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都护骢马行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乐游园歌

 江山携手 2018-11-22
高都护骢马行 

高都护骢马行 <wbr> <wbr>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wbr> <wbr>乐游园歌

安西部护胡青骢,声价歘然来向东。
此马临阵久无敌,与人一心成大功。
功成惠养随所致,飘飘远自流沙至。
雄姿未受伏枥恩,猛气犹思战场利。
腕促蹄高如踣铁,交河几蹴曾冰裂。
五花散作云满身,万里方看汗流血。
长安壮儿不敢骑,走过掣电倾城知。
青丝络头为君老,何由却出横门道?


* 都护,官名。唐置六大部护府,统辖边疆地区。高都护是高仙芝。仙芝天宝八载人朝,杜甫这时正困守长安,故惜聪马来寄托自己的感叹。此诗分四段,每段四句。起四旬说明马的来历,原是一匹立功西域的马。功成四句写马的性格。腕促四句写马的骨相才气。未四句写马的志愿。


安西部护胡青骢[1],声价歘然来向东[2]。此马临阵久无敌,与人一心成大功[3]。

[1] 安西都护,即高仙芝。唐置安西都护府于龟兹。胡青骢,西域的骏马。马青白色日骢。 [2] 歘同忽。在西域声价已高,现来至东方,自更骤增声价。 [3] 写得骢马有品格有感情。

功成惠养随所致 [4],飘飘远自流沙至[5]。雄姿未受伏枥恩[6],猛气犹思战场利[7]。

[4] 惠养,豢养。随所致,随所托身之主人。 [5]流沙,泛指西北沙漠地带。 [6]杨,马槽。曹操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未受,不甘心受。马援愿以马革裹尸,曹植不愿作“圈牢之养物”,杜甫虽然“涕泪受拾遗”,但作了拾遗,却偏要管皇帝的“闲事”,都是所谓“未受伏枥恩”的表现。 [7] 是说时刻不忘立功战场。

腕促蹄高如踣铁 [8],交河几蹴曾冰裂[9]。五花散作云满身[10],万里方看汗流血[11]。

[8] 踣音博,踏也。踣铁,言马蹄之坚,踏地如铁。据说马腕要促,促则健;蹄要高 (厚二三 寸),高则耐险峻。 [9] 曾同层。几蹴,不止一次。 [10] 五花,马毛色。云满身,身如云锦。唐代宗赏赐郭子仪九花虬马,额高九寸,毛拳如鳞,身被丸花,故以为名。(见《唐语林》卷五)前人谓剪鬃为瓣,或三花,或五花,不确。 [11] 极写聪马的材力,必须万里,方见流汗。西北有汗血马,汗流如血,故名。

长安壮儿不敢骑,走过掣电倾城知[12]。青丝络头为君老,何由却出横门道[13]?

[12] 掣电,言其速。倾城知,全城无人不晓。 [13] 末二句代马说话。是说青丝络头,老死槽枥,不是我的志愿。何由却出,即怎样才能出去作战的意思。横音光,汉时长安城西北头第一门叫“横门”,是通向西域的大道。






高都护骢马行 <wbr> <wbr>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wbr> <wbr>乐游园歌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
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
骑驴三十载,旅食京华春。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怀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主上顷见征,歘然欲求伸。
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
每于百僚上,猥诵佳句新。
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
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
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
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
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
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韦济天宝七载作尚书左丞,很赏识杜甫的诗,杜甫这时困守长安,所以便写了这首诗表示感激并抨击当时的社会和政治。

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1]。

[1] 这两句起得很突兀,真是“一肚皮牢骚愤激”。生活的深入,使杜甫对当时社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袴与裤同。“纨袴”是富贵子弟的标志,故以物代人。当时象杨国忠于杨暄,考明经不及格,但考宫仍不敢不列为第一名,又御史中丞张倚子爽,一窍不通,也列为首选,所以说纨挎不饿死。“儒冠”也是以物代人的手法,是杜甫自谓。他常以儒者自居。这一句是全诗的骨干:自“甫昔少年日”至“再使风俗淳”是说的懦冠事业,是追叙过去;自“此意竟萧条”至“蹭蹬无纵鳞”是说的误身。

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2]: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4]。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5]。李邕求识面[6],王翰愿卜邻[7]。

[2] 贱子,杜甫自称。具陈,细说。 [3] 开元二十三年杜甫由乡贡参加进士考试,时年二十四,所以说“早充观国宾”。“充” 即充当。 [4] 这两句是杜甫的经验之谈。破是吃透,万卷言其多,这是杜甫能集大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5] 抵雄是西汉大贼家;于建是曹植的字,三国时大诗人。敌是匹敌,亲是接近。以上四句是 自负的话。 [6] 《新唐书·杜甫传
》:“甫少贫,不自振,李邑奇其材,先往见之。” [7] 王翰也是当时有名诗人,尝自撰乐歌,在酒席上自唱自纬。”二人都是杜甫的前辈。卜邻, 择邻。

