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盛泽乡村巡礼:圣塘村“263”专项行动啃“硬骨头” 还群众一泓清流碧水

 吴越尽说 2018-11-24

盛泽镇圣塘村“263”专项行动啃“硬骨头”

还群众一泓清流碧水 

见习记者 颜贝贝 本报记者 徐东升

  

 

今年78岁的陆龙生老人住在盛泽镇圣塘村,看到家门口的庄浜河水越来越清,偶尔还能看到一些小鱼,他激动地告诉记者,以前庄浜河上漂浮着大量的生活垃圾,有些人甚至将排泄物也倒在河道中,夏天散发着浓烈的异味。现在经过整治,水清了,岸绿了,水面上的垃圾没有了,河边居民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了。

263” 专项行动启动以来,圣塘村从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入手,全面整治喷水织机,加强黑臭河道治理,迅速启动生活污水接管,还引进外河活水改善水体环境,以实实在在的整治成果还群众一泓清流碧水。

 

工业集中区承载巨大环境压力

 

圣塘村地处盛泽南三环工业集中区,共有16个自然村,周边有近500家企业,15000多台喷水织机,喷水织机产生的工业废水对河道污染较大。圣塘村本地人口4800多人,外来务工人员共2万多人,每天会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

在承载诸多工业企业的同时,圣塘村也面临巨大的环境压力,由于村内河道水面窄、流量小,自然换水能量差,喷水织机产生的废水较多,生活污水配套处理设施不够健全,村内12 条河道全部变成黑臭河。

 

全面整治黑臭河道

 

“今年要完成5 条黑臭河道的整治,明年完成剩下的7 条黑臭河道整治。”近日,圣塘村党委副书记、村委会主任沈华告诉记者,最先整治的是庄浜河,也是目前整治最成功的一条河道,通过清理河底淤泥,整治岸边的绿化,引进外河活水,庄浜河已经恢复水清岸绿。

据沈华介绍,去年,为解决圣塘村和王江泾镇阳城村交界处的屠家湾河道环境恶劣影响周边居民的问题,盛泽镇和王江泾镇突破省级边界限制,共同签订了《江浙交界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联席工作机制协议》,首开江浙省际共建治污工程的先河,开启江苏浙江两地联合、合力治水的新征程,为跨省河道的水环境综合整治创新了模式。目前,圣塘村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整治,如提供场地放置打捞上来的水葫芦等,逐步恢复村内河道的水体活力。

今年以来,圣塘村还大力进行喷水织机整治,要求喷水织机企业提高中水回用率,力争三年中水回用率达到100%;另一方面,圣塘村开展了活水畅流工程,通过斜港、清溪两条河道连接外河,将外河的清水引进村内的河道中,让村内的河道流动起来。

 

率先启动农村生活污水接管

 

今年下半年,圣塘村率先启动4个自然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接管工程,将800 多户人家纳入生活污水接管范围,大致占整个村面积的30%。据盛泽镇市政建设工程部门工作人员介绍,今年盛泽将启动建设41 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前期启动21 个,力争10 月底前完成。

圣塘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主要包含师古桥、庄浜、陆家浜和西张埭4个自然村,根据圣塘村的地形特点和人口分布,将在师古桥设置2座污水处理设施,庄浜设置3座污水处理设施,陆家浜设置2座污水处理设施,西张埭设置4座污水处理设施,日处理量可以达到400吨。

记者跟随工作人员来到师古桥的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正在建设箱涵工程,即将进行浇灌。在师古桥的一侧,可以看见一座污水处理设施的大致框架,道路两旁的草丛中堆放了一些排放管道,一些地下管道已经铺设完成。

沈华告诉记者,将率先启动4个自然村、11个污水设施项目建设。目前,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的排放主管道已经施工完成,其他支管道和污水处理设施同步进行,预计今年12月底可以全部完成投入使用,今后将逐步拓展到其他自然村,等到黑臭河道整治完成,生活污水全部接管,相信村内河道的水体环境会越来越好。

吴江日报2017102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