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18.呃 逆

 学中医书馆 2018-11-24

218.呃 逆 
 
  胃气上逆,咽喉间频频呃呃作声。<医林改错)谓t“呃逆,俗称打咯忒。”呃逆在(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诸病源候论)、(千金翼方)等书中均称为“哕”。至金元时期, <兰室秘藏)将“呕吐哕”混称。<丹溪心法)谓: “凡有声有物,谓之呕吐;有声无物,谓之哕”,则哕即干呕,乃呕吐之类。故在金元之前的医籍中,呃逆与哕同义,<类经)谓“古之所谓哕者,则呃逆无疑”,金元之后哕即干呕。所以呃逆、哕(干呕)、呕吐三种症状,虽均是胃气上逆的症状,但其表现各不相同。
  常见证候    
  胃寒气逆呃逆:呃声沉缓有力, 胃脘冷痛,得热则减,得寒则甚, 口中和、苔白润,脉象迟缓。
  胃火呃逆:呃声洪亮,冲逆而出,口臭烦渴,胃脘灼痛,小便短赤,大便秘,舌苔黄,脉象滑数。
  脾肾阳虚呃逆:呃声不断,气不接续,手足不温,面色苍白,食少困倦,腰膝无力,小便清长,大便溏,舌质淡,苔白润,脉沉弱。
  胃阴不足呃逆:呃声气促而不连续,口舌干燥,烦渴不安,舌质红绛,脉象细数。

  胃寒气逆呃逆与胃火呃逆:二者皆属实证,
   前者由于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或外感寒邪深入胃肠,停滞于胃,胃阳被遏,纳降失常,发生胃寒呃逆,属寒实证。
   后者由于嗜食辛辣之品, 胃腐积热,或外感热邪结于胃腑,或情志不畅,气郁化火,肝火犯胃,以致胃火上冲而为呃逆,属实热证。前者呃声沉缓有力,后者呃声响亮有力。
   前者因胃阳被遏,阳气受阻,故兼见胃脘痞满,得热则胃脘痞满减,得寒则痞满加重。口淡腻等胃寒兼证。
   后者胃火上冲,故呃声洪亮,。冲逆而出。同时兼见,口臭心烦,小便短赤,大便难,舌苔黄,脉滑数。
   胃寒呃逆,治以温中散寒,方选丁香散。如寒重可加肉桂、吴茱萸以温阳散寒降逆止呃。如夹痰滞不化,胸闷,嗳腐,可加厚朴、枳实、陈皮等,以行气化痰消滞。

