今曲靖)出土,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一度被乡民用做压豆腐的石板。

咸丰二年,曲靖知府邓尔恒发现豆腐上有字迹,大为惊异,急忙派人找到卖豆腐之人。将碑石运回府中,后置于城中武侯祠。

其怪诞的用笔,随意的结体所表现出的古朴味道,立刻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被视为书法作品中的奇珍异宝,阮元称它为“滇中第一石”,康有为誉为“已冠古今”。

今天,就同大家一起聊聊爨宝子碑的故事。






爨宝子碑不是名家所书,没有讲究什么笔法,具有的是刀味、石味、民间味、野蛮味、和南朝正统的名人书家严守法度。笔意结构,书卷气形成强烈对比。


学爨宝子碑就是要从这些“不法”、“不名”、“不笔”、“不汉”中去体味一种别的味道,正是这种“特别”才是爨宝子碑独有的精髓。


正是受到爨宝子碑的启发,作者苏新诗创作设计了方正苏新诗小爨与方正苏新诗仿碑爨——


方正苏新诗小爨其字型正是来源于东晋《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大守爨府君墓碑》,究其渊源,因属隶变时期的作品,体势情趣、情态均在隶楷之间。奇姿异态、朴茂古厚、大巧若拙、率真硬朗、气度高华、气魄雄强。

方正苏新诗仿碑爨,则是在标准小爨体增加了斑驳感,以打造石雕碑刻历经雕琢后的沧桑风格。




排版展示/


▲方正苏新诗小爨


▲方正苏新诗仿碑爨(在小爨的基础上增加了碑刻斑驳感)



模拟应用/





 主创设计师 




苏新诗,生于1963年5月,河南商丘人,自幼受父亲熏陶,酷爱书法美术,特别对笔画瘦硬、骨气凛然的柳体楷书更是情有独钟,多年笔耕不辍,临习名家碑帖,真、草、隶篆诸体都有涉猎。1994年7月毕业于河南大学工艺美术系装潢设计专业。


1999年,他利用自己多方面的特长,开始涉足电脑字库的开发,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克服了电脑设备落后,软件方面的诸多问题,终于于2004年成功开发出繁简两款国标柳体字库,成为独自开发中文字库第一人。


2014年,他的柳体被教育部选入《中小学生字帖》系列教科书,该字帖与中小学各年级语文课本生字同步,现陆续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


此前已与方正字库合作开发了方正苏新诗柳楷方正苏新诗艺标方正苏新诗卵石体等字库。



对话作者/Q&A


Q:是怎样的契机让您设计了小爨与仿碑爨这两款字?

A:我小时候就在父亲的熏陶下练习书法,那时候生活条件差、物资匮乏,家里仅有的一本柳体字帖不知被我临了多少遍,这便是后来做柳体字库的基础。

八十年代以后,随着社会的进步、年龄的增长逐渐接触到了大量的字帖,很多汉隶和魏碑字帖让我爱不忍释,魏碑刚劲奇险,隶书端庄秀丽深深地吸引着我。尤其是《爨宝子碑》使我情有独钟。此碑刻于东晋义熙元年,即公元405年,属隶变时期的作品、情态均在隶楷之间,既脱胎于汉隶笔法,又属尚未成熟的魏碑,加之两晋有禁碑之令,当时刻石极为稀少,所以“爨宝子碑”是东晋碑版书法中一颗灿若星辰的明珠。

由于对此碑的喜爱,就萌生了再做一款字库——“爨宝子碑体”的念头。


Q:这两款字的设计难点在哪里?最后如何攻克的?

A:此碑字形欹侧、奇态百出,这与一般字库笔画统一、字形规整的要求大相径庭,要做好这款字库非常不易。我认为真正意义上的书法字库要具备书法的特质:点画多变、结构多姿,要达到这些要求就要每一个字都要逐个去做,而不是把笔画和偏旁部首简单地复制,这就大大增加了做字库的难度和工作量。另一难处是要根据碑文中的388繁体异体字设计出简化的、风格一致的字型。

做字库需要真正的工匠精神,没有丝毫投机取巧的机会,只有全身心的投入。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终于完成了这款爨宝子碑简体字库。为了更好地体现碑帖沧桑残破的面貌,又对每个字进行了细致加工,又做出一套仿碑帖效果的字库。 

两款简体字库出来了,现在还正在扩充繁体字部分,预计明年上半年就可以完成。


Q:您对爨宝子碑最着迷的地方是什么?是背后的历史,还是石碑上的字形?

A:就我的职业而言,此碑最吸引我的地方还是他的字形。康有为曾在《广艺舟双楫》中评其为“宝子碑端朴,若古佛之容”,又云“朴厚古茂,奇态百出,与魏碑之《灵庙》、《鞠彦云》皆在隶楷之间,可以考见变体源流”。它朴茂古厚,大巧若拙,率真硬朗,气度高华,气魄雄强,奇姿尽现。寓飘然于挺劲,杂灵动于木讷。


Q:您生活在商丘这个人杰地灵的古都,对您的字体设计有着怎样的影响?

A:商丘人杰地灵,这里不仅出现了大批帝王将相,而且涌现出了众多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艺术家、科学家等等。

据史料记载黄帝史官、文字鼻祖仓颉卒后即葬于商丘市虞城县西北12公里的古王集乡堌堆坡村西北隅,此处的仓颉墓每天都迎来络绎不绝的国内外游客。作为“中华文字鼻祖”,几千年来,仓颉不但受到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尊崇,而且受到世界敬仰。

生长在这片人才辈出的古都,毫无疑问这里是培养我、孕育我的沃土。





一座石碑,讲述一段传奇。

一件文物,衍生一套字体。

文化是延续的,

就算书写的工具在变,

文字的表达永远那么鲜明,

展现出的力量与内涵也永远不会褪色。




字体获取方式

个人家庭版:设计师可以在方正字库官方网站,下载安装“字 ”客户端;也可以注册成为会员,免费下载试用家庭版(个人非商业使用),请在使用以上方正字体之前,仔细阅读并同意《方正字库家庭版用户许可协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