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隶书字帖有很多,目前出土发现的各种汉隶碑刻有400多种,而且数量之大、风格之多,完全可以和唐碑及魏碑墓志相比。汉隶碑刻最为奇特的地方在于一碑一奇,莫有同者。也就是说汉隶碑刻书法的多样性,令人目不暇接,清代书法家王澍云:“隶法以汉为极,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 “学隶须从汉碑入手,取法高古”,这是所有隶书名家的共识。学习隶书首先要分析汉隶的不同风格和流派,真正理解汉碑的博大精深和雄浑高古。 端庄规矩型汉隶碑刻中有不少隶书风格属于平直端稳、应规入矩类型的。这类汉碑的特点是,规矩森严、端庄典雅、八分取势、华丽秀美,是汉代隶书书风成熟期的代表,是初学隶书的理想范本。
秀美华丽型汉隶极讲夸饰,左波右展,烂漫多姿,装饰味道极浓。这一类华美的汉隶名碑最有名的就属《曹全碑》了。《曹全碑》因为是明代才出土的,所以保存完好,笔道锋棱清晰,很少残损。《曹全碑》书法秀逸遒丽,笔致翩翩,就像国画中的兰叶,修长柔美却又遒劲飘逸,以圆笔为主,体势扁平,左舒右展,是汉隶中秀美一派的代表作品。 这类风格的汉碑还有《孔宙碑》、《韩仁铭》等。 方正力量型这类汉碑用笔斩截方正、雄强茂密,别具一格,与《曹全碑》此类秀美型形成强烈的对比,也对后世魏碑方笔楷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典型代表就是著名的《张迁碑》,另外还有《鲜于璜碑》、《衡方碑》、《封龙山颂》等。 自由奔放型汉碑风格样式太多了,一碑一奇,很难说尽。在大量汉碑中有一类书风个性张扬、独具风貌,这就是摩崖石刻,典型代表《石门颂》。 《石门颂》因为是摩崖石刻,因此少了一些森严肃穆的庙堂之气,多了一些山林野趣。笔势圆劲放纵,结体洒落自然,遒古蜿蜒。用笔圆劲,不事雕琢,天真质朴,与简牍帛书有的一比。 这类隶书因为自由率意,无拘无束,夸张随意,大小由之,巧夺天工,被誉为“隶书之草”,对后世隶书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隶书用笔特点隶书最大的用笔特点就是它的波磔了,但是也要注意其中的一些规矩。“蚕头雁尾,笔必三折”,例如写横画时横画的波磔,起笔时先用逆锋向左行笔,再往左下按笔,然后慢慢提起向右运行,这就是平出;最后写挑脚时,笔峰向下按,再慢慢提起,向右上挑出,形状好似大雁之尾,一般为露锋收笔。 隶书的笔画以方折伸开,中宫收紧,撇、捺、弯勾放纵,体型方扁为结体的基本特点。隶书字型的方扁取横势,很多笔画对称的展开,撇捺的组合犹如“雁展双翅”,俯仰势增强。但是要注意“雁不双飞,蚕无二设”,就是一个字有两笔或两笔以上的横画时,只能把其中的一横写成波横,其余写成平横,这就叫“雁不双飞”。蚕无二设是指起笔的蚕头写法不能相同,要有轻重、肥瘦变化。 说这么多,其实最关键的就是多临帖,多读帖,这是学习书法的唯一途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