丁香柿蒂汤
丁香5克(冲粉服) 杮蒂5克 高良姜5克 炙甘草3克
加减:
1. 里寒较甚、四肢厥冷,加吴茱萸、肉桂以温阳散寒而降逆。
2. 挟有痰滞,脘闷嗳腐、泛吐痰涎,加厚朴、半夏、枳实、陈皮、麦芽等以行气祛痰导滞。
3. 兼气机阻滞,胃脘闷胀,呃逆频作,加木香、旋复花、代赭石以增其理气降逆,和胃止呃之力。
    方剂来源  明.《症因脉治》。
    组成与用法  丁香3克  柿蒂6克  人参6克  生姜3片
    水煎服。方中人参,现代临床可改用党参。
    功效与主治  功能温补胃气,散寒降逆。主治胃气虚寒,失于和
降,呃逆不已,胸脘痞闷,舌淡苔白,脉沉迟。
    现代临床  常用于治疗膈肌痉挛,神经性呃逆,妊娠呕吐,神经性
呕吐,也用于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等病症。例如;
    (1)顽固性呃逆  治疗2例,结果疗效满意({吉林医药卫生}1975年第2期)。
    (2)胆汁返流性胃炎  本方合四君子汤治疗。与西药组(丙谷胺,
胃复安)作对照。结果:中药组53例中,显效49例,有效4例,西药组
5s例中,显效26例,有效工0例,无效17例(<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年第3期)。
    (3)肿瘤化疗后消化道反应  本方加旋覆花、代赭石、刀豆子等,
治疗37例,作为治疗组。于化疗前2日开始服药,7天为工疗程。结
果。治疗组化疗后出现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反应,明显少于对照
组;腹胀、腹痛、便溏等则两组无明显差异(《浙江中医杂志》1989年第1期)。
    应用要点  主要用于治疗中焦虚寒,呃逆、呕吐之症。方用丁香、
柿蒂为主药,温胃散寒,专治呃逆;党参益气补虚;生姜温中散寒;以温
胃降逆为主,辅以补益,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呃逆、苔白脉迟,为
其辨证要点。
    临床如见呃逆甚者,加刀豆子以止呃逆;兼有气滞痰凝者,加半
夏、陈皮、沉香,寒重者,去生姜,加干姜或高良姜;中气不虚,去人参。
    柿蒂汤  (<济生方}),即本方去人参;功能温中散寒降逆止呃,主
治胸满、呃逆不止,属寒呃而正气未虚者。柿钱散  (《洁古家珍}),即
本方去生姜,为散,功能温中益气,降逆止呃;主治呃逆,属胃气偏虚而寒不甚者。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丁香含挥发油,能使胃粘膜充血,促进胃液分
泌,并增强胃肠蠕动功能;柿蒂煎剂有止呃逆及祛痰作用,生姜能促进
消化液分泌,增进食欲,并能加强血液循环5党参可减轻疲乏感,并促使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的增加.