自谓颇挺出[8],立登要路津[9]。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10]。

[8] 挺出就是特出。 [9] 《古诗十九首》:“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津是渡口,要路津比喻机要的职位。 [10] 这两句是杜甫的政治理想和志愿。上句是手段,下句是目的。当然,最终的目的还是为 了维护封建地主阶级政权。


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11]。骑驴三十载[12],旅食京华春[13]。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14]。残怀与冷炙,到处潜悲辛[15]。


[11] 隐沦是隐逸之士,行歌于路,有点象隐士的派头,但自己并不是逃避现实的人,所以说 “非隐沦”。 [12] “骑驴”正应上文“萧条”。按《示从孙济》诗:“平明跨驴出,未知适谁门。”则骑驴乃是事实。卢元昌《杜诗阐》;“骑驴三十载,当是骑驴十三载,时杜公年来四十。” [13] 京华即京师。春字形容京师的繁华。 [14] 随,不是步随,是骑着小驴子跟在后面。肥马也是用物代人,即那班纨挎们。 [15] 潜悲丰是说吃在口里,苦在心头。潜,藏也。以上四句,写屈辱生活,正是“误身”处。

主上顷见征 [161],歘然欲求伸[17]。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18]。

[16] 天宝六载唐玄宗下沼征求人才。“顷”是说不久以前。 [17] 歘,同忽。求伸,求实现致君尧舜的志愿。[18] 这两句都是比喻,上句用鸟,下句用鱼。青冥犹青云,指天空。蹭蹬是失势的样子。(“青冥”和“蹭蹬”是叠韵对。)当时李林甫怕文学之士说他的坏话,于是把全部应试的人都落选,还上表称贺,“野无遗贤。”诗便指的这件事。这时李林甫还在作宰相,故只好浑说。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每于百僚上,猥诵佳句新[19]。窃效贡公喜[20],难甘原宪贫[21]。焉能心怏怏[22],只是走踆踆[23]?

[19] 猥,是古人常用客气字,犹“蒙”或“承”。仇兆鳌解作“频”,不对,因和上
“每” 字犯复。唐人重诗,用诗来求知己,也用诗来推荐人,“诵佳句”便是推荐,故可感。 [20] 汉贡禹与王吉为友,闻吉贵显,高兴得 “弹冠”,因为知道自己也将出头。这里杜甫自比贡禹,以王吉期待韦济。 [21] 原宪是孔子的学生,穷得出名。 [22] 快快,是气愤不平。 [23] 踆踆,且前且却的样子。

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24]。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25]。

[24] 秦,即指长安。 [25] 二句是说欲去又迟迟不忍。终南山和渭水皆在长安。怜,是怜爱。心有所恋,故回首。

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26]。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27]?

[26] 大臣,指韦济。一饭之德,尚不忘报,何况远辞大臣,又是文章知己,哪能不则声就 走?说明赠诗之故。 [27] 白鸥,自比。没浩荡,灭没干浩荡的烟波之间。谁能驯,谁还能拘束我?未二句显示了杜甫的桀骜性格。

——按杜甫作此诗十年后,在《华州试进士策问》中还说:“虽遭明主,必致之子尧舜……驱苍生于仁寿之域,反淳朴于羲皇之上。”可与“致君”二句互参。



高都护骢马行 <wbr> <wbr>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wbr> <wbr>乐游园歌



乐游园歌  

乐游古园崒森爽,烟绵碧草萋萋长。
公子华筵势最高,秦川对酒平如掌。
长生木瓢示真率,更调鞍马狂欢赏。
青春波浪芙蓉园,白日雷霆夹城仗。
阊阖晴开詄荡荡,曲江翠幕排银牓。
拂水低徊舞袖翻,缘云清切歌声上。
却忆年年人醉时,只今未醉已先悲。
数茎白发那抛得?百罚深杯亦不辞!
圣朝已知贱士丑,一物自荷皇天慈。
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


   此诗当作于天宝十载(七五一)。题下有自注:“晦日贺兰扬长史筵醉歌。” 晦日指正月晦日,是唐时一个节日。德宗时才废正月晦,以二月朔为中和节。乐游园即乐游原,汉宣帝所建,在长安东南郊,地势最高,四望宽敞,为唐时游赏胜地。杜甫这时生活益困,故语多感慨。

