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络讲记|开阖枢与五脏旁通

 昵称51657969 2018-11-24
开阖枢与五脏旁通

 “五脏旁通”始见《孙氏思邈五脏旁通明鉴图》,日本丹波元胤所著《中国医籍考》记载唐宋时期已有“五脏旁通”的著述,但均亡佚。


至明代,李梴在《医学入门·卷一脏腑》提出五脏穿凿论解释五脏旁通说:“五脏穿凿论曰:心与胆相通(心病怔忡,宜温胆汤为主;胆病战栗癫狂,宜补心为主),肝与大肠相通(肝病宜疏通大肠,大肠病宜平肝经为主),脾与小肠相通(脾病宜泻小肠火,小肠病宜润脾土为主),肺与膀胱相通(肺病宜清利膀胱水,后用分利清浊;膀胱病宜清肺气为主,兼用吐法),肾与三焦相通(肾病宜调和三焦,三焦病宜补肾为主),肾与命门相通(津液亏虚,宜大补右肾),此合一之妙也。”


但文献典籍未对这种脏腑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深入讨论,其作用机制亦值得深入研究。在此我们试从六经手足相对、阴阳相对、开阖枢相合的角度进行阐释,为临床应用提供一种思路。


手足三阴三阳“开、阖、枢”气机相应,形成三对特殊的联系方式,具体为:

 

(一)肺与膀胱相通


肺:手太阴主在里之开,可宣散精微、布散津液于体表。


膀胱:足太阳主阳分之开,可宣发卫阳之气布散腠理。


肺气宣发与膀胱气化二者配合可以保证周身津液向体表的宣散输布,保证肌肤、腠理、体表的津液供应。


临床使用肺与膀胱二经配合穴组不多,但常常将与膀胱经交会甚广的大椎、身柱等穴与肺经尺泽、列缺、孔最相配,用于治疗感受风寒的感冒、发热、咳嗽等外感病症,其宣散作用比单用一条经脉加强很多。


(二)心与胆相通


心:心为君火,主神明。


胆:胆为相火,可温煦肝脏,助肝净化血液,并助脾胃运化。


《灵枢·经别》记载:“足少阳之正,绕髀,入毛际,合于厥阴;别者人季胁之间,循胸里属胆,散之肝,上贯心。”而手厥阴心主之脉亦有“循胸出胁”的分支,使心胆的经络路径在“胸胁部”贯通,形成生理上胆气畅达气机疏调,心气平和,心脉通畅,神志安而有序的君相相辅的状态。同理,心胆之间病理上的联系也非常密切,手少阴心经是主心所生病,即有目黄胁痛之症。


在西医临床资料总结观察中发现,老年人中心脏病与胆囊病共同存在的发病率很高。虽然有人认为这不过是由于此两种病在老年人中都较常见所致,但经多方面的研究证明,这两个病在发病率上是有密切关联的。


近年来临床观察对于这两个病相互关联的情况可分为以下三类:①由于胆囊病或胆道扩张而引起心电图异常改变,主要为心肌缺血样改变,如T波倒置,S-T段下降等;行胆囊切除后,心电图又可恢复至正常。②在胆囊炎时有各类型的心动节律失调发生,如期前收缩、心房颤动及各种房室间的传导胆滞;行胆囊切除后,节律失调的现象即可消失。③胆囊炎、胆道扩张可以发生心线痛样疼痛。

 

(三)心包与胃相通


心包:三阴之阖,主三阴之里的阴血运行与布散。


胃:三阳之阖,主三阳之里能量的蓄积、腐熟水谷。


心包与胃在解剖位置上仅隔一层膈膜,两者之间缝隙内压力的变化可以经膜传递,气机相互影响。二者一上一下,一阴一阳相配,可以宣通在胸膈之里的气机运行。临床可见冠心病人常常会出现胃脘部不适,影响患者消化功能面因饱食诱发冠心病人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的病例,也非常多见。


在临床中使用内关、足三里的配穴,常常能够改善冠心病的胸闷、食欲不振等症,有效缓解病人心膈部位的气机壅滞所见症候;内关、内庭穴组可有效合疗胸膈气郁所见的恶心、呕吐。


(四)小肠与脾相通


小肠:泌别清浊,吸收精微,化赤为血。


脾:运化水谷,化生精微,升清阳之气,化生营血。


脾的生理功能中实际上包含了小肠的大部分功能,脾运化水谷精微的作用场所和机理均需要小肠泌别清浊的功能,二者在血液的生成及精微的运化方面有着密切的配合关系。


临床上,常用腕骨、太白这组同“开”的原穴配合,用于缺铁性贫血等血液病的治疗。可以助三阴三阳气机之开,加强了脾与小肠对精微的运化和吸收使气血得以化生。


(五)三焦与肾相通


三焦:为原气通行和水液运行的通道,为阳气转输的枢纽。


肾:原气、水液气化生发之处。


三焦为原气之别使,三焦气机通利是肾中原气布散五脏六腑的前提条件,在原气通行、水液运行方面联系紧密。


治疗水液代谢失常的水肿、小便不利病症,常常使用三焦经的阳池、外关及三焦募穴石门与肾经的太溪、复溜等穴配合,疗效甚捷。


(六)大肠与肝相通


大肠:三阳之阖。


肝:三阴之阖。


二者的配合与心包和胃组相似,但影响范围更广,可促使人体在里气血运行通畅,使气滞血瘀的病症得以改善。在临床常用的太冲、合谷,即三阳之阖与三阴之阖的原穴相配,此穴组通阳、开窍、行气、止痛之效甚显著,古称“四关”穴,广泛运用于气机阻滞所致的内外妇儿各科病症,以及风寒湿外邪痹阻而致的耳聋、类风湿、关节病变等。


在六经三阴三阳的运动变化中一定还存在着其他的联系渠道,互相配合均可改变经络之间制约、补泻的气化作用,掌握其规律一定能对临床疗效起到促进作用。其中的作用途径及作用机制,值得中医学者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本文摘自王居易先生《经络医学概论》,转载请注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