胃火上冲呃逆,治以清降泄热,方选竹叶石膏汤加柿蒂,以化痰降逆。如大便秘结,可加大黄,通利大肠以使热下泄。

   竹叶石膏汤
竹叶20克 石膏48克 半夏12克 麦门冬24克 人参9克 炙甘草6克 粳米12克(包)
1.若胃阳不足,胃火上逆,口舌糜烂,舌红而十,可加石斛、花粉。
2.胃火炽盛,消谷善饥,舌红脉数者,可加花粉、知母。
    (《伤寒论》)
    [异名]  人参竹叶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5)、石膏竹叶汤(《易简方》)。
    [组成]  竹叶二把(6g)  石膏一斤(50g)  半夏半斤(9g)洗  麦门冬一升(20g)去心
人参二两(6g)  甘草二两(6g)炙  粳米半升(10g)
    [用法]  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    ‘
    [功用]  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主治]  伤寒、温病、暑病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证。身热多汗,心胸烦闷,气逆欲
呕,口干喜饮,或虚烦不寐,舌红苔少,脉虚数。
    [病机分析]  本方所治病证乃热病之后,余邪留恋,里热未清而气津已伤,胃气不
和所致。由于热病后期,余热未尽,热淫于内,故见身热;热邪逼津外泄,故多汗;热
阻气机,故心胸烦闷;余热内扰,胃气不和而上逆。故见气逆欲呕;热伤阴津,故口干
喜饮;热扰心神,故虚烦不寐。热邪最易伤津耗气,本症邪热虽然大势已去,然正气亦
已损伤,气津两伤,故见舌红少苔,脉虚而数或细等症。热病后期,大热已去,余热未
清,留恋肺胃气分,热虽不高,但也不易退尽,其热之性质属于实中有虚。
    [配伍意义]  本方证病机既为病后余热未尽,气津两伤,治之若只清热而不益气生
津,则气津难于恢复,若只益气生津而不清热,则恐邪热复炽,死灰复燃。叶桂所谓
“炉烟虽熄,灰中有火”(《外感温热篇》),不可不防。唯有清补并行,既清热生津,又
益气和胃,方为两全之法。故方用辛甘大寒之石膏,内清肺胃之热以除烦,辛寒相合外
解肌肤之热,甘寒相合又能生津止渴,为方中君药。竹叶甘、淡,性寒,归心、肺、胃
经,具有清热除烦,生津利尿之功,《名医别录》卷2谓其“主胸中痰热,咳逆上气”。
《本草正义》卷1谓能“退虚热烦躁不眠,止烦渴,生津液,利小水,解喉痹,并小儿
风热惊痫”。人参、麦冬润肺养阴,益胃生津,清心除烦。以上三药相配,既可清热除
烦,又能益气生津,共为臣药。佐以半夏降逆止呕;粳米甘平益胃。半夏虽温,但配于
清热生津药中,则温燥之性去而降逆之用存,不仅无害,而且能运化脾气,转输津液,
使人参、麦冬益气生津而不腻滞,与粳米之甘平益胃相合,又可防石膏寒凉伤胃。甘草
为使,既可助人参益气和中,又有调和药性的作用。诸药合而用之,清热而兼和胃,补
虚而不恋邪,使热清烦除,气津两复,胃气和降,诸症自愈。
    本方组方特点,一是清热药与补气、养阴药并用,清余热兼养气阴,补虚而不恋
邪,邪去正亦复。二是于寒凉清热中,注意顾护胃气,有石膏、竹叶之清热,又有人
参、半夏、粳米、甘草之和中益胃。三是取少量温燥之半夏,配人清热生津药中,则温
燥之性去,而降逆之用存,且有助于胃气之转输,使补而不滞。
    [类方比较]  本方系从白虎汤衍化而来。白虎汤证为正盛邪实,里热内炽,故用石
膏、知母之重剂,重在清热。本方为大热已去,余热不清,气津已伤,故用石膏、竹
叶,意在清其余热,复用人参、麦冬、粳米、甘草、半夏等,补其已伤之气津,且兼和
胃气,是清补兼施之剂,所以《医宗金鉴.订正伤寒论注》卷1说:“以大寒之剂,易为
清补之方。”实乃白虎汤与竹叶石膏汤的区别要点。    ,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  凡热病过程中见气津已伤,身热有汗不退,胃失和降等均可使用。
使用本方以身热多汗,气逆欲呕,烦渴喜饮,口干,舌红少津,脉虚数为证治要点。
  2.若胃阴不足,胃火上逆,口舌糜烂,舌红而干,可加石斛、花粉等以清热养阴;
胃火炽盛,消谷善饥,舌红脉数者,可加知母、花粉等以加强清热生津的作用0
  3.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中暑、夏季热、流脑后期等发热而气津已伤者。糖尿病的
干渴多饮属胃热阴伤者,亦可应用。
    [使用注意]  热病正盛邪实,大热未衰,气阴未伤者,不宜使用本方。

  脾肾阳虚呃逆与胃阴不足呃逆:二者皆属虚证呃逆。
   前者屑阳虚证,
   后者属阴虚证。
   脾肾阳虚,呃逆声低不断,气不接续;胃阴不足,呃声急促而不连续。脾肾阳虚呃逆,兼见畏寒肢冷,手足不温,小溲清长等。
   胃阴不足呃逆,兼见口舌干燥、烦渴不安,舌红绛等。
   脾肾阳虚呃逆,治以补益脾肾,和胃降逆。方用旋复代赭汤。如脾肾阳虚,畏寒肢冷,大便溏,可加附子、白术、干姜,以温阳健脾而平逆气。