乐游古园崒森爽,烟绵碧草萋萋长[1]。公子华筵势最高,秦川对酒平如掌[2]。长生木瓢示真率,更调鞍马狂欢赏[3]。

[1] 二句从乐游园写起。崒,高貌。森爽,森疏萧爽,写园中乔木参天。烟绵,犹烟笼。 [2] 二句方写置酒。公子,指杨长史。势最高,酒筵摆在园中最高的,因而也是眼界最宽的地方。用一“最”字,显出这天游园饮宴的还有其他公子。秦川,水名,一名樊川,这里指长安周围的平原。唐人多如此用法,如王维诗:“秦川一半夕阳开。”因居高俯视,故见川原之平如掌。鲍照诗: “九衡平若掌”,沈佺期诗:“秦地平如掌”,此用其字面。 [3] 二句写饮酒行乐,兼称美主人。长生木瓢,用长生木做的酒瓢。晋嵇含有《长生木赋》。示真率,是说主人用长生木瓢酌酒与客,来祝客长寿,而不拘干一般繁文缛节,这表示了他的真诚和坦率。更调鞍马,是说酒后又让言人乘马游览。调读平声,有戏弄的意思。狂欢赏三字,挑起下六句。按唐人所谓调马,有二义:一为驯马,许浑诗“胡马调多解汉行”;一为戏马,韩栩《看调马》诗: “玉勒斗回初喷沫,金鞭欲下不成嘶。”意当时酒后兼戏马取乐,故诗有“狂欢赏”之文。

青春波浪芙蓉园,白日雷霆夹城仗[4]。阊阖晴开詄荡荡,曲江翠幕排银牓[5]。拂水低徊舞袖翻,缘云清切歌声上[6]。

[4] 二句写芙蓉园。芙蓉园在乐游园西南,中有艾蓉池,绿水弥漫。玄宗开元二十年曾自大明宫筑夹城通芙蓉园和曲江。仗,仪仗。白日雷霆,形容仪仗的声音。原来这一天玄宗也出游。 [5] 二句写曲江。曲江在乐游园南,亦名曲江池。杜甫《袁江头》诗:“江头宫殿锁千门”,可见这里宫殿的宏伟。阊阖,天门。这里即指宫殿门。汉乐府《天门歌》:“夭门开,詄荡荡。”詄,音迭。詄荡荡,阔大之意。翠幕,贵族们游宴时所搭华丽的帐幕。银膀,宫殿门端听悬金碧辉煌的匾额。排银膀,是说翠幕之多如云,势排银膀。“排”如杜诗“膀排雷雨犹力争”之排。 [6] 二句总写望中所见芙荐园和曲江的狂欢情景。上句写舞,下
写歌。王延寿《鲁灵光殿赋》:“缘云直上。”这里形容歌声的嘹亮,愈转愈高,有似缘云而上。浦起龙云:“青春六句,一气读。虽纪游,实感事也。是时诸杨专宠,宫禁荡轶,舆马填塞,幄幕云布,读此如目击矣。”

却忆年年人醉时,只今未醉已先悲[7]。数茎白发那抛得[8]?百罚深杯亦不辞[9]!圣朝已知贱士丑,一物自荷皇天慈[10]。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11]。


[7] 此下为末段,感叹身世。年年,犹往年。人,杜甫自谓。政治黑暗,生活贫困,年复老 大,故未醉先悲。 [8] 杜甫志在兼善天下,不甘心老死无成,所以不觉恨起白发来。与“苦遭自发不相放”同意。 [9] 即所谓“痛饮”。深杯,满怀。 [10] 这两句是牢骚话,但用意很曲折,前人解释也颇纷歧。贱士,杜甫自谓。与自谓“腐儒”、 “弃物”同一愤激。孔丘曾说:“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论语》)上句实暗用此意。圣朝,也就是有道之邦。当此圣朝,而长久贫贱,岂不可愧可耻?而自己之丑陋无才也就可知了。丑字兼含深愧耻意。一物,仇注以为指酒,恐非,沈德潜说是杜甫自谓(《杜诗偶评》),也太泥。卢元昌说: “当此春和,一草一木,皆荷皇天之慈,忻忻然有以自乐,独我贱士,见丑圣朝……夫岂皇天悯覆、 终遗贱士乎?” (《杜诗阐》)结合目前景物,释一物为一草一木,最为圆通。按杜甫《北征》诗: “雨露之所施,甘苦齐结实。”可作此句注脚。此句承上,是说即使自己是个贱士,但总算是万物中之一物,应该让他活得下去,如今竟穷得象丧家之狗,岂不是也有累于“圣朝”的盛德吗?皇天慈三字要活看。对草木而言为“皇天”,对人事而言则为“圣朝”。封建时代通常是把天子的仁慈称作“天恩” 的。 [11] 大家都醉醺醺的骑着马走了,诗人还留在乐游原上,对着那苍茫的暮色吟出了这首诗。这苍茫,也包含着诗人对时局的优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