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春宏老师聊中医(第95期):心窍是什么东西?

 中医林佳明 2021-02-20


心窍是什么东西?就是心上的孔穴,可以理解成穴位,是心神出入的通道。心有热就会把孔穴关闭,心有痰就会把孔穴蒙住,心神无法出入,人则表现为神志不清,昏迷。右关大,有力。是脾胃有热。右关,指下感觉象个豆,很有力,有顶指感,按不住。是实火。用牛黄清胃丸。如果舌绛紫了,是热入血分,用清胃散。这样的脉,在左寸出现,是心有实火。

在右寸出现是肺有实火,……很准!为一部脉之实脉。三部都实则是“浮沉皆得大而长,应指无虚幅幅强,热蕴三焦成壮火,通肠发汗始安康”。如果左手三部脉在指下呈凹形,并且左关无力,告诉他低压低,很准!可以与他叫板,不会丢脸面!此乃肝血不足,用养血补肾丸。肝血不足,易发缺血性脑血栓。肝是血海,血海里血少了,其它地方都会缺血哦。首先表现在四末特别怕冻。好好练,中医一分钟诊断清清楚楚,惊的西医目瞪口呆!

血管堵死不通,现在西医可以搭桥,但是要看病变部位,要害部位还是手术不了的。而能中医可以让人体自己搭个桥,也就是人体自己又生长出一个侧支血管。我20几岁时跟师学艺,听恩师讲这事,半信半疑,始终记着这事。后来见长春中医学院治出血性中风,证实确实能生长出侧支血管,疗效确切。这是国家下达的攻关项目!病机结论是气机逆乱,这就对了。

针灸早就有开四关,扎合谷,太冲理顺气机,为治脑血栓创造有利条件。还有一层含义,元气在经络中,是从四关发出的(分享过,省略),开四关有加强经络元气的作用。治脑血栓,从脑的状态可分醒脑法和补脑法,患者人事不知,要醒脑。而患者神志清醒,记不住事,昨天的事今天就忘光了,用补脑法。从部位分中络,中经,中腑,中脏。

从病邪分有化痰,化瘀,泻热等。将诸法融合于一体。例如:中风人事不知,用醒脑法吧。再一看痰热蒙蔽心窍,是中腑了。化痰清热,用化痰泻热法吧。用牛黄清心丸。学的时候,为了透彻,分开单学。用时则诸法合一。把心上的痰热干掉,心窍开了,神恢复出入,人就醒了!

问:请教艾灸腹部一段时间后,感觉没有之前烫和热的感觉,但是皮肤是潮红的。这是什么原因?

答:灸过头了。艾灸温阳,适可而止。这是初步判断,还要结合具体病分析。

1,肾主骨生髓通于脑。2,肝肾同源。那么肾阴精不足,则一枪打两洞,一个是脑虚了,另一个是肝阳亢生风。一旦遇气逆,立刻中风。就这么简简单单的两条医理,可以指导治好肝阳亢中风。一般治病时,后一条记的牢,前一条忘了。

本虚标实,上盛下虚,皆出于一源!肾阴精虚,来个连环计,那边把脑弄虚,易攻入,这边又制造出个风去入侵脑,玩的很高!只平肝熄风,解不了此连环计,当然效果不好。中医非常有趣,看中医象看三国演义似的,斗智!

伤寒,最根本的问题是什么?寒邪伤阳气。因此治伤寒,除非寒邪化热了,用药固守“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基本原则。

温病最根本问题是什么?是温邪伤阴液,因此治温病,用药固守“泻阳之有余,实其阴以补其不足”基本原则。

温病也有三个承气汤:宣白承气汤,导赤承气汤,牛黄承气汤。此三个承气汤有别于伤寒三个承气汤。虽然你一看都是保津液,但是本质不同,伤寒承气汤是在阳盛情况下而设。温病承气汤是在伤阴情况下而设。

弄清楚根本问题,剩下的问题都好理解。什么伤寒呀,又什么温病的,见了不迷茫!根本问题,是大方向、是总纲、是总则。明白温病了,您就知道什么时候不能用汗,下。并且还会治了。温病本身就大伤阴液,您还敢发汗或泻下再损伤阴液吗?!

听春宏老师聊中医(第94期):从所来者为本,其所受者为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