   旋覆代赭汤
旋覆花9克 人参6克 生姜15克 代赭石3克 炙甘草6克 半夏12克 红枣12枚   
1.若气逆较甚,胃虚不甚者,代赭石可重用至20-30克,以增强其重镇降逆之功;
2.若痰多苔腻者,可加茯苓、陈皮等以化痰和胃;
3.若腹胀较甚者,可加枳实、厚朴等以行气除满;
4.若腹痛喜温者,可加干姜、吴茱萸、丁香等以温中祛寒;
5.若舌红苔黄脉数。有内热之象者,可加黄连、竹茹等以清泄胃热。
    (《伤寒论》)
    [异名]  旋覆代赭石汤(《普济方》卷127)、代赭旋覆汤(《医方集解。理气之剂》)、
  旋覆花代赭石汤(《类聚方》)。
    [组成]  旋覆花三两(9g)  人参二两(6g)  代赭石一两(9g)  甘草三两炙(6g)  半
  夏半升洗(9g)  生姜五两(10g)  大枣十二枚擘(4枚)
    [用法]  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一Et三次。
    [功用]  降逆化痰,益气和胃。
    [主治]  胃气虚弱,痰浊内阻证。心下痞鞭,噫气不除,或反胃呕逆,吐涎沫,舌
  淡,苔白滑,脉弦而虚。
    [病机分析]  本方原治伤寒发汗后,又误用吐、下之法,表证虽解,却出现心下痞
  硬,噫气不除者。析其病机,乃经吐、下之攻伐,胃气因之受伤,不得正常升降转输,
  遂使津凝为痰,浊邪留滞,阻于中焦,气机失畅,而病心下痞硬。气机升降失序,胃气
  不得和降反而上逆,故噫气频作,或反胃呕逆。呕吐涎沫,舌苔白滑,乃痰浊内阻之
  征;舌质淡,脉弦而虚,为中虚气滞之象。证候以脾胃气虚为本,痰阻气逆为标,临床
  表现虽然虚实互见,但以气逆痰阻为主要方面。
    [配伍意义]  本方是为脾胃气虚,痰浊中阻,胃气上逆,本虚标实之证而设,法宜
  “急则治其标”,以降逆化痰为主,兼以益气补中。方中旋覆花苦辛咸而微温,归肺、
胃、大肠经,其性主降,功擅下气,药味兼咸,能化胶结之痰,为治痰阻气逆之证所常
用,《本草易读》卷4称之为“下气行水,消痰软坚……除噫气而止呕逆”,故本方重用
以下气消痰,用为君药。代赭石苦甘而微寒,归肝、胃、心经,其性重坠降逆,长于镇
摄肺胃之逆气,故张石顽说:“赭石之重,以镇逆气。……仲景治伤寒吐、下后,心下痞
硬,噫气不除,旋覆代赭石汤,取重以降逆气,涤痰涎也”(《本经逢原》卷1),本方
少少与之,意在与旋覆花相协而加强降逆下气,止呕化痰之功,以平气逆呕噫之标;半
夏祛痰散结,降逆和胃;生姜温胃化痰,散寒止呕,助旋覆花、代赭石降逆而止呕噫,
同为臣药。人参、大枣、炙甘草甘温益气,健脾养胃,以复中虚气弱之本,俱为佐药。
甘草调和药性,兼作使药。诸药相合,标本兼顾,共奏降逆化痰,益气和胃之功,使胃
气复,痰浊消,气逆平,清气升而浊气降,则痞满、噫气、呕呃自除0
  本方配伍特点有二:一是集旋覆花、代赭石、半夏、生姜等降逆和胃之品于一方,
降逆下气之功颇著;二是配伍人参、甘草、大枣等益气补虚之品,共成标本兼治,治实顾虚之剂。
    [类方比较]  本方与半夏泻心汤的组成中均含有半夏、人参、甘草、大枣等药,可
治疗虚实错杂之痞证。但半夏泻心汤以黄芩、黄连之苦寒泄热配伍干姜、半夏之辛温开
结为主,以温清并用,辛开苦降为组方特点,故适用于寒热互结之痞证;本方以旋覆
花、代赭石之降逆下气配伍半夏、生姜之和胃散结为主,以降逆和胃,治实顾虚为组方
特点,故适用于中虚痰阻气逆之痞证。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  本方主治胃虚痰阻,气逆不降之证。以心下痞硬,噫气频作,呕呃,
苔白滑,脉弦虚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  原方代赭石用量较轻,恐其苦寒质重伐胃,若气逆较著,胃虚不甚者,
可重用至20~30g,以增强其重镇降逆之功;若痰多苔腻者,可加茯苓、陈皮等以化痰
和胃;若腹胀较甚者,可加枳实、厚朴等以行气除满;若腹痛喜温者,可加干姜、吴茱
萸、丁香等以温中祛寒;若舌红苔黄脉数,有内热之象者,可加黄连、竹茹等以清泄胃热。
  3。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胃神经官能症、慢性胃炎、胃扩张、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
疡、幽门不全梗阻、神经性呃逆等辨证属于胃虚痰阻气逆的多种疾病,对于防治恶性肿
瘤化疗的呕吐反应亦有一定疗效。
  [使用注意]  方中代赭石性寒沉降,有碍胃气,若胃虚较著者,其用量不可过重。

胃阴不足呃逆,治以生津养胃,方选益胃汤加枇杷叶、石斛、柿蒂,以降逆止呃,

  益胃汤
沙参9克 麦冬15克 冰糖3克 细生地15克 炒玉竹4.5克 
1.汗多,气短,兼有气虚者,加党参、五味子(或与生脉 散合用)以益气敛汗;
2.食后脘胀者,加陈皮、神曲以理气消食;
3.呕逆甚者,加枇杷叶、半夏(少量)、杮蒂以降逆和胃。
    (《温病条辨》卷2)
    [组成]  沙参三钱(9g)  麦冬五钱(15g)  冰糖一钱(3g)  细生地五钱(15g)  玉竹
炒香一钱五分(4.5g)
    [用法]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滓再煮一杯服。
    [功用]  养阴益胃。
    [主治]  胃阴虚证。胃脘灼热隐痛,饥不欲食,口干咽燥,大便秘结,或干呕、呃
逆,舌红少津,脉细数者。
    [病机分析]  胃主受纳腐热水谷,喜润而恶燥,其气以下行为顺。若胃病久延不
愈,或热病消灼阴液,或平素嗜食辛辣之物,或过用吐、下之剂,每致胃阴耗损,虚热
内生。胃阴不足,络脉失润,则胃脘疼痛隐隐,灼热不舒;胃阴不足,影响水谷之受纳
腐熟,则饥而不欲饮食。唐宗海说:“人之所以能化食、思食者,全赖胃中之津液”,“有
津液则能化食、能纳食,无津液则食停不化”(《血证论》卷6)。胃阴亏虚,津液不足,
上不能滋润口腔则口干,下不能濡润大肠则便结;胃失濡润,气机上逆,则见干呕、呃
逆。舌红少津,脉象细数,亦为阴虚内热之征。
    [配伍意义]  本方所治诸症皆由胃阴不足而致,故治宜滋阴益胃生津为法。方中重
用生地、麦冬,味甘性寒,功擅养阴清热,生津润燥,为甘凉益胃之上品,共为君药;
配伍北沙参、玉竹养阴生津,助君药益胃养阴之力,共为臣药;冰糖润肺养胃,调和药
性,用为佐使。五药甘凉清润,清而不寒,润而不腻,药简力专,共奏养阴益胃之功。
    [临床运用]  、
    1。证治要点  本方为滋养胃阴的代表方剂。临床以饥不欲食,口干咽燥,舌红少
苔,脉细数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  汗多,气短,兼有气虚者,加党参、五味子(或与生脉散合用)以益
气敛汗;食后脘胀者,加陈皮、神曲以理气消食;呕逆甚者,加枇杷叶、半夏(少量)、
柿蒂以降逆和胃。
    3.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慢性胃炎、糖尿病、小儿厌食症等辨证属胃阴亏损者,以
及热病后胃阴未复,胃气不和,饮不能食,口燥咽干者。
    [使用注意]  本方甘凉滋润,若脘痞苔腻者,不宜使用。

如胃气大虚,不思饮食,则用橘皮竹茹汤,益气和中。

   橘皮竹茹汤
橘皮48克  生姜24克  竹茹48克  红枣30枚  人参3克  甘草15克  
1.若胃阴不足较甚,口干舌红少苔者,可加石斛、麦冬等以滋阴养胃,或合麦门冬汤加减;
2.胃热呕逆而气虚不显者,可去人参、甘草、红枣,加丁香、杮蒂以加强降逆止呃之力;
3.热较甚,口渴欲饮,舌红苔黄者,宜加黄连以清泄胃热。
    (《金匮要略》)
  [异名]  竹茹汤(《医学入门》卷7)、陈皮汤(《医学纲目》卷16)、陈皮竹茹汤(《医
学纲目》卷16)、竹茹橘皮汤(《中国医学大辞典》)。
  [组成]  橘皮二斤(12g)  竹茹二斤(12g)  大枣三十枚(5枚)  生姜半斤(9g)  甘
草五两(6g)  人参一两(3g)
  [用法]  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一日三次。
  [功用]  降逆止呃,益气清热。
  [主治]  胃虚有热之呃逆。呃逆或干呕,虚烦少气,口干,舌红嫩,脉虚数。
  [病机分析]  呃逆之证,有寒、热、虚、实之分。本方所治乃久病或吐利伤中,耗
气劫液,虚热内生,胃失和降,气机上逆而致。胃虚有热,其气上逆,则作哕。古之哕
者,即今之呃逆是也。虚烦少气,口干,舌质红,脉虚数等,亦为胃中有热之征。
  [配伍意义]  胃虚宜补,胃热宜清,气逆宜降,故治宜益气清热,降逆和胃为法。
方中橘皮辛苦而温,行气和胃以止呃;竹茹甘寒,清热安胃以止呕,二药相伍,既能降
逆止呕,又可清热安胃,且用量俱重,共为君药。生姜和胃止呕,为呕家之圣药,助君
药以降胃气之逆;人参益气补中,与橘皮相合,则行中有补,同为臣药。甘草、大枣益
气补脾养胃,合人参以补中益胃,奠安中土而复胃气之虚,俱为佐药。甘草调和药性,
兼作使药。诸药合用,共成降逆止呃,益气清热之功。
  本方配伍特点有二:一是甘寒之竹茹与辛温之橘皮、生姜相伍,则清而不寒;二是
益气养胃之人参、大枣、甘草与行气和胃之橘皮相合,则补而不滞。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  本方主治胃虚有热,气逆不降之证。以呃逆频作或呕吐,舌红嫩为
使用要点。
  2.加减法  若胃阴不足较甚,口干、舌红少苔者,可加石斛、麦冬等以滋阴养胃,
或合麦门冬汤加减;胃热呕逆而气虚不显者,可去人参、甘草、大枣,加丁香、柿蒂等
以加强降逆止呃之力;若胃热较甚,口渴欲饮,舌红苔黄者,宜加黄连以清泄胃热。
  3。本方现代常加减用于治疗妊娠呕吐、幽门不全梗阻呕吐、腹部手术后呃逆不止
等辨证属于胃虚有热,胃气上逆的多种疾病。
  [使用注意]  呃逆、呕吐等属虚寒或实热者,不宜使用本方。

总之,呃逆一证,有虚实寒热之异,实者多气痰火郁所致,虚证有脾肾阳虚与胃阴不足之别。“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是其治疗原则。
 [文献别录]
  (景岳全书。杂证谟>:“凡杂证之呃,虽由气逆,然有兼寒者,有兼热者,有因食滞而逆者,有因气滞而逆者,有因中气虚面逆者,有因阴气竭而逆者。但察其因而治其气,自无不愈。若轻易之呃、或偶然之呃,气顺则已,本不必治。惟屡呃为患及呃之甚者,必其气有大逆或脾肾元气大有亏竭而然。然实呃不难治,而惟元气败竭者乃最危